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務下鄉:"遼事通"在行動

農村金融服務一直是"三農"領域中的熱點問題,連續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多次提及要加快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全面激活農村金融服務鏈條。如何真正讓金融服務下鄉,讓農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到金融服務?


金融服務下鄉:


建行與省政府共同建設的"遼事通"政務便民服務平臺積極對接涉農政務服務事項,為鄉村提供更加全面的政務服務。目前,"遼事通"政務便民服務平臺,已經上線涉農行政許可類事項93項,覆蓋農業、林業、漁業等多個領域,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者的生產效率。此外,建行積極打造"智慧政務+裕農通"的服務業態,建行"裕農通"加載了"醫保繳費"等與農民息息相關的便民服務事項,農民足不出村即可完成醫保繳費,大大提升了農村居民參加醫療保險的積極性。通過政務賦能,有效提升金融服務鄉村的"最後一公里"能力。


"裕農通"是建行改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一次有益嘗試,建行通過與村委會、衛生站、超市、海爾門店、聯通代辦點等第三方合作,共建"裕農通服務點",使農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存、貸、匯、繳、投全方位金融服務。截至2019年末,全省1.2萬個行政村"裕農通服務點"覆蓋率達到100%,金融服務鄉村的觸角進一步延伸,真正實現了"村村有銀行"。

"裕農通"有三大特點:"方便","裕農通"又被稱為"村口的銀行",2019年全省行政村布放率達到100%,簽約25萬農戶,年交易量47萬筆,交易金額6200萬元,真正實現了"逛一次超市,轉一圈銀行"; "實惠","裕農通"的設計宗旨是將受益讓渡農民兄弟,通過"裕農通"平臺辦理定期存款,可享受無門檻利率上浮30%;辦理特色存款產品可降低起存金額;辦理匯款,免收跨行匯款手續費;"賺錢",建行通過龍支付"滿50減20"、"滿100減30"等"減滿"補貼方式與"裕農通"合作商戶開展購物優惠活動,在優惠消費者的同時,刺激"裕農通"服務站商戶的銷售額提升,帶動合作商戶收入的增長。


為提升金融供給能力和信貸支持鄉村振興力度,建行面向農戶創新推出了"裕農貸"、"裕農易貸"、"裕農擔保貸"、"裕農抵押貸"和"裕農流轉貸"系列涉農貸款產品,真正做到讓廣大農戶足不出村,貸款送上門。2019年12月16日,先行推出的面向廣大種植戶的"裕農易貸"產品,已覆蓋全部縣域地區。


金融服務下鄉:

怎樣讓農民更快更好地用上"裕農通"?建行與瀋陽市委組織部合作,在建行大學開展"第一書記"培訓班。由建行縣級分行與"第一書記""結對子",在村內共建"裕農通"服務點,建立起金融服務的"根據地";與瀋陽農業大學共同選拔130名來自農村並有志於服務鄉村的大學生學習農業相關專業,開展暑期實踐活動,由大學生將建行金融服務鄉村的理念傳遍鄉村萬戶,培育鄉村振興新動能;在全省縣域鄉村舉辦了近百場"裕農通·惠民大集"活動,以文藝演出、抽獎互動等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金融安全常識及建行產品知識。

"如何為鄉村提供好的金融產品並讓鄉村百姓所接受,一直以來是我們金融從業者孜孜以求探索的焦點。"曹晶說在金融產品下鄉推廣的過程中往往遇到村民接受慢、新產品理念難以滲透的問題,建行在"裕農通"推廣過程中的一些做法或許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

金融服務鄉村是要構建一個多產品融合的綜合服務體系,更好的為鄉村百姓服務。建行將持續推動裕農通對公取現、村務卡、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等創新產品的研發,助力鄉村振興早日實現。隨著移動換聯網時代的發展,傳統線下金融產品已不能滿足新興鄉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大數據產品是未來服務鄉村經濟的大勢所趨。因此,亟需政府部門主導搭建農村綜合信息網並整合數據資源、制定鄉村振興風險補償機制、健全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以便金融機構為鄉村振興提供更為全面、快捷的金融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