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把丈夫字畫捐給國家,子女卻一氣之下告了她:我們人人有份

妻子把丈夫字畫捐給國家,子女卻一氣之下告了她:我們人人有份

書畫無價誠可貴,親情難得價更高。

國畫大師李可染去世後,他的遺孀想捐贈遺留下的字畫,但子女卻把她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他們想要瓜分這些字畫作品。因為他遺留下的字畫作品,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字畫的價值飛速增漲到了幾百萬甚至到幾百萬不等,在利益的誘惑下,老先生的遺孀與子女因為字畫的問題一直爭執不斷。

貪婪吞噬人間真情

我國著名國畫大師李可染離世後,家人在怎樣公平分配老先生遺留下的字畫問題上產生了分歧,最終讓他的愛人和孩子對簿公堂反目成仇,這實在是令人難以想象。

發生遺產糾紛的原因,無外乎涉及一個"利"字。他們貪婪的爭搶著,反而丟失掉了親人之間最真摯的感情。

妻子把丈夫字畫捐給國家,子女卻一氣之下告了她:我們人人有份

大師辭世遺產分配成為難題

國畫大師李可染,是中國近代傑出的畫家和詩人,同時他還是著名畫家齊白石老先生的弟子。李可染從小就非常熱愛喜歡繪畫,13歲便開始學畫山水,展現出驚人的繪畫天賦。43歲任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49歲為變革山水畫不辭辛苦,長途跋涉行程數萬裡的去旅行寫生。72歲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會長、中國畫研究院院長。晚年創作水平更是登峰造極。李可染擅長畫山水和人物,尤其擅長畫牛。

李可染生前這樣說過:"我是悲劇的。"1989年12月5日,這位82歲的國畫大師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人們再也無法欣賞到大師創作的新作品了。然而他的"悲劇"並沒有就此而結束——他的愛人與前妻所生的孩子們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遺產糾紛。

妻子把丈夫字畫捐給國家,子女卻一氣之下告了她:我們人人有份

一般情況下,"遺產"都是有著具體金額數量可以準確估值的財產,但藝術家留下的遺產就不一樣了,藝術品的價值往往都是難以估量的,因為書畫家留下的最寶貴的遺產可能就是他這一生的書畫作品,字畫是很難準確估算其價值的,所以當藝術家過世之後家裡發生了遺產糾紛,這就比普通的遺產糾紛更加的難以處理。

重組家庭但卻和和美美

李可染先生有兩段婚姻,其中前任(蘇娥)為他生育了一女三男,第二任(鄒佩珠)為其養育有二男一女。因為前任早在多前年因為疾病不幸離世,李可染先生後來在一九四四年與鄒佩珠重建了家庭,當時李可染先生三十七歲,最大的一名孩子也才十二三歲左右。

於是鄒佩珠從嫁入李家第一天開始就成為了媽媽,在漫長的幾十年婚姻生活中,鄒佩珠是李可染先生最大的依靠,雖然後來鄒佩珠又生育了三個孩子,但一家人關係融洽幸福美滿。

妻子把丈夫字畫捐給國家,子女卻一氣之下告了她:我們人人有份

一九八九年先生過世時,孩子們都已經長大成人。但是,李可染並未留下關於遺產分配的遺言,他所留下的遺產可以直接折算為現金的不多,最關鍵的問題是遺留下了一大堆字畫作品價值無法估算。

先生離世後,全家人都陷入了悲痛的氣氛中久久不能平復,沒有人還有心思考慮遺產繼承問題,而且當時的書畫價格,不像今天這般瘋狂,雖然也很值錢,但還沒有到達為了遺產而讓家人反目為仇的地步。

直到兩年後的初春某天,鄒佩珠第一次把六個孩子叫到一起討論遺產分配的問題(其中一名鄒佩珠親生的孩子當中有明確表示放棄繼承遺產,因此參加了這次討論的人一共有七名,在這次討論中大家都紛紛贊同將先生留下的字畫全部交給鄒媽媽保管,將來用於捐贈給國家。

利益使家人反目溫情不再

到了2000年之後,李可染老先生的書畫作品在市場上名聲顯赫價格也是一路飆升,之前沒有顯現出來的經濟價值很快變得非常誘人,一幅作品幾百萬上千萬已經很正常。鄒佩珠保管的不再是簡單的字畫了,而是一筆令人無法估量的巨大財富,正因如此曾經幸福美滿的家庭變得不在團結和睦。

妻子把丈夫字畫捐給國家,子女卻一氣之下告了她:我們人人有份

先生前任的子女們擔心這些字畫被鄒佩珠及其子女獨吞,於是提出將這些字畫按照每個人的繼承權利瓜分掉。但鄒佩珠認為這些交給自己保管的字畫都早已商量好 "奉獻"給國家和用於建立基金會,不可以分,其他的字畫可以。在這個問題產生無數次的矛盾以及孩子們多次緊逼後,鄒佩珠最終正式公開宣佈要將這些字畫捐贈!

這個做法惹怒了前任的孩子們,於是一怒之下將曾經的鄒媽媽告上了公堂。

有一句古語清官難斷家務事,遺產糾紛這種事情本來就是家務事,而且在十幾年的時間裡,這些字畫曾多次送到各種地方做展覽活動,流動記錄根本無從查起。

這場遺產之爭歷經了兩年,最終公堂的判決表示,原來交由鄒佩珠保管的作品不予劃分,將剩餘字畫的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歸鄒媽媽,一部分歸前任子女,一部分歸鄒的親生子女。公堂判決下達之後,鄒佩珠立刻就將其保管的作品全數捐贈給了北京畫院,事到如今,這場折騰了這位八旬老人兩年的官司也終於落下了帷幕。

妻子把丈夫字畫捐給國家,子女卻一氣之下告了她:我們人人有份

對於這件事,大家都表示了對雙方的理解,一方面前任子女的確擁有李可染老先生遺產的繼承權利,在此期間這個大家庭也沒能統計好字畫數目,導致後來親人們的相互猜忌;另外一方面鄒佩珠的目的也是希望可以更好地讓李可染老先生的藝術得到保留與發揚,事實上她也的確言出必行將歸保留的字畫全數捐出。

其實在現實中,就算是沒有重組過的家庭,一家人也經常發生親兄弟親姐妹之間的遺產糾紛甚至對曾經的手足兄弟大打出手,更別說這種相對複雜的重組家庭,而且大多數人都認為親生母親總是會對自己的親生子女更袒護偏愛,而後媽總是多少會對前任的子女有所保留。

妻子把丈夫字畫捐給國家,子女卻一氣之下告了她:我們人人有份

對於這種事情,把字畫捐也好,不見也罷,其實都無可厚非,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和和睦睦。但若是一文不值的字畫,誰會有心思去爭?這也足以證明李可染大師作品的價值是多麼的讓人為之瘋狂,希望因為遺產問題而讓一個美滿家庭破碎的事情不再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