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與王獻之書法各有什麼特點?

書法惠老師


在中國書法史上,有“古之四賢”的說法,其中二王父子一同名列四賢之中。

王羲之父子在歷史上並稱“二王”,所以我們能夠看得到的現象,就是xx書家自稱“精研二王”,但是二王是不是就是一回事呢?

其實二王父子風格有很大的差別。

筆法的差異

王羲之的書法總體的用筆特徵,在起筆方面有“一搨直下”的說法,也就是大多起筆是露鋒起筆,這在王羲之的作品中是顯而易見的。



譬如,二謝帖當中的這個“面”字,第一橫起筆尖銳露鋒,就是在用筆處的一個特徵。

而王獻之卻是使用“篆籀絞轉”的用筆方式,起筆藏鋒。




譬如王獻之東山松帖的這個新就是以藏鋒為主的明證。

由此可見,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在筆法上就有所區別,合成二王並不意味著他們的筆法是統一的。

風格上的差異

王羲之的書法,即便是草書,多字的一筆書寫也是非常少見的,基本是字與字之間連帶比較少。



而王獻之則是一筆下來,連帶多字,所為“一筆書”也是由此而來。

我們能夠從二王的作品中很輕鬆的看到這些區別,那麼莫非二王完全是對立的嗎?

也不盡然。譬如在結字關係上。


如圖所示的俯仰向背,王羲之是不論內擫還是外拓,在用字上都有所體現,而王獻之則是將父親的處理方式以外拓為主要表達方式,在結字原理上是不作大變化的。

譬如王獻之的《廿九日帖》明顯模仿王羲之《得示帖》一類的節奏形式,但用筆偏圓,不如王羲之方圓兼備。

格調上的差異

古人說:

右軍用筆內擫而收斂,故森嚴而有法度。大令用筆外拓而開拓,故散朗而多姿。

羲獻父子在用筆上的差異,導致了二人格調的區別,也就是古人說的“散朗多姿”與“法度森嚴”的差別。

歷代的書法評論,幾乎都是圍繞這一點展開。

王世貞說:大令書神情散朗,姿態超逸,有御風餮霞之氣,令人作天際真人想。王澍在他的《虛舟題跋·文徵明隸書千字文》中道:羲之書《蘭亭》,破壞秦漢渾古風格,為後世妍媚者開前路
羊欣在《採古來能書人名》評論王獻之書法:骨勢不及父,而媚趣過之。

最後,有沒有高下之分

二王的書法,水平都是極高的,是在一個層次上,所以古人談“古之四賢”時父子並稱。如果非要分個高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們各自有各自的風格,也各有各的貢獻。


王舸


王羲之與王獻之書法各有什麼特點?

王羲之書法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特點,但是很平和。

王獻之除了眾所周知的“一筆書”,他的灑脫書風不但非常符合魏晉時期流行的“媚趣”逼格,而且這種逼格“氣場”遠勝他老子,簡直就是一個時代青年偶像。我可以不看他老子王羲之的字,卻無法拒絕觀賞偶像逼格的字,看王獻之的字心裡爽快。

在享受爽快的同時,總感到王獻之的字裡行間比他老爸缺少了一點什麼東西,於是就查看了王獻之的年齡,天才王獻之只活了42歲。

答案劃到了,王獻之缺少的正是男人到了50歲後才會有的氣質,這種氣質的明稱叫做“平和氣‘’,這可是他老爸的書法特點啊!

根據書法史料記載,極大多數的書法家是在50歲左右才出成績的(天才除外),這個年齡段是人生的技術、經驗、閱歷等等的黃金融合期,王羲之也真是在這個年齡段才“開悟”的。

王獻之的書風流百年後,被他老爸的超級粉絲李世民所終結。




呂永亮


1、王羲之的字端秀清新,“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飄若浮雲,像雲一樣很輕盈;矯若驚龍,表示同盤旋舞動的龍一般敏捷有力。

2、新體行書中鋒、側鋒互用,每字即見,運筆速度較為迅疾,有振迅遒勁的風神。由於筆勢連貫,筆畫之間的呼應關係更加緊密,點畫的態勢也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

3、草書筆法引入行書,從而使行書體勢具備了欹側遒媚的風格。筆力勁健,速度勻暢,形態豐纖適度、自然含蓄。

4、具有篆隸遺韻,這是王羲之筆法最為重要的特徵。篆隸遺韻是篆書和隸書書體所呈現出的高古、樸拙、厚重、蒼茫、大氣的精神美。

王獻之書法特點:

