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有什麼辦法阻止以套現為目的的公司來IPO?

蘇有885


每月選100支來預備發行,承諾永不套現,馬上發行,承諾30年不減持,一週後發行,承諾

20年不套的,二週後發行,承諾10年不套套的,三週後發行。原始股每年減持不超過1%,年銷售與利潤同時增長,次年才可減持,分紅超過圈錢數後才能減持。


czh901201


三條可以拯救中國股市:

1.股票總數控制,目前3500多家,退市一家上市一家,所有的人都盯著上市公司,如果敢弄虛作假立即退市,退一家上一家。

2.解禁股上市,能突破歷史最高價就可以解禁,否則不能解禁,比如中石油如果能突破48.6元的歷史最高價,就可以解禁股上市,避免新股上市的瘋狂操作。

3.再融資,分紅如果超過首次融資的,允許再融資,如分紅沒有超過首次融資的數額,嚴禁再融資。

多講點有用的,少講傻話,少捱罵!相信你能行!


Youth201690224


自古以來,IPO似乎都帶有“套現”的屬性,畢竟股票公開上市了,就可以自由買賣。要說有什麼方法阻止惡意IPO套現,那可以借鑑一下歐美髮達國家的股市政策,畢竟人家的股票市場歷史很長,也很成熟。

制定更加嚴格的退市制度

美國股票市場的上市制度為“註冊制”,股票發行註冊制主要是指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時,必須依法將公開的各種資料完全準確地向證券監管機構申報。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是對申報文件的全面性、準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作形式審查,不對發行人的資質進行實質性審核和價值判斷而將發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給市場來決定。

從註冊制的解釋來看,在美國上市會比在中國上市容易,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所以很多國內大公司都會選擇到海外上市。一是不用排隊那麼長時間,不然黃花菜都涼了;二是上市對於業績要求沒那麼嚴格,虧損多年照樣可以上市。

上市雖然相對容易,但退市制度是非常嚴的,在美國,股票換手率通常不高,如果公司經營不善,就會出現股價極度低迷,很容易觸發退市機制。簡單地說,就是如果這隻股票的交易持續低迷就會觸發退市。

相對於A股的財務造假才罰個幾十萬實在是太輕了,可以更加嚴厲一些,只要發現公司有造假的行為就退市,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的資金安全,也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不然造假的代價過輕,就會有很多上市公司鋌而走險。

嚴厲的退市制度可以很好地保護投資者的權益,也給一些不懷好意想著上市圈錢的公司打個預防針。

投資者自己要做好防範風險的工作

其實,作為散戶的我們,有些事情是控制不了的,比如說大股東要套現的問題。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在幾千個上市公司中找到一些優質的股票來進行投資,儘管不能保證100%準確,但至少風險會低很多。

對於一些不懷好意的上市公司,我們就要拒之遠之。



複利奇蹟捕手


問題是管理對此認為理所當然,而股市大盤一漲,就認為金融風險來了,極盡一切手段強按下去,你你看這幾十年,哪次反彈不是管理層摁下去的,發社論,風險教育,半夜加印花稅,各種喊話,查融資,等等真的是極盡一切手段,而無論怎麼跌,他們就藉口不干預市場,從不做聲,立場無比堅定的執行ipo常態化,中國股市怎麼可能會漲???


更深更藍287


沒有規矩何成方圓,減持套現氾濫成災,今年股東高管減持超過15年牛市,這樣的股市有什麼希望,有的專家還天天喊健康牛市,慢牛可期,如果真的有慢牛,股東還會不斷減持,就是違規也要減持。

高管股東緣何違規也要減持,一方面在於處罰很輕,很多違規減持只是發一個警示函關注函,面對數百萬甚至千萬元減持所得警示函和關注函有意義嗎?提醒股東要合規減持增加法律意識有用嗎?難道他們真的不懂減持法規,實際上就是知法犯法。

