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過渡性養老金的人一定比有過渡性養老金的人退休金少嗎?

尹鶴翔


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參保人,說明較早參加工作,其工齡長,參保累計繳費年限相對來說也比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參保人要長。養老金水平主要取決於繳費年限長短、繳費基數的高低、退休年齡的早晚、退休時統籌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等因素。兩者在同一統籌地且工資水平較為接近的情況下,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參保人退休時其領取到的養老金必然比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參保人退休時所領取到的養老金要高。

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參保人,退休時其基本養老金包含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而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參保人,其退休時計算基本養老金只包含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這當中就少了過渡性養老金,同時也講明瞭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參保人累計繳費年限相對較短。雖然在職時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工資為繳費基數,按60%~300%繳納社保費,如果繳費工資基數接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月平均工資基本相同,那麼有視同繳費年限且累計繳費年限長的,則養老金水平肯定高於累計繳費相對較短的一方。

如果說不完全是,那麼唯有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參保人其繳費基數遠高於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參保人。如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參保人其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社平工資的200%或300%,而有視同繳費年限一方其上年度月平均工資只達到社平均工資的100%,另外,這實際繳費年限必須維持在較長的時間內,如不少於10年。否則,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參保人其養老待遇一般都難超越有視同繳費年限參保人的養老待遇的。

計算過渡性養老金是以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視同繳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計發係數計算得出。從以上幾個因素可知,計算過渡性養老金是以“上年度在崗位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同時計發系一般都不低於1.2%。如果視同繳費年限越長,那麼計發過渡性養老金越多。所以,正常情況下,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參保人大致上都會比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參保人養老金水平要高,至少目前仍是這種狀態。


Yifan5


這個當然是不一定的。

過渡性養老金是針對養老保險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的養老金。“中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退休後,在發放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放過渡性養老金。

其中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主要受參保人員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的影響,計算公式為:

過渡性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視同繳費指數×本人視同繳費年限×過渡係數。

因此,對於養老保險改革前退休的“老人”和改革後參加工作的“新人”,是沒有過渡性養老金的,但是並不意味著養老金會比“中人”更少

在養老保險改革前,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金計算方式是按照工作年限分區間進行發放的,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因此,只要退休前的工資高、工齡長,退休後能拿到的退休金就不低。

而改革後,養老金計算方式雖然改變了,需要按照公式進行計算,但是依然是和繳費工資以及繳費年限成正比關係。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

過渡性養老金主要是因為“中人”實際繳費年限少,個人賬戶中金額較少,為了保證他們退休後的待遇不會有太大影響而出臺的。

按照我國養老金“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政策,只要繳費工資高、繳費年限長,不管有沒有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後養老金都會更高。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視同繳費等於已繳費,與實際繳費相差的只是個人帳戶。視同繳費一年,基本上與實際繳費一年計算出的養老金差距不大,全國各地不同,關鍵是係數,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1.4。全國採用1.2 或1.3係數的較多,己基本能補齊視同繳費沒個人帳戶與實際繳費之間的差距。


遼東大營


一般來講,如果沒有過渡性養老金的人,那麼一定會比這個有過渡性養老金的人退休金少,當然這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這兩個人的這個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都是連續不斷的,這種情況下那麼很明顯過渡性養老金待遇,個人要高於沒有過渡性養老金的待遇。

但是實際上有些東西並不是絕對的。我們有過渡性養老金的個人,因為它取決於自己的一個視同繳費年限,如果視同繳費年限越長,那麼自己獲得的這個過渡性養老金越多,但是個人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說一般來講有過渡性養老金的人,比沒有過渡性養老金的人要待遇要高一些。

因為這個視同繳費年限期間,它的這個平均繳費指數是按照140%來計算的,實際上我們在正常的這個繳納社保的過程中都是按照60%左右的一個社保繳費基數來繳納社保費用的,所以說視同繳費年限期間的,這個過渡性養老金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


社保小達人


過渡養老金是個什麼概念?誰發明的?就是不想多給吧,還不如道說減多少!


先生169335570


本來中人就沒繳多少,工齡視同繳費年限,應該是以工齡長短為主吧,為啥18年退的同等工齡差距這麼大?基本上1200元以上了。


一縷陽光就燦爛


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採取過渡辦法。這是新的並軌後的養老保險制度。老人和新人都沒有過渡性養老金。所以,不存在對比性!


歲月留痕142685502


No,百分之60,百分百能一樣嗎?公無員和工人一樣嗎?


啤酒瓶裡的罐子


不一定!因為視同繳費年限都是按照社平工資計算繳費年限,只要在職時的繳費工資基數高於社平工資,同樣的繳費年限,無視同繳費年限的人退休後的養老保險待遇就會高於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人!反之,平均繳費工資指數低於社平工資者,退休後的養老保險待遇就會低於有視同繳費年限者!


老徐146153031


下崗職工,啥也沒有,獨身子女費也不給,產煖沒有補貼,醫保自己交,退休工資也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