王獻之不拘一格的書法風格對後世影響深遠,自由獨立的價值。王獻之的著名書法作品《洛神賦》,傳至宋代只存13行,有玉版刻本,世稱《玉版十三行》。另外,《鴨頭丸帖》、《中秋帖》、《東山帖》等作品,也都是書法藝術的瑰寶。米芾稱他“運筆如火箸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r王獻之學書和他的父親一樣,不侷限於學一門一體,而是窮通各家,所以能在“兼眾家之長,集諸體之美”的基礎上,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終於取得了與王羲之並列的藝術地位。他說的“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成為歷來讚美稽山鏡水的名句。王獻之幼年隨父羲之學書法,兼學張芝。書法眾體皆精,尤以行草著名。王羲之有七個兒子,一個女兒。七個兒子都擅長書法,其中,王獻之最為突出。\r王獻之敢於創新,不為其父所囿,從而也為魏晉以來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貢獻。他的字在筆勢與氣韻上要超過其父。\r王羲之書藝的哲學思想,主要表現為中和,在多種對立因素之中調和統一。他在書法的形質(如肥瘦、方圓、短長、骨肉等)方而能無過無不及,在書法的神采(如奇正、氣度、韻趣等)方面無乖無戾。項穆《書法雅言》雲:“逸少一出,揖讓禮樂,森嚴有法,神彩攸煥,正奇混成也。”與突破其父草書模式一樣,王獻之也是有意識地改變其父的創作思想,他將“中和”轉為“失衡”,走向以“奇”、以“險”爭勝的新境界。項穆也認為“書至子敬,尚奇之門開矣”。




浮世繪0


【書聖王羲之之書法“飄若浮雲,矯若驚龍”,而王獻之之書法被稱之“天下一筆書”】



【書聖王羲之畫像】

一.王羲之書法

書聖王羲之書法擅長楷書、草書和行書,他的字吸取前人的書法精華,天劈了屬於自己的“書法天地”。

王羲之書法端秀清新自然形成,素有“飄若浮雲,矯若驚”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書聖”風範,他的字得之神功、千變萬化、自稱一派,其澄峰造極的就是他的楷書、草書和行書。

王羲之的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被稱之為“天下書法之榜樣”,這個不是能夠吹出來的,而是後世們(這也包括當代書家們)所供奉的。



【書聖王羲之書法】



【書聖王羲之與其子“天下一筆書”王獻之】

二.王獻之

書聖王羲之書法的繼承人其子王獻之之書法,與他的父親書法大不相同,字身喜帶長形,書法藝術大膽創新絕不守舊。

王獻之之草書被譽為“天下一筆書”,其下筆熟練、龍飛鳳舞、風流潤秀,書風絕不在父親王羲之之下,故被後世們合併稱之為“二王”。

王獻之之文化才能凡非,家學淵源,學習勤奮。他的詩文、書法,是繼父親之後的書法巔峰級人物。



【“天下一筆書”王獻之書法】


趙子尨



靈魂的芭蕾


我是一人。父子之間的差異有時候非常的大。

二王書法的兩種風貌,父子差異很大。

每次關於書法的問題,說到最後還是要說王羲之。

王羲之的字:中和之美。非常符合華夏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中庸不平庸。

雖然王羲之是書聖,但是的確有很多人不喜歡王羲之的字。因為王羲之的字看起來非常的”正“。

上圖著名法帖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清乾隆皇帝非常喜歡此帖,將此帖列入“三希”。左邊字較小的是趙孟頫的題跋,右側較大的字是王羲之所書。這樣一比王羲之的控筆能力令人震撼。

如果單看王羲之的字,看起來就會“平平無奇”,非常的中庸。

不是王羲之的字不好,知識王羲之的字好得點不突出。上圖柳公權的字,看到柳公權的字,如果要說柳公權的字哪裡看起來很厲害,非常的明顯。

柳公權的楷書筆畫塑形見稜見角,可是方圓並存,令人感嘆的楷書。

可是你看王羲之的字,沒有特別突出的特點。

這就是中和之美,沒有明顯的個人風格,但是把其他人的字放在王羲之旁邊,王羲之的字就很突出了。

據說書聖之名是王獻之的,我個人覺得是有些人不滿王羲之書聖之名時間太久。王獻之就是颯爽痛快的快樂小夥子。

王獻之只活了40多歲,但是從現存的被認為王獻之的字,非常的優秀。而且字的風貌非常的好,快樂積極向上。

我個人最喜歡的小楷就是王獻之的《玉版十三行》,非常的舒展,非常的痛快。不過王獻之其他的帖子,一般都是湯藥。

王獻之的字看起來真是“過癮”,據傳書聖之名在王獻之幾百年還是有可能的。

當把王王羲之和王獻之的字放在一起,就能感受到王羲之寫字非常的剋制。有些時候,我們都是平常人,就是要疏解心情,為什麼王羲之總是能夠那麼精準。

一人有感

我非常想看到王羲之,非常心不在焉的時候寫的字。可是他喝多了,寫出來的是《蘭亭序》。

如果有可能,我是成不了王羲之,只能做王獻之。中庸之道,中和之美都非常的難了。

以我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19年8月31日滬。


一人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