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年輕人在公交車上有位置也不坐,你怎麼看?

人間一覽


我自己親身經歷 深圳3號線 1號線轉3號線 八點多鐘那叫一個擠啊 車廂擠滿了人 我正前面有個人做了兩個站下了 這個時候位置就空下來了 唯一的空位 既然沒人坐 空位靠我最近 我沒選擇坐下來 我當時就在想 我沒坐 是不是大家都在客氣著 我沒坐 他們也站著 看著?我看了下週邊還是特別擠 大家就這樣擠著站著 我在想是否有人也在想我為啥不選擇坐下來?這空位就走了兩個站 進來的人擠不進來 靠著空座位的人又選擇不坐 有意思 其實很多時候細心就能發現 有座位都不坐的人站著 且一直站著 在面對有空坐的時候 是否糾結該不該坐?還是站著站著就到站了 但是很多情況下 剛進車廂的人相比從不客氣 第一時間就是找座位坐下來 很有意思 我個人覺得出發點都是希望可以坐著 但沒坐著人呢站著站著也就不在乎坐於站了 如果後面半途中有足夠多點的座位當然還會選擇坐著吧 好有意思哈哈哈


周28863154


坐公共汽車什麼人都有,什麼素質的人都有。絕大多數人的素質都非常好,尊老愛幼的光榮傳統沒有丟。極個別人不讓座。極個別的老年人倚老賣老,為老不尊。缺乏自尊自尊自愛自省。但是,有許多年輕人有位置也不坐。知識型的年輕人比較多,他們懂得坐位誰應該做,誰不應該做。他們有自知之明,不討麻煩。還有些年輕人,他們工作性質就是天天在坐著I作,想利用坐公共汽車鍛鍊鍛鍊身體。站一站也是鍛鍊。還有的年輕人想別人之所想,急別人之所急。他們默默的把座位留給別人,有的年輕人看起來確實很疲憊。他們站著也很吃力。還是不去坐那位置,許許多多的年輕人,他們有知識,有素質,有修養。他們的所作所為。同車的人雖然都不說什麼。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杆秤。對年輕人投去了讚許的目光。如果在公共汽車上都互相謙讓一下,就不會出現無理取鬧的各種醜態,各種低俗的行為,創造社會文明和諧,每個人都有一份。我們要像有素質人學習致敬。對不文明的行為進行鞭策和聲討。形成風清氣正的好環境。


慈音1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大吃一驚!

我這是被監控了嗎?

因為我正在公交車上,而且就是明明知道我邊上的乘客要下車了,我卻讓隔著兩個人的另一位阿姨過來等著……

高科技太可怕了!

不說笑了,我今天上午因為有事兒外出由於去的地方開車停車不便所以改用了公共交通。就在剛剛返程的路上上了公交車之後身邊有一位阿姨(我後來叫她來坐的那位)把自己的座位讓給了另外一位年齡明顯比她還長的阿姨。

大概三四站吧,我聽到我邊上的坐著的乘客說要下車,然後就把之前那位讓座的阿姨叫過來坐,阿姨很客氣不肯過來,但是我還是明確的告訴她“您之前有座讓人了,那麼這個座你就應該坐,我坐不合適,也坐不踏實”其實我心裡還有一句話“你再不過來我身邊的幾位年輕人可就不客氣了,他們也挺到了並且已經開始擠我了……”

結果比較搞的事情是我身邊的座位下去的是兩個人,阿姨被我叫過來之後坐了一個,另一個果然還是被身邊一位女青年不客氣的擠了過來坐下。

我倒是無所謂,反而那位阿姨非要讓我坐她起來,這怎麼可能呢是吧!

