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二十四位上將,恪威上將軍-孫傳芳


北洋軍閥二十四位上將,恪威上將軍-孫傳芳

孫傳芳(1885-1935),字馨遠,山東泰安人,直係軍閥首領。幼年孤苦,寄人籬下,投軍後經過不懈努力,在1904年出國赴日本留學。  1908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09年回國後歷任北洋陸軍營長、團長、旅長等職。1923年率部入閩,平定福建叛亂,任福建軍務督理。1924年9月-戰爭爆發,出兵援助齊燮元,夾擊皖系盧永祥,佔據浙江;1925年10月起兵驅逐蘇皖等地奉系勢力,11月在南京宣佈成立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任五省聯軍總司令,號稱“東南王”,成為直系後期最具實力的軍閥。1926年9月北伐軍進入江西,孫傳芳親赴九江督戰,阻擋北伐軍東進,失利後潛赴天津向張作霖求援,任安-副司令。1927年2月繼續組織兵力阻止北伐,8月率部渡江-,與蔣、桂軍在南京龍潭一帶激戰五天五夜後不幸失敗,主力軍消耗殆盡一蹶不振。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孫傳芳隱居天津。岡村寧次利用同窗關係多次登門造訪,拉攏他出任偽職,而孫傳芳作為中國人的良心尚未泯滅,內心不願意當漢0,因而嚴詞拒絕。孫傳芳歷經大起大落,遂看破紅塵皈依佛門。1935年11月13日,軍統局借刀殺人,利用施劍翹為父報仇的心態,誘使施劍翹將孫傳芳刺殺身亡。  縱觀孫傳芳的一生,只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一個悲劇性人物。好戰成性,是其一大特點;聰穎過人,是其另一特點。而關鍵在於北洋軍閥的時代烙印,使他思想陳舊,拒絕接納新思想和新事物,逆歷史潮流而動,終於折戟沉沙,為大浪淘盡。此正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1885年孫傳芳出生於泰安下喬莊(今屬於泰安市岱嶽區祝陽鎮下喬莊)。幼年喪父,家境貧寒。4歲時受其嬸母-,隨其母逃荒至歷城謀生。長姊嫁商河縣程姓,次姊適歷城縣逯姓。又隨其母去商河,就食於程家,時傳芳方10歲。1899年袁世凱就任山東巡撫,其三姊嫁袁世凱部下武衛右軍執法處王英楷,於是棲身於王家,從此改變了窮困的面貌。   青年時期   1902年夏,袁世凱創練常備軍,設陸軍練官營於保定東關外,以馮國璋任練官營總辦。是年8月,孫傳芳經王英楷薦入練官   孫傳芳  營當學兵,編入步兵科第三班。孫傳芳天資聰敏,且知用功,所有軍事課程,一讀便通,故而學科與操法之考試,往往名列前茅。1902年在陸軍練官營畢業後,孫傳芳又經馮國璋准予免考保送入陸軍速成武備學堂。1904年夏北洋陸軍速成學堂步兵科畢業後,北京練兵處考選陸軍學生派往日本留學,速成武備學堂選40人去京應試,其中就包括孫傳芳、周蔭人、盧香亭等人。經考試錄取,並於同年8月由留學監督趙理泰率領各省留日生百餘人,由天津轉上海乘“大智丸”赴日。抵日後,先入東京牛達區振武學校。1906年畢業後,派入日本陸軍第十師步兵聯隊充候補生。