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本書,值得你一生去品讀?

潮丿鳴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包羅萬象,學好了,受益終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融在了那一部論語裡。只是現在與年輕人相伴終日的不是古書,而是手機!(圖片來自網絡)



楚襄蠻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一本好書的確能夠啟迪人生,甚至是在你迷惘時,為你指明前行的方向。

但我覺得,除了書內容以外,讀書時的背景環境也很重要。在那種環境下,學習的動力所產生的影響遠大於某本書對你的影響。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書是《茶花女》,那是我真正意義上讀完的第一本小說,時隔十幾年,內容早已忘卻差不多,但我卻記得當時是在書攤上花1塊錢買的,在一個午夜,趁著昏暗的燈光下閱讀的,當時覺得很愜意!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一本書,再次打開這本書時,你想到的一定是第一次讀書時的場景。

希望穆老師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老穆說語文


《追風箏的人》,美國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作品。

我小時候讀過,大學期間讀過,研究生結束時讀過,最近也在讀。真的每次感覺都不一樣,每次想到的人也不同,滋味酸甜鹹都有。

人真的好自私,我們會被傷害更會去傷害別人,心中的天平究竟是什麼?難道真的簡簡單單就是道德、法律、仁義?

人也真的好善良,善良是與生俱來刻在骨子裡的東西,他在告誡我每一個完整的人,得懂得平等、尊重、善良的真諦,明白成長的代價和真正的意義。

我這一路上,最初遇到無條件對自己好的親人,遇到幾個對自己極好的朋友,也遇到了一個真心待我的愛人。

因著一些利益糾葛、一些小誤會,我對他她們的感情中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偏差,這種偏差有時會讓我暫時忘記了曾經的歡樂、曾經的貼心。常常,我陷入了矛盾、糾結與自我否定當中,過程挺痛苦的。

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想法都會影響我往後的人生。

黃色的樹林裡分出兩條路,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彷徨、猶豫、反覆,但終究得擇其一,而只得義無反顧。

後悔藥是個好東西,可惜沒有,成長是一輩子的、得要好好反思、好好反省、慢慢走。



大眼睛的禾二


一生不可能只讀一本書,而每一本對你有用的書都值得你品讀許久。關鍵看你想要看什麼類型的,或者說,你想要提高自己什麼樣的一個能力。想要訓練思維和邏輯的《批判性思維》,想要提高情商看卡耐基的書,想要看言情《我不喜歡這世界,我最喜歡你》,這是我前年看的一本書,很甜。外國小說最近在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比較治癒的有《一個人的朝聖》這本書還是挺有意義的。突然想到高一看過一個很小清新的文《偷影子的人》這個也挺好看的。歷史傳記的話《人類簡史》還有《人類群星閃耀時》。想要提升幸福感的話,可以看《積極心理學》,同時也很推薦看一下哈佛的幸福課。最近還比較迷反烏托邦的書《1984》,《美麗新世界》,《我們》,《娛樂致死》,《烏合之眾》。比較現實主義的書最近剛把《皮囊》看完,感覺很不錯。看過的是不多,以上推薦是我最近看過感覺還不錯的,以及看過多年,現在突然一想就冒出來的名字。適不適合樓主看,我不知道,但是每個人的愛好不太,興趣不同,喜歡的書自然也不一樣,就有可能我以上推薦的書,有的朋友一個也不喜歡的,找尋自己喜歡的,想要提高的來看就好了。終究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結尾放了這一頓雞湯喲!好了,那就這樣吧。


40歲的小夥子


人生本來就是一本書,充滿了酸甜苦辣鹹各種滋味。愛恨情仇是它的情節,喜怒哀樂是它的佐料。這本書就叫《人生》。

人生是一場有來無回的旅行,每個人別無選擇,只能沿著它既定的方向勇往直前。你可以選擇不走到終點,就地停下你的腳步,但也只能是停下,絕不可能往回走。旅途上你會遇到各色人等,會遇到與你有緣的人,與你有緣無份的人。有的人陪你走一段,有的人陪你走半程,有的人陪你走全程。所以,你要珍惜每一個你遇見的人!因為來生不可能再遇見。

人生就是一場戲,每個人有自己的角色,生旦淨末醜都會在臺上走一走。有的人是主角,有的人是配角,但每個人都會是自己那場戲的主角,一切與你相關的人都是你的配角。演好這場戲,其實不容易,演的好,你就是成功者,演砸了,你就是失敗者,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因為能登一回臺不容易,來生,不會再有登臺的機會。

人生猶如一杯酒,有時濃有時烈。很多人貪戀紅塵這杯酒,醉在其中,不能自拔。有些人借酒澆愁,其實燒的是自己,醒後更難受。有的人慢品細酌,消遣的是別人,享受的是自己。所以,酒是無情物,人是有情人,關鍵看你怎麼喝,與誰喝。

