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皮膚蒼白是啥原因?這三種病易引起豬貧血,養豬人要懂防治

養豬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有些豬身體蒼白,沒有血色,那麼這些豬很可能是貧血了。此類豬有時帶有腹瀉等症狀,有時則沒有其他症狀。究竟哪些病能引起豬的貧血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三種常見的能引起豬貧血的疾病,以及對應的防治方法。點個關注吧?

豬皮膚蒼白是啥原因?這三種病易引起豬貧血,養豬人要懂防治

豬附紅細胞體病

症狀

豬附紅細胞體病是由立克次體附紅細胞小體引起的一種以貧血、黃疸和發熱為主要特徵的疾病,近些年在豬場發病率越來越高,尤其是在母豬群中。

豬感染附紅細胞體後,因為個體差異的不同,表現的臨床症狀也有一定不同。發病時,由於豬體內的紅細胞崩解、破壞,病豬體溫升高至41℃左右,體表明顯蒼白沒有血色。同時可見病豬身上有大量的瘀血斑,耳朵邊緣、尾部、四肢末端可能會出現壞死。嚴重貧血的豬精神萎靡,反應遲鈍,厭食。急性感染後存活下來的豬,生長非常緩慢,豬體蒼白、消瘦。育肥豬和母豬感染時,皮膚出現滲血,尤其是背部皮膚明顯,沖洗後液體呈血紅色。母豬感染後,表現的症狀較弱,背部有出血點,但偶爾會有母豬流產或產弱仔,母豬產後少奶或無奶。新生仔豬感染後,往往由於吸吮奶水不足,造成衰竭或死亡。

豬皮膚蒼白是啥原因?這三種病易引起豬貧血,養豬人要懂防治

防治

本病主要經過傷口感染,尤其是夏季的蚊蟲傳播。在養豬過程中,儘量避免豬群打鬥、咬傷;打針、斷尾、剪牙、打耳號時,要保證用具衛生。豬舍內及時驅蟲蚊蟲。

豬附紅細胞體對青黴素、頭孢類藥不敏感,治療時可用強力黴素(多西環素)或長效土黴素製劑。尤其是母豬群,在夏季蚊蟲較多的時候,要用強力黴素連續淨化兩個月,每個月拌料7天。

豬鉤端螺旋體病

症狀

本病是由致病性鉤端螺旋體引起的一種豬病,主要經過損傷的皮膚、鼻、口等黏膜、消化道和交配等途徑傳染。多發生於炎熱的夏秋季節,特別是常見於暴雨後的1-2周或洪水過後。

豬皮膚蒼白是啥原因?這三種病易引起豬貧血,養豬人要懂防治

成年豬感染後,大多成為隱形感染帶菌者,漸漸皮膚蒼白,有貧血特徵,也會引起不育。明顯的臨床症狀有以下4種類型:

1、急性黃疸型,多見於仔豬。或沒有明顯症狀,突然死亡;或體溫升高,少吃或拒吃,糞呈羊糞狀、深褐色,尿為茶褐色,精神沉鬱,皮膚蒼白,結膜及鞏膜黃染。

2、水腫型,常見於中小豬。病豬頭頸部水腫,短暫發熱,食慾不振,委頓,便秘,尿茶褐色。

3、神經型,病豬有肌肉痙攣、抽搐、行動僵硬、搖擺不定、運動失調等神經症狀。

4、流產型,配種8-10周內孕母豬感染髮生流產,產死胎,胎兒皮膚有出血斑點;孕後期感染的母豬則產弱仔,弱仔一般經過1-2天后死亡。

防治

做好豬場的滅鼠工作,搞好豬欄及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避免豬接觸汙染的場地和水源。疫區和受威脅地區的豬可接種鉤端螺旋體弱毒苗,15公斤以下的豬注射3毫升,15-40公斤豬注射5毫升,40公斤以上的豬注射8-10毫升,免疫保護期1年。病豬和疑似病豬可用鏈黴素每次每公斤體重25-30毫克,1天兩次,肌肉注射;飼料中可添加土黴素或多西環素來預防和治療,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仔豬白肌病

症狀

仔豬白肌病也叫硒和維生素E缺乏症,又稱為肌營養不良症,仔豬以骨胳肌和心肌發生變性、壞死為主要特徵的營養代謝病。發生此病的主要原因是飼料中維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含量不足。本病多發於1周到2個月齡營養良好、體格較狀的仔豬,春季發病率較高,死亡率40%-60%。

豬皮膚蒼白是啥原因?這三種病易引起豬貧血,養豬人要懂防治

發病初期時,精神萎靡,走路困難,嚴重的四肢麻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體溫幾乎沒有異常變化,病豬3-8天開始死亡。慢性病例主要表現為食慾不好,呼吸困難,後腿強直,弓背。尿液多呈紅褐色,含有蛋白質和糖,病豬的腰、背、臀等部位的肌肉發生變性,色澤很淡,體表皮膚蒼白。

防治

硒是仔豬體內代謝所需酶的一種主要成分,因此補充充足的硒元素是預防該病的主要措施。妊娠母豬的飼料中,要保證硒和維生素E等添加劑的含量。發病的仔豬,可用亞硒酸鈉維生素E注射液,每頭仔豬注射2毫升,20天后重複一次。在缺硒地區的豬場,可在仔豬出生後第二天,肌肉注射亞硒酸鈉維生素E注射液1毫升,能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總結:當豬出現皮膚蒼白、疑似貧血的症狀時,要根據豬的大小,仔細觀察其他症狀,從以上幾個疾病考慮,採取最有效的防治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