1907年11月入東京陸軍士官學校,為第六期生,步兵中尉岡村寧次任中國留學生的區隊長。1908年12月在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又回原步兵聯隊見習3個月,於1909年3月回國。   回國後,孫傳芳先返濟南結婚,娶妻張氏。然後來天津到直隸督練公所報到。同年8月,留日士官生在北京接受陸軍部考試,由陸軍部尚書鐵良任主考官。同時參加考試的留日士官生有閻錫山、李烈鈞、唐繼堯、張鳳翔、劉存厚、趙恆惕、尹昌衡等人,孫傳芳被授予步兵科舉人,並授步兵協 軍校。 初露頭角  孫傳芳  孫傳芳經陸軍部複試後,返天津督練公所候差,旋派充北洋陸軍第二鎮第三協第五標教練官。當時第二鎮的統制為馬龍標,駐保定;第三協的協統為王佔元,駐永平;第五標的標統為王金鏡。孫傳芳為人健談,善於應對聯絡,不僅在本協本標內與人相處融洽,即對於他鎮他協亦常有來往,因此頗受協統王佔元的賞識。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第二鎮改為第二師,孫傳芳調任第二師輜重第二營營長。1912年,孫傳芳曾隨王佔元在河南省固始一帶參加“追剿”白朗農民起義軍的戰役。1913年北洋軍閥勢力始向長江流域伸延,袁世凱派段祺瑞兼代湖北都督;令王佔元率第二師進駐湖北,兼任湖北軍務幫辦。王佔元提升孫傳芳為該師步兵第六團團長。此時孫傳芳與師參謀長何佩溶成為王佔元之左右手。1915年王佔元代湖北將軍,當以何佩路為參謀長,因何常駐北京聯絡,王佔元乃派孫傳芳代行其職。1916年,王佔元任湖北督軍,調任孫傳芳為第三旅旅長,不久,升為第二十一混成旅旅長;1917年,又升任湖北暫編第一師師長。在王佔元的提攜下,孫傳芳得展才幹,頗受王的信任,倚若智囊,時常充當湖北代表對外接洽公務,有時甚至代表督軍檢閱師旅,在湖北大有一手遮天之勢。   1920年夏,湘軍襲鄂,王佔元命孫傳芳率兵迎戰,湘軍敗退,旋孫傳芳接任第二師。同年7月,直皖   孫傳芳故居  戰爭起,皖軍戰敗,王佔元秉承直系首領曹錕意旨,將皖系之長江上游總司令吳光新扣押武昌,以孫傳芳代替,並由孫傳芳改編皖系殘餘部隊。   1921年,湘鄂戰爭又起,湖南趙恆惕、夏鬥寅發兵攻襲鄂南,王佔元任命孫傳芳為新嘉蒲通警備司令,率第二師應戰,總司令部設趙李橋車站。孫傳芳派孟昭月及張允朋兩旅在得勝山、鐵山咀、官山口一帶與湘軍對抗,大戰10晝夜,受挫,退而集結於武穴(廣濟)休整。湖北督軍王佔元雖系北洋舊人,但曹錕、吳佩孚見王庸懦無能,剋扣自私,早有更換之意;此次抵禦湘軍作戰不利,加以當時財政窘困,餉不以時發,在武(穴)、宜昌、沙市、武昌等地先後激起兵變多起,於是便決計迫王下臺。在湘鄂戰爭初起時,曹、吳即發兵援鄂,由吳佩孚親任援鄂總司令,派蕭耀南率二十五師開赴武漢三鎮,第八混成旅旅長靳雲鶚為前敵總司令,率部進駐茶庵嶺。曹、吳名為援鄂,實為驅王,曾有“援鄂不援王”之語。援鄂大軍開往前線,靳雲鄂部向湘軍猛攻,吳佩孚又親自率兵乘兵輪直搗岳陽,湘軍被水陸夾擊,敗退長沙,-與吳佩孚議和。   由鄂援閩  1922年4月直奉戰爭爆發,奉軍戰敗,直系勢力日盛。曹、吳既置齊燮元於江蘇,又置蕭耀南於湖北,惟福建、浙江仍在皖系手中,勢在必取,於是有援閩之議。   