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個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位?

貓眼觀史


科舉制度的偉大之處

在古代世界,中華文化的偉大之處之一,就在於早在中古時代(隋唐時期)開始,中華天子就通過制度設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門第現象的發展,緩解了階級固化,讓底層社會的子弟,有了可靠的上升通道——這一制度,就是科舉制度。

儘管在當代,科舉制度備受詬病,但不得不承認,在明清時代,因為政治腐化緣故,科舉已經失去了很大的公平性(比如蒲松齡在《聊齋志異》裡面,曾撰寫《席方平》等篇章,抨擊科舉制度),但即便如此,清人筆記裡面,也要承認一個現實,那就是即便是做官的家庭,也很難保證世世代代都在朝廷中做官——所謂富不過三代。這就意味著,再壞的科舉制度,也杜絕了世卿世祿現象的產生。


在我國古代,科舉的第一名被稱之為狀元,那麼,在古代,狀元大致相當於當下什麼學位(學歷)?

狀元有多難考

早在春秋時代,華夏先民就有了較為完善的教育體系,將教育模糊的分為“大學”和“小學”,甚至儒家經書《大學》裡面,開宗明義闡明瞭“大學”的宗旨: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儒家先賢將學問劃分為“大學”和“小學”的同時,古代統治者在學制方面,也做了層次劃分:首先要考童生,考過童生之後,才可以考秀才。考過秀才以後,則有機會考舉人,考過舉人以後,有機會考進士——而進士的第一名,就是狀元。


在古代,科舉考試具備寬進嚴出的屬性——既作為童生來說,只要沒明確被朝廷剝奪參與考試的資格,不論多大年紀都可以考秀才,不過,秀才的通過率之低,不亞於今天的985大學錄取率。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就是一個活到五十多歲,依舊沒能考取秀才功名的老童生。而從秀才考到舉人,這一關更阻攔了絕大多數人的上進之路——比如《儒林外史》中的范進,就是多次考舉人沒考上的秀才。從難度係數來說,范進中舉後的瘋癲,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結合秀才、舉人的難度係數,可想而知,進士第一名:狀元的難度係數,有多大?

古今教育對比

清朝光緒三十一年(西曆1905年),清帝國宣佈終止科舉制度,引進西方學制。時至今日,世界各國的學制層次,依舊是以西方國家為標杆:小學、初中、高中(包含高中同等職教)、大學等等。

個人感覺,古代狀元和今日的學位,是不具備可比性的。因為在我國古代,狀元的學歷地位,相當於博士。但是,在古代,狀元是可以直接做官的,而當下清華、北大的博士,都未必有機會做官(比如說清華生物學方面的博士,時常存在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狀態)。



如果強行讓古代狀元和當下的學位進行接軌,小編覺得,古代狀元大致相當於本碩博均出自名校的具備政治學、法學、文學博士身份的人——因為科舉第一名,意味著文采要好,而進士是要從政的。


藤樹先生


“一色杏花紅十里,狀元一去馬如飛。

金榜題名,高中狀元,可以說是古代封建社會下所有學子的最終夢想。古代科舉考試名列第一者方為"元",而殿試第一名才能稱為"狀元",能夠在皇上面前得到第一名,那麼就相當於得到了皇帝的認可,這在封建社會無疑是最高的榮耀。狀元一直都是所有讀書人追尋的目標。

隨著時代變遷,科舉制的廢除,“狀元”也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而現代社會總喜歡將各地高考的第一名稱呼為"狀元",每年也因此誕生了各種省份地區的文理高考狀元,但是封建社會的狀元若是在今日,相當於什麼學歷呢?