人生這本書,作者是自己,具體怎麼寫,那是你自己的事,但也不可過分留戀舊章節,因為人生總需翻新頁。


文一多


當然有,影響我個人一生的是《易經》。當時我30歲還沒有人生方向,做證券投資急於求成,不得投資要領。無意中是先看到了曾仕強老師視頻講易經,突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後來去買了一本回來。雖然有很多都理解不深,但我隱約的覺得我好像悟出了最本質的東西。後來我在投資中主要思考自然之道,思考事物的時間週期和生命週期,思考人性在投資中的核心力量。接下來的這幾年的投資有了值的飛躍,慢慢的自己的家庭和事業也有了改變。最重要的是現在思考方式跟年輕時不一樣了,比如今年我的研究重心一直在新興成長行業,目前結果不是很好,如果是以前一定是認為自己完全錯了,並且有可能去追熱點湊熱鬧。現在我的總結就不一樣了:首先今年的投資方向我肯定是錯了,但最核心的問題是,這種錯誤明天是否會延續?我現在研究的新興行業究竟還有沒有發展?如果有,時間大概是什麼階段?這樣一思考下來,我就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麼做了。這是我個人的經歷,希望回答能幫助到你,謝謝。


行者劉用


讀書不再多,有時候一本好書就足夠受用終生了,《孫子兵法》就是這樣的書。

很多人都會疑問,《孫子兵法》對我們現代人有什麼用呢?對現代戰爭有什麼指導意義嗎?可我們不是提倡和平與發展嗎?

但在我看來,《孫子兵法》不是小說,不是演義,而是一部現今的軍事理論著作,它講的,更多是規律性的東西,講的全是道。

而規律性的東西,就不會被行業、國家、種族所侷限。不管是你古代人還是現代人,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同樣適用。只不過用得好還是壞,那就看個人了。

我寫了很多關於《孫子兵法》的文章,也是從各種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以及個人的一點感悟,另外我的專欄中,《30講讀透孫子兵法》也是針對這本書進行詳細的講解。

讀完《孫子兵法》前幾篇,會發現它貌似有點慫,實際上剋制而又理性,充滿智慧。它講的是戰爭,而戰爭事關重大,怎麼才能不敗呢?它給出了一些原則,比如先計算勝率,考慮了成本,上兵伐謀,以多勝少,學會等待等等,看似消極,卻能更好的成事!


拆本書


我最喜歡並且受益終生的一本書是《菜根譚》,是明朝萬曆年間洪應明作品。全書文辭幽雅,對仗工整,含義深邃,可謂百味人生,盡蘊其中。

譬如裡面有關於人品方面的論述。持身涉世,不可隨境而遷。須是大火鎏金而清風穆然,嚴霜殺物而和氣藹然,陰霾翳空而砥柱屹然,方是宇宙內的珍品。

毛主席生前非常喜歡此書,他就在《講堂錄》中寫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古人云,性定菜根香。在我們失落或者歡喜、休閒或者忙碌的時候,都可以讀《菜根譚》。

勸君多讀《菜根譚》。



晉城愛茉莉


《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我看過好幾遍,每一次看都能理解不同的東西,而且它有好幾個版本,今年出了新版,增加了好久順應時代的章節。 現在絕大部分的人都處於不斷賺錢,不斷花錢的狀態,也許你有好的工作,也許你有高的薪酬,但是都在為了房子,車子,孩子,家庭等不停歇,雖然大家都在說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是這是非常不現實的。因為一旦你停止工作,在保證你生活質量不下降的情況下,你最多隻能維持年。 這本書就是想告訴我們,錢只能買來短暫的快了,我們要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學習,要做一個有毅力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機會,學會冒險,跳出你認為最安全的區域,因為這樣會讓你廢。一個人一旦頹廢了,就很難爬起來。



他們說叫什麼名字


如果你想要一本終身受用的書,那就是——社會經歷。哪本書把人類社會、人性寫得最透徹?那就是《紅樓夢》。打開這本書,你會驚奇地發現,無論你在哪個年齡階段閱讀,都會有不同的體驗和感受。而且越讀越厚,這份厚重,不僅是感悟的深厚,也是各種知識的積澱。宋代蔣捷寫過一首詞: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正是我們讀《紅樓夢》的最好概括。在不同的時間、地域、經歷和境界裡,我們的感受是不同的:少年風流,漫解世事,大觀園就是青春期孩子的天堂和保護傘,守護他們心靈的純淨與青春的美好。這時你讀紅樓,更多的關注點是寶黛釵的情感糾葛,寶玉與湘雲的麒麟運勢,他與妙玉的微妙關係。中年滄桑,日益深沉,你也許就讀懂了王熙鳳的無奈,獨木難支。也讀懂了邢夫人昏懦背後的身不由己。晚年遲暮,心境蕭索,又或者超達釋然,你也許明白了史太君身上難能可貴的赤子心,她對青春的回憶和守護,也許你也讀懂了賈赦放縱背後的原因,年輕時沒有活出過自我,臨到老了,只想任性縱情。除了這厚重的人生經歷,更不要說紅樓裡的醫學、養生學、社會學、政治學、文學、藝術......形形色色的,值得你深入研究的內容。這是一本讀不盡,讀不透,也讀不厭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