直皖戰爭後,福建督軍李厚基試圖依附直系,後徐樹錚從北京逃來福州,策動第二十四混成旅旅長王   吳佩孚  永泉驅李,以幫辦代行職務。1922年秋,曹錕召孫傳芳至京,命其發兵援閩,由江西蔡成勳為之後援,並偕同駐贛第十二師周蔭人一同前往。孫傳芳受命後,赴洛陽見吳佩孚,吳面允由湖北蕭耀南接濟開拔軍餉,由漢陽兵工廠補充0彈藥。為此孫傳芳又來武昌,從財政廳領到軍餉30萬元,從漢陽兵工廠領到約值7萬元的彈藥。1923年初,一切佈置就緒,孫傳芳即由宜昌赴南昌,約定周蔭人並邀請督署參謀長劉宗紀一道入閩。復由九江秘密赴南京,與江蘇督軍齊燮元達成在適當時機夾攻浙江盧永祥的協議。   福建幫辦王永泉,直隸省人,亦繫留日士官生出身,當時在直系大軍壓境下,何去何從,舉棋不定。孫傳芳致電王佔元說明周蔭人援閩,希雙方合作,王佔元當即覆電歡迎。周蔭人率部由南昌經撫州(臨川),由杉關入閩,經邵武,沿閩江而下,直抵福州,與王永泉同學相晤,暢敘舊誼。孫傳芳亦督第二師兩個旅並配備炮兵工程,相繼入閩,留張俊峰旅駐紮邵武,由孟昭月旅直驅福州。孫、週二師在王永泉、王永彝昆弟未抵抗之下,順利地進駐了福建。   1923年3月,孫傳芳被任命為福建軍務督理。孫傳芳以劉宗紀為參謀長,王永泉仍留任幫辦,周蔭人   齊燮元  任閩北護軍使。孫傳芳與王永泉雖是日本士官學校同學,但彼此政治背景不同,關係並不融洽,加以福建軍政實權仍多掌握在王之手中,因此孫傳芳決計驅王。10月,周蔭人襲擊王永泉,王軍駐紮在福州甚少,無力抵抗,逃泉州其弟王永彝處,又奔廈門,後聲明下野,逃往上海。王被驅後,臧致平、楊化昭及王永彝等在閩南興兵反孫傳芳,意欲聯合粵、浙、奉系各方面力量,聯合發起倒直戰爭。1924年春,孫傳芳抽調兵力,交由周蔭人、盧香亭率領,並聯合福建地方勢力高義、謝定國、張毅等民軍,向閩南臧、楊發動進攻。雙方在同安一帶展開鏖戰,臧、楊敗退,經由漳州、龍巖,最後由汀州入江西,逃入浙江,投奔盧水祥。閩南民軍紛紛通款於孫、周,閩事大定。   臧致平、楊化昭率殘部退入浙江境內,為盧永祥收編,對江蘇齊燮元有所威   段祺瑞  脅,成為齊進攻浙江的藉口。1924年9月,-戰爭起,雙方陳兵於淞滬之間。孫傳芳與齊燮元原來就有合力夾擊浙盧之密謀,在此-戰端初啟之際,孫傳芳即令其駐洛代表王金鈺向吳佩孚請纓,入浙援蘇,吳允其所請。孫傳芳以閩浙聯軍總司令名義,出兵援齊。是時,奉天張作霖提兵西向入關,援助盧永祥,通電討直。   孫傳芳揮師北上,直指閩浙界上之仙霞嶺。孫傳芳派盧香亭及謝鴻勳兩個旅向仙霞嶺挺進,命孟昭月旅為後繼。浙江方面,精銳部隊幾乎全部調布前線,杭州由陳儀、張國威之地方旅團及夏超警備隊駐守,衢州、江山等後方僅留臧致平、楊化昭部及地方部隊警戒,及聞孫軍由閩入浙,臨時急派陳儀旅及張國威炮兵團增援仙霞嶺。盧永祥系山東人,本來在浙江的地位就不十分鞏固,沈鈞儒等浙江人士曾一再提出地方自治,-戰爭起,更促進浙人倒盧之舉。盧派陳儀、張國威抗孫傳芳,但陳始終未去前方,張則白旗高掛,開門迎敵,藉以驅盧。孫傳芳進入浙境後,即任命張國威為炮兵總司兵,並令其為嚮導,直取杭州。盧香亭及謝鴻勳率部長驅直入,在江山掃除臧致平、楊化昭部後,經衢州、嚴州,循富春江而下,順利地抵於桐廬,同時孟昭月亦攻破溫州等地。盧永祥見大勢已去,退守嘉興。孫傳芳又在杭州守備司令夏超的歡迎下,和平進入杭州。   然後,孫軍乘勝追擊,與齊燮元部夾擊盧部於淞滬。盧永祥大敗,只得通電下野。