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i9-10900K現身,10核20線,睿頻5.1GHz,電暖爐一個

自第五代酷睿開始,英特爾就一直圍繞著 14nm 工藝而行,無論是筆記本、桌面級別亦或者服務器領域,近兩年雖然已經量產其 10nm 工藝,但因為尚未成熟,暫僅限於移動端的低壓處理器,高性能處理器仍然依賴 14nm 工藝,而對手已經全面普及 7nm 工藝,因此英特爾引以為傲的 14nm 逐漸成為其絆腳石。

經過多年的打磨,英特爾已經把 14nm 發揮到爐火純青的人均 5GHz 時代,如果放在以前,intel 可以悠然自得慢慢擠牙膏,但在科技界一時領先不代表能一直領先,不進步就可能被追上,自 2017 年 AMD 推出銳龍處理器開始,英特爾的好日子就慢慢的結束了,開始兩年英特爾憑藉工藝優勢尚能保持領先,不過這種優勢到去年就蕩然無存了,因為 AMD 推出了基於 7nm Zen2 的系列產品。

英特爾i9-10900K現身,10核20線,睿頻5.1GHz,電暖爐一個


得益於 IPC 以及工藝的加持,Ryzen 3000 系列除了多核性能大為領先之外,一直弱勢的單核性能也追趕而上,而 16 核心的 3950X 更是追平了英特爾 18 核的 HEDT,因此英特爾不得不把新一代的 HEDT 處理器的價格大幅下調,而即將推出的第 10 代桌面產品 Comet lake-S 系列,英特爾也把核心數量最高提升至 10 核心且頻率也更激進。

英特爾i9-10900K現身,10核20線,睿頻5.1GHz,電暖爐一個


英特爾i9-10900K現身,10核20線,睿頻5.1GHz,電暖爐一個


無意外,英特爾第 10 代 Comet lake-S 依舊是 14nm skylake 打磨,除了核心數量進一步提升之外,也更換為 LGA1200 接口,所以必須搭配新的 400 系列主板,但卻沒有增加對 PCIe4 的支持,而作為 Comet Lake-S 十代桌面酷睿中頂級的型號,Core i9-10900K 最近已經在 3DMark 數據庫中現身,基本與之前報道的相吻合,核心規格升級為 10 核心、20 線程,睿頻加速已經超過上代旗艦 Core i9-9900K 達到了 5.1GHz。

英特爾i9-10900K現身,10核20線,睿頻5.1GHz,電暖爐一個


根據挖出的 3DMark 數據,Core i9-10900K 的規格基本和此前傳聞的相符,新資料顯示,i9-10900K 有著 3.7GHz 的基礎頻率以及 5.1GHz 的單核最高睿頻加速,相比之下目前的 i9-9900K 的基礎頻率以及單核睿頻分別是 3.6GHz 和 5.0GHz。

當然 i9-10900K 還有黑科技加持,那就是 Turbo Boost Max 3.0 以及 Thermal Velocity Boost 技術,在這兩項睿頻技術加持下,可以把單核頻率進一步提升到 5.2GHz 以及 5.3 GHz,性能值得期待。

英特爾i9-10900K現身,10核20線,睿頻5.1GHz,電暖爐一個


英特爾i9-10900K現身,10核20線,睿頻5.1GHz,電暖爐一個


值得注意的是,以增加核心數量和提高頻率加強性能的前提就是功耗的增加,雖然 3DMark 未有標出 TDP 參數,但此前的消息指出 i9-10900K 將有著 125W 的熱設計功耗(PL1),比 i9-9900K 的 95W 要高,至於滿載功耗(PL2),英特爾給出的數據是 250W。

但實際情況可能不容樂觀,之前有主板商透露,i9-10900K 的最大滿載功率已高達 300W,因為全部 10 核心要加速到 4.8-4.9GHz 可不是鬧著玩的,已經把 14nm 推倒極致,目前 8 核的 i9-9900KS 的滿載功率都可以達到 250-275W,而 10 核心的 i9-10900K 突破 300W 也並不奇怪,如果超頻的話功耗還將更高,因此 Z490 平臺對電氣性能要求將更高。

英特爾i9-10900K現身,10核20線,睿頻5.1GHz,電暖爐一個


除了提升核心以及頻率,英特爾第 10 桌面產品 Comet lake-S 的第三個重點就是全線普及超線程,所以除了 i9 之外,其餘的 i7、i5、i3 系列也將支持超線程技術。

目前已經知道 英特爾 第十代產品將推遲,根據近期的消息來看,Z490 主板將可能在4或5月份上市,那麼第十代 Comet lake-S 系列處理器應該也會在這一時間推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