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部分日本孩子上下學不用家長接送,不怕被人販子拐走嗎?

L丶佳能


日本孩子確實不怕人販子拐走,且不說日本人販子少,日本孩子上學或者放學的時候,其安全對策十分完善,畢竟對於日本而言,一個孩子可是十分珍貴的。雖然日本偶然會發生一些震驚社會的案件,其中受害人也有孩子,不過從整體來講,日本人對於上學和放學的安全確認十分地重視。在日本的文部科學省官網上,有一個關於上學放學時安全確保的公告,其中做出了一些方針指導,並且日本各個學校都嚴格實施,我們就來看一下,日本人是怎麼做的吧!

通學路確認制度

對於通學路(指的是孩子上學放學的一些必經之路),日本會進行分析危險地方,這些地方是由警察以及保護機構為實施主體,向學校以及家長進行彙報,並且提供相關統計數據。針對這些有危險的地方,市街道教育委員會與相關機關單位進行協議,協議完成以後,針對這些地點會提出必要的解決措施,如派駐人員監督等。這些對策措施,會通知到該地區的教育委員會、學校、警察、自治區、地方整備局、道路管理局以及相關兒童福利機構等!並且還會做成點檢記錄表,會有人定期的對該區域進行點檢確認。

比如上圖,是日本上學時候的一景,路邊穿綠色和藍色衣服的是“登校お見守り”,這些人來自於一些日本的社會團體,會自發地定期地在固定時間固定位置看守兒童的放學和上學。早上在日本有學生的路段,十分地常見,如果沒有注意到的朋友,下次可以留心一下。

兒童110之家

兒童110之家日語稱作「子供 110 番の家」,兒童110之家制度是平成9年(20年前)開始實施的,目的是為了讓兒童免受犯罪者的侵擾。110之家是可以逃避的緊急場所以及報警的場所,在學校的通學路以及兒童較多的公園、市中心有很多。主要是街道的居民、商戶等。這是日本多方位聯動措施的一環,許多便利店就是110之家!

當然日本做的遠遠不僅如此,一些制度告知以及教育的方面也十分完善。比如定期的修改兒童上學放學的安全計劃以及操作手冊,並且告知家長孩子以及所有相關聯人士;

各個自治區也會定期的舉辦兒童安全的相關活動,家長和孩子都可以參與;

在孩子缺席的時候,會多次向家長確認孩子的去向;

在學校時,就會訓練孩子緊急情況的解決方法等;

無法忽視的兒童安全

上圖是出自日本國防省的數據,日本2018年的誘拐案件由145件,但是兒童的誘拐比例並不高,大多通過SNS社交媒體進行的誘拐。比如之前在日本發生的誘拐殺人事件,受害者都是成人。相反,兒童的誘拐並不是多。而且日本大多的兒童誘拐犯,並不是以“買賣”為目的,多是為了滿足自己某些方面難以啟齒的慾望。而且日本法律有明確的規定:拐賣人口與其相關犯人(即便是購買的人也是犯人)之間的婚姻,是沒有法律效益的。再加上,日本人很多人不想要小孩子,就是人販子,也是無法改變這個不爭的事實。

結束語

所以,日本人販子很少,多數的誘拐不是與買賣有關。並且日本法律嚴格,監控機制也十分完善,想要下手也不可能的!

部分文章介紹:

《 日本人為盡孝:辭去工作,卻被社會遺棄》

《日本人素質“崩壞”:是教育劣化,還是社會使然?》

《深思:撐起日本的主力軍,為何陷入了“倒閉潮”》


日本二三事


哪來那麼多人販子?不要把中國想的那麼壞,日本也不見得就沒有人販子。我們小時候都是自己上學的,也沒有家長送,不都過來了,現在之所以不讓孩子自己上學,主要是因為路上的車太多,交通混亂。我們小時候自己上學,過馬路哪有什麼車啊,基本上不用看直接就過去了,偶爾來一輛兩輛的車也容易讓,現在不同了,你看看路上那車多成什麼樣了,尤其是上下班高峰那個時間正好趕上學生上學,除此之外還有電動車、摩托車、三輪車、農用車橫衝直撞,大人過個馬路都費勁,提心吊膽小心翼翼的,何況小孩了,這樣的交通環境,你敢讓孩子自己上學嗎?


陽光仙行者


我小時候上學也是自己走著去,那個年代幾乎沒有家長接送孩子。現在家長普遍接送孩子,除了安全問題,還有個原因是很多學生家離學校太遠!不像日本小學生都是就近上學,我們都想讓孩子上好學校,可好學校不一定在你家附近。


認不認識我2



人販子拐賣兒童是為了謀利,但是在日本,即使人販子敢拐賣,恐怕沒人敢買,因為日本法律規定,從人販子手裡購買兒童,同樣要被處罰,沒有買賣也就沒有傷害,所以日本很少出現拐賣兒童的現象。