孫、齊連翩蒞滬,執手言歡。盧殘部約五個師的兵力,悉為孫傳芳收編。   1924年9月,曹錕0任命孫傳芳為閩浙巡閱使兼浙江軍務督理,1925年授恪威上將軍勳位。   稱雄東南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以後曹錕、吳佩孚兵潰失勢,曹錕被馮玉祥囚於中南海延慶樓。11月,段祺瑞上臺執   孫傳芳故居  政,但北京0實際上處於馮玉祥、張作霖共同控制之下。   第二次直奉戰爭本來因張作霖援助浙江盧永祥引起,奉系得勢後,即派張宗昌率師挾盧南下,向江蘇齊燮元奪回地盤,因而孫傳芳復有唇亡齒寒之危。孫傳芳本系曹、吳所培植並以驅浙盧而發展起來的,現曹、吳既倒,孫傳芳應如何適應新形勢以謀自處,孫傳芳看風使舵,決定首先應取得奉張之諒解,藉以緩燃眉之急。於是,孫傳芳派兩浙鹽運使王金鈺與奉系取得聯繫,王與奉系將領楊宇霆系士官生同期同學,通過楊的關係往見張作霖。張此時亦有意籠絡孫傳芳,遂派邢士廉向孫傳芳修好,停止向浙進軍。張宗昌率部攻克上海後,約孫傳芳會晤,結為金蘭。齊燮元-下臺,不久盧永祥出任江蘇督辦,與他簽訂了-互不侵犯的和平公約,雙方取得暫時妥協。   1925年春,孫傳芳派人去北京奔走於段祺瑞門下,以取得段對他的諒解與支持。段也有意拉攏他,在孫傳芳得第三個男孩時,曾遣龔維疆(與孫在日本同學)來杭致賀,並以翠根小玉牛相贈。孫傳芳表示段為其師輩,自當竭誠擁戴。為了討好粵方北伐軍,復令赴滬面見章太炎,晉贄2000元;又訪-要人張繼,試圖與南方聯絡,以緩後顧之憂。孫傳芳一方面積極打通各方關係,一方面整頓內部實力,等待機會,再圖擴張。   孫傳芳主浙以後,在浙尚有皖系王賓鎮守使及陳樂山第四師的部隊,孫傳芳派盧香享、謝鴻勳、張俊峰出兵清除。段祺瑞對此亦無可奈何。其後,他又對部隊加以整飭擴充,兵力益強。   1925年秋,奉軍陳師長江,以邢士廉師駐上海,丁喜春駐南京。其後,復派劉翼飛及趙鳴皋兩旅開赴   山東督辦張宗昌  上海。與此同時,張作霖又迫使段祺瑞任命楊宇霆為江蘇軍務督辦,姜登選為安徽軍務督辦,津浦沿線各省區全部為奉系所佔有。孫傳芳對寧滬財富之區,本已垂涎三尺,現奉系勢力日益向東南擴張,直接威脅浙江,孫傳芳不得不謀求對策。他看出奉軍孤軍深入,人地生疏,將領之間矛盾重重;同時當地士紳如張謇、張一磨等人也反對奉軍據蘇。因此,孫傳芳決心與奉張一決雌雄。   早在1925年3月,孫傳芳即派人前往福州,授意周蔭人籌措軍費,接濟浙江。4月,又銜命去張家口會見馮玉祥,說明孫傳芳準備進攻奉張之決心,並轉達孫傳芳願與馮結為金蘭之好。5月,他的手下去開封會見河南辦理軍務收束事宜嶽維峻,商定如何共同夾擊奉軍。其後,又前往岳陽,代表孫傳芳敦請吳佩孚出任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並攜款5萬元贈吳。在返回杭州途中,又分別會見了江西軍務督辦方本仁和贛北鎮守使鄧如琢,勸說他們擁戴吳佩早,合力討奉。同年8月,他又派人去南京,勸說江蘇軍務幫辦陳調元共同驅奉,定下里應外合之密謀。   同年10月,孫傳芳出敵不意,驟然響起反奉號角,由-邊境分三路出擊:以李寶璋師直撲上海,以盧香亭師渡太湖襲佔丹陽,以謝鴻勳師經宜興攻取南京。楊宇霆趾高氣揚,對他與陳調元之密謀毫無準備,以至措手不及,急令奉軍撤退。