另一個是短期股價漲幅不小,或者估值較高,擔憂預先發布減持公告影響股價下跌,降低減持套現收益,在處罰不到位下,自然選擇先斬後奏,減持股份再說,

減持氾濫成災在於減持規定太寬鬆,我一直質疑jianchi制度為什麼不與美國144A條款看齊,ipo要與美國看齊,懲罰造假、退市制度、集體訴訟機制減持規定則要與美國分道揚鑣,這不是選擇性失明嗎?有利於IPO的要與美國看齊,有利於市場更加健康運行有利於投資者利益保護的堅決不與美國製度一樣。

144A條款規定,美國年度減持一般不超過總股本1%,我國減持規定可以有大宗交易、競價交易和協議交易,年度最高減持可以達到12%。是美國的多少倍。

面對減持氾濫成災,還有專家呼籲進一步放寬減持規定,不知道這些專家是怎麼想的,

我一直呼籲再度修改減持規定,要參照美國144A條款,嚴格限制減持比例,加大違規違法減持處罰力度,違規違法減持一律回購股份。

不修改減持規定,減持氾濫成災就不可能改變,畢竟減持有法可依,


杜坤維


很簡單,原證券條例就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流通股是以發行價購買的股票,價格遠大於面值(1.00元),非流通股、也叫法人股,是以公司發行前的資產,以面値(1.00元)換算成股份,由公司的原產權人持有的股票,在公司破產時享有清算優先權,但不能流通,其它的股權相同。後來,由於政策的原因,強調“拉弓沒有囬頭箭”。以折股的形式(一般都在3:1以上)強行上市流通,行成大股東蓄謀跑路的可能。現在不是提初心嗎?只要囬到股票條例的初心,正視兩種股票持有成本的巨大差距,恢復關於流通股和法人股的設定,堵住大股東跑路的條件,問題就迎刃而解。

另外,大股東一般都是股份公司的決䇿者,其減持行為對於公司運營產生的影響,有時是難以估量的,堵住其減持的條件,迫使其用心於公司的運營,對公司的發展利大於斃。


手機用戶聊遣餘閒


A股主板市場並不是沒有辦法阻止上市公司原始股東套現,比如原始股東三年期限售行為。所以,對A股不要錯誤的解讀。當然,現在主板市場對上市公司原始股東套現行為的制約並不凸顯,沒有當前科創板合理。

金老師認為A股主板市場可以效仿科創板的制度,科創板對於原始股東、核心技術人員的套現行為作出了很多限制,比如一年期只能在二級市場出售股票比例小於1%,如果大於1%需要自行尋找認購者,並且做出了更長時間限制的制約,還做出了更嚴格的退市制度。

A股是為企業融資的重要市場,近些年來一些上市公司原始股東不斷的減持股份、質押股份,很讓普通投資者吃虧。所以,阻止上市公司原始股東套現,一直是中小投資者所期待的。在這裡金老師認為有兩點:

1、A股市場上市公司阻止過度套現行為的必要性。如果沒有合理的制度制約上市公司大股東、原始股東套現,二級市場未來的融資能力勢必會大打折扣,為實體經濟“輸血”的作用也就不復存在。金老師認為效仿科創板制度是可行的,但對於A股主板市場的上市公司時間而言,以及已經有過大幅減持的上市公司,效果可能並沒有現在的科創板明顯。當然,對一些新上市的上市公司會有凸顯的效果。

所以,對一些上市公司時間長的公司,要加以業績表現、分紅表現、科研貢獻。既然上市公司佔用了市場最好的資金,也就有著為市場做出最好貢獻的準備,規定盈利效果,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如果未達標,原始股東、控股股東、核心技術人員不得在二級市場套現。

2、企業上市最大的功臣是誰?當屬創業者。所以,對於創業者有套現改善生活的需求,也不為過。所以,在業績符合要求的基礎上,允許在二級市場低比例套現,也是有激勵作用。

總結:金老師認為效仿科創板,以及利用業績規定和完成以後的低比例套現許可,能有效防止公司套現而來IPO。


厚金說


有三個辦法:限制減持,強制分紅,A股港股化。


強制分紅:股市的本意,是為了上市公司融資,做大做強企業,回饋股東(股民)。但現在A股的多數公司,營業賺錢自己留著,從不分紅!不分紅也罷,股價也不漲,每年業績都很好,股民卻不受益。