這就是我剛剛遇到的事情。

我現在已經下車了,十多站都是站著的。再有空座也沒去座。

其實真的也沒想什麼,要不是題主這個題目我還真沒注意過這個問題。

我想了一下為什麼我不會去做的原因:

1、整天坐著也坐煩了,站一站、走一走的感覺也不錯。

2、公交車上年長的老人還有女性比較多,我一大老爺們坐不踏實,我現在坐了還得起來給他們讓。

3、我腿長如果坐下就必須“挺胸抬頭”否則稍微一往下出溜膝蓋就會頂在前排靠背上,所以不如站著來回被晃悠的舒服。

完了,才編了三天理由我就詞窮了……

總之真的沒想太多,就是不想坐而已!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這個問題我也經常會想到,因為我也是有位置也不會坐,除非是路程很遠,才會到後面找個位置坐。我來說說自己作為一個你所說的“年輕人”的想法。

因為我每次坐公交都是幾個站就到地鐵站,所以一般都是就算是有座位也是走到後門站著,方便待會下車。

如果是遠的路程,我會直接走到後面坐,儘量坐裡面,因為那麼遠的路程肯定會有老人上車,坐後面比較不用去注意讓座,可以安心睡會覺,要是後面沒位置就坐前面,但是就總會注意有沒有老人,有時候真的很累就閉著眼睛,但每次看到老人還是會讓座,只是要看有沒有老人上車還是有點累,不理不管又良心上過不去。

距離還好的話,我還是選擇站著,畢竟站著就不用管其他的事了,因為自己經常發呆,所以站著是最好的。

還有一種是作為一個上班坐8個小時的人來說,儘量能站著就站著,要多活動活動。所以公交車上站著也就沒什麼。

我是雜七,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得到幫助,贊同的話請點贊加關注哦!


炸七


第一:因為身體原因,自己暈車,一坐下就想吐,我一朋友就是跟我出去公交車從來不坐,太害怕吐啦,他經常羨慕我這種坐麵包車都不吐的人。

第二:因為坐車的距離很近,幾個站就可以到達,就直接站到靠近車門的地方,方便下車 。

第三:因為考慮到中途有很多老年人都乘客上車,隨時要準備給他們讓座,心裡覺得麻煩就乾脆不坐啦

以上觀點同意的點贊吧😀😀😀😀,不同意的歡迎發表自己的意見


娟娟愛做菜


這是社會的通病,年輕上車如果最後面有位,他她們也許會往後坐的,假如後面己坐滿,而前邊還有幾個位空著,這時他她們寧願站著也不想坐。因為坐一站或兩站,如有老人上車還要讓,有時讓慢一時,還招來老人口舌,於是乾脆站著,省心。我在公交車上親眼目睹一件事,有一個老頭剛上公交車,走到第三排子旁站住了,此位坐一個40多歲的中年婦女,友友們都想不到老頭張口說的什麼話,“你比我大吧,70幾了?”當然這女子也不是個善茬,說道:就評你這句話,我今天還就不讓坐了,你愛咋咋地。說著老頭更來勁了,手口一齊動起來,後被乘車人勸阻,但老頭還是不依不饒的說個不停。就這樣車到站女子下車才算結束!現在年輕人不願坐位子,也是無於無奈吧了,唉!誰的生活都不易,年輕人上班也累,加之當前的攀比社會,有時也是打腫臉充胖子,活要面子死受罪,其實個個都壓力山大。奉勸老年人知道叫人尊老,也要適當的去愛幼,去理解年輕人。都互相尊重,理解萬歲吧!


笑對本我


老話說的好,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誰不知道坐著更舒服呢!!!

真的是年輕人不想坐嗎?

因為坐著心裡七上八下的,擔心上來老人,萬一發生衝突鬧心。

所以乾脆站著。

我平常上班坐37路,剛好這輛車中途會經過一個市裡特別大的水果蔬菜市場,每天早上7點,37路全是去菜市場買菜的老人,而且他們三五成群,上了車之後就開始搶座位,所以每次上車就算有座位我都站著,我不是不想坐,是不敢坐。

因為在這輛車上我見證過,這幫老人的威武雄姿,我怕了!!

