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夜宿墳地,不能夜宿廟宇”,為何住廟宇比在墳地恐怖

在人們的印象中,寺廟是佛教的淨土,是慈祥祥和的地方。相應的荒地就像是鬼魂橫行的地方,非常可怕。然而,有句老話說“寧可在荒地的墳墓裡過夜,也不要在寺廟裡過夜”。可以說,人們的印象是完全顛倒的。理解這句話真意的人同意這句話。怎麼了?

寧可夜宿墳地,不能夜宿廟宇”,為何住廟宇比在墳地恐怖


比較在古代,寺廟是一個半公共場所。大寺廟裡住著僧尼,但也是過路人安頓的地方。有些乞丐、流浪漢、江湖醫生,沒有固定的居住地,也可以把寺廟當作安身立命的地方。流氓、歹徒和做壞事的罪犯晚上都可能呆在古廟裡。人們有很多心胸,這樣的地方更容易發生意外。而且,大多數寺院都建在相對偏僻和陌生的山上。

寧可夜宿墳地,不能夜宿廟宇”,為何住廟宇比在墳地恐怖


一句話,由於寺廟的半公開性,實際上也是社會各界人士聚集的地方。當這些人在一起時,他們更容易欺騙、偷竊、強姦和殺人的事情了。

寧可夜宿墳地,不能夜宿廟宇”,為何住廟宇比在墳地恐怖


在古代一些較大的寺廟中,常有和尚居住,這樣寺廟的可信度高嗎?特別大的還可以,和尚較少的寺廟反倒很危險,因為在古代大多數時候,寺廟都因為它的獨特性而成為一些社會閒雜人等乃至一些罪犯的庇護所,很多和尚都是因為無法成家立業,好吃懶做,或者做了不法的事才跑到寺院中做了和尚的,目的就是混口飯吃或者有個藏身之處,所以雖然佛家不許和尚殺生,但是未必是和尚就信佛,和尚圖財害命,殺人越貨的事件在古代屢見不鮮,比如在《西遊記》中講的唐僧和孫悟空夜宿寺廟,像金池長老那樣的得道高僧,都對唐僧的一件袈裟起了貪心,而要殺人越貨,何況普通的和尚呢?因此古時候有社會經驗的人都是不建議夜宿寺廟的。

寧可夜宿墳地,不能夜宿廟宇”,為何住廟宇比在墳地恐怖

相比之下,雖然晚上會讓人感到害怕,但不會有人來這樣的地方,也不會有人願意住在這樣的地方,所以不會有受害者,所以是安全的。

寧可夜宿墳地,不能夜宿廟宇”,為何住廟宇比在墳地恐怖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夜宿廟宇”,這句話反映的其實是人心,人心叵測,真正能讓人遭遇不測的是人的貪慾心理,當人因為見財起意或者見色起意的時候,那麼有財或者有色的人就將處於危險的境地,就有可能遭到起意者的暗算,這才是真正的危險,所以古人認識到危險的是人心,而不是想象中的鬼怪,才有了上面這句話。

寧可夜宿墳地,不能夜宿廟宇”,為何住廟宇比在墳地恐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