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鄧亞萍解說嗎?為什麼?

乒壇半仙


鄧亞萍,是世界女子乒壇第一個大滿貫球員,在她的職業生涯中,一共奪得了18個世界冠軍、四枚奧運會金牌,可謂是“乒壇女皇”。



鄧亞萍退役後,先後進入清華大學、劍橋大學等名校讀書,可以這麼說,鄧亞萍是“學霸”。

如今的鄧亞萍時常在央視擔任乒乓球賽事解說嘉賓,她的解說專業、到位、公正、客觀,所以深受很多觀眾的喜愛。



鄧亞萍擔任乒乓球解說員,就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出彩是正常的。

鄧亞萍的解說,語言通俗易懂,說白了就是,她的解說很實在,有個人獨特的見解,她對賽場上運動員的技術和心理分析得非常的專業和到位,沒有什麼故弄玄虛。



事實上,鄧亞萍的精彩解說,使得乒乓球的比賽更有看頭,業餘球友多聽她的解說,都會漲球。

鄧亞萍的精彩解說,觀眾有目共睹,可謂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以下就是鄧亞萍在解說比賽時說的一些“專業、客觀”語錄:

一,在一場日本選手伊藤美誠與中國選手的比賽中,鄧亞萍這樣解說道:“別看伊藤美誠打的挺兇,其實她反手彈擊下旋球的功夫不到家,只是用生膠來輕拉一板,這個球咱們一定要抓住機會幹她,絕對不能手軟……”



二,在一場林高遠與樊振東的比賽中,鄧亞萍在解說時明確指出林高遠球風偏軟,打球缺乏霸氣;對於樊振東在決賽中的完美表現,鄧亞萍讚揚道:“渾身是球!”



三,在一場孫穎莎對陣伊藤美誠的比賽之前,鄧亞萍“為國內球員出謀劃策”,她說道:“國乒球員發球時手上花樣多,但是伊藤美誠是發球前花樣多,不要管伊藤美誠發球前那些干擾動作,只要盯住她最後發球那一下就行!”



四,2019年11月,乒乓球世界盃,陳夢對陣臺北選手鄭怡靜的比賽,最終陳夢贏了。本場比賽中,鄧亞萍“毫不客氣”地指出了陳夢的一些不足,她說道:“自己發球輪丟了四五個,這對頂級選手來說不應該!”“防守,不能一味只做防守!陳夢迴球有質量,但缺乏變化,球路是死的,人家不下手都不好意思!”



五,2019年12月,國際乒聯總決賽女單半決賽中,陳夢對陣伊藤美誠,最終陳夢獲勝。本場比賽中,鄧亞萍作為解說嘉賓,她點評道:“她(伊藤美誠)最大的缺點就是個兒矮,臺上很多地方照顧不到!”



六,2019年12月,國際乒聯總決賽女單決賽,陳夢以4-1戰勝王曼昱,實現總決賽女單三連冠。本場比賽中,鄧亞萍這樣解說:“……所以我們打球,真的是要一分一分的摳,你發球這一輪,你怎麼也得拿一分啊!所以我們很多業餘的小球員、業餘的愛好者,打球像串葫蘆似的,一串一串的,打得好,連著贏好多;打得不好,就輸好多;但是對於高水平運動員,不能這樣打球,我們是要每球必爭!”



鄧亞萍的解說,確實是有水平,當然,對於解說這個工作,她是非常敬業的,所以很多球迷都很敬佩她!祝福鄧亞萍未來越來越好!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對於鄧亞萍在央視的解說,我只有兩字:喜歡!作為一名業餘乒乓球愛好者,又是與鄧亞萍一樣的正反反長打法,能夠親自聽到初代目的講解,確實有解疑釋惑之感,希望她多抽出來給球迷們“上上課”吧!