這個說實在的沒有啥可比性,二者學到的東西完全不一樣,我們如今的學歷分為小學,初中,高中,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我們現在的學科,就單單拿出數學這一項而言,我相信一個普通的高中生的水平可能就要生生碾碎古時候大部分狀元。

而古代科舉制度考的什麼呢?雖然各朝各代的政策不一樣,但是總體而言可以分為儒家經典(這個我們可以理解為閱讀理解加古文背誦和詩詞歌賦,這個對我們而言有點困難了(背詩我們還湊合,寫詩相信沒幾個人會)

最後就是治理政事了,就是考你一個地區發生了大事小情你會怎麼處理。這個是封建社會制度的需要,畢竟科舉的目的都是為了當個官員,需要治理一方。所以二者不是學的一個東西,有點難以比較,若是非要比較的話,就只能夠從側面來試試。

狀元是科舉制度的產物,而科舉制度自隋唐而起至清末而滅,期間總共有狀元六七百餘人,具體數目不可考證。一千多年來狀元就這麼些,可見其獲取程度之難,而反觀我國目前最高學府清華北大每年招生人都要萬八千人,難易程度顯然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碩士博士研究生近些年來也是特別的多。以2015年為例,博士生總數73100人,碩士生總數574300人。數量遠遠多於當年的狀元。

博士後?2010年年度統計每年已經招收已經過萬,咱不要說狀元了,清朝每年大約產生一百餘名進士,以此為比較,考上進士的難度要大於現代的博士後100倍之多。更不用說什麼拔得頭籌的狀元郎了。而從進士到狀元,難度又遠大於百裡挑一。

由此可見,硬要做比,博士後已是現在的最高學歷,但考上博士後的概率仍然是古代高中狀元難度的一萬倍以上。


歷來現實


要問中國古代狀元相當於什麼學歷,要看看中國古代讀書人的金字塔結構。

這裡先駁斥一種說法,認為中國古代童生=小學生,秀才=初中生,舉人=高中生,進士=大學生。這麼一算,狀元就是現在的高考全國狀元,也沒什麼了不起。實際上,這個對比拿到建國初期可能還比較合理,那時候讀書人金貴。放到21世紀絕對是大大低估古代科舉知識分子的能量了。


先說童生。童生在古代是最入門的讀書人,不限名額。但是古代讀書本來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並非人人可行。而現代我國已經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基本上大部分人都能初中畢業。所以,古代的童生大概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生或普通大學生水平。


再說秀才。古代的秀才擁有很多特權。經濟上,一個秀才可以免除家裡3個人的勞役,還能享受國家財政補貼的糧食和副食品。政治上,秀才可以不受地方官的刑責,進衙門可以和縣太爺拱手。這在縣令百里侯,破家縣令滅門府尹的年代是極為厲害的。所以,秀才至少相當於985碩士生,或者普通博士生的水平。


而舉人,是三年一考才能考中的。舉人理論上如果不繼續考,是可以立刻去吏部報道做官的。雖然是從八九品的小官做起,但那是官,不是吏。所以舉人至少也相當於現在985或者211博士的水平。

進士是三年錄取三百個,所有進士都能直接被皇帝面試。進士中水平差的會被安排當縣令,水平高的進入翰林院,直接奔著中央領導培訓。所以,進士中能入翰林院的,基本上相當於中央黨校高才班的級別,這已經不是“學歷”能夠涵蓋的了。

當然,進士中的狀元,其實未必比其他一甲二甲進士要牛多少。比如嘉靖二十六年的狀元是李春芳,他曾經擔任過內閣首輔。但他的同學二甲十二名張居正顯然成就比他大得多。


巴山夜雨涮鍋


溥儀在退位之後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在上戶口時他只填了初中,但他的這個初中和咱們現在的初中概念可大不一樣,畢竟人家受的是皇家八股文的教育,放到現在大概就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生吧。溥儀不用像部分平民百姓一樣整日以考取功名為目標實屬難得,既然一個初中秀才的含金量都如此之高,那狀元的含金量,著實會更高。

科舉分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到了明清時期各項體系都很成熟了。童試即童生試對應到現在就是九年義務教育,你要想往上爬,無論年齡多大,都得先參加童試,所以有時間我們看到一群孩子在陪一個老大爺一起考試也能理解其中的緣由了。那麼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再想上高中可就不是學區房的問題了,你得參加中考,按成績上學校,所以考上重點高中,你算當上了秀才。

秀才參加省級考試也就是鄉試通過的便是舉人,想當年范進就是如此,鄉試考中的舉人就有就機會當縣令、縣丞等小官了,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接著舉人參加全國考試,通過之後就是進士(老范進又中了),放在現代,這就是大學生的水平了。

進士考試的殿試第一名,才可以稱為狀元,二三名就是榜眼和探花了。狀元並不能與學歷來淪為一談,狀元更多意義代表著考試成績,畢竟僅此一人億分之一的概率。你說他是碩士學歷也可以,說博士或者是博士後也沒問題。


邏輯文史游


狀元,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求取功名的終極目標,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中狀元者,又稱“大魁天下”,是科名中的最高榮譽,那麼古代的狀元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呢?


