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帶“夜明珠”鑑寶,稱內蒙300塊買的,專家:上交,阿姨:不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從來沒有中斷過。文明一直在延續,但是我們如何知道先前的文明呢?答案很顯然,是文物。文物,能講述故事。文物,能寄託情感。古代文明的能夠流傳下來無不是因為文物。

阿姨帶“夜明珠”鑑寶,稱內蒙300塊買的,專家:上交,阿姨:不

為了更好的讓我們瞭解文物,辨別文物的真假,還有揭曉文物背後的故事。很多的鑑寶節目就應運而生。而今天,筆者要說的就是,曾經有個鑑寶欄目上的一期節目。

阿姨帶“夜明珠”鑑寶,稱內蒙300塊買的,專家:上交,阿姨:不

這期節目來的是一位中年阿姨,帶著像“土球”一樣的東西,來到了鑑寶舞臺。目的就是想讓專家來看看這“土球”的真假,和它最多值多少錢。

阿姨上臺,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這個“土球”的來歷,說是大概97年的時候,她爸爸有一次去內蒙古出差,偶然看到的這個玩意,當時父親也就是覺得這個“土球”好看。然後就準備買下來。

阿姨帶“夜明珠”鑑寶,稱內蒙300塊買的,專家:上交,阿姨:不

可誰知道?一問價格,竟然要300元。在當時300塊可不是個小數目。筆者大約算了一下,20年前,一分錢可以買一大捆蔥,現在要買的話,差不多要十塊錢左右。

那20年前的三百塊,就差不多是現在的三萬塊了。真的不便宜啊。但是,這位阿姨的父親硬是鐵了心給買下來了。

買下來後,就帶回家了。但是晚上,發現這個球出現了變化,它自己會發出淺綠色的光澤。阿姨一看,此球必有蹊蹺。就乾淨把這個球用一個精緻的盒子收藏了起來。

阿姨帶“夜明珠”鑑寶,稱內蒙300塊買的,專家:上交,阿姨:不

這幾年,阿姨也經常一個人去古玩店,文玩街上去閒逛。有一天,阿姨發現,一家文玩店裡擺著和自己的“土球”差不多的圓球,就問老闆:這個圓球是什麼寶貝?老闆說:這是夜明珠。阿姨心想:原來自己父親在內蒙買下來的,就是夜明珠啊。

前兩年,阿姨聽說鄰居家的王大爺,拿了一個乾隆時期的夜壺,被專家一看,竟然也是寶貝。自己也想著抽空過來,看看夜明珠值什麼價。這一來,其實心裡還是挺激動的。萬一父親買了個假玩意呢?不過,無論如何,還是先要相信父親的眼光。

阿姨帶“夜明珠”鑑寶,稱內蒙300塊買的,專家:上交,阿姨:不

此時鏡頭轉向了專家,專家看了又看,發現這個“夜明珠”,上面是圓形的,下面是平的。平的中間還有一個小孔。仔細研究後,專家說:這確實是個寶貝。

而且這種夜明珠分為兩種,一種是實用物品,另一種是所謂的禮器。你這個顯然是第二種。

曾經,有一個像阿姨這樣的夜明珠,海外拍賣成交價格為300萬。但是,國內是不允許拍賣這種東西的,所以還是上交吧。

阿姨帶“夜明珠”鑑寶,稱內蒙300塊買的,專家:上交,阿姨:不

阿姨顯然有點不開心,說:不,這是我父親留下的東西,我留著它,一是為了對自己父親的想念,二來此物也算是我家的傳家寶。並且,我也不會去拍賣這個寶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