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四十六渾身疼怎麼回事?到醫院又查不出原因。誰有高見?

洪雲紅


你是男還是女,僅提一個渾身痛,讓醫生頭痛。如果是女的,首先要排除更年期綜合症。疼痛不重,其實就是不適。心煩重。家人多關心,體貼,理解!比任何藥物效果好。要看婦內科。中醫婦內科更好。婦產科,婦瘤科,婦外科也知道這個症。但還是婦內好。有的醫院還設婦科內分泌專科。用雌性激素治療有效。但有的醫生不建議使用。

看到後,想進一步瞭解,介紹一下詳情丨


傾倒老頭


我同你一樣。但我今年23歲。

我從前年開始莫名其妙地發燒,一燒燒了半年。吃藥也沒用,雖然沒達到39度那麼高,但是燒這麼長時間,那時候真的是每天已經燒得昏昏沉沉了。

我去醫院查,花了將近一萬塊錢,全查遍了,除了風溼免疫有點小問題,脖子上有個淋巴結過了兩個星期以後好了以外,沒有任何問題!最後醫生都說我去北京看疑難雜症吧.....

那時候我也放棄了,總覺得自己是得了啥絕症但是沒查出來。後來莫名其妙發燒就好了,但是一直到現在,全身的骨頭都莫名其妙不定時的、不定位置的痛。我也說不上來是骨頭還是神經還是啥,反正不是表皮那種痛,是來自裡面的那種痛,倒也沒有很嚴重,但是確實影響到我了。疼痛多發於雙手手指關節、雙臂、膝蓋、小腿、大腿、腳趾這樣子。


後來貼吧裡有大神說,這在中醫裡叫行痺。

然後我搜了一下,給大家普及一下。

“痺”有閉阻不通之義,因風、寒、溼、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氣血不能暢行,引起肌肉、筋骨、關節等痠痛、麻木、重著、伸屈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要臨床表現。臨床根據病邪偏勝和症狀特點,分為行痺、痛痺、著痺和熱痺。風溼性關節炎、風溼熱、類風溼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纖維織炎和神經痛等病,均屬中醫“痺證”範疇。須與骨結核、骨腫瘤鑑別,以免延誤病情。針灸治療對本證有較好效果,但類風溼性關節炎病情纏綿反覆,非一時能獲效。

1.風寒溼痺

素體虛弱,腠理疏鬆,營衛不固,外邪乘虛而入;或居處潮溼,涉水冒寒;或勞累之後,汗出當風,以致風寒溼邪侵襲人體,注於經絡,留於關節,氣血痺阻而發。(1)行痺風寒溼痺中雖有關節痠痛,但無局部紅腫灼熱。偏於風勝者,以關節痠痛遊走不定為特徵。(2)著痺風寒溼痺中偏於溼勝者,以肢體痠痛重著,肌膚不仁為特徵。(3)痛痺風寒溼痺中偏於寒者關節痛劇,疼痛不移為特徵。

2.熱痺素體陽盛或陰虛有熱,復感風寒溼邪,鬱久化熱;或感受熱邪,留注關節,出現特徵性的關節紅腫熱痛或發熱。

3.痰瘀痺阻及久痺正虛病程日久者,可出現痰瘀痺阻氣血不足及肝腎虧虛。

注意平時注意保暖、防寒、防潮,避免風寒溼之邪侵入人體。汗出勿當風,患者應加強個體調攝,如房事有節、飲食有常、勞逸結合、運動後不可乘身熱汗出入水洗浴等。起居作息規律化等。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運動,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對外邪的抵抗力。患者對寒涼之品不宜多食,如雪條、竹筍、通菜等。


四肢癒合


渾身痠痛酸脹,有時還經常移動,是屬於氣血不暢或是溼氣太重造成的。吃藥或是運動,只能起到抑制作用,很難斷根。最好的辦法是,在堅持運動的同時排去體內溼氣。祛溼就是排汗。

七、八年前,我檢查出坐骨神經,嚴重時走路一拐一拐。從此,我堅持鍛鍊,雖然緩解很多,但腰部仍然酸脹。今年夏天,一道智力題提醒了我:什麼東西越熱流出來的東西越多?那分明就是“汗”嘛!在三十五、六度高溫天氣,我試著習慣涼水洗澡改用滾燙的熱水,泡上十來分鐘,渾身汗流不止。僅僅一個星期,腰部酸脹感幾乎消失了。後來堅持泡澡一個多月,連臉上長的黑刺也泡沒了。

冬天來了,最注重是保暖。一旦冷風灌進體內,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酸。要學會自我調理,不宜用藥。如今各個社區都有健身設施,堅持天天去吊吊膀子、按按摩,有益無害。


葉平


吃點中藥會改善的,真的有效,我今年也46歲,長期腰痛和疲勞,一個是年齡的原因,還有一個是當年放化療造成的,連續吃了三個月的中藥,腰痛大大緩解,遇到冷風和勞累也會痛,但是兩三天就會自我恢復,真的很神奇。不是做廣告,親身體會。不必去三甲醫院一個號200的專家,去些社區的醫院,找些診室排隊老長的醫生看病,又不貴效果還很好。中醫在民間啊!


萌萌達倫卡


國慶節後,我的身體就是天氣預報,一直東痛西痛,不知啥原因?但有一點我要和朋友們分享一下,我是用熱水袋來緩解我的不適,相對而言人比較舒服點,當然這也是因人而異,等明年開春後隨著氣溫的上升,痛的不適感明顯會好多。


平安是福56560


導致這個症狀的原因有很多,在此我補充一個經常被漏診的因素----筋膜。

日常的運動損傷康復我們很少提及筋膜,但其實筋膜的問題也可能對康復產生很大的影響

1.

