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有必要擇校嗎?有必要讓孩子去拼一個重點初中嗎?

小雅老師課堂


不是有必要,而是非常有必要!

作為"國重"從教多年,又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過多年的老師,我先談一下重點中學,或者好學校的優勢。簡而言之,起碼有三個"很重要"

首先,老師很重要。重點中學的師資配備肯定較好,不僅整體水平較高,而且人員齊整。千軍易得,良將難求。好老師有多重要勿庸多言。引用美國一個最新研究數據,如下圖,就可見一斑。

其次,環境很重要。重點中學一般都是環境優美,校風淳樸,學風濃厚,適宜讀書學習。入芝蘭之室和鹹魚之所,這個道理,從古至今,大家都懂,不然為啥會有"孟母三遷"的典故千年流傳。

第三,圈子很重要。重點中學讀書的學生,可以說集"富貴優"於一身。孩子身處其間,接觸的人,相處的事,結交的朋友,搭建的平臺,對今後人生至關重要。正如現在流行的俗語所言,圈子決定人生,平臺決定命運。

然後再簡單談一下對你孩子目前拼搏重點中學的重要性。

首先,對他而言,這是一個目標。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應該有奮鬥目標,有了目標,才有方向,才有動力,否則就會如無頭蒼蠅。小學剛畢業,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目標很正常,家長適時引導,對他以後每步的人生規劃,都是一種終身受益的幫助。今後,他至少會逐步知道自已將何去何從。

其次,取法其上得其中,取法其中得其下。你現在鼓勵他志存高遠,拼搏重點中學,引導他堅持努力,退一步說,就算考不上,過程中他也肯定有收穫,成績會不會太差,至少鍛鍊了他的意志品質。反之,如果現在就沒有"高遠"的目標,他反而會無所事事,得過且過,甚至自暴自棄。這才是他以後人生最大的問題。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應該鼓勵孩子去拼搏,去嘗試。






師者海陽


我的觀點:在現階段小升初擇校絕對有必要,我們一般人家的孩子很有必要去拼一個重點初中。

事實勝於雄辯,我就用身邊的實例來說明吧。我同事的女兒及我侄子就是擇校的受益者。



我們學校的初中部因各種原因質量不高,生源流失嚴重,那年我兒子小學畢業時,我們校長宣佈了一個土政策就是本校教師子女(包括他女兒)不得去外校就讀,必須上本校的初中部。既然是學校的規定,那我們就照辦了,只有一個老師的女兒選擇了我市重點中學。校長批評過幾次,因為那個老師平時身體不好,經常請病假,他也不敢多說。結果這個老師的女兒初中畢業時市教育局和新加坡有互培計劃,這個孩子就被選中了。高中三年不但不掏學費,而且每月給生活費。高中畢業時,那批孩子基本上直升新加坡國立大學。



有人會說那是人家孩子本來就學習好,是的,我承認。但關鍵是那年只在那座市重點中學選拔,別的學校的學生連資格都沒有。

無獨與偶,我的侄子也是擇校的受益者。2011年高考前,他就拿到了北京大學的加分。如果當年沒有擇校,他肯定考不上心儀的學校,因為我省2000年後考入北清的學生就集中在那四五座省重點高中,其他學校的學生也拿不到高考加分。

這個話題 ,曾經是各大媒體的熱門話題,我也不想多說了。去售樓部轉轉,看看各地帶學位房子的價格,你就知道“擇校”有多“熱”。在現階段,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很有必要為孩子選擇一個好的重點初中。


快活大媽說教育


我覺得無論小學還是初中,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一定要為孩子選擇一下好的學校。

拿我個人來經驗說,在孩子要上小學那會,好多家長都選擇為孩子擇校,可我覺得孩子就應該快快樂樂的成長,選擇學校有啥用呢?

小學應該給孩子一個無憂的童年才對,不能從小就把孩子壓跨呀!

於是我就近給孩子選擇了一個別人認為不太好的學校!

從素質教育來說,這個學校做的特別好,啥課都有,啥都學。但從成績來看,真的是比不上附近的優秀學校。班裡考第一名的到了人家學校連前30都跟不上。

小升初考試,全校就一個全A的。而好的學校都有十幾個呢!

