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如果把鴻蒙獨立出來,讓小米、魅族和藍綠廠參股進來,會不會超越安卓?

大許昌偉哥


這個問題的關鍵, 我認為在政府。

只要政府出臺信息安全法,規定公務員的手機只能用國有操作系統,想想這是什麼後果。

中國有全世界最大的公務員群體,不要多長,僅僅一年的時間,僅公務員的換機就多達幾千萬臺,再加上老機正常更換,這塊市場很快就多大億臺左右。

這塊市場哪家不眼紅?小米、OPPO還是OVIV?小米、OPPO等產家在國有操作系統採取觀望態度,不過是利益使然,不願意冒風險,但現在既然有這麼一大塊蛋糕在眼前,不心動,這就不是資本家的本性,在這麼大的利益面前,哪怕是谷歌也不敢過份逼迫這些廠商,至於高通,恐怕只會更積極的配合。

只要國內廠商積極跟進,國內操作系統生態的建立完全不是一會事。當然我認為,因為存在競爭的關係,其它國內廠商採用鴻蒙系統的幾率不高,採用阿里的youn的可能性反而更高。

所以要建立國產系統的生態,華為和阿里就需要大力協作,而不是互想扯後腿。


雁過無聲2004


感謝邀請

華為如果把鴻蒙獨立出來,讓小米、魅族和藍綠廠參股進來,會不會超越安卓?

題主問題的核心是如果把鴻蒙獨立出來,讓小米,以及魅族藍綠廠參與進來,會不會超越安卓?這個答案是肯定會的,這個也相對很好理解,因為從某種程度來說生態是一款操作系統的根基所在,而華為現在的鴻蒙確實可以運行,而且前一段時間,華為也公佈了鴻蒙操作系統已經有45個APP之多,但是為什麼華為不放出來呢!那就是生態還不夠完善。

那個這個時候如果大家都喜歡去用,或者是都是支持的態度,因為常用的APP以及遊戲之類都有,那麼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全部國產廠商的手機都是鴻蒙系統,那是多麼壯觀的一個場面,當然主要的原因就像是當初的安卓一樣,慢慢的在大家的使用中去發現問題並去改進的話,要超越安卓系統並不是不可以,因為這個時候需要的是時間去完善。


不過鴻蒙操作系統發佈的本意不是這樣的,就像華為董事在新聞發佈會上面講的一樣,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們的手機操作系統還是安卓,電腦還是Windows為主。

1.華為創立鴻蒙操作系統起初只是備用的。而現在也只是因為國外的華為手機,系統方面被google干涉,所以鴻蒙系統才會發佈,而國內的華為手機是不受到影響的,所以確實華為不會冒險去把不成熟的系統替換為鴻蒙系統,因為各個廠商是競爭的關係,如果只有華為用的是鴻蒙,而其他還是安卓系統,我們會選擇哪個一目瞭然,因為雖然我們扣口口聲聲支持華為,但是在生態不成熟面前,我想更多的人會放棄。

2.鴻蒙操作系統的基礎根源。其實國產手機廠商和華為不敢放棄安卓系統,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不管是鴻蒙系統,還是說方舟編譯器,現在已經獨立成立了官網,可以供APP編譯者使用?這些都是基於安卓APP的基礎上的,而華為鴻蒙操作系統的APP,也是經過方舟編譯器過來的,而方舟編譯器是通過安卓的APP,編譯過之後得到的,所以可想而知後果。

簡單一點來講,手機銷量最多的國家還是集中在中國,而中國廠商不用安卓系統了,那麼安卓生存的根基也就沒有了,這樣的情況下方舟編譯器和鴻蒙操作系統都是根據安卓APP編譯器過來的,現在從中間中斷了,而我們一下再次回到解放前。


總結:

所以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去界定,雖然可以實現,但是付出會很多,方舟編譯器和鴻蒙操作系統生態的問題是通過安卓APP改變和編譯過來的,所以要想真正的脫離google,那麼首先要就行的就是切斷聯繫,自己編譯,那麼這個時候就像當初的安卓初期一樣,而且華為本意只是國外的手機需要使用到,而國內google沒有干涉的,所以誰也不會把一款成熟的操作系統更換掉,而且其他廠商都是華為的競爭對手,安卓系統發展也已經相對成熟,所以基本上沒有哪一個廠商會願意冒險。

因為大簡單一點來說,華為手機操作系統能夠成功是因為人們認為是國產操作系統,而華為自研發的實力,而其他廠商更換掉之後有人會買賬嗎?