安徽姜登選身邊五軍隊,也只好倉皇離蚌。奉系各師潰兵麇集下關一帶,舟少人多,爭先搶渡,亂作尋團。這時,陳調元一面將其部隊佈置城內下關準備截擊,並聯系海軍駐江魚雷艇司令甘英一致行動,一面設宴為撤退的丁喜春餞行。席未終,下關爭渡之師眾已被包圍繳械。陳又電飭在烏衣車站之安樹珊部截擊渡江奉軍,因電令遲到,楊宇霆已過烏衣北去,後續渡江奉軍多被截留,槍械財物,均被沒收。孫傳芳錢塘進軍,一舉奪得松江、上海,長驅直入,直抵石頭城下,沿途潰軍盡為孫傳芳所俘獲。   孫傳芳督師抵南京,不暇入城,隨即渡江逐北。是時張宗昌任山東督辦,屯兵濟南,孫軍北上後,與張南下之部隊交鋒於津浦線上。一年前孫、張還結金蘭之好,曾幾何時,今又兵戎相見。11月初,孫軍謝鴻勳師與張宗昌的前敵總指揮、濟南鎮守使施從濱部遭遇,施部一擊而破,謝師遂佔領蚌埠,施在固鎮以南被俘,解至蚌埠,孫傳芳決定立即處決。當時他的朋友對他說:“我們打內戰,對待俘虜不宜殺戮,不如押送南京-。”孫傳芳不聽,命李寶璋在車站南邊的曠野執行斬決。   孫軍繼續乘勝北進,直達山東邊境。孫傳芳既席捲蘇皖,急欲造成一個新局面,籌劃建立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體系,壯大聲勢。孫傳芳在徐州大擺慶功宴會,意態驕盈,不可一世。   10月,孫傳芳成立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自任總司令兼江蘇總司令,又派手下為聯軍總司令   馮玉祥  部總參議,劉宗紀為參謀長,陳閣為秘書長兼浦口商埠督辦,張世銘為副官長,萬鴻圖為政務處長,孫基昌為軍務處長,程登科為軍需處長,陳錫璋為軍法處長,金振中為軍醫處長,趙正平為宣傳處長。各省省長的安排為:江蘇省長陳陶遺,浙江省長夏超,安徽省長王普,福建省長薩鎮冰,江西省長李定魁。   孫傳芳為籠絡地方耆紳,聘請-知名人士為顧問,其中有張謇、吳士鑑、俞志韶、章炳麟、李根源、劉之傑、張聯菜、蔣方震、賈恩紱、王金鈺、趙恆惕、王懋賞、丁文江、傅筱庵等人。又聘日本軍人岡村寧次為高等軍事顧問,月支薪800元,優禮有加。   孫傳芳原來的基本隊伍為二師及一師,及入閩又增置兩混成旅,入浙又擴編四個師與一混成旅,此次組織聯軍,除皖陳、贛鄧所屬部隊外,閩、浙、蘇三省共建立十餘師之眾,足以控制閩、江、淮、贛諸水流域。財政最為命脈,賴有善於理財的蔡樸任總部軍需總監,籌劃軍餉政費,應付裕如。江、浙、皖賦稅素豐,上海商業興盛,皆屬富庶之區。溯自1923年以來,三年之內,孫傳芳由鄂援閩,由閩入浙,今又進據五省,一帆風順,飛黃騰達。孫傳芳進而又想奪取中央政權,企圖推倒段祺瑞,捧出江蘇巨紳張謇(民初曾任北京0農商總長)任北京0臨時總統,以便於操縱。為此,孫傳芳曾以出巡為名,親往南通拜訪張謇。孫傳芳的軍需李文典,字煥章。也對孫傳芳有很大幫助。   孫傳芳統轄東南五省,成為直係軍閥最有實力的首領,趾高氣揚,睥睨一切,是他一生最得意的時期。   退據江蘇  1926年夏,國民革命軍開始從廣東誓師北伐。   在一年多以前,奉張大軍南下時,孫傳芳曾派手下往見馮玉祥商議攜手反奉,同時聯繫直系將領擁戴吳佩孚出山。1925年10月,吳佩孚在武漢就任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起初,討賊指的是討伐張作霖,後來竟與奉張言歸於好,偷樑換柱,一變而為聯合張作霖討伐馮玉祥了。