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曾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為何印度人卻不恨英國人?全因這三點

印度曾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為何印度人卻不恨英國人?全因這三點

引子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印度電影開始被引入我國,人們也得以瞭解到了這個位於南亞的神秘國家。古代的印度曾經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創造出了燦爛的文化,但和許多亞洲的國家一樣,印度在近代也曾經遭受了英國的殖民入侵。


眾所周知,英國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其殖民地遍佈世界各地。據《近代前期英國崛起的歷史邏輯 》一文介紹,英國的殖民帝國在鼎盛時曾經一度達到了4700萬平方公里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正是英國人在1840年發動的鴉片戰爭開啟了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進程。此後,中國在一百年的時間裡都處在被列強入侵的時期。富強起來的中國人始終沒有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始終引以為戒奮發圖強。

印度曾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為何印度人卻不恨英國人?全因這三點

英國的殖民帝國

但然令人不解的是,印度雖曾淪為英國的殖民地,但印度人卻不恨英國人,這是為什麼呢?其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英國幫助印度完成統一

歷史上的印度曾經長期處在分裂當中,自從約公元前188年孔雀王朝滅亡以後,印度就開始了長期的群雄割據的局面,雖然在16世紀初期,印度地區又建立了莫臥兒帝國,但直到其滅亡也沒能實現印度的統一。


真正幫助印度實現統一的是英國。在1600年,通過開闢的新航路英國人來到了印度。在這裡英國人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的統治,並建立起了東印度公司。隨著殖民者的不斷入侵,莫臥兒帝國成為了列強的傀儡,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自1757年以後,印度已經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到了1858年,英女王正式被冠以

印度女皇稱號,英屬印度正式成立。也標誌著英國對印度殖民統治的正式開始。

印度曾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為何印度人卻不恨英國人?全因這三點

英國入侵印度

英國人殖民印度後,靠著發達的科技和雄厚的財力不斷入侵周邊的國家,很快包括錫金,巴基斯坦等在內的大片地區都納入了

英屬印度的版圖之中,在英屬印度最為鼎盛的時期,甚至連緬甸也曾是其中的一部分。


儘管1947年英國在撤出印度前頒佈了《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但不可否認的是,此時的印度已經成為了一個統一的現代化國家。這在印度歷史上是不曾出現過的。

二、英國幫助印度完成現代化

除此之外,印度人不恨英國殖民者還因為其加快了印度的發展。雖然英國人對印度進行了長期的殖民,但在印度人看來,英國人為他們帶來了先進的技術與思想,而這些正是當時的印度所不具備的。

印度曾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為何印度人卻不恨英國人?全因這三點

英國幫助印度實現了現代化

在1947年印度獨立的時候,印度的經濟已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此時的印度已經擁有而來超過兩萬公里鐵路,其鋼鐵等重要物資的產量已經躋身世界前列,是當時的世界第七工業強國亞洲第一強國。試想,如果沒有英國的幫助,印度不可能取得如此快速的發展。


英國人之所以不遺餘力的建設印度,正是因為其已經將印度作為了自己國家的一部分,而不僅是一個被入侵的國家。靠著英國的先進技術,印度在很短的時間裡就走完了從封建制度到現代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進程。難怪現在很多的印度電影都會打趣道:“英國是我們的奴隸”。

印度曾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為何印度人卻不恨英國人?全因這三點

印度電影片段

三、英國幫助印度進入英聯邦圈子

最後一點就是英國的殖民統治為印度帶來了實惠。我們都知道,英國曾經建立過世界性的殖民帝國,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曾是其殖民地。和印度一樣,英國在這些國家的影響力同樣非常巨大。雖然後來這些國家都脫離了英國宣佈獨立,但其卻始終是英聯邦的圈子成員

印度曾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為何印度人卻不恨英國人?全因這三點

印度航母戰鬥群

這些國家如今都已經是世界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很高。而我們都知道,印度雖然經濟發展水平也位於世界前列,但是由於其國內人口眾多{13.24億(2019年數據)},因此印度依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而由於其處於英聯邦圈子中,印度可以享受到英聯邦成員國的許多優惠政策,比如印度人前往英國留學十分容易,而且英國也支持印度收購英國的公司,甚至還會進行諸多軍事領域的絕密技術的共享。這些便利都實實在在的為印度帶來了好處。

有了以上的三點原因,印度才對曾經入侵過自己的英國始終抱有好感,怎麼也恨不起來。

對此你有怎樣的見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英國殖民統治與印度的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