回答完畢

歡迎留言發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科技數碼隨時答


換系統也沒用,谷歌禁止的不是安卓系統,就算華為換了濛鴻,谷歌照樣可以禁止自己的APP上架濛鴻系統,華為需要的是生態,可惜中國百度,阿里巴巴,QQ,微信,微博沒有一個走出國門。

如果谷歌和華為死磕到底,自己旗下的任何軟件都不能登陸華為手機,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毫無還手之力,要知道全世界互聯網市場,谷歌沒佔領的只有中國這一個板塊。

這場競爭最後估計還是談判,以華為犧牲一定的代價解決。


S學文


別的不扯,咱們站一下位置。

假如你是雷軍,你願意使用華為的鴻蒙嗎?

應該不願意吧。使用競爭對手的系統,不多說呀。好不容易搭載鴻蒙的小米賣的火了。吧唧,華為禁用了。今天的谷歌敢禁用國產的安卓,明天華為也可以禁用鴻蒙。所以,你願意冒這個風險嗎?谷歌不管咋說,Pixel那半死不活的樣子,和小米衝突不大。華為手機和小米手機那可是正兒八經的你死我活。(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榮耀前期怎麼碰瓷小米的)

除了擔心卡脖子的問題,還有一點,系統優化。每次出新的芯片肯定牽扯到系統和芯片之間的優化。我覺得小米可勁努力,也比不過華為用自己的芯片優化自己的系統吧。

綜上來看,不光冒著被對手卡脖子的風險,還要受盡華為的主場優勢。我要是雷軍,肯定不願意。


一文小表弟


最近谷歌將mate30移出了GMS谷歌服務的白名單中,在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大家都在期待華為趕緊推出鴻蒙系統然後把安卓幹掉。

說實話,這個想法有點扯!華為面臨的問題不在於安卓不能用,而是mate30不能在國外為用戶提供谷歌的服務,這樣的後果就如同mate30在國內不能安裝微信、支付寶、淘寶一樣。不能裝微信、支付寶、淘寶的mate30你買嗎?這樣的問題,是換個鴻蒙系統能解決的嗎?即使國內廠商都眾志成城一致使用鴻蒙,在國內佔領了所有市場,然後怎麼走出國門?沒有人家國外的應用來提供服務,光有個系統就能佔領市場不成?別忘了以前諾基亞的塞班、微軟的win10 mobile,這些都是優秀的手機系統,結果都失敗了!以國內目前的技術,搞出個系統不能,難的是形成一個生態。

既然推出鴻蒙也沒法解決這個問題,那其他廠商為什麼要跟進呢?就為了安卓是谷歌領導產生的嗎?但事實是安卓谷歌禁止不了,也沒法禁止國內廠商使用。就因為它完全開源,國內的廠商也為它付出了不少心血。我們為什麼為了一點強迫式的糾結而放棄了之前的心血?魯迅的拿來主義忘了嗎?我覺得最得意的莫過於拿別人的東西把別人砸死 —— 拿安卓去打敗谷歌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兒!

仔細分析的話,華為面臨的問題,實際也是國內軟件應用的問題:少有走出國際市場的。數一下現在在國外市場有高佔有率的,不過幾個而已。如果微信微博支付寶百度地圖等等成了國外人的必備應用,谷歌的GMS反而成了不必要品,那谷歌還敢將mate30拉出GMS的白名單不成,那不是找死的節奏嗎?

