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是你去了鄭州才知道的事情?

鄭州事


去了鄭州才知道鄭州的龐大,才知道鄭州的發展歷程,才知道鄭州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第一次去鄭州還是2014年大一的時候,當時對於鄭州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第一次去鄭州火車站坐火車感覺火車站非常大,坐車的人真多。之後便經常去鄭州,對於鄭州東區的發展也是深有感觸,鄭州這幾年在衛生、交通方面都有一個很大的進步,特別是龍子湖附近的綠化建設非常漂亮。

前段時間登上鄭州二七紀念塔,從各個展廳可以清晰的看到鄭州的發展歷程,非常令人震撼。百年德化街傳承著鄭州的商業文化,現在凌晨2點-4點在二七還能看見很多大貨車拉來商品。

在鄭州時間久了,看著車水馬龍,再去其它地級市感覺最深的就是車少,擁堵情況明顯減少,自駕比較舒適。但是在其它地級市也沒有鄭州那樣方便快捷的公交車、地鐵等,儘管現在鄭州市內因為修建地鐵道路並不暢通,不過總有一天我相信鄭州市內的交通會得到很好的改善。

總之,鄭州就是一個綜合性的大熔爐,承載著無數人的夢想,同時也暗藏了很多社會上覆雜的挑戰。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1.

到鄭州我才知道炒涼粉原來要搗那麼碎。我們新鄭離鄭州那麼近,炒涼粉都是炒菜一樣切成塊兒炒,好不好[捂臉]

2.小時候最喜歡吃的炒米皮,原來鄭州炒的那麼奇葩,放醬油放青菜,害的我n年不吃炒米皮,一回新鄭老家就吃我們那兒的炒的碎碎的炒米皮。這也不知是我們奇葩,還是鄭州奇葩?!


生涯規劃師胡豔紅


1.鄭州人從小喝到大的酸奶叫“花花牛”,“牛花花”是“花花牛”出的產品,不是山寨。

2.很多人剛來鄭州時對“荊芥”這種口味清奇的蔬菜敬而遠之,後來竟然越吃越上癮。

3.鄭州的小油條(鄭州人叫“ 油饃頭”)會刷新你對油條的認知,比手指胖點,和火鍋、胡辣湯都是絕配。

4.出租車上:

“師傅,鄭州有啥特產可以帶走的呀?”

——“san(河南話),新出的。”

“蒜?”——

“是啊,最近新蒜上市了,很不錯的。”

5.鄭州老國棉廠附近有很多好吃的,國棉一廠的麻辣豬蹄、國棉四廠的燴麵尤其出名,四場燴麵相傳是當年上海女工把咖喱引入到了燴麵裡,雖然廠子倒閉了,但燴麵一直流傳著,所以吃四廠燴麵一定要選有咖喱粉的那種,吃一次就忘不掉。

6.鄭州人吃飯愛喝的飲料叫菠蘿啤,雖然名字裡有個“啤”, 但其實是無酒精飲料。

7.在鄭州,沒有什麼是一頓巴奴火鍋解決不了的,菌湯和毛肚答應我一定要點好嗎?

8.不能吃辣的外地遊客來鄭州,還是不要吃方中山了,連湖南人都會被辣哭。

9.鄭州人覺得早上喝個胡辣湯,暖乎乎的很舒服,但一些外地人會覺得為啥鄭州人一大早起來就喝火鍋底料。

10.合記燴麵一定要吃一樓的,別被忽悠上二樓。

11.鄭州街頭隨處可見大盤雞店,強烈推薦老狼大盤雞!

12.健康路夜市開了快20年了,有人覺得它已經沒落,但是一到晚上,健康路夜市依然熱鬧得很。

13.河南電視臺民生頻道有個節目叫《香香美食》,晚上不要看!

14.在外地的鄭州人,可以試試速食燴麵“老鄭州燴麵”,羊肉滋補味煮著吃,味道很鄭州!

15.夏天紫荊山公園的荷花很漂亮,也有很多漢服小姐姐專門去那裡拍古風照片。

16.鄭州有個地鐵站的名字很好聽,叫“小喬”。

17.鄭州公交車讓座率全國排第一。

18.鄭州很多公交車都有手機充電usb接口。

19.鄭州的阿姨們都超可愛的:“妮兒,可不敢坐黑車,都是坑人嘞~”

