繼《囧媽》之後又一部電影選擇線下發行,院線這次真的要涼?

近日,官方發出消息稱原定今年情人節在院線上映的電影《肥龍過江》因為種種原因提檔到了2月1號,並且電影放棄了原定在院線首播的放映方式,改為在線下平臺進行首播。這是繼《囧媽》事件之後的又一部走線下首播的電影。面對這一現象網友眾說紛紜,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理智的看待這一現象呢?

前不久就因為徐崢導演的電影《囧媽》因為改現在而遭到很多院線的強烈譴責,並號召群眾應該對這樣類似的現象強烈抵制。在事件發生的時候就已經有人預言到這將會成為改變中國影視圈格局的重大事件,從而摸索出新一波的放映模式。就是這種線上線下同步點映,或者說縮短時間,極有可能在後續的發展中變成線上平臺和線下院線同步放映的模式,可以將時間差大大縮短。

繼《囧媽》之後又一部電影選擇線下發行,院線這次真的要涼?

然而現在院線的擔憂的事情正在一步一步變為現實。事件的風波還沒有完全的平息,在風口浪尖上就出現了《肥龍過江》效仿的消息,這無疑是對各大院線的再一次打擊。

繼《囧媽》之後又一部電影選擇線下發行,院線這次真的要涼?

會發生這樣的事,歸根結底但還是因為收益問題。

電影說到底還是一種商品,是商人賺錢的工具。在利益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會變得單薄,雖然這句話說出來讓人寒心,但是在這個成年人的社會下,這又是所有人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俗話說“風起於青萍之末”,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哪個行業都會面臨變革,他可能會來的慢一些但絕不會缺席。而這場變革又可以說是很早就蓄謀已久的,差的僅僅是一個導火線,《囧媽》恰恰就是這個導火線。

繼《囧媽》之後又一部電影選擇線下發行,院線這次真的要涼?

第一個站出來的往往受到最大的壓力,同樣也享受著最大的利益。《肥龍》這件事情的發生是意料之中的事。從各大的網絡播放平臺可以看出,這些年類似“自制”“網劇”這類的標籤已經屢見不鮮了。這些平臺已經有了自主研發的意識,也知道了首播的意義代表什麼。只不過他們有收購業界電影的規劃但是一直都得不到實施。從《囧媽》到《肥龍》,使這個苗頭日漸興旺起來。


繼《囧媽》之後又一部電影選擇線下發行,院線這次真的要涼?


而且不得不承認《肥龍》的官方團隊做出的這個決定十分聰明。首先他們佔據了天時,不做第一但是力爭第二。蹭到了前人的事件熱度,既可以將外界對公司的譴責降到最低,拾人牙慧,又可以在這個基礎上保證自己的利益。其次他們又有地利條件。其實《肥龍》早在年前的時候就已經將電影的拷貝交到了影院手中,但是影院在之後的一段時間當中並沒有對這部電影本身做過多的宣傳,導致它的熱度並不是很高。這次的線下播出的消息,藉著《囧媽》的光可以說達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再者就是人和了。這沒什麼好說的,線下首映最開心的應該就是廣大的觀眾了吧,足不出戶就可以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影片,省去了時間不說,還省去了一部分的電影票錢。這樣的天時、地利、人和三個好處都被佔到了,《肥龍》想不火都難

繼《囧媽》之後又一部電影選擇線下發行,院線這次真的要涼?

但是《肥龍》和《囧媽》又有不一樣的地方。首先,《肥龍》這部電影早在1月25號的時候就已經在中國的香港、臺灣這些地方上映,國外也有部分地區上映,像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地。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它並不是首映,而只是在大陸方面還沒有進行拍片而已。 製片公司考慮到這些因素可能會導致的影片槍版的洩露問題,還有看到了線下展映確實也是一個有利可圖的事情,儘管收益可能比不上在影院上映多,但是與槍版洩露的損失相比,還是願意走線下途徑。其次,疫情的嚴重性超乎想象,所有人都不知道受到“限娛令”的影響,電影的上映時間會被推遲到什麼時候,所以,綜合各種因素來看,這也是對電影本身來說最好的方案。

不管將來院線電影走線上發行,是特殊時期的模式創新,還是特定階段的必然變革,電影作為商品本身的資本屬性是不會發生改變的,商業市場的利益走向也不會發生改變。

你們對電影《肥龍過江》發佈這樣的消息有什麼看法呢?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