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村民在古墓挖出一木屐,出土140餘件漆木器,日本人難以接受

1984年6月安徽省馬鞍市雨山鄉的村民,在修建倉庫時發現鬆軟的泥土中,冒出了一些棺木形狀的殘片,村民將泥土再鏟走一些後,一座古代墓室出現在眼前。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墓室內有明顯的被盜痕跡,消息一傳出,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立即派出一支專業考古隊,前往雨山鄉的小土崗進行搶救性挖掘。

安徽村民在古墓挖出一木屐,出土140餘件漆木器,日本人難以接受

在出土的木刺和木謁的墨書中可以看出,墓室的主人乃是三國時期的吳國名將朱然,朱然從小被舅舅朱治收為養子,與孫權有幾年的同窗之誼。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公元前219年,朱然跟隨呂蒙生擒關羽,後在攻打魏國一戰中成功擊退敵國,為孫權統領江東立下了汗馬功勞,曾官至大司馬、右軍師。

安徽村民在古墓挖出一木屐,出土140餘件漆木器,日本人難以接受

朱然墓由青灰色的墓磚打造,全長8.7米,雖然早年間被盜,但墓室內的陪葬品依然很豐富,共出土了6000多枚錢幣和140餘件漆木器、青銅器等。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墓中出土的漆木屐格外引人注目,因為它的出土說明了,早在1700年前中日交往就非常頻繁了,而且足以證明日本的根其實在中國,中國文明滋潤著日本的後代。

安徽村民在古墓挖出一木屐,出土140餘件漆木器,日本人難以接受

此前日本人一直聲稱木屐是他們的祖先所發明的,所以當木屐在日本展出時,引起了日本人的熱議,一度讓日本難以接受。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作為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漆木屐,如今已被認定是國家一級文物,禁止出國展覽,而朱然墓因其墓葬規格之高,墓主身份之顯赫而被列為安徽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