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麻雀戰?軍神劉伯承,收到一份戰報,總結著名戰法

在革命戰爭年代,我軍運用“麻雀戰”“地道戰”“圍點打援”等戰術,以劣勢兵力和裝備打敗了日軍、蔣軍的瘋狂進攻,取得了驅逐日寇、解放全中國的偉大勝利。

在麻雀戰的推廣運用中,劉伯承起到重要作用。

1937年12月底,一份戰報送到時任八路軍129師師長劉伯承面前。戰報彙報了在山西榆社、太谷一帶遊擊作戰的129師386旅771團2營於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之間,在範村附近以幾乎零傷亡的代價,連續打退了太谷縣城日軍兩次“圍剿”,打死打傷日軍100多人,擊毀坦克1輛、汽車1輛。

何為麻雀戰?軍神劉伯承,收到一份戰報,總結著名戰法

劉伯承,八路軍129師師長,被譽為“軍神”

這份戰報立刻引起劉伯承的重視。他仔細閱讀戰報後,專門找人詳細瞭解771團2營範村戰鬥的經過。

抗日戰爭爆發後,八路軍129師繼115師、120師出師抗日後,於1937年9月底開赴山西前線。劉伯承計劃在太行山區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敵後抗日鬥爭。來到太行山區不久,劉伯承瞭解到,盤踞在太谷縣城的日軍極為兇殘,屢屢製造慘案,殺害無辜百姓。1937年11月8日,太谷日軍又槍殺了300多名老姓,這讓劉伯承十分痛心。他命令129師386旅771團團長徐深吉和政委王貴德,帶一個營的兵力前往太谷南面的範村地區開展群眾工作,組織民兵,伺機打擊太谷日軍。

何為麻雀戰?軍神劉伯承,收到一份戰報,總結著名戰法

王貴德,129師386旅771團政委,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

徐深吉和王貴德帶著771團2營秘密來到範村,但不久就被太谷日軍發現。太谷日軍決定立即派人“圍剿”這支八路軍。孰不知,2營偵察兵早已滲透到太谷縣城,日軍將於11月26日襲擊2營的消息很快報給了徐深吉、王貴德。

徐、王經商議,考慮到2營無論從兵力還是裝備上,都遠遠弱於太谷日軍,所以決定由徐深吉帶2營主力撤退到範村東面山樑子保存實力,王貴德帶領2營8連在範村西北利用有利地形襲擊日軍。

11月26日上午9時許,日軍500多名步兵、100多名騎兵,開著2輛汽車、拉著6門大炮,浩浩蕩蕩沿公路向範村殺來。王貴德知道如果硬拼的話,自己一個連的兵力肯定不是日軍對手。即使打伏擊,面對擁有重火力的日軍,也很難討到便宜。所以,他決定用一個排的兵力將日軍引到公路旁邊的山溝,其餘兩個排化整為零,埋伏在山溝左側的山坡上,尋機打擊敵人。

何為麻雀戰?軍神劉伯承,收到一份戰報,總結著名戰法

我軍利用地形打擊日軍

日軍果然中計,他們遭到山坡上八路軍官兵的猛烈襲擊後,立刻擺開陣勢,向這個山坡發起進攻。當日軍在炮火的掩護下,小心翼翼地殺到山坡,沒想到上面根本沒有八路軍的蹤影。原來八路軍早已撤到後面的山坡上,佔領了有利地形。日軍繼續向後面的山坡追擊,結果在追擊途中,遭到這個排的沉重打擊。

一連幾個回合下來,日軍不僅傷亡慘重,而且被越引越深。日軍不敢再貿然進攻,決定先炮擊。但深入山溝的日軍周圍,已埋伏了其餘兩個排的數個戰鬥小組。他們三五個人一組,看到機會就開槍射擊。打傷幾個日軍後,又利用地形轉移到其他地方。任憑日軍步兵和炮兵怎麼火力還擊,怎麼也捕捉不到八路軍。日軍四面都是槍聲,日軍暈頭轉向。6個小時激戰下來,8連斃傷日軍近百人,擊毀汽車1輛,自己無一傷亡。