孫傳芳對此甚為不滿。1926年4月,吳、張共同進攻國民軍,南北夾擊,馮玉祥部-退出北京,扼守南口。孫傳芳作壁上觀。   正當吳佩孚在長辛店指揮軍隊攻擊南口時,國民革命軍北伐直抵岳陽。吳以武漢為大本營之所在,倉皇南返抵禦。在北伐軍銳不可當進軍下,吳軍連遭慘敗,退師死守武昌,以待援兵。吳佩孚連電孫傳芳請援,並派翟殿林到南京見他,促他出兵。孫傳芳則希望北伐軍與吳佩孚兩敗俱傷,坐收漁利。吳待援兵急如星火,孫傳芳則按兵不動。直到吳佩孚從兩湖敗退河南,北伐軍於9月初挺進江西后,孫傳芳才出兵迎戰,並親赴九江督師。   當時雙方之軍事部署大體如下:國民革命軍入江西以取南昌、九江為目標,兵力的部署一路由廣東韶關趨贛南,一路由湘西進贛中,又一路由湘北、鄂南襲贛西北。孫傳芳的應戰,以奪取武漢、長沙為聞標,兵力的部署:謝鴻勳第四師擋贛西北,盧香亭第二師、鄭俊彥第十師及楊賡和獨立旅、彭德銓混成旅沿南潯鐵路前進。他親率陳調元第六師、周鳳岐第三師及武銘衛隊旅屯兵九江、武穴。   兩軍對陣,戰幕揭開。在西北一路,國民革命軍攻佔修水、銅鼓等縣,謝鴻勳中流彈重傷,死於醫院,因而兵敗。在中路,國民革命軍李宗仁、白崇禧等部從贛南、贛西合力夾擊,孫軍潰退,南昌失守。盧香亭進兵南潯鐵路,命鄭俊彥師、楊賡和旅星夜過贛江出擊,將南昌收復,又南進至豐城,即與國民革命軍對峙。在北路,孫傳芳駐九江督戰,總部設在江新號輪船上,旋因江永輪被間諜縱火焚燬,孫傳芳存戒心,遂白天在江新輪辦公,夜宿決川號軍艦上。陳調元屯兵武穴,並不進軍武漢,因陳已秘密派其總參議範熙績與北伐軍唐生智暗通款曲,表示保持中立。當時的局面是:謝鴻勳戰死,左翼斷折;陳調元中立,右翼癱瘓;唯有盧香亭、鄭俊彥部尚可一戰。在雙方互相襲擾鏖戰進退達45天之後,孫軍後方增援部隊走火,於是謠諑紛起,草木皆兵,各部蜂擁撤退,不可遏止,紛向九江逃奔。孫傳芳急乘決川號赴武穴,意在促陳調元進攻武漢,以解九江之危,但陳成竹在胸,按兵不動。他又返航九江,停泊於對岸小池口,時北伐軍已破城而入;又駛至湖口,見盧香亭部戰敗,亂成一團,潰不成軍。至此,已一敗塗地,不可收拾,孫傳芳立命決川號艦長陳至賓鼓足馬力東折,狼狽逃回南京。時在1926年11月。   盧香亭隨孫傳芳東征戰敗而歸。與此同時,國民革命軍何應欽部由廣東攻入閩南,周蔭人戰敗,-退出福建,暫屯浙江。孫傳芳返回南京後,宣稱放棄贛、閩,保守江、浙、皖三省,但實際上,安徽陳調元已經依附北伐軍,浙江孟昭月腹背受敵,危在旦夕,暫時可以控制的惟江蘇一省而已。   再次聯奉  孫傳芳戰敗歸來,檢點兵馬,重新整編為15個師,準備再戰。他感到國民革命軍聲勢浩大,步步緊逼,如欲挽回頹勢,必須謀求北洋各系之大聯合,於是乃有段、吳、孫三角聯合之議。1926年冬,孫傳芳曾邀請段祺瑞、吳佩孚派代表在南京-,商討共同抵禦國民革命軍。參加會議的有:靳雲鵬、吳光新代表段,熊炳琦代表吳,以及孫傳芳、劉宗紀。會上靳雲鵬吹捧段祺瑞,大罵吳佩孚,熊炳琦大為不滿,反唇相譏,吵得不歡而散。   孫傳芳在段、吳、孫三角聯合的幻想破滅以後,不得已掉轉頭來,乞憐於奉系。同年11月,孫傳芳派手下去濟南見張宗昌,取得張對孫的諒解;又前往天津見張作霖,申明合作之意。張表示不咎既往,雙方聯合抵抗國民革命軍。   