要想高中狀元,難度係數絲毫不亞於“過五關斬六將”,全國無數的讀書人,要經過童試、府試,會試最後到殿試,多達十幾二十萬的讀書人在爭搶這份榮耀,其過程之激烈可想而知,有些人,從青春少年一直考成白髮老翁。狀元之路漫漫長,猶如蜀道之難。



“狀元”這個稱謂,一直到明清時期才確定下來,在這之前狀元也叫“狀頭”,居首者因曰狀頭,也叫狀元。經過了鄉試,省試的層層選拔,最後成功突圍進京參加殿試的這些人已是鳳毛麟角,可謂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殿試,是由皇帝親自出題,大臣監考,決出殿試前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成為狀元,就等於拿到了功名利祿的入場券,從此以後魚躍龍門,光宗耀祖,所謂“學而優則仕”,古代大部分的讀書人,其實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求取功名,登堂入室成為高人一等的官宦人家。


要想進擊狀元之路,其過程既漫長又艱辛。需要先經過童試(縣級)、府試(州級)、院試(省級),在院試脫穎而出者,才有資格進京趕考,然後再經過一輪殘酷的會試,勝出者才能參加最為重要的殿試。



鄉試每三年舉辦一次,因其常在秋天考試,故又稱為“秋闈科考”,大體上相當於我們今天各省的自主高考。考上了,就叫舉人,就有資格參加會試,會試考試合格者,就叫做貢士或貢生,貢士的人數有著嚴格的控制,名額少到一屆只有300名左右,“僧多粥少”,可想而知競爭有多激烈。貢士雖然不如進士,但實際上已經獲得了進士的功名,只是這個功名,他們還需要參加殿試這一場終極考試來獲得。



殿試的考試地點在京城皇宮的太和殿,也叫御前考試,考場戒備森嚴,一般很難作弊,監考的都是三品以上大員。經過前幾輪殘酷的淘汰考試,能夠躋身最高殿堂參加考試的學子們,只需在殿試正常發揮,一般都能獲得進士功名。當然了,大家最想獲得的,自然就是狀元這一最高榮譽。殿試也是要排坐次的,第一名就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為“探花”,總稱“鼎甲”。取得進士資格後,大部分的進士都可以由吏部安排做官,算是正式准入了官場。

古代的狀元還分文狀元、武狀元。文狀元用的是腦,武狀元則是腦手並用。經過上文陳述,我們知道了古代科舉考試的流程,其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但是,採用八股文的科舉考試畢竟和我們現在的應試教育是有巨大區別的,二者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可比性的。




如果非要與之對應,或許狀元和過去我們的全國高考“狀元”相類似。但是以狀元飽讀詩書,實際水平應該類同於我們今天的博士,榜眼類同於我們今天的碩士,探花類似於我們今天的學士。


大國布衣


中國古代(清朝及之前),考上狀元,是非常困難的,程度不壓於獲得博士後稱謂。

我們來看看:

古代科學考試分為六等,分別為: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第一,凡是讀書的人,自動被人稱為童生,童生就相當於現在的幼兒園和小學前半段。

第二,縣試、府試、院試三級差別不大,每三年舉行一次,考試成績合格者,就是秀才了。

到這一階段,就可以當開私塾,教書育人了。

這個相當於全市中考。

第三,鄉試,每三年舉辦一次,連考三天。考中者,就是舉人了。考中舉人,就能夠當官作老爺了。不過都是縣長以下(不含縣長)的職位。

這個相當於現在的高考。

第四,會試。全國性的考試,每三年舉辦一次。考中者,就是貢士了。貢士就了不得了,起碼一放官,就是副縣長、縣長級別。

這個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畢業考。

第五,殿試。會試考中者,一月後可參加殿試。考中者,統稱進士。但前三名是狀元、榜眼、探花。

武考,也大同小異,只是稱謂不同。

進士就不得了了,以後幾乎個個是朝廷重臣。

這個相當於研究生畢業考試了。前三名者,那自然是博士後了。

古代說,寒窗十年苦讀,一朝考中,說的是中舉人。那就得十年,看看後邊,還得六年,才有機會中狀元,十六年,那得多幸運。因此,最終中進士的,五六十歲的人,幾乎佔一半。

所以,古時候的科舉,比現在考試,艱難太多了。


董江波


這個還真不好比,首先古代的狀元是整個國家唯一一個,分武狀元和文狀元,也就是說要“過五關、斬六將”成為NO.1的人,也就是說文狀元在全國每次考試只有一個;