12月26日,日軍捲土重來。這次“圍剿”除了有500多名步兵,還帶了3輛坦克。徐深吉、王貴德這次投入的兵力更多,分散的區域也更大。從北田受、北曲河、西曲河、東曲河到王公村山溝,在近10公里的誘敵路線上灑滿了戰鬥小組。這些戰鬥小組充分發揮機動靈活的優勢,又一次把日軍打得落花流水,

2營共斃傷日軍40餘人,擊毀坦克1輛。

何為麻雀戰?軍神劉伯承,收到一份戰報,總結著名戰法

民兵在預設陣地伏擊日軍

劉伯承瞭解到範村兩次戰鬥的情況後,認為這種戰術是在太行山區組織八路軍和民兵打擊日軍的好辦法。綜合比較八路軍、民兵與日軍的戰鬥力優劣,八路軍和民兵的缺點在於武器差,民兵人數不多而且分散。但八路軍和民兵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山地機動能力強,特別是民兵很熟悉地形,在山地作戰中更加機動靈活。

如果八路軍和民兵與日軍打陣地戰、攻堅戰,那就是揚短避長,即便集中絕對優勢打敗了一小股日軍,自己的傷亡也可能很大,得不償失。但是如果運用771團2營這種戰術,則可以揚長避短。雖然每一次戰鬥消滅日軍的數量可能不多,但積滴水可成大海,通過不斷消耗日軍,勢必對其造成極大打擊,而我抗日力量也將不斷壯大。

何為麻雀戰?軍神劉伯承,收到一份戰報,總結著名戰法

人少武器差的抗日根據地民兵

劉伯承專門發電表揚了771團2營的範村戰鬥,並且把範村戰鬥作為消耗戰的範例轉發給129師其他部隊學習。1938年7月7日,劉伯承又在《129師抗戰一週年戰術報告》中專門提到範村戰鬥,首次稱之為“麻雀戰”加以推廣。這種戰術後來被我軍各地游擊隊和民兵廣泛運用,讓日軍吃盡了苦頭。

除了麻雀戰,劉伯承在戰爭中總結的戰術手段還有很多。這些戰術非常實用,而且被劉伯承總結後也很通俗易懂。

1947年6月的魯西南戰役,他採用的“攻其一點,吸其來援,啃其一邊,各個擊破”的戰術,也是我軍在解放戰爭中廣泛運用的“圍點打援”戰術的最好解釋。劉伯承可能不是第一個使用這些戰術的,但這些戰術經過劉伯承的提煉和總結,讓更多的官兵懂得了如何運用。我軍與其他軍隊相比,有很多指揮員文化程度不高,更沒有上過軍校。劉伯承善於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總結戰法、推廣戰法,讓廣大指揮員得以掌握和領會。

何為麻雀戰?軍神劉伯承,收到一份戰報,總結著名戰法

【神槍手李殿冰(中間站立)是民兵活用“麻雀戰”的典範,曾在3個多月的反“掃蕩”作戰中,帶民兵遊擊組作戰27次,斃傷日偽軍267人】

劉伯承不僅能征善戰,而且是我軍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教育家。“治軍必先治校”是劉伯承的名言,他在蘇區時期就擔任紅軍學校校長兼政委。他親自任教,大量翻譯了蘇軍的軍事教材和文章以供學員學習。特別是為了給紅軍軍事學校提供更為精準的蘇軍《合同戰術》教材,劉伯承在1941年到1946年間,一邊率軍在太行山根據地和冀魯豫前線與日軍和蔣軍作戰,一邊修改從學校傳來的初稿。

在翻譯《合同戰術》的同時,劉伯承還專門撰寫了《重校合同戰術譯文上部的前言》,用通俗而精煉的語言將《合同戰術》與我軍作戰實際結合起來。新中國成立以後,劉伯承創辦軍事學院。在他嘔心瀝血的付出下,我軍軍事教育事業一步步走向正軌。

何為麻雀戰?軍神劉伯承,收到一份戰報,總結著名戰法

【我最高軍事學府國防大學,系1985年12月由軍事學院、政治學院、後勤學院合併而成,其中軍事學院系由劉伯承創辦】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歡迎文創作者加入,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