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養100條能在北京買套房的魚,差點被日本人吃到滅絕

在日本,每到夏季,盛行的不是西瓜,而是鰻魚,甚至日本人把7月30號定為“鰻魚節”,足以見得鰻魚對日本人的重要性,然而如今這種魚卻快被日本人吃滅絕了。

日本人對於鰻魚十分喜愛,無論是烤鰻魚或者是鰻魚飯,都是讓人難以忘懷的美食,因此在日本大大小小的飯館裡,鰻魚是必不可少的食材。

這種養100條能在北京買套房的魚,差點被日本人吃到滅絕

由於鰻魚一般在深海中繁殖,因此鰻魚養殖一般都是直接捕獲魚苗養大後出售,但是近幾年,鰻魚每年的捕撈量卻越來越少。日本媒體稱,在2017年,日本鰻鱺苗捕撈遭遇了罕見的魚荒,靜岡縣在整個12月只捕撈到184g,只有去年同期捕撈數量的1%,照這麼下去鰻魚要滅絕了。

在此之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已經將日本鰻鱺列為瀕危物種,但是隨著日本人口一直在逐年遞減,在日本民間,一直有一種說法:鰻魚能夠增進男性能力,是良好的進補食材,女體盛中一般也將鰻魚放在下體部位,因此日本人對鰻魚的需求根本沒有減少,不過儘管吃這麼多鰻魚,絲毫沒有影響到日本人口的銳減。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日本人對鰻魚的需求如此之大,為什麼不大量養殖鰻魚呢?事實上鰻魚的養殖難度一直都是地獄級的,有人計算過,當年養殖100條鰻魚的成本,足夠在北京五環買一套房了。

早在上世紀初,就有人嘗試養殖鰻魚了,但是人們發現,人工養殖的鰻魚,無論養多長時間都不會性成熟,為了讓鰻魚發情,科學家們給鰻魚喝孕婦尿液、注射性激素,可惜都沒什麼效果。

直到1976年,在給鰻魚注射了鮭魚和鯉魚的腦垂體提取物後,它終於發情了!但是把鰻魚苗養大這件事一直到2002年才實現,因為小鰻魚實在是太挑食了,魚、蝦、蛋黃等飼料它一口都不吃。

幾十年之後科學家們偶然發現,小鰻魚喜歡吃海里機物碎屑黏在一起形成的黏液團,為了製作這個特殊的食譜,他們不惜用鯊魚卵做主要材料,配合各種營養元素,才終於養活了第一批柳葉鰻。

這種養100條能在北京買套房的魚,差點被日本人吃到滅絕

僅僅是養活了還不夠,小鰻魚十分脆弱,他們的下頜不能閉合,因為追食物吃,一不小心撞到牆上他們的嘴巴就歪掉了,因此科學家們又打造了圓形循環水箱,嚴格控制水流、溫度、含鹽量、光照強度,一個數據不對,小鰻魚就會停止生長。

有人計算過,當時養殖一條鰻魚的成本高達100萬日元,摺合人民幣要7.5萬,所以說養100條鰻魚的錢足夠在北京買房絕對不是戲言,雖然隨著養殖技術的提升,一條鰻魚的養殖的成本已經下降到幾千日元,但是小鰻魚的成活率仍然只有不到5%。

因此如今我們吃到的鰻魚都是靠捕撈半成熟的魚苗,在養殖場養大之後出售,但是近幾年日本捕撈到的鰻魚越來越少,眼看日本人就要失去這一美食了,於是中國福建和廣東養殖的日本鰻魚就成為了他們的最新貨源,據統計,中國養殖的鰻魚70%都出口給了日本。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鰻魚也逐漸出現在國內的飯桌上,因為其肉質鮮美、刺少肉多,因此受到吃貨們的一致好評,國內鰻魚的食用量和規模也在逐年上升。

這種養100條能在北京買套房的魚,差點被日本人吃到滅絕

隨著春節的臨近,購買年貨成為了大家的熱議話題,很多像鰻魚這樣的美食是新年夜飯桌上必不可少的,為了讓全國消費者都能順利買到各種放心年貨食材,阿里巴巴於1月2日開啟了“年貨節”活動,依託日漸完備的全球供應鏈,各種新鮮食材通過全程冷鏈被源源不斷送往消費者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