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黃葉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鄉村昭兵


香蕉黃葉不一定就是就是病害引起的,有很多因素都能導致香蕉葉子變黃,下面我就具體講一講有哪些原因會導致香蕉葉子變黃。



病蟲害導致

香蕉黃葉,首先想到的就是黃葉病,黃葉病是一種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這種真菌冬天以孢子的形態隱藏在泥土中過冬,等到氣溫變暖,雨水充足的時候,孢子就會萌發,然後感染香蕉樹。這種真菌,主要通過傷口,幼根進行感染。

香蕉樹怎麼樣防治黃葉病?

1.增強樹勢,要多施複合肥,配合施加有機肥料,多澆水,保證土壤肥水供應,讓香蕉樹長的健壯,能夠更好的抵抗真菌感染。

2.土壤滅菌,對香蕉園的土壤,用石灰,或者藥物進行噴灑,消滅真菌。

3.蟲害,香蕉樹感染了蟲害,特別是地下蟲害,要及時噴灑藥物進行滅殺,防止香蕉樹出現傷口,感染黃葉病。

4.清園,

對於已經被感染嚴重的香蕉樹,要及時連根清除,移除到香蕉園外,用火焚燒處理,並在移除後的土壤中噴灑藥物滅菌。已經感染的香蕉樹,要及時噴灑多菌靈,進行防治。

5.藥物防治,在高溫多雨天氣,要在中間停雨的時間,要及時對香蕉樹噴灑多菌靈進行防治。


肥力不足導致

香蕉樹營養不良,也會導致黃葉,這時候要及時給香蕉樹施肥。香蕉樹需要的鉀肥比較多,可以施加氮磷鉀複合肥,在配合有機肥料,這樣才能保證土壤肥力供應。

缺水導致

香蕉樹缺水時間長了,也會導致葉子發黃,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如果發現土壤乾燥,要及時給香蕉樹澆水,保證水份供應,這樣才能避免香蕉樹出現黃葉現象。


以上就是一些會引起香蕉樹黃葉的原因,如果香蕉樹出現黃葉,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準確的找出問題,並及時解決問題。


精準三農


香蕉經常買來吃,對於香蕉的病害卻不怎麼了解,今晚看到香蕉黃葉病才想起打電話詢問一個在南寧的曾經的同事,在他的述說中才能勉強知道黃葉病就是一種真菌型的枯萎病。香蕉幼株得到黃葉病過後,剛開始沒有什麼很明顯的症狀,只是表現出一幅生長不好的樣子。

到了香蕉抽蕾期,香蕉植株下部或者靠外的葉梢就會先出現一種比較特別怪異的黃色,這種黃色剛開始出現在葉子邊緣,然後逐漸向中肋擴展,也有整張蕉葉黃化的現象出現,這個時候,整株香蕉樹上的黃葉與綠葉形成很明顯的對比,接著,黃色病葉很快就出現倒垂,顏色也從黃色變成褐色、乾枯;或者少數病葉還沒變成黃色就已經倒垂,最後整株香蕉的頂葉變得很難抽生或根本抽生不出來而死株,另外,聽同事所說也有少數香蕉在結果後才有枯死情況出現。

香蕉黃葉病可以在泥土中生存多年,若是在這種帶有病菌的泥土中培育香蕉苗,那麼病菌在感染香蕉植株時就是從幼根或受傷的根莖向假莖或葉部蔓延,通過吸芽的導管延伸到繁殖用的吸芽內存活。所以,香蕉黃葉病的傳播途徑就是病苗或帶有病菌的泥土。

知道了香蕉黃葉病的傳播途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防治這種病害:

首先,購買種苗時,最好要了解種植區的情況,儘可能購買到無病菌種苗;

其次,蕉園裡一經發現黃葉病,就要及時挖除病株,還需要在病株生長的地面上撒灑石灰或淋施惡黴靈、噻菌銅、好友等殺菌劑藥液;必要時還可以在病株10米內的區域殺菌類的藥劑。


荔浦青山


香蕉黃葉病又稱為香蕉枯萎病,香蕉巴拿馬病害。是中國香蕉產區最嚴重的,最有毀滅性的病害。病原菌是香蕉萎蔫尖鐮孢菌古巴專化型 拉丁學名: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 sp.cubense (E. F. Smith)。

香蕉萎蔫尖鐮孢菌古巴專化型 拉丁學名: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 sp. cubense (E. F. Smith) Wr.屬真菌界半知菌類絲孢綱瘤座菌目,鐮刀屬,香蕉萎蔫尖鐮孢菌古巴專化型。菌核深藍色,直徑0.5~1(mm),有的長達4mm,大型分生孢子具3~5個隔膜,以3個隔膜者居多,大小17~51×3~4.5(μm)5個隔膜者大小36~57×3.5~4.7(μm)。小型分生孢子散生於氣生菌絲間,較多;厚垣孢子頂生或間生,球形或卵形,具1~2個細胞。單胞者4.5~10×4~8(μm),雙胞者9~18×4.5~7.2(μm)。[1]

病原介紹

菌核深藍色,直徑0.5~1(mm),有的長達4mm,大型分生孢子具3~5個隔膜,以3個隔膜者居多,大小17~51×3~4.5(μm)5個隔膜者大小36~57×3.5~4.7(μm)。小型分生孢子散生於氣生菌絲間,較多;厚垣孢子頂生或間生,球形或卵形,具1~2個細胞。單胞者4.5~10×4~8(μm),雙胞者9~18×4.5~7.2(μm)。

病害症狀

葉片染病,迅速枯萎,先變黃後變褐,最後乾枯,嚴重時整株死亡,乾枯葉懸掛於枯枝上不脫落。莖部染病主要引起維管束病變,縱切病莖可見維管束變為紅褐色斑點狀或線條狀。病株根莖橫剖可見紅褐色病變的維管束斑點。近年該病為害日趨嚴重。

發病規律

病原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營腐生生活。病菌主要從染病蕉樹的根莖通過吸芽的導管延伸到繁殖用的吸芽內。用染病的吸芽繁殖時,病害開始傳播。在土壤中,病菌通過幼根或受傷的根莖向假莖或葉部蔓延。條件適宜時,感病寄主的病部產生分生孢子。高溫和土壤溼度大,發病重。粉蕉、西貢蕉、蕉麻最易染病,香蕉和大蕉較抗病。[2]

防治辦法

(1)香蕉枯萎病是國際上著名的檢疫對象。應嚴格控制病區的蕉苗外運。發現病株,立即燒燬。

(2)選栽抗病品種和無病苗木。

(3)處理病土。清除病株後,在病穴及周圍土壤中施用石灰或福爾馬林消毒。

(4)發病嚴重蕉園可與甘蔗輪作1~2年。

(5)必要時噴灑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1000倍液或50%可滅丹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





林奇與無聊


香蕉的黃葉病是一種由真菌侵染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靠帶病的吸芽或病土從病區傳染到無病區,田間主要借被汙染的流水、土壤和農具傳播蔓延。病菌通過幼根及受傷的地下球莖侵入,沿維管束向假莖及葉片蔓延。還可由母株的根莖吸芽導管蔓延到吸芽。病株枯死後,病菌隨病殘物混入土壤中存活。高溫多溼天氣有利於病害侵染和擴展。土壤酸性偏高,結構疏鬆,下層土滲透性差及香蕉線蟲發生較多的田塊,以及用帶菌的土壤培育試管苗,均有利於病害的發生。香蕉的幼齡植株雖感病,但抗性較強,不會出現症狀,一般接近抽蕾的成長植株才出現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