初中我們上的是一個比較優秀的學校,當然,我也沒有力度為孩子擇校。我們是片內生,沒啥關係,只能上的普通班。

說實話,剛上初中孩子是各種的不適應。因為從小學那陣,沒啥作業,平時八九點的睡覺,早上起得也晚,上學也挺輕鬆的。孩子可以說是從沒有過壓力。

可是到了初中就不一樣了,學科增加到了七科,作業每天寫到11點就算早的了。這時就看出來了,人家選好小學的孩子們都習慣了,根本不在乎,而我們到了十點就畫花兒了,根本就學不過來,所以,頭一次月考成績是一團糟。

不過後來慢慢適應了一點,不過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有點痛苦!

再話說中學,如果可能,當然要擇校了,好學校與普通的學校差的不是一點半點的呢!

單說一項就明白了,我們學校排名二百多的,到普通學校能排二十多名。你說這差距吧!

要不好多家長都為了孩子上學,買學區房呢!真有用啊!

所以說給孩子選擇一個好的學校,是我們家長能為孩子做的一點點努力吧!

家長該做的做了,接下來就靠孩子自己的努力了!


李小鯉


非常有必要!因為初中階段對於孩子的培養非常關鍵,還能決定孩子是否能上高中,能上一個怎樣的高中。

我兒子小學階段成績很差,有兩次班級倒數第一,最好的成績是倒數第十(共三十個孩子)。初中上了一所管理嚴格、升學率高的初中,對孩子很多問題進行了糾正,成績一直穩定前進,現在是排名非常靠前的重點高中的高三學生,成績還不錯。

好的初中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老師嚴格的教學和管理可以規範孩子的很多問題

我兒子小時候因為我們家長的原因,管教上有所疏忽,最大的問題就是凡事對付,寫作業一點不認真。做事丟三落四。

到了初中,老師們不但嚴抓學習,更是從初一就開始規範孩子的習慣。例如做事認真、自主學習、常規閱讀等等,涉及到方方面面。讓很多小學習慣差的孩子得到及時的糾正。

每天晚上孩子按照老師的要求寫作業,寫完整理錯題本,然後整理自己的東西。最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會有些不適應,例如一遍又一遍的英語聽寫過關,反覆糾正錯題。但是一旦形成了習慣,成為一種思維定勢,這對以後孩子的學習是有著非常重要的良性影響的。



良好的校風和班風,既讓孩子免受外界的打擾,更有助於孩子融入濃厚的學習氛圍中。

一般重點高中的管理都非常嚴格,校風很正。這對青春期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

  • 校園暴力和校園欺凌事件大大減少,免去家長很多後顧之憂。其實很多家長最擔心就是孩子在學校受到校園暴力,都希望給孩子找一個相對安全的學習氛圍,所以重點初中是首選。
  • 因為校風比較好,孩子也就不大可能沾染上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就更不容易受到校內調皮學生的騷擾。這對青春期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 受濃厚學習氛圍的影響,孩子也容易融進這樣的氣氛中。試想周圍的孩子都在埋頭學習,那麼一兩個想玩想鬧的孩子也形成不了氣候,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而久之也容易受到良好班風的薰陶和影響。



更有助於家長的家庭教育。

一般重點中學都比較重視家校合作,為及時的和家長溝通孩子的學習和思想情況。也會就孩子的學習問題和家長分享很多寶貴的方法。教會家長怎樣教育孩子管理孩子。

可以說在重點初中,孩子有一個風吹草動,家長都能第一時間收到老師的反饋。不至於等孩子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問題,而家長卻後知後覺。

負責任的老師和嚴格的管理,再加上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保證孩子平穩度過青春期的重要因素。



總結:如果有條件有可能,我們儘量給孩子找一個更好的初中。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家長萬萬不可疏忽大意。何況孩子的青春期是成長中最關鍵的時期,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都非常重要。得依賴於老師和家長的合作和高度負責!


軒老師談教育


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說,我認為中學的選擇還是很重要的。

我初中一年級在鄉下的初中上學,我英語考70分都是全班第一,生病休假半個月,回來語文考了60多還是全班第三,我還是生物課代表,老師經常把我叫到辦公室給學生批改作業,只要老師不在,自習教室馬上變成菜市場,除了學習,幹啥的都有。這樣的學校繼續讀下去是什麼結果可想而知。

初二時,父母把我送到了縣城的中學,當時的我真的不想去,但是現在回想起來那是個無比正確的決定。初一下半學期我數學考30多分,到了縣城中學,每次數學考試都是80分以上,中考更是考了95分(滿分100),對於我這樣一個資質平平的人來說,已經很好了,而且還遇到了免費給我們寄宿學生補課的英語老師,現在怕是沒有這樣的老師了吧。