對待販賣兒童,日本製訂了嚴格的法律,拐賣兒童最高可以處以無期徒刑,盈利目的拐賣兒童以及摧殘兒童身體,可以判處10年有期徒刑,從這一點就可以有效遏制兒童拐賣。此外

日本法律規定,從人販子手裡收養兒童將會被判處3個月以上,7年以下徒刑。

從人販子手裡購買兒童通常有兩個目的,一是充當免費勞動力,比如黑磚窯。二是夫妻雙方沒有子女,所以收養兒童。

日本已經將黑磚窯為代表的低端製造業淘汰出去,日本的資源主要依賴於進口,包括煤炭、石油、鋼鐵等,很少有單純依靠體力勞動的工作。日本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擁有完整的產業鏈,需要的是熟練的產業工人,而不是隻能進行簡單操作的童工,日本企業的各項福利待遇制度十分完善,哪怕是外國工人都能夠給予充分的保障,不可能非法僱傭童工。



夫妻如果沒有子女,可以去孤兒院收養,如果從人販子手裡買下兒童,容易遭到周邊居民的舉報,而日本法律規定了,從人販子手裡購買兒童也將面臨嚴厲的處罰,而且不僅僅是罰錢這麼簡單,是要去坐牢的,誰敢違法!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承認黑幫的國家,但卻也是2018年安全國家前十名中唯一的亞洲國家。日本經濟發達,雖然民眾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但是沒有必要,也不敢在兒童身上打主意,日本面積狹小,對於失蹤兒童的調查也相對容易一些。

在古代,對於拐賣和傷害兒童的懲罰異常眼裡,皇帝登基通常要大赦天下,但是“採生折割”卻不可以得到赦免。“採生折割”是指將兒童弄殘疾,讓其表演雜技和扮演殘疾人乞討。該罪沒有年齡限制,明朝一位80多歲的罪犯,被嘉慶直接判處凌遲。

對待兒童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前途。


視野新觀


喜歡看日漫或是日劇的人都會對這樣一個場景十分的熟悉:日本的孩子早上的時候總是會自己揹著個小書包就出門去等校車或是放學回家的時候和朋友成群結隊的走回來。好像在這些場景中孩子父母的身影幾乎沒有出現過。確實,在日本,即使是低年級的孩子他們也是自己上下學的,究其原因的話那還都得歸因於它——日本的刑罰。

據瞭解,日本這個國度對於孩子的安全總是會給予特別的關注,就拿日本政府對於拐賣孩子這件事的重視程度來說,他們明文規定,對於拐賣兒童的人販子將處以十年的刑罰,就連買孩子的家庭也需要被處以為期七年的懲罰。就這條規定而言,其他國家很少有人能做到這種程度。這也能直接說明為什麼日本孩子的家長完全不需要接送孩子上下課了。所以為何日本孩子上下學不用家長接送,不怕被人販子拐走嗎?其實正是因為對人販子的處罰力度非常高。

日本除了有關於人販子的懲罰十分嚴厲外,當地警察對於這件事也是十分重視的,據瞭解,在日本一旦發生孩子被拐賣的事情的話,當地警方一定會給予很多的關注,各地媒體也會頻繁的報道這件事情,直到孩子被找到案件被偵破,看著對待孩子安全如此重視的市民們,不少中國網友直言:這樣還能丟孩子那真的是不可能的好吧?換做是我,我也不擔心孩子的安全。

日本孩子上下學為何不用家長接送?看完對人販子的處罰,你就懂了。





包伊利


禮義廉恥在日本是常識。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幫忙複製粘貼,轉發。中華復興有你一份力量


念念140178000


日本兒童為什麼不需要家長的護送,看看日本對人販子的量刑標準!
日本在處理人販子的刑罰上面,在日本,無期徒刑是對於人販子的最高刑罰,雖然說並沒有我國的死刑那麼嚴重,但是日本的法律規定,對於人販子一般都可以判刑10年以上監禁,並且更重要的是收養被拐賣兒童的買家一樣也會被處於最高七年的監禁,而我國無罪。再之,日本警察非常認真負責,對拐賣人口案件更是不能夠忍受。如果發生類似劫持綁架或兒童走失事件的話,基本都會被直播到全國電視臺,日本警察的壓力絕對大於一切,不到幾分鐘,就會有上百名警察出動,調取全市的監控錄像,最快就可以當天破案。最後,日本人對造假、拐賣這樣的行為非常的廉恥,如果你做過這樣的事情,你甚至無法在這個社會立足,根本沒辦法生存下去,你的大名也會被所有人知道。


美女耶耶耶


沒有買就沒有賣、日本拐了賣給誰?我覺得中國法律就是對人販子和裝無辜的買家打擊太小。買賣雙方一起重罰、就沒人買了。


用戶59533075477


我們小時候讀書難道有人接送呀?自己走五里山路,學校的大門24小時都是開著的,我76年讀初中住校,寢室門都沒有。怎麼沒有人販子?不怕誰家小孩會走丟?


赤腳醫生黃山


我認為不用擔心被人販子拐走!一是日本的法制比較健全,對人販子處置非常嚴厲;二是日本國民觀念的原因,這種行為被民眾所不恥;三是日本的社會治安管理到位;四是日本注重國民教育,從小養成自立的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