什麼是筋膜?

筋膜是一個包裹著肌肉,骨骼,器官的連接組織,貫穿全身。其中人體有12條筋膜鏈,從頭到尾鏈接與筋膜形成筋膜網包裹全身。

2.

筋膜緊張的表現

筋膜緊張的表現有以下三點:

01. 肌肉發脹

02. 肌肉痠痛,走多了肌肉會有痠痛感,甚至久坐、躺著肌肉都有痠痛感。

03. 肌肉發緊,身體緊繃,像是被繩子纏住的感覺,覺得沉重,覺得出汗,揉一揉會好受些,總會覺得身體很累。

3.

影響筋膜的原因

1.溫度

當外界氣溫降低時,身體在處於溫度較低的情況下,筋膜和肌肉會變得僵硬。在沒有進行熱身的情況下,會覺得身體僵硬,就像有些人早上起來會覺得膝蓋僵硬,活動一會就好了,類似於熱脹冷縮一樣。

活動後使身體熱起來,將筋膜和肌肉都處於一個放鬆的狀態,就不會有緊張感,從這可以看出運動前熱身,冬天保暖的重要性啦。

2.姿勢

當一個人總是經常保持一個姿勢久了,例如含胸駝背,長時間筋膜保持在這樣的狀態下形成記憶,這樣筋膜也就緊張了。

3.情緒和壓力

大量的資料顯示筋膜炎多發生在工作壓力大,情緒低落,焦慮更甚至輕度抑鬱的人群。心理上大腦給身體一個防禦的信號,彷彿是把身體蜷縮起來,從而影響了筋膜的緊張程度

4.

筋膜緊張的處理辦法

上邊說了那麼多,筋膜緊張我們要怎麼處理呢?

1.熱敷

緩解筋膜緊張造成的痠痛感。適用於大部分筋膜緊張的人群,操作性強,在家就可以完成。一般只需十幾分鍾症狀便可緩解。

2.有氧運動

對於有運動能力,且沒有運動損傷的這類人群。提倡有氧運動,比如慢跑,功率自行車讓身體熱起來,促進血液循環,達到緩解筋膜緊張的效果。

3.筋膜刀

筋膜刀的使用可以有效鬆解筋膜。但是需要專業康復師操作完成,所以不建議自己在家使用。

不知道看完這篇文章後大家對於筋膜是否有了初步的瞭解呢?最後希望大家保持身心愉悅,擺脫筋膜問題的困擾,更多康復相關問題可以私信我哦


銳博運動康復陳老師


看看中醫吧,運氣好的話,你可能會有所收穫!我的實例,我的孫子前幾年經常喊頭痛,著了多次西醫,做了很多檢查,最後說是左側頸動脈狹窄造成,請開藥,醫生說沒有這種藥。無奈,到中醫科找到一個教授看,他連檢查單看也不看,哼了一聲,什麼狹窄!看看舌頭,按按脈,開了十多天的中藥,其中有一種叫正天丸,回來服藥後效果逐漸顯現,到後來還沒有吃完開的藥,竟然好了,到現在有三,四年了,安然。


用戶91506120010


如果是腰背疼痛的話,可能要考慮肺癌,尤其是對有吸菸史工作環境中粉塵濃度高的人來說。

肺癌早期的發病隱匿,如果覺著自己疼痛的已經比較明顯,就要試試胸部CT了,不要拍X光片,X光片的肺癌檢出率只有15%左右。

那麼肺癌為什麼會導致背部疼痛,這是和肺癌侵犯肺周圍組織結構相關,肺雖然對於痛覺不敏感,但肺外的兩層皮也就是胸膜則集中了大量的痛覺神經,胸膜是貼附在肺外表和內襯在胸壁內的兩層膜性結構,當腫瘤刺激或者侵犯到這兩層膜時會產生較嚴重的疼痛感,另外,如果腫瘤侵犯到

肺內大的血管和神經時也會產生疼痛。

另外肺癌產生劇烈的背部疼痛還有可能和肺癌侵入背部肋骨和脊椎骨有關,肋骨是我們肺外保護結構胸廓的主要支持組織,骨頭的外表是骨膜,也是神經很豐富的組織,不管是轉移還是直接侵犯,都會導致背部的劇烈疼痛感。

即使平時不吸菸、不接觸粉塵,身邊的二手菸、廚房油煙、霧霾等等因素都可能會導致肺癌,及早診治,不要掉以輕心。

有呼吸道疾病方面的問題請私信我。


呼吸科醫生姚宏胤


東山蜜蜂園老農來回答,渾身疼,不是溼,不是瘀,不是寒,更不是熱,燥在表疼,裡疼很少又是局部陣疼,經絡不通也是局部疼,四十六歲如果是女士,就有血虛傷陰的可能,檢查不出什麼病,就是沒有達到致病值,現在是冬天,正當時,建議羊肉連骨頭兩斤,肉桂15克,生薑適量,當歸20克,生地30克,草果5克,白豆蔻10克(後下),燉蘿蔔兩條(斤),分兩頓中午吃,看看效果如何。


用戶1802023367429


首先去醫院查一下風溼因子,血糖(周圍神經炎)尿酸,血脂等。如果各項指標正常,可看中醫。中醫對慢性病治療比較好。例如針灸推拿。

有些和遺傳系統,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的有關疼痛,最好到大醫院查。

要加強鍛鍊,曬太陽。

可以念念彿,參加一些健康的活動。最主要的是打起精神來,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精神的力量是可治癒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