1926年11月,孫傳芳秘密前往天津,親自向張作霖表示捐嫌修好,共同對敵。孫傳芳抵津後,立即派手下往見張作霖,約定會面時間,張當即派張宗昌、張學良同手下迎孫傳芳。人們陪同他來到蔡家花園,孫傳芳見張後先行一禮,說聲“對不起大帥”,張接著表示“過去的事不要提了”,二人遂化敵為友。經共同商議,決定成立安-,由張作霖任總司今,孫傳芳、張宗昌任副司令。張作霖面允派張宗昌率直魯聯軍南下支援,並允為他接濟軍械,孫傳芳乃如願以償,返回南京。   1927年2月,國民革命軍佔領杭州,在四個月前孫傳芳在九江作戰時,浙江省長夏超謀變,為孫傳芳處決,改派陳儀繼任省長。陳系浙江紹興人,與蔣介石有同鄉之誼,孫傳芳曾利用這一點指使陳暗中與蔣建立聯繫,任命陳為浙江省長,似有借陳居中緩衝之意。詎料陳儀一向主張“浙人治浙”,對孫傳芳早已離心離德,何應欽率部進入浙江後,陳開門迎降,歸附北伐軍。這時,安徽陳調元傾向國民革命軍事孫傳芳亦微有所聞,為了拉攏陳,他特送陳20萬元,但無濟於事,陳終於歸附國民革命軍。   1927年3月,張宗昌率直魯聯軍開到南京,孫傳芳將寧滬防務移交,蘇督一職,亦讓與褚玉璞繼任,又由畢庶澄駐守上海、自率總部人員退駐揚州。在直魯聯軍立足未穩之際,國民革命軍即展開浙、皖鉗形攻勢,於3月下旬先後佔領上海、南京,褚、畢皆大敗,倉皇北逃。孫軍亦-渡江北撤。國民革命軍佔領南京後,蔣介石又派張群通過朋友勸孫傳芳反正,參加北伐,孫傳芳不從。國民革命軍渡江北進,於5月攻佔蚌埠、徐州。此時,馮玉祥出潼關抵洛陽,與蔣介石合流北伐,直驅直隸、山東。   1927年6月,張作霖在北京召開軍事會議,孫傳芳參加。他慫恿張成立安-0,出任大元帥。其後,孫傳芳奉張作霖命-徐州,任鄭俊彥為前敵總司令,李寶璋為副總司令,分率第十師、第二師沿津浦路南下。此時,蔣介石已叛變革命,排共清黨,暴露其-真面目。因而其所率之北伐軍人心渙散,士無鬥志。李寶璋第二師鼓勇前衝,一戰而奪回徐州。北伐軍守徐州者為第十軍,軍長王天培,退出徐州後據云羅山頑抗,當時孫傳芳、蔣介石均親臨前線督戰。相峙未久,鄭俊彥率部增援,王天培部潰敗,蔣介石南逃。蔣惱羞成怒,殺王天培以洩憤。李寶璋率部乘勝追擊,兵不血刃而攻克蚌埠。孫傳芳進駐蚌埠,兵據浦口,兩軍隔江對陣。張宗昌聞捷報,特齎30萬元勞軍。蔣介石受挫後,二度辭職赴滬。   孫傳芳於旗開得勝之時,自恃將多兵眾,貪功心切,又見-新軍閥之間矛盾重重,蔣、桂0,認為有隙可乘,於是一意孤行,決計渡江。其渡江作戰之部署,集中於浦口至大河口一線,背水借一,分三路挺進。8月底,首由第一路鄭俊彥指揮第十師由浦口強渡,被-軍艦開炮擊退,孫傳芳下令再渡。第二路為主力,由劉士林指揮其第十四師、第十一師、上官雲相第四師、段承澤第九師、崔錦桂第八師、陸殿臣第十三師在大河口一帶強渡,段承澤師首渡佔領龍潭車站,其他各師相繼過江,但在-海軍及南岸守軍之狙擊下,舟覆人溺,傷亡慘重。在龍潭立足未穩,又被白崇禧、何應欽兩部包圍。第三路馬玉仁指揮張仁奎旅由揚州渡江,襲取鎮江,亦失敗。在-軍猛攻下,渡江大軍死傷枕藉,潰不成軍,自指揮官以次,爭先渡江北逃,死的、傷的、被俘的、落水的,兵敗如山倒,此役損失4萬餘人,元氣大傷。-軍乘勝過江北進,奪回蚌埠、徐州。   孫傳芳受此重創,仍不死心。張作霖亦不惜出錢輸械,為其打氣。孫傳芳又招兵買馬,力謀補充。