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氣自華 宜賓三中學生再登《中國詩詞大會》大舞臺

腹有詩書氣自華 宜賓三中學生再登《中國詩詞大會》大舞臺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現場宜賓三中學子宋明糠

四川新聞網宜賓1月31日訊(記者 周瑜原)宜賓春節宅在家,看電視漲知識是個不錯的選擇。正月初四,《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開播,宜賓三中學子宋明糠憑藉過人的詩詞積累,將在今晚登上《中國詩詞大會》。據悉,央視一套播出的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中,宜賓三中學生會副主席、墨本文學社組織部部長宋明糠將在第三期出場。宋明糠在《中國詩詞大會》中,以第二期百人團青年團成績第一名進入了第三期的個人追逐賽。

《中國詩詞大會》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力求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帶動全民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

據瞭解,宜賓三中墨本文學社繼2015年活動部部長徐庚源獲國學達人挑戰賽全國亞軍、四川省冠軍後,第二位站在全國國學賽場上的同學;也是學校繼2009級學生任自豪後第二位站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學生。宋明糠,今年16歲,是宜賓市第三中學的高二在讀學生,比較喜愛古典文學、音樂、建築與書法,他平時在空餘時間會閱讀一些古典文學名著、歷史性評論著作或建築學、美學、哲學書籍,吹奏民族吹管樂器笛子、簫等,也會練習書法等等。

腹有诗书气自华 宜宾三中学生再登《中国诗词大会》大舞台

宋明糠在《中國詩詞大會》展示海報

宋明糠介紹,他在初中時練習書法,常常都會用古詩詞來作為練習或創作的題材,也便在一天天的練習下,對詩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初二時機緣讀到作家白落梅的《一剪宋朝的時光》,她用豐富的文字,以散文的形式對宋詞進行解讀,也可算作是寄予散文的詩篇,這也為我的詩詞經歷添上了重彩的一筆。他認為若一個人就算只能背誦一首詩詞,但卻能夠通過這一首詩詞展開文學旅程,並在此基礎上學習並發展,就已足夠了,因此遇到感興趣的詩歌就去了解積累,所以也不太清楚具體能背多少首詩歌。

腹有诗书气自华 宜宾三中学生再登《中国诗词大会》大舞台

才藝展示

宋明糠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他最喜歡蘇軾,和他的《行香子·秋與》昨夜霜風。先入梧桐。渾無處、迴避衰容。問公何事,不語書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來庭下,光陰如箭,似無言、有意傷儂。都將萬事,付與千鍾。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

他認為詩詞是人們在浮世生活中的一種寄託,也是傳統文化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一種精神的堅定信仰。以文字為載,樂律為體,各種情感與事件在眼前如畫卷般展開,在詩詞中體味人間百態,嚐盡世事興衰。

“我想在這次經歷中最大的收穫就是結識到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一群朋友。會的是詩,交的是友,結的是情。在與大家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人都不是專門研究詩詞的,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個學科,很多人會遇到過‘你又不搞文學,不好好工作、學習,看什麼詩詞,真是矯情’這種話,但是大家並沒有因為外界的干擾就放棄自己所愛,都堅持著自己的初心。能結識到這樣一群好友,我想我也是十分幸運的。”宋明糠說,首先很感謝宜賓市教體局以及宜賓市三中給了我一個平臺,推選我參加了宜賓市的初選,王夢穎老師帶著我參加了宜賓市比賽,再由宜賓市語委吳仕義老師帶隊參加了在眉山市舉行的省賽,最後通過了節目組的電話選拔。在此也非常感謝學校、老師和節目組、導演組的關心與支持。

宜賓市三中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此前也有著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尤其是在學生會和社團的工作與活動中,更是學習到了許多交流技能,也培養了我作為一名共青團員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還有自豪感,讓我更加自信了。對於每個學生來說,詩詞都是必學項目。

宜賓市三中德育處主任、語文老師鄭勇介紹,語文世界情理結合,雄奇瑰麗,其體系的完整當對應學生心智健全與情感的豐富。語文課堂必須面對用有限的時間去駕馭語文的博大與浩瀚,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切實提高語文課堂效率。堅持在實踐中去運用並完善“就地取材、學以致用、讀寫結合”的方法模式當能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從而實現高中語文教學目標。

集思廣益、資源共享、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是激活語文課堂生命的有效模式,其價值在於從面上初步解決了學生 “我為什麼而活著”這個艱深命題;而“明確概念——聯想引用——思考應對”的寫作思路切合多數實際,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其運用可切實提高學生思維與寫作能力。(宜賓市三中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