然而現在不同,現在的教育制度,每個學位有很多人可以獲得,並不是說只有一人可以獲得,就算是諾貝爾文學獎也不僅僅只有一人。

如果真的要比的話,只能勉強做個比較。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

強制性比較應該是以下對等關係

秀才——高中畢業,稱得上有些學問的人;

舉人——大學生或研究生,畢竟是在高中生以上的人群;

進士——算是一種類似職稱,姑且算是教授級別;

狀元——有人說是博士,可是現如今博士多如牛毛,倒不如將狀元比作是院士;

其實這種很多人認為的劃分方式有缺陷,畢竟比較方式不同,所需要考量的方面也不同,比如教育、選拔制度、地位、名聲、才能都有關聯。

按照現如今的比較,人們習慣性的將高考第一名稱之為狀元,所以認為古代的狀元應該就等同於現在的高考第一名,也就是說某某省份的榜首。

說實話,因為國家每個省的高考不一樣,考題也不同,如果說是全國性質的高考,那麼肯定就會有第一名,甚至和古代一樣出現多名並列。

最後由皇帝親自出題選拔唯一的狀元,可是現如今我們國家並沒有這種從全國選拔一個NO.1的考生。

(皇帝欽定狀元)

以上都是個人見解,如有不同意見,可以留言,歡迎討論!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歷史新知識,期待您的關注!】


貓眼觀史


古代狀元的價值是現在任何學位都比不了的,博士學位很牛嗎?這都9102年,還有誰家小區裡沒住著博士,還有誰家村子裡沒出過博士?都這種普及率了,還有什麼好牛的?

但是古代的狀元就不同了,有許多州府縣在1300年的科舉歷史上都沒出過一個狀元,其數量上的稀有程度直逼今日的大熊貓,一千多年裡的累積狀元數量只有700多人。

在古代科舉制度出現之前,社會各階層之間幾乎是不流動、不變化的,周代禮制基本上把下層進入上層的通道鎖死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完全是這樣。天子是老大,下面是諸侯階層,再下面是卿階層,再再下面是士階層,最後是平民和奴隸。

各階層之間原則上只允許橫向流動,下級階層向上級階層的躍遷最好想都別想。平民和奴隸要想改變命運只有一個辦法,祈禱吧,祈禱彩票開獎時能選擇你投注的號碼。

這種狀況直到漢朝時期才有所改變,從民間底層選拔人才的察舉制開始實行,舉孝廉、舉秀才這樣的上升通道開始運轉,雖然其公平性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很差的,但聊勝於無吧

可是就這也好景不長,魏文帝曹丕搞出了一個叫做“九品中正制”的名堂,把人的家世背景作為首要的選拔標準,由此出現“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一品壓一品,階層上升的通道又被鎖定了。

這種局面直到隋朝建立才得到改變,皇帝為了加強集權,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入囊中,用“科舉制”替代“九品中正制”,考試這種唯成績論、無差別對待、至今廣泛沿用的極端公平的方式,才第一次在古代全面確立了起來

科舉制度中的秀才、舉人、進士,都有各種名堂的特權。

秀才、舉人可以免交稅糧、免服徭役,犯了罪還享有豁免權,要到省裡請學政把他革除功名才能進行刑罰。現在數以千萬的本科碩士博士學位擁有者,如果給他們這些特權,社會就亂套了

進士的特權就更大了,一般是正縣級(縣令)起步,二甲進士大部分留京做官。一甲狀元、榜眼、探花鐵定進翰林院,將來的上限是宰相、首輔、大學士,最差也是侍郎、巡撫一級的大員。