張作霖針對-軍陣勢,置奉軍主力於京漢鐵路對抗馮玉祥,置張宗昌直魯聯軍於津浦鐵路、置孫傳芳所部於魯西共同對抗蔣介石。1928年春,他奉命任魯西前線總指揮,設總司令部於濟寧。將所部組成三個軍:孫傳芳以總司令自兼第一軍軍長,以馬葆珩為前敵總指揮;鄭俊彥為第二軍軍長,兼濟寧守備司令;李寶璋為第三軍軍長,兼守備副司令。孫傳芳親率聯軍由濟寧向金鄉、魚臺一帶挺進,先後經過兩次戰役:一次在金鄉、魚臺北側,與蔣介石軍之賀耀組、夏鬥寅、張克瑤等部相遇,激戰兩日一夜,賀部等被擊潰,孫軍佔領金鄉、魚臺、豐縣等地;另一次在濟寧及其附近,對手為馮玉祥軍之孫良誠、方振武、吉鴻昌、石友三等部,雙方激戰達七八日之久,互有進退,傷亡皆多,陷入膠著狀態。正在這時,津浦鐵路戰線張宗昌失利,潰退濟南,孫傳芳後路空虛,不敢戀戰,立即收兵撤回濟南,形勢急轉直下。從此,孫傳芳即一蹶不振。孫傳芳撤回濟南之後,將懈兵乏,已無振作南下之望。1928年4月,蔣介石聯合閻錫山、馮玉祥,共同舉兵北進,發動總 攻。孫傳芳及張宗昌率殘部過黃河北逃。至此,敗局已定,而孫傳芳心猶不死,赴京面見張作霖,請允其率兵出關,奮戰到底。孫軍從濟南北撤後,駐紮在大城、任邱、河間、寶坻一帶,他下令開拔東去,將領士兵均不願出關,議論紛紛,軍心渙散。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孫軍退縮在冀東灤州一帶,後由閻錫山派人收編,孫傳芳逃往瀋陽,投奔張學良,寄人籬下,以待時機。   -軍北伐告成後,派人去瀋陽勸說張學良歸附。1928年12月29日,張宣佈東北“易幟”,接受南京國民0領導。在此以前,張學良曾多次與孫傳芳交換政見,孫傳芳意在東北應成一割據形勢,以日本為靠山,伺機再度進關,與蔣介石爭奪天下。奉系將領楊宇霆亦主張反蔣,於是他曲意與楊捐嫌修好,引為同調,二人過從甚密,意在全力勸導張學良就範。楊自張作霖死後,以前輩自居,目中無張學良,張急欲除之。1929年1月10日,張命高紀毅殺楊宇霆、常蔭槐於督署老虎廳內。孫傳芳怕禍及自身,翌晨即潛赴大連引避。   孫傳芳在大連時,仍迭次建議張學良固守東北,以圖東山再起;至1930年,閻、馮倒蔣,爆發了中原大戰,孫傳芳又勸張與閻、馮取一致行動。張不僅不從,反而出兵助蔣。至此,他依奉再起之迷夢徹底破滅。   歸隱佛堂  “九一八事變”後,孫傳芳隱居天津,在天津的日本勢力土肥原賢二和岡村寧次,便開始拉攏孫傳芳加入日本勢力。岡村寧次利用同窗關係多次登門造訪,動員他出任偽職,而孫傳芳作為中國人的良心尚未泯滅,內心還是不願意當-奴,因而嚴詞拒絕。 這個時候,同樣居住天津的原皖系國務總理靳雲鵬便勸他皈依佛門,藉以超脫凡念。 孫傳芳便與靳雲鵬共同出資,將坐落在天津東南城角草廠庵的清修禪院,改名為天津佛教居士林,由靳雲鵬任林長,孫傳芳任副林長。在佛教居士中產生了很大的號召力,信徒們輾轉相告,陸續參加活動的達三千多人。   死於非命  1935年11月13日午後,被孫傳芳俘虜後處決的施從濱之女施劍翹,隱姓埋名十年終於刺殺了殺父仇人孫傳芳。孫傳芳之一生野心勃勃,迷信武力。他在某次挑戰電文中說:“秋高馬肥,正好作戰消遣。”真是濫殺無辜,然終死於非命。   孫傳芳終年51歲,葬於北京香山臥佛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