言簡意賅,結合自身感受為廣大球迷用最通俗、聽得懂的語言講述專業知識。

比起劉偉的高、大、深,鄧亞萍的講解真是太通俗易懂了。劉偉把一個連普通球迷都看得出來、都已經知曉的最基本的乒乓球知識點,都講得玄而又玄,神乎其神,實際上她反而把問題搞複雜了,讓人聽得莫名其妙。因為我平時反手是長膠,打的又是橫板,所以我跟鄧亞萍當年的打法是一樣的。對於比賽中也有專業球員用到長膠,就“拱”這個技術,簡單幾句話,“初代目”就給我們講清楚了。““拱”呢,就是用於對下旋球的處理,因為長膠的反旋轉特性,你拱過去的球是不轉的,這就必須要突出個快和落點,最起碼要長,即拱到對方球檯底線,這樣對方才不好反攻你。否則你拱的又慢又短,是個半出臺不轉球,很容易被對方衝死。

就是用這樣老百姓都聽得懂的大白話,鄧亞萍把一個長膠的進攻型技術“拱”給廣大球友講明白、講清楚了。這要是讓劉偉解說的話,你肯定兩天都搞不清,“拱”的秘訣到底在哪裡,她會把你講到雲霧之中,以體現她教授級別的高深和玄而又玄!劉偉是故弄玄虛型、楊影是自以為是型,鄧亞萍是智慧、清晰型,幾句話讓你聽明白,搞清楚,這就是“初代目”的解說水平。

解說不帶有偏向性,給年輕球員更多的是鼓勵性語言。

像鄧亞萍這種曾經是國際最高水平的乒乓球運動員,她的見解和發現的一些問題也是與眾不同的。像小胖樊振東在拉球時喜歡下蹲發力,鄧亞萍認為這個不對的,總停一下、蹲一下實際上是不能夠連續發力的,繼而她又對比賽中的馬龍發力作了點評,你看馬龍的底盤就比較穩,總能及時把力量持續從腿至腰,再到手臂發揮出來。馬龍、樊振東都是頂級運動員,他們的一些缺點都是我們普通球迷難以發現,或者看不出來的。鄧亞萍在幫小胖“挑毛病”的同時,其實也是給我們業餘球迷提了個醒:你總蹲下來,還怎麼發力擊球呢?初代大魔王真是講的好啊!

最重要的一點,鄧亞萍在面對中國選手落後時,沒有楊影那種恨不得拿過拍子自己上去打的衝動,更沒有像劉偉那樣有偏向性:“劉詩雯兒就是一個快,你給她加上轉她不就完了嗎?”鄧亞萍從不這樣解說,對於這些年輕後輩,她傳授的是自己當年的經驗,鼓勵的是他們勇於挑戰,勇往直前的信心,從不對某一個隊員發表很主觀的言論。可能,這也是解說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則性問題,鄧亞萍掌握的很好。

大方回應對自己的稱呼,以親民形象走進廣大觀眾和球迷。

楊影曾在央視平臺上直接稱呼鄧亞萍為:小鄧兒!實際上鄧亞萍比楊影還大4歲,而且鄧還在離退役時幫忙帶過楊影這些新進國家隊的年輕隊員。從年齡上鄧亞萍是楊影的師姐,從運動成績上鄧亞萍是大滿貫級選手,直呼其為“小鄧兒”確有不妥。你會管比你大的同事張姐、李姐,叫小張,小李嗎?不會吧?但鄧亞萍對些還在微博上大度地做了一番解釋:由於我入隊時年齡比較小,大家都習慣叫我小鄧兒,直到我快退役的時候,大家叫慣了,不論比我大的,還是比我小的都叫我小鄧兒。鄧亞萍的高情商及時化解了這場“小鄧兒”風波。

目前,鄧亞萍自己也在做體育電視方面的節目,包括採訪朱婷等一批優秀運動員,我覺得她的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至少要強過楊影、劉偉。不過,還是希望在乒乓球這個最熟悉的領域,鄧亞萍能多給我們帶來更精彩的講解、點評吧!作為進攻型長膠的開創者,鄧亞萍對顆粒膠的認識還是很深的,特別是對中國女乒最大勁敵伊藤美誠的打法,還是很有權威性的發言的,“初代目”還是要多多支點招兒!