所以別再扯什麼鴻蒙來幹掉安卓好吧。兩者本來不是敵對關係,非要人家上戰場去決鬥。


指尖上的守望者


你春風得意的時候怎麼不帶人家,中興,魅族對抗高通無芯可用,沒見你伸出援手,你的芯片再好沒有人受益,價格比高通旗艦賣的還貴,5G再先進消費者都是沒少給運營商一分錢,有點麻煩就推友商給你擋子彈了,你不是國產驕傲嗎你繼續,讓小米魅族入局讓你做大,甘做你的墊腳石🧮打的很溜,我覺得現階段的小米不會在你得意忘形的時候錦上添花,也不會在你困難的時候投井下石,路歸路,橋歸橋對大家是最好的方式


手機用戶71895801662


想法太天真。問題不在華為鴻蒙系統本身,即便這個系統再優秀,如果做不到全球化生態,那麼與現在華為使用安卓有何區別呢?現在主要問題是人家不陪你玩,你提供鴻蒙平臺,人家不來玩又有何用?鴻蒙拉小米家過來玩,那小米在國內玩不過你華為,國外還跟著變磚頭了,小米家有病啊?瘋了啊?找死啊?


天心觀宇


不看好題主提出的這種模式,個人認為鴻蒙這種直接由華為親自掌控更為有力,至少前期發展階段應該是這樣的。

1、參與越多利益分配更難:

一個和尚挑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如果說鴻蒙獨立出現,讓小米、魅族和藍綠才一共參股進來,大概率會出現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局面。

原因其實很簡單,參與的人越多,涉及到的利益分配就越多,一旦在這方面糾纏不清,那就一定會影響項目的推進。我華為要向左,小米要向東,藍綠廠要向右,魅族要向西,大家都不是一個方向,各奔東西的結果可想而知,這項目基本就得黃。況且這幾家原本還是競爭對手,很難說完全齊心協力來做成此事。

說實在的,國內有太多公司沒有倒在外部競爭壓力之下,反倒是敗在了內部爭鬥和股權糾紛上。

2、華為掌控鴻蒙更利於發展

顯然,由華為獨家掌控的鴻蒙更有利於發展,如果是華為旗下,那麼高層可以為了發展鴻蒙而調配更多的公司資源來支撐鴻蒙,公司內部的資源協調溝通,要方便許多。

如果鴻蒙是由多方資本組件的獨立公司,那華為和鴻蒙之間等於兩個獨立的公司,雙方在協調溝通上肯定不如在一個公司內部順暢,公司和公司之間的對接涉及到的事物會更多更麻煩,這整體效率就會大很大的折扣。

3、和谷歌的競爭關係如何處理

目前谷歌對華為是斷供狀態,但是小米、魅族、藍綠廠並沒有出現類似情況,甚至可以說其他國產手機廠商是谷歌對華為斷供的受益者,華為今年海外下跌的市場份額,基本都是國內廠商所瓜分。

一旦哪天小米、魅族、藍綠廠參與到鴻蒙系統中來,谷歌藉此對他們也進行斷供,那麼這些廠商將會有直接的利益損失,雖然長期來看可能會利好,加快國產手機系統會進程。但他們自身實力比不上華為,很可能在鴻蒙還未大規模普及前就走上滅亡的道路。

Lscssh科技官點評:綜上所述,讓其他競爭對手一起入股參與鴻蒙的研發中並不是一件可取的事情,目前單由華為自己來操作,同時將其作為開源系統發佈,我覺得是最合適的方式。 畢竟華為現在有足夠的實力來支撐做這件事,也更容易根據自己的實際戰略需求來協同推進鴻蒙系統。



Lscssh科技官


理論上鴻蒙系統起步有一個過程,首先要得到國家扶持以及國內各廠家的全面配合。

鴻蒙系統團隊最好脫離華為,單獨組建一家新公司專業致力於操作系統和配套軟件的研發與升級,以及生態維護。其他廠家可以投資參股,構建一個完整健康的產業鏈。

但是資本是逐利的,各大企業參股原則上問題不大但股份多少卻有講究,並非參股就能解決一切問題,相反各自利益上的扯皮可能會導致鴻蒙系統快速夭折。

鴻蒙系統比安卓系統具有哪些優勢呢?目前能得到的信息僅僅是華為一家之言,國內可能不只鴻蒙系統,包括阿里的YunOS推出時也曾受到愛國熱捧,隨後就偃旗息鼓沒有任何起色。