我去縣城上學後,班裡有好多跟我一樣轉學過來的學生,我們幾個轉校生比較親近,其中有幾位轉校生的成績並不好,所以不能說選擇了好的中學就一定能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有較大提升。

我們都知道,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如果孩子特別排斥學習,轉到哪裡都沒用,畢竟從內心深處喜歡學習才是王道。但是對於大部分上中學的孩子來說,意志力還比較薄弱,更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這時就顯現出外部環境的重要性。因為好的中學有較強的師資力量,濃厚的學習氛圍,先進的硬件設施等,這些因素都會給孩子的學習帶來正面的影響。

應根據孩子和附近中學的實際情況,決定孩子是就近上學還是選擇較好的中學。


homework


擇校非常有必要!拼一拼重點也非常必要!但是,現在搖號派位了,不按成績好孬的!!

2018年暑假期間,我代表學生家長參加了,並且目睹了小升初電腦搖號派位錄取的整個過程,對此深有體會。

縣城城區有四所初中。

過去,為了孩子能夠上個好初中,那簡直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啊!通過努力小學各科成績好的學生,也是恐怕競爭不過其他人,同時要報考幾所初中,上午考這個學校,下午考那個學校,第二天再考一所學校。如果都被選上,自己就可以從中選擇一個自己心儀的學校;如果都考不上,如果還堅持要上的話,就要掏擇校費了,一般情況下,差一分就是1000元。有的學生成績差30多分,居然掏了30000多元。

現在,這種現象沒有了,代之以不分成績好不好,一律按照“免試就近全覆蓋”的小升初招生模式。但是,如果某個初中報名人數超過了教育局核定人數,而且超過一個班級的人數的話,這個學校就要實行“電腦搖號派位錄取”的辦法確定錄取的最終學生。

錄取的過程相當的規範,也非常公正、公開、合理、透明。

  • 外地的電腦專家;
  • 兩位公證員;
  • 縣教育局、紀委監委、司法局、縣政府等等職能部門代表;
  • 學生家長代表500人;
  • 三次打亂報名的順序,每一次都是現場隨即讓學生家長摸球決定從大到小或者是從小到大排列;
  • 最後被派掉的70多位學生,那個學校的都有;

在派位錄取時,我見到了一位我曾經教過的學生,她的成績差得很,最後竟然被派位到原來非常非常好的重點學校裡。這在以往那是絕對沒有機會的。現在,徹底變了樣!

題主講,有必要擇校,有必要拼一拼重點嗎?我覺得,非常有必要!

為什麼這樣說呢?

可以這樣理解:為了孩子能夠有個好學校上,家長必然會時時刻刻地督促孩子好好學習,提高學習成績。果真有效果的話,將來在電腦搖號派位錄取時,無論被派位到哪個學校,學習成績非常好的,肯定學習起來也不費勁,成績也會提高很快。相反,即使學校的教師再高明,學生的基礎不好,想迅速提高學習成績,那就難了。也就是說,無論搖號錄取與否,孩子的學習成績是第一位的,沒有好成績,派位到哪裡也是玩的。

還有一種情況需要補充,實行了派位錄取之後,重點與非重點學校的校長和教師必須輪換的。

總而言之:擇校不擇校,重點不重點,都在其次,最主要的是把孩子的學習成績搞好了!


中小學教育者


所有家長都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小升初擇校,作為一名老師一名家長我認為沒有必要!

今年暑假我也遇到這一堅難決擇!首先我承認學校有好壞,教育水平有高低。但差距並不是很大,甚至一些所謂好的學校,是被學區房,指標生抬上去的。

我工作地蘇州,孩子河南老家,為什麼沒有讓孩子來蘇州就讀。有三個原因:1 孩子不想過來。因為教材版本不一樣,暑假補課孩子感覺有壓力。2,孩子有自己小圈子,換大環境很有可能不適應。我教過學生很多有這種現象!3,有利於建立孩子優越感!我家Y頭成績一直很優秀,如果轉到蘇州就讀我估計能在班級排前十左右,現在三次月考兩次班級第一,一次第二

就現在看來孩子沒選擇擇校我個人認為是正確的。首先蘇州上四星級高中除指標生外升學率不到百分之三十,而我女兒按現狀上我市頂級高中是毫無壓力!其次蘇州沒有晚自習,老家是全託一月放一次假。管制孩子學習更建全!如果在家做作業,輔導就是個問題!