以上就是我對鄧亞萍解說的感受和理解,你喜歡她的解說嗎?能聽得懂嗎?沒有多餘的廢話吧?歡迎各位留言、探討,感謝您的關注!我是騎馬寺的少年。

騎馬寺的少年


鄧亞萍的解說應該是比較到位的,畢竟專業人解說專業的賽事會對場上運動員有更多的感同身受,比起央視的兼職解說顯得更為專業。顛峰時期的鄧亞萍曾經長期霸佔一姐地位,各項冠軍和榮譽也是拿到手軟。退役後選擇了求學深造,曾經在英國留過學。求學之初,也是發揚了賽場上的那股狠勁,短短的時間就很快通過了語言交流這一關,這也為她的求學之路掃清了障礙,為圓滿完成學業打下了堅固的基礎。學成回來以後,在多個領域試過身手,如今經常受邀在央視擔任乒乓球比賽的解說嘉賓,由此看來,她這一輩子還是放不下自己深愛的乒乓啊。她的解說基本上是和賽場上同步的,甚至還會有一些預見性的提醒,對賽場上運動員使用的技戰術甚至微妙的心理變化都能洞察秋毫,這種變化也只有身經百戰的老運動員才能瞭解,一般人確實是無法感同身受的。個人覺得她的解說詞彙豐富,用詞貼切,解說清晰、流暢,每到精彩之處,也是金句不斷,所以我還是滿喜歡的。


排球人生5820827277


先提醒一下各位乒乓球愛好者:千萬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在回答鄧亞萍的解說好不好之前,先想想楊影的解說統治期給你帶來的痛苦。

反正我是受夠了楊影的解說,她那種天馬行空、東拉西扯、詞不達意、指東打西、南腔北調式的乒乓球解說,恐怕全世界都是獨樹一幟的。更令人叫絕的是,這位楊大姐在全國球迷的一片批評聲浪之下,能“獨領風騷幾十年”,不管你願意不願意,打開CCTV5看乒乓球比賽,她那獨特的解說魅力,就像是:“買金項鍊必須搭配大白菜”似的,硬是要塞進你的耳朵。不說了,說多了,都是眼淚啊......。

相比之下,鄧亞萍的解說還是令人舒服的: 言簡意賅、簡捷明快,技術型點評,往往能一語中的,說到點子上。稍有不足之處,就是鄧亞萍的解說話不多,沉悶的時間略為有點長。

但是,這已經足夠好了!在此,不妨問一聲那些不滿鄧亞萍解說的球迷:假如楊影又殺回來的話,你還能接受嗎?


臨時客


世乒賽期間,央視邀請大滿貫得主鄧亞萍擔任解說嘉賓,其解說水平和風格深受廣大球迷稱讚,很多觀眾直言沒聽夠,看完長知識。看的很透徹,分析很專業,表達很清晰,點評客觀公正,不偏不倚。


長的名字有好的運氣


鄧亞萍解說的真好……言簡意賅,一語中的,聲音適中,吐字清晰,有極強的代入感......且面對鏡頭笑容燦爛,如嘮家常一般,覺得親近,特別喜歡💕喜歡😘……


喜囍395


鄧亞萍很少解說的,只是偶爾做嘉賓解說一下。其實只要懂球的,解說都沒問題,關鍵在於解說跑不跑題。有的解說扯著扯著就說到別的事情上,跑太遠了,有的解說又帶有很強的主管感情色彩和偏向性。


小紅愛唱k


還好。如果你看過女足直播,邀請的解說嘉賓那解說水平,會讓你覺得鄧亞萍很不錯。




藍色亞平寧


有人說老鄧話多了,看來只是一個看熱鬧的爰好者,打球水平只是鄉或村的水平,請大家結合著比賽認真的聽鄧解說你有很大的收穫!


禿驢哥34956


沒有楊影的解說是央視正確的選擇,是對全國球迷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