所以要採取強制分紅,股民不管大小,100股也是公司股東,有享受公司營業利潤的權益,強制分紅,讓上市公司把利潤拿出來,而不是熱衷於自己收藏。



限制減持:現在A股IPO有限制減持,有的是兩年,有的是三年。其實上市公司根本不在乎限制幾年,30元減持,20元也減持,10元照樣減持,因為人家的原始股是1元,多少錢減持都是賺。所以有很多股票明明在低位,大股東還不斷減持。這樣誰不想著上市呢?

限制是限不住的,但也一定要去限制,與此同時應該規定上市公司減持後一定時間內必須增持回購!這樣上市公司也會考慮把股價漲上去,合理減持,合理增持,讓大股東的成本不能永遠只是1元



A股港股化:公司樂於上市,股民樂於打新,根本原因在於股票上市後都會漲,中籤等於白撿錢,但這隻限於A股。港股就不是這樣的,上市當天破發滴比比皆是。因為中籤也有可能虧損,股民不再搶著打新股,沒有了稀缺效應,新股上市更不可能連續上漲。

想想一個企業,如果股票上市就破發,對外的名聲會不會不好,對公司的業務會受影響,還會有那麼多公司搶著上市嗎?

一切變革都需要制度支持。


財經小龍女cool


法人股不準流通,只許法人間轉讓或永遠以分紅為目的,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套現等的不信心或投機自己企業的行為!然而,一切的錯誤都是造般美國的全流通以後,才成為一錯再錯的後果!能很快的套現成利,誰還那麼傻的去搞長時間存在很大風險的經營?不知道人生短暫嗎?若想改變必須重新定義股權現在的不利規則!


兵心詩韻


上市不可怕,因為好的公司上市,不僅給予了投資者更的機會,也可以給好的公司一個合理發展的空間。

但是可怕的是,上市不是為了融資,而是為了圈錢。這樣的行為就比較可恥了。

什麼是融資?

融資說白了就是拿著投資者的資金去發展公司,提升業績,擴大利潤和回報率。然後把這些利潤投入到未來的發展,並且給予投資者一定的回報。

這是一種良性的循環,利好自己公司的發展,做強企業,還可以給予投資者更多價值投資,長線持有的信心和利潤。

但,什麼是圈錢?

圈錢就是以發展公司為名,問投資者借錢。但是借來的錢根本不是實質性的投入到公司的發展,產品的優化,以及產能的擴充上。那麼投資者投入了時間和金錢以後,可能還會面臨股價下跌,業績下滑的窘境,造成了長線持有的不堅定,甚至投資的虧錢。

什麼辦法阻止以套現為目的的公司來IPO?

1)靠自己。

對於那些業績沒有起色,常年出現時虧時贏的公司來說,堅決抵制,不要因為一時的概念火了就去買入,這樣的公司長遠來看是沒有投資價值的,更多的是圈錢而不是融資。

甚至對於那些瘋狂套現的股票來說,更應該避而遠之,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公司,談什麼讓我們相信。

2)加大處罰力度。

對於那些打著“融資為名,發展為由”,但是背地裡卻是挪用資金,謀取私利,甚至業績造假欺騙投資者的行為一定要嚴厲處罰,並且加入更重的刑法處置,這樣才會讓上市公司和一些董事瞭解利弊的嚴重性,從而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結論:

上市公司套現不可恥,因為人家上市也是為了賺錢。但是瘋狂套現,甚至瘋狂圈錢不做實事和發展,那就非常可恥。

對於這樣的上市公司來說,既然不能讓他們簡單退市,那麼我們只能靠自己的分析和判斷,辨別垃圾股和成長股的區別,從而避而遠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