很多朋友也曾勸我把孩子轉個來,我沒轉其實是個人認為。很多家長錯誤認為非名校不讀,或是為了有面子。教育關係孩子的一生,學校好與壞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教育的主體一一學生!





唐三十六


小升初擇校利弊都有吧。

有利於孩子身心的班級生態應該是:好、中、差學生各佔1/3。這樣的班級生態,孩子的學習節奏相對來說比較舒緩,壓力也不會太大,家長焦慮情緒也不會很突出,孩子可以在一個相對寬鬆自然的節奏下通過學習成績自然的實現優勝劣汰。

而以拔尖為選拔條件的擇校,是通過把尖子生湊到一起,創造一個高競爭、高壓力、高期待的學習環境,盡最大可能把孩子的學習潛力挖掘殆盡。

為了有效激發孩子們的競爭力,拔尖校會採用種種激勵手段:頻繁的考試和成績排名,根據成績排名調整班級或考試座位,張榜公示式手法,精神激將法等等不一而足。

處於以上競爭氛圍下的孩子,往往有以下三種結局:

第一種,壓力動力成正比,壓力多大,動力就有多高。高手較量,最後勝出的肯定是意志力認真度和智力更高一籌的孩子。不過,這種勝利同樣戰戰兢兢,因為人生必須如一根緊繃之弦,時刻都不能鬆懈,稍一鬆懈,馬上會被別人反超。

第二種,另一種極端,壓力動力成反比,壓力變成阻力,使的孩子信心盡失最後破罐子破摔。周圍也有不少活生生案例,頭條家長的評論中也不少這樣的案例。成績墊底中途轉學休學,或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等不一而足。

第三種,上述兩種屬於兩個極端情況,真正的尖子生和“偽尖子生”,屬於極少數。大部分孩子是屬於人云亦云跟隨型孩子,這種孩子可塑性很大,隨周圍環境變化而變化,類似於河水與源泉,一旦被導向某一方向,就能轉變它的流向。重點校創造的氛圍可以對這類孩子形成強有力的束縛和引導,從而使他們發生父母老師期待中的變化。

說實話,重點校對於前兩類的孩子而言,意義不是太大。第一類孩子是真正的學霸:意志堅定,目標明確,高度專注,智力能力和他們的目標高度相匹配。這種孩子,到了哪裡都能發光。第二類孩子作為偽學霸,高強度高壓力反倒可能摧毀孩子最後的心理精神防線,使得孩子的發展與父母的期待背道而馳。第三類孩子作為跟隨者,重點校於他們最有意義。這類孩子佔多數,這也是父母趨之若鶩搶破腦袋也要送孩子入讀重點校的關鍵原因:就是希望環境能激發出孩子向上的動力和努力來。

回到這個問題,小升初有必要擇校嗎?那要看你孩子屬於什麼類型的孩子。不人云亦云,不盲目跟風,從自家孩子特點出發做選擇是最好的。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必須拼啊!

準備了兩套學區房,分別對應最好的小學和初中,座標南京,民辦2020全部搖號了,搖得上最好,搖不上民辦的,公辦最優保底。


十七樓邊戶


初中三年是人生學習的重要時期,是高中學習的基礎,初中未學好學懂到高中就費勁了。且初中到高中存在第一次選拔——中考,決定你上什麼樣的高中,以至於影響到上大學。所以從打好基礎再到長遠,選上什麼樣的初中,值得斟酌。



現在初中劃片招生,所謂的重點初中名額有限,競爭激烈。如果孩子學業優秀,可有必要讓孩子拼一把,如果考上最理想,若考不上大不了回片區學校。

第二選擇是上私立初中,好的私立學校教師責任心強,其教學水平及效果名列當地前茅。許多學習習慣差的孩子首選私立學校,提升很快。當然原來成績優秀孩子到私立,會好上加好的。



由於私立學校的競爭,這些年公立初中抓得比原來好多了,為了優勢生源,重點高中招生在政策上對公立傾斜,每年有定向指標,降低50分錄取(我們這兒的政策),吸引好學生上公立。有的公立學校辦有重點班,有一批責任心強的好老師。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學習自覺性強,行為習慣好上個片區公立也未嘗不可,正所謂師付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那兒都有優秀生佼佼者。只是好的環境可使優者更優。



所以我認為,在可能的情況下有必要讓孩子去拼一個重點初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