有一次早上上班,我坐在最後一排,車上上來了兩個拉小車的老太太,上了車之後兩個人坐在一起,後面還有幾個座位,老太太習慣性的將小車放在空座位上,起初大家都沒人在意,等車來到了下一站,忽然湧上來7-8個老人,車上的座位不夠,有個老爺子衝了過來就要挪開空座位的小車這時候放小車的老太太不樂意了,說座位是留給跟她一起買菜的朋友的,兩個人吵得不可開交,我真怕他們在車上上演武打片,我趕緊起身,讓老頭坐我的位置,才平息了這場即將發生的動作大戲。

從哪之後我坐公交車即便有空位置也不願意坐,早起鍛鍊,買菜的惹不起啊!!!






古城故事匯


我家住在小鎮上,每天坐公交車在縣裡上下班,正常情況下車程二十分鐘,公交路線不太多,對老人免費的也就是我坐的這路,而且沿途有三家大一點超市和兩處菜市場,所以每天早上公交車上幾乎都是老人。

對於讓座,我遇到的情況還好,農村人反而都很樸實,沒有明目張膽讓年輕人讓座的,碰到年輕人給讓座,都是先客氣一下,“沒事你坐吧,沒事我站一會就行,哦,那謝謝啦!……”

我一般上車如果碰到有挺多空座的,就直接走到靠後面的座位坐著,如果只有幾個靠前的座位,我也不會坐,直接走到後門附近的地方站著,因為坐了也還要起來讓座,其實沒有人逼著自己讓,只是自己不讓覺得不好意思,車上經常上來八十多歲的老人,年輕人都站著,坐在座位上的都是上了年紀的,經常能看到六十多的給八十多的人讓座!哈哈!還蠻感動的!

因為是小城鎮,所以好多人都互相認識,我經常一上車就碰到認識的爺爺奶奶拉住我,說他下一站就下車了,讓我坐這,如果是後面的座位,我也就謝過之後坐下,如果是前面的座位,我就說不用了,我站後面挺好的,爺爺奶奶們還不停地叫我過去,搞得我還不好意思的,因為前面的座位就算剛坐下,一會兒還是要讓給其他人的,還不如提前佔據一個後面的地方,沒有前面擁擠!


芝芝5664


從小到大看到老人我都讓座,更不用提孕婦小孩了,一直都是這樣,因為我一直覺得好人有好報,但是去年突如其來的一場噩夢讓我失去了最親的人,那個時候我覺得什麼好人好報都是假的。去年夏天邀請七十多歲的姑姑姑父去旅遊,玩得很累,為了在始發站可以坐到座,在太陽底下排半個小時的隊,終於坐上了座,輕軌很大,剛上車坐下,回來一對五六十歲夫妻,還有個他女兒和外孫子,女兒外孫在另一屆車廂,他們兩個人一直在我們身邊站著,完事就讓我起來,我說為什麼,他告訴我想外孫坐,我說我們也玩了一天了,排那麼長時間隊,然後女的說我別說話了,沒素質,我真的很生氣,我三姑七十多歲了,拉著我不要理他們,我就想問問讓座是天經地義的事嗎,不讓就要被人罵?


Z先生W


這就是老年人沒法比的當代年輕人素養。

我也基本同意有些人對老年人乘車的評價。有一次,也是早上坐車。大概也是不到八點多吧。呼啦啦一上車,落座一看,只有2-3人是年輕人,其他全是老頭老太太。而且,半路上上車的也是老頭老太太。搶座的都是老年人。學生模樣的大都站著。有時候,空著座位,年輕人也不坐。還有一次聽課,老年人也是佔座,幾乎打起架來了。最後管理人員不得不按人名定坐。

兩代人經歷不同造成。我們不能怪罪老年人本身,這是歷史侷限性造成的。記得香港行政長官(不記得哪位了)說的話比較感人:對待大陸同袍個別在香港擁擠的情況,我們應寬容、包容。老年人的年輕時代,教育有限,而且揹負著重大的歷史傳承(從解放至經濟發展過度)。而當代年輕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因此,當我們乘坐公交車的時候,應當寬容、包容老年人的一些行為。國家一方面給與更大的幫扶,另一方面也要組織學習,提高素養。畢竟,活到老,學到老,是我們的優良傳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