這麼來比並不是講現在的學位沒有意義,只是說現在的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了,人才成長的路徑越來越多元,像狀元這種集大成者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基礎。


讀歷見聞


狀元並不能與學歷來淪為一談,狀元更多意義代表著考試成績,而中狀元者也不代表學業就此終結,還有諸如翰林院大學士等具備“學術研究”性質的官職,與“學歷”有些相通的地方。而在科舉考試中以名次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三次考試皆為第一叫連中三元。



狀元的階梯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蘇洵

古代讀書人並不是誰都有參加鄉試資格的,在參加科舉考試前還要經過兩次考試才行,代表著受過初級和中級教育,與現在的九年義務教育有著相似的地方。讀書人在經過私塾或者地方官辦書院學習後,要參加人生中第一次晉級考試,即童試。這種考試就是獲取進入地方官辦大書院繼續學習的資格,也是為了獲取日後參加更高級別考試的資格,就好比如今的學生需要從小學開始就建立學籍檔案。通過童試後的讀書人被稱為童生或儒童。


通過童試之後,儒生基本上就會進入地方的大書院繼續深造,為人生中第二次重要的考試做準備,這裡的第二場考試就是為了獲取參加科舉考試資格的院試,也叫做府試,院試就只有獲取儒生資格的人才能參與,而通過院試的儒生又有了另外一個稱呼,即“秀才”,也叫“生員”,相當於如今考上了高中。但不同的是“秀才”已經算是功名在身了,也已經進入士大夫階層,享受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輕易用刑的特權,也算是國家為了保護這些人才儲備,“秀才”中成績最好的“廩生”還按月發給糧食補貼。


“秀才”可以趕巧在當年就參與鄉試,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等個幾年。鄉試一般三年舉辦一次,相當於現在的高考,在科考的第一次考試鄉試中,如果通過便成為了“舉人”,也就是意味著被薦舉之人。鄉試裡邊的第一名為解元,第二名亞元,三、四、五名為經魁,第六名為亞魁。

中舉之後,便可以參加會試,也就是相當於如今的省考,這裡就不單單的是學歷了,而是要進入更高仕途的考試,通過會試後便成為貢士,是進貢給天子的“士子”,貢生第一名則是會元。貢士的名額很少,一般一年年只有300名左右,這就是全國最出類拔萃的300多人,並且算是已經獲得了進士的功名,但是,他們還要參加殿試才能夠最後得到這個功名。

狀元的誕生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到了這裡就會出現一個我們常見的詞“進京趕考”,也就是參加皇帝親自舉辦的殿試,這就相當於國考中報考央部級單位,但還要高出太多規格,都是朝廷重臣甚至是皇帝親自閱卷。殿試成績一般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叫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名也叫傳臚;中此三甲的貢生通稱為進士。在進士評選出來後,會用黃紙書寫下來,稱作黃甲,也叫金榜,因此中進士也被稱為是“金榜題名”。這些取得進士功名的人,朝廷會直接授官,但要根據職官的空缺情況來定,所以,有些進士一生都沒做官的現象也是存在的。



進士科考試在不同朝代均有變化差異,但大致主要有三場。以唐製為例,第一場是貼經,內容大致就是諸子百家經典中詞句的填空題,這種填空直到今天的高考都還保留著形式;第二場是詩賦,是由考生自己作詩、賦各一首,相當於如今的作文題,這也是展現考生文采的重要環節,有些喜歡詩賦的皇帝會因為考生的文采調整最後考試的排名,如唐開元二年的李昂,就是以詩賦爭得了狀元;第三場是試策,以時務為題,考察考生治國之才,這種考試也是相當重要,特別在於明君聖主面前,能夠陳明時弊,提出對策的考生最受青睞。



這三場考試在唐朝時都是一場定去留,實行淘汰制度,有一場考砸了,就排除在狀元之外,而堅持到最後一場的基本上都能中甲。到宋仁宗時期,殿試則以策、賦、貼經、墨義這四場並試的方式進行,待四場考試的總成績下來後才定下最終排名,顯得更為公平。而在殿試中,皇帝會設置專門的“讀卷大臣”來排出前十名,皇帝再由這前十名中親點出“第一甲第一名”,也就產生出了狀元,這裡王公貴族和朝廷重臣的子弟的優勢就不言而喻了。