20.鄭州大學新校區因為風景太美,被起了個綽號叫“鄭州國立西郊公園”。

21.《快樂星球》是在鄭州拍的,大部分星球戲和特效是在鄭州的河南影視基地拍的,學校的戲是在二砂寄宿學校,“丁凱樂”的扮演者李瑞也是鄭州人。

22.鄭州嵩山路和中原路交叉口有個公園,是鄭州的相親角,被稱為最有誠意的相親角,因為旁邊就是婚姻登記處。

23.鄭東新區CBD是個圈,很容易迷路,繞來繞去你會發現自己還在原地,外地司機也很容易奔潰。

24.鄭州有個顏值超高的商場叫永威木色購物花園,連衛生間都設計得像個圖書館。

25.最後說一句暴露鄭州人年齡的廣告詞:中原之行哪裡去,鄭州亞細亞。


以上是我對鄭州特色的總結,僅作參考,歡迎互動交流~


鄭州這點事


鄭州素來有“邪都”之稱,多的不說,簡單舉兩例子:

1.坐公交車,想坐某一路,左等右等就是不來。別的車,刷刷的一會兒一輛。

遂轉換念頭:“我不坐這一路了,換一路坐吧!”結果之前等的那一路來了……後來有別的老鄭州告訴我,公交車左等右等不來的,點個煙它必來……

2.地標建築以及路斜二七塔上面有六面鍾,朝向對著二七路。二七路本是一條正南正北的路,但突然在靠近二七塔的附近折了一下,成了一條斜路。

斜路的起點二七塔,終點金博大,為什麼設計成這樣無從考證。不過據說就是因為這個歪門邪道,才導致二七塔周圍商廈開一個倒一個。此外,鄭州市中心主幹道也是斜的,人民路,解放路,西大街……這些馮玉祥時期老鄭縣遺留下來,以及省會建設時期蘇聯人規劃的斜路,許多外地人到了鄭州問路,在市中心,你根本沒法用“東西南北”指出個所以然來。有的路,在衛星地圖上看明明是一條,可是它拐個彎兒,或者打個小角度的折兒,就換名字了…其實,鄭州地邪是有傳統的,你看,幾十年前的那個鄭縣,就是個斜著建的縣城,鄭州的地邪(斜)是祖傳的……


北極追光者


來了鄭州後才知道什麼是拆二代

有些區域普遍分房比例每人100-200平方,如果家中有6口人,平均戶型面積在80平方左右,分到手中7-20套房,房子下來後,手中不寬裕的處理兩套房子來裝修其它的,基礎來說自己這一代及小孩子的房子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曹家二公子Vlog


從衣食住行說起吧:

"衣":到了鄭卅後,如果你想買衣服,最好到銀基批發城,這裡是全國服裝批發集散地,款式應有盡有。

"食":鄭卅最有名的小吃叫"鄭州燴麵",以簫記燴麵最為著稱,有機會您可品償一次,保讓您終生唯忘。

"住":來鄭卅不擔心找不引起住的地方,大街小巷都有不同檔次的賓館,從一宿幾十元的到五星級的應有盡有。

"行":鄭卅是全國交通樞紐,京廣與隴海在這裡交織,市內一元公交可以通全城,乘地鐵文明出行已成為習慣。





憑心觀察


這個作為一個河南人,且在鄭州生活了一段時間的人來回答下吧。

1.鄭州的燴麵真的是隻有到鄭州或者河南才能體會到它的味道的,其他各省很少有正宗的;

2.荊芥這種香菜只有到鄭州才能體驗到的,而且是可以生吃的,冬天沒有,只有到夏天時才有,撈麵裡面加些荊芥,那味道真是美極了;

3.金星啤酒只有到鄭州才能品味到的哦,味道比較獨特,而且一直堅持河南本地生產,所有外地來的朋友可以品嚐一下;

4.紅燒黃河大鯉魚這道菜到鄭州才能品味到最原汁原味的口味哦,不但有黃河鯉魚的勁道,而且帶著些北方黃河的泥土氣息,那種感覺是無法形容的,跟黃河岸邊其他地方的做法都不一樣,到鄭州可以嘗試一下;

先說這幾個獨特的吧,其他還有很多,只有到了鄭州之後才能體會中原人的實在、厚重與質樸。


醉臥井底說天闊


到了鄭州,才知道什麼是文明之源,才知道什麼是文化聖地。鄭州具茨山文明,世界文明的燈塔!鄭州的一山一水都穿越八千年,隨處走走,都感覺到人類文明的久遠和親切。是啊,鄭州郊區的小土丘,小河流,都讓你感到文明初創之時的神聖,用“親切”二字來形容這種穿越與現實交匯的感受,還真是恰切!


嵩山道士


我是去年2月去的鄭州,第一感覺自己的眼睛被什麼東西蒙著是的,早晨起來能見度真的很低;鄭州人的早飯都是胡辣湯,第一次吃真的不習慣,辣辣的;南方人真的吃不慣。


xieweifeng0619


到了鄭州之後,才知道,原來這兒的路都不是直的,肯定會迷路。鄭州的路況太複雜了。曾經的自行車之都。曾經的綠城。現在到處在挖呀挖搞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