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第一線,可敬的武漢法院人


抗疫第一線,可敬的武漢法院人

在當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嚴峻鬥爭中,湖北省武漢市兩級法院廣大黨員幹警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挺身而出、勇於擔當,堅定站在疫情防控一線,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讓黨旗在防疫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2月1日下午,武漢中級人民法院機關黨委緊急部署“雙進雙服務”工作。


武漢法院各支部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實際,迅速採取了各方面的行動。

騰借“愛心房”

抗疫第一線,可敬的武漢法院人

抗疫第一線,可敬的武漢法院人

抗疫第一線,可敬的武漢法院人

武漢市內公共交通因疫情中斷後,得知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醫護人員長期戰鬥風火一線無法回家,武漢中院執行實施處副處長林宏文馬上與妻子商量,於1月26日將自家在後湖院區附近的房子騰出來,免費借給兩個素不相識的醫護人員使用至今,讓醫者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善良。

戰“疫”在社區

抗疫第一線,可敬的武漢法院人

武漢中院立案二庭黨支部副書記王歆旺根據所在社區支部要求,積極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30日王歆旺從上午九點開始直到晩上八點多鐘,不厭其煩地向所在社區的住戶、租戶打電話,逐一核實其現在的位置、身體狀況等情況。對不在武漢的人員,其離開武漢時間、有無發熱情況等信息進行詢查、記錄、登記並製成表格共打出電話150多個,查找並核實出1人已確認感染,同時及時上報社區,為社區的後期跟蹤提供信息。

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

抗疫第一線,可敬的武漢法院人

抗疫第一線,可敬的武漢法院人

2月1日,武昌法院黨員志願者下沉沙湖社區,耗時近4個小時,對13個小區100多個門棟公共區域噴灑消毒藥水,並規勸社區內在公共區域聚集逗留人員返回家中。

做黨和群眾的橋樑

抗疫第一線,可敬的武漢法院人

2月2日上午,武漢市礄口區人民法院全體黨組成員,在黨組書記帶領下,先後來到五個對口社區,看望社區值班幹部,檢查礄口法院黨員幹警下社區開展工作落實情況,並收集社區落實分級診治、疫情防控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積極協調解決。

目前,該院黨員幹警深入轄區2個街道7個社區,開展發放傳單、上門宣傳、環境消毒、信息登記等工作,幫助社區排憂解難。

請戰書明志

新洲法院十二封請戰書

抗疫第一線,可敬的武漢法院人

蔡甸法院黨支部書記請戰書

抗疫第一線,可敬的武漢法院人

“我作為入黨積極分子,有責任、有義務做好防疫宣傳工作,讓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做好防護措施……”王臣是新洲區人民法院汪集人民法庭的一名書記員,他的故鄉黃岡,也是此次疫情重災區。他毅然向院黨組遞交“請戰書”,請求早日返崗,為新洲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

羅薇是一名“90後”寶媽,也是土生土長的新洲人。今年過年,家庭增加了新成員,本以為可以過一個熱鬧的新年,但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個年分外的冷清。“我是新洲人,我的爸爸媽媽、公公婆婆、老公,還有我的孩子都在新洲,我愛這座城市,但是它現在生病了。”她毫不猶豫地向單位遞交了自己的“請戰書”,希望為這座城市早日“康復”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今年是“90”後女生董星星入職新洲區人民法院的第二年,剛剛步入婚姻殿堂的她向院機關黨委遞交“入黨申請書”,當日便下沉社區,協助社區工作人員開展防疫工作,“醫務人員正在與病毒博弈,我的同事也在前方駐守,我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身為一名黨員,黨支部書記,我應把為人民服務作為第一要求,為此我申請加入疫情防控工作隊”。武漢市蔡甸區人民法院法庭聯合黨支部書記,得知下沉社區人力不足,主動請戰,向院黨組遞交請戰書。

吹響集結號

抗疫第一線,可敬的武漢法院人

黃陂區人民法院10多名黨員幹警組成突擊隊,衝鋒陷陣,連續多日穿著志願者紅馬甲,手拿小喇叭、體溫儀,與社區工作人員一同摸排發熱病人、落實分級診斷、提供生活服務。累計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300餘份,督促7家店鋪暫停營業,為群眾、醫院重症病人前往市區取藥2次,測量來往行人體溫70餘人次,勸阻通行機動車輛37次,勸導老年人減少外出50餘人次。

“小喇叭”作用大

抗疫第一線,可敬的武漢法院人

1月31日起,武漢市東西湖區人民法院黨員幹警像往常一樣來到對口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通過“小喇叭”喊話的方式,法院幹警們向社區各樓居民宣傳防護知識,引導群眾增強個人防護意識,一天時間裡步行十多公里,走了一萬七千多步,用腳步踐行使命,構築與群眾共抗疫情的思想防線。

落實聯防聯控

抗疫第一線,可敬的武漢法院人

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法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與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漢黨員幹警主動放棄休假,積極參與區工委管委會“雙進雙防控”工作,院領導每日分別帶隊前往對口社區,協助社區做好疫情宣傳、電話排查、物資車輛調配等工作。黨員幹警除積極參與“雙進雙防控”工作外,還主動參加居住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服從社區工作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