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將的樂進實力到底如何?

小莉²º¹²


樂進能夠儕身於曹魏陣營中“五子良將”的行列,當然也不是個簡單人物。



樂進跟隨曹操的時間比較早,可能比夏侯惇還要早。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倉皇逃出京城,回到老家陳留,樹起義旗招兵買馬,延攬天下豪俊,樂進就是此時入夥的。當時曹操手下能拉出來在戰陣上比劃兩下的人不多,打起仗來,首先突前廝殺的一個是靠夏侯惇,另一個就是靠樂進。樂進的武藝不算是出類拔萃,但他非常勇猛,出手迅捷,詭厲狠辣。

所以說,樂進能夠位列“五子良將”,靠的是資歷、戰功、忠心耿耿、奮勇敢戰。

咱們來通過樂進的戰鬥履歷來分析一下他武力值的高低定位:

1.濮陽城外,樂進挺槍出戰,呂布陣中臧霸來迎, “雙槍齊舉”,兩將交鋒三十餘回合,不分勝負;


2.濮陽城外,呂布追擊曹軍,樂進和于禁聯手夾擊,仍然敵不過呂布;

3.濮陽之戰,呂布力戰許禇、典韋的聯手夾攻,樂進與夏侯惇等一擁而上,圍毆擊退呂布;

4.定陶之戰,呂布兵敗,曹軍追擊,樂進張弓搭箭,射死正在逃跑的成廉;

5.南皮之戰,曹軍與袁譚在城外交戰,袁軍陣形被破,郭圖向城中奔逃,被樂進一箭將射下城壕;

6.合淝之戰,張遼與太史慈交鋒,曹軍陣中的樂進突然策馬向孫權衝來,舉刀砍下,孫權左右護衛宋謙和賈華慌忙用戟隔架,樂進一刀劈斷雙戟;

7.合淝之戰,吳將甘寧來戰,樂進出迎,兩人戰不數合,樂進詐敗拔馬回走;

8.濡須口之戰,樂進與淩統大戰五十合,不分勝敗;

9.濡須口之戰,曹休放冷箭射中了淩統的坐騎,淩統倒地,樂進趁機挺槍刺來,被甘寧一箭射中臉頰,部下救回落馬的樂進。從此以後,樂進就再沒有上過陣。


樂進總共有過9場廝殺,3次取勝,斬敵2名。通過以上戰例,我們發現樂進有兩個特點:

一.技術比較全面。即能使刀,也能使槍。比如說他偷襲孫權時候用的兵器是大刀,而與臧霸和淩統交鋒時則用的是長槍;

二.箭法不錯。樂進的戰鬥生涯中只有兩個斬殺紀錄:成廉、郭圖。全部都是被樂進用箭射死的。

分析一下樂進的武力值。濮陽城之戰,樂進曾經與臧霸三十餘合戰成平手,夏侯惇出馬助戰。臧霸和張遼同為呂布帳下八健將,兩人各領三將,他倆的武藝應該接近。樂進又曾與淩統五十合打成平手,張遼也曾經與淩統交過手,五十合後,孫權擔心淩統有失,下令收兵。

以此分析,樂進的武力值應當略遜於張遼、張郃,而與淩統、魏延相當,強於李典和于禁。

樂進這個人言語很少,沉默寡言,但打起仗來“每戰先登”,奮不顧身。他不爭功,不炫耀,卻專打硬仗惡仗,是個“藍領”式的人物,務實而能幹,執行力很強。

我們做事業,需要睿智果決的決策者,需要運籌帷幄的謀劃者,也需要像樂進這樣默默無聞、紮實肯幹的執行者。樂進能夠儕身於“五子良將”的行列,就是曹魏陣營的鮮明特色:

充分肯定貫徹落實的重要性。


饞嘴肥貓鏟史官


曹魏五子良將之一

以膽識英烈而從曹操,隨軍多年,南征北討,戰功無數。從擊袁紹於官渡,奮勇力戰,斬袁紹部將淳于瓊。又從擊袁紹子譚、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後來從曹操徵孫權,假進節。曹操回師後,留樂進與張遼、李典屯於合肥。讀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樂進的水平是無法和張遼比擬的,而史書既然能把張遼和樂進並作一傳,可見樂進和張遼在實力上可以稱得上是平分秋色。既如此,為何獨獨張遼在演義中一舉成名,而樂進卻淪落成二,三流武將,原因還要從史書記載說起,《三國志 魏書 張樂於張徐傳》的樂進部分約900餘字,而張遼部分的記載要遠遠超過此字數,但是張遼部分有兩場戰爭是詳寫的,而樂進部分並無詳寫戰爭,而細數兩將參與戰爭次數,基本上並無較大差異。逍遙津之前,樂進的地位高於張遼,樂進的地位,功績如果在正常情況下,被史官漠視是不可能的,而是不是陳壽收集材料有誤呢?不見得,因為樂進傳一個裴注也沒有,可見其他史書也沒能詳細,也就是說樂進歷史記載不詳細是有一定內幕的,可惜這段歷史已經完全被掩蓋了。



東臨碣石s


樂進作為曹操手下五子良將之一,也是最早追隨曹操征戰沙場的將領之一,他從曹操起兵之時就跟隨曹操戎馬一生,為曹操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其實力自然不可小覷。

樂進是最早追隨曹操的將領之一,在曹操起兵時,因兵力不足樂進被派回家鄉招兵,共招到千餘員士兵,被升為軍假司馬、陷陣都尉,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奮勇爭先

樂進在追隨曹操征戰時非常勇猛,興平元年,曹操和呂布在濮陽激戰,雙方打得非常勇猛,死傷甚多,呂布防守非常嚴密,曹操久攻不下,就在這艱難的關頭,樂進奮命死戰,冒著生命危險,帶領部下率先登上城樓,拿下了濮陽。建安二年。呂布與袁術交戰又是樂進率部搶先登城擊敗了袁術的部將橋蕤,取得戰鬥的勝利。

斬殺二將

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在在官渡展開決戰,樂進在此役中一馬當先,在與袁紹軍戰鬥到時候斬殺袁紹大將淳于瓊,建安九年,曹操為了消滅袁紹的殘餘勢力,率軍北上將袁譚和袁尚包圍在黎陽,樂進在此役從再次綻放異彩,斬殺袁譚大將嚴敬

轉戰荊襄

曹操在平定了北方之後,率大軍南下,欲要一統天下,樂進留守襄陽時,打敗了關羽和蘇非, 後來樂進又進攻臨沮,大破劉備手下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後來孫權率十萬大軍攻大合肥,樂進奉令和張遼、李典堅守合肥,樂進與張遼李典放棄前嫌,同心協力,由樂進堅守城池,張遼率軍出擊,打敗了孫權大軍。

樂進作為曹操的從龍之臣,從曹操起兵之時就開始追曹操,作戰勇猛、一生都在戰場中渡過,為曹魏政權立下了赫赫戰攻,從他奮勇當先、斬殺袁紹二員大將、擊敗關羽,就可以得知樂進實非凡了。


中流擊楫


畢竟樂進是五子良將之一嘛,武力肯定還是不錯的。

于禁個人認為他更強的方面是在統帥能力上,樂進要是和他比武力,樂進應該比他強。

張郃和徐晃都是名將,也是位列於五子良將的猛將,不過我認為樂進應該比不過張郃與徐晃。

根據著名三國遊戲《三國志11》中四人武力的能力值來排名則是:張郃>徐晃>樂進>于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