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最後1公里的安全大考 業績勁增背後如何保障安全供應?

為抗擊疫情,從一二線城市到

五六線鄉村,人們紛紛進入了“居家模式”。但居家終歸需要應對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此刻大眾從未如此強烈的需要生鮮電商配送服務。

近日多份數據也正印證著這一變化,京東到家數據顯示,春節防疫期間,全平臺銷售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470%。除夕至大年初六,蔬菜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了510%,水果同比增長超300%。叮咚買菜最新數據也顯示,大年三十的訂單量同比上月增長超過300%,預計今年春節7天市民下單量將突破400萬單。

生鲜电商最后1公里的安全大考 业绩劲增背后如何保障安全供应?

這場特殊疫情下,面對快速增長的消費需求,生鮮電商如何保障供應,又如何為“最後100米”的交付安全優化服務?

增長背後:京東、達達、蘇寧、盒馬快速增長如何保障供應?

2月2日,達達集團啟動“到家新鮮菜場”項目。該項目重點保障京東到家平臺每日7-10點的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米麵糧油等生鮮、民生類商品供給。目前,京東到家平臺上已有沃爾瑪、永輝、步步高、永旺等近40家連鎖商超,以及錢大媽、生鮮傳奇等16家社區生鮮連鎖及菜市場,作為首批商家加入該項目。

運力方面如何調配?在運力保障上,隨著春節假期即將結束,達達集團旗下本地即時配送平臺達達快送也將通過多種措施調度並激勵更多騎手參與配送,增強各地運力,確保有足夠的人手進行訂單配送。達達快送平臺還將通過智慧物流系統持續優化訂單合併和路徑規劃,持續提升配送效率。同時,京東到家、達達快送雙平臺同時啟動的“非接觸配送”服務,可進一步保障防疫期間消費與配送安全。

生鲜电商最后1公里的安全大考 业绩劲增背后如何保障安全供应?

每天不斷從從大倉調貨保證貨架供應的還有盒馬,就在1月30日,盒馬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為保障供應,滿足市民需求,未來一週內,盒馬每日為成都市民準備了100噸蔬菜、20噸豬肉。

成都盒馬總經理桑海歐表示,目前成都14家門店供貨穩定,正盡一切的努力,讓貨架是滿的,讓盒區房用戶過一個安定祥和的新年。“盒馬會盡全力保障一日三餐的民生大品不斷供,消費者不用囤貨,每天都可以買到新鮮蔬果。同時也請廣大顧客不必過度緊張,合理購買生活所需。”

生鲜电商最后1公里的安全大考 业绩劲增背后如何保障安全供应?

“堅守崗位保障百姓的生活所需,就是我們最大的責任。”疫情當前,張近東要求全員保持戰備狀態,全面保障終端服務工作的運轉。春節期間蘇寧12萬員工堅守一線,通過蘇寧易購線上平臺和家樂福、蘇寧小店等為消費者提供24時送達服務。

同時蘇寧小店春節不打烊,只要在蘇寧小店APP下單,就能買到新鮮的蔬菜、肉類食品。蘇寧旗下家樂福中國承諾春節期間民生用品不漲價,針對武漢及全國範圍都提前備好充足貨量,在家樂福全國51個城市的210家門店購買年貨,可享受3公里以內1小時送貨服務。

突擊考驗:新業務上線,“無接觸配送”服務擴大供應

供貨量充足的同時,讓市民更加安全成為企業關心話題,近日包括美團、達達等企業紛紛開通“無接觸配送”服務,減少人員的直接接觸:正月初八,市民陳先生收快遞時體驗了一把蘇寧物流“無接觸配送”服務。取到包裹後,火箭哥還遠遠地提醒一句“拆了包裹記得洗手。”陳先生直誇,“防疫很專業!”

據瞭解,為保證“最後100米”的交付安全,最大限度減少近距離接觸,降低病毒人傳人的幾率。1月26日起,蘇寧物流在全國多城市試點“無接觸配送”服務,快遞員在配送過程中,可

電話聯繫用戶確認收貨方式,優先將包裹投遞自提櫃,其次將包裹放置指定位置,如公司前臺、家門口等,快遞員將通過電話和APP、短信等渠道通知用戶自行取快遞。

達達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在達達快遞APP下單時,可通過兩種方式使用“無接觸配送”服務,一種是通過訂單備註,在備註信息處填寫對無接觸服務的需求,比如明確配送地點和相關要求,如請掛在門把手或前臺,此外就是直接在訂單頁面找到騎手信息取得聯繫。

而同樣2月2日,美團外賣也發佈了《無接觸配送服務規範》,從術語定義、平臺信息服務能力、服務流程、服務質量控制等方面界定了外賣平臺推行“無接觸配送”過程中的操作規範。

趨勢觀察:無人配送、全球供應鏈趨勢或將加速

近年來隨著物流產業快速發展,諸如自動存取系統、自動揀貨貨架、自動化輸送設備已經在倉儲物流體系中廣泛應用,但最後一百米的智能快遞櫃、無人配送等新興智能硬件依然處於快速迭代及場景磨合試驗中。

值得關注的是,在全民共同抗擊疫情同時,也有專業人士指出此次市民“宅生活”也正成為牽引商業模式變革的重要變量。蘇寧金融研究院近日也發文預測稱,當下捉摸不定的疫情,或許將為無人配送的大面積興起提供一個契機。

此外跨境智能物流方面,阿里巴巴、菜鳥搭建多年的“全球買、全球賣、全球運”的智能物流骨幹網近日也引發業界關注,僅在2月1日一天時間裡,就有武漢、杭州、溫州的6家醫院簽收了來自印尼、韓國的援助物資。截至2月2日16點,全球共有38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華僑社團、留學生團體等機構,撥打菜鳥熱線求助運輸捐贈物資。

紅星新聞記者 龐健 楊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