中國人的愛國精神必須從使用國產開始,然而在一個女人為了LV洋品牌的破包都會炫耀成癮的國度很難設想鴻蒙未來的命運。

誇大國產的缺點,掩飾進口的缺點,這是國人比較擅長的習慣但卻有著客觀的因素。面子哲學從改革開放初期就已經打下洋品牌紮實的基礎,國產品質確實以前不好,但洋品牌利用了這個時期建立了國人對外國品牌的信仰。事實上一切崇洋媚外的本質並非天生鑄就,國產廠家坑蒙拐騙的歷史已經傷害了兩代人,一瓶茅臺兩千多元如果你能讓全世界消費者都搶著買估計中國人絕不可能崇洋媚外!但是囤積居奇只坑中國人還要號稱國酒茅臺,這算哪門子中國品牌?

鴻蒙系統需要必要的愛國市場,其實現在已經具備。生不逢時遇上安卓時代也只能自古華山一條路,勇者無敵。市場無懼大小,更何況一開始就想統一全中國市場無疑是痴人說夢!我不希望鴻蒙依靠國家的力量以及國人愛國熱情變成另一個茅臺!任何成功離不開消費者的支持更離不開自身的努力與追求,金錢不應該是鴻蒙利用愛國熱情獲取的捷徑,困難與鬥志才是非常時期本應具有的品質。

以華為狼性精神的延續,也許其他公司不參股更能體現背水一戰的精神,技術產品與茅臺不一樣,只有鳳凰涅槃才能一飛沖天。


飛翼點通


小米、魅族、OPPO、VIVO在國內是非常出名的手機供應商,出貨量巨大,四家公司的手機整體的份額大約佔國內市場的60%以上,華為如果聯合他們一起構建鴻蒙系統,那麼在國內市場上,鴻蒙系統極有希望和安卓系統抗衡。但是,他們參股、聯合的可能性不大。

操作系統的難點在於軟件生態的構建,再好的操作系統如果沒有開發者也是枉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華為推出了方舟編譯器,安卓的代碼經過方舟編譯器的編譯之後,即可運行在鴻蒙和安卓之上,這是利於開發者的地方。但是對於手機廠商而言,是否搭載鴻蒙系統卻有著他們自己的考慮。

1 手機硬件方案的考慮

華為經過多年的努力,設計出了麒麟系列CPU,並且扶持了一批國內半導體公司,可以實現手機芯片的去美化,但是其他廠商沒有這方面的積累。所用的芯片都是以高通為主,高通和安卓之間關係也微妙。如果高通以系統為由不再供應CPU,那麼大多數手機廠商都要歇菜。所以,手機廠商不敢為鴻蒙系統冒這個險。

2 軟件APP的兼容問題

鴻蒙系統已經發布,並且已經在華為智慧屏上搭載運行,但是在手機端的運行效果如何,是否能完全替代安卓,目前不完全清楚。最關鍵的,手機搭載鴻蒙之後,到底會有多少開發者進入開發,這個也很難預估,雖然華為拿出了10億美金的獎勵計劃,但是這10億美金花完,剩下的路該如何走,也很難預估。畢竟安卓系統已經發布有12年之久,各種軟件生態已經非常完善,鴻蒙的未來如何,大家也不願意去賭。

3 鴻蒙系統是否一直開源、免授權費用

安卓和鴻蒙系統都是開源的,其背後的開發人員數以萬計,如果一直不盈利那麼這麼多人該如何養?凡是商業行為,必定追求回報。安卓雖然開源,但是在國外安卓可以提供GMS服務和Google Play來收取費用,雖然這些在國內無效,但這不影響谷歌賺錢。反觀華為鴻蒙系統,其盈利方式如何?在國內,軟件APP的收費下載很難執行下去,跟手機廠商收取授權費更不現實,因為安卓是免費的。如果華為一直補貼鴻蒙系統,那能補貼到什麼時候,誰都看不透。

綜合以上觀點,國內手機廠商,聯合入股、搭載鴻蒙系統的可能性不大。

以上就是這個問題的回答,如果您有其他的觀點,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如果您想獲取更多的科技方面的前言技術,可以關注本頭條號:玩轉嵌入式。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