狀元的名分

現今根據史料可查證的狀元共有599人,其中唐代141人,五代十國16人,兩宋118人,遼代54人,金代31人,元代32人,明代89人,清代114人,張獻忠大西國1人,太平天國3人。在歷朝歷代的發展中,經歷了千年之久才記錄下了五百多人狀元及第,所以說能考上狀元是相當了不起的,在民間還將狀元比作“文曲星”下凡,科舉也成為寒門子弟進入仕途的最佳途徑。


古代狀元起初代表著學識和能力,也是朝廷選賢任能的途徑,能考取狀元基本上也就會在仕途上大展宏圖,如唐代的狀元中有5位官至宰相、8位官至尚書。而清代,狀元中官至一品尚書的有20多人,左宗棠曾經因科舉未中還被李鴻章等人拿作排擠他的說辭。明朝的官員階層裡,還會以進士考取的年份來劃分檔次和輩分,可以說是相當看中科考出身的。



歷史上有有諸多有名的狀元,比如文天祥、譚翤同等,但也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大文豪難中狀元,唐宋兩代共產生了265名狀元中,雖有王維、賀知章這樣的大文人中第,但冠名唐宋八大家的李白、杜甫等文豪無一人中狀元,還有諸如明朝的唐伯虎等,成為歷史上獨特又奇怪的現象。這也說明了狀元的意義更傾向於政治人才的選拔,除非在皇帝喜歡文學的時代,否則文人掛冠就顯得難度很大。

綜上所述,狀元並非是學歷的象徵,當然在大多數情況下,狀元飽讀詩書,通曉古今,是知識淵博的代表,但更多的意義在於朝廷的政治官員的選拔,而非學術人才的選拔。而在歷史上也不乏一些草包狀元,特別是“八股取士”的階段,形成了“狀元不如進士,進士不如落第舉子”的尷尬局面,而又因為皇帝根據喜好欽點狀元,也包含太多主觀因素在裡面。


棍哥觀史


“狀元”一詞不僅在古代科舉制度中出現,在當今社會中也有狀元,但是呢,此狀元非彼狀元,古代的狀元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呢?

我們先來聊聊咱當今的狀元,現代我們多將高考第一名稱為“狀元”,一般是什麼省狀元、文科狀元、理科狀元。我們當下的高考制度與古代的科舉制度有著很大的區別,高考是針對全國的學生沒錯,但是各個省份又根據情況而各有不同,所以當今是沒有全國狀元的。而“狀元”在古代科舉考試中就相當於是獲得了全國第一的成績,可以直接入朝當官,從此改變個人命運,走上人生巔峰。

古時候的狀元分為文狀元和武狀元,今天我們就專來掰扯掰扯這文狀元。全國的書生都以考取文狀元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寒窗苦讀十餘載就為了能夠改變個人命運,達到光宗耀祖的家族目的。這一點呢與現代高考也是有相似之處的,現代高考也是改變命運的方式,而且也因以分數為考核標準和異常嚴格的考察被稱為是最公平的考試。


仔細來分析古人的科舉之路,也跟我們現在的升學制度有些相似之處,只是相對科舉要困難的多。

古代最低級別的考試是“童試”,也就是取得生源的入學考試,如果通過了這個考試進去府學或縣學的,則稱為進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秀才。而秀才呢就相當於我們如今通過了小學考試和升初中的考試,成為一名中學生了。

不滿足於做秀才的人,會再往上考,參加省級的考試,如果通過了省級考試那就成為高中生了,在那個時候稱作舉人。在古代,成為“高中生”了是可以在朝中謀得一官半職當個小官的。很多人一般到了舉人的位置就停滯不前了,滿足於做一個小官,但總有人胸懷大志,想要到達頂峰,這頂峰呢就是所謂的狀元。

要想成為狀元,就要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如同我們現在的高考,考過之後就相當於考上了“大學”,接著參加殿試,殿試是皇帝出面命題的,只要在所有參加殿試的人中獲得第一名,就中了狀元。所以古代的狀元那也是百裡挑一,中了狀元也就完成了學業,成為了國之棟樑。狀元也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獲得了研究生學歷一樣。

但按照嚴格定義上來說,古代的科舉制度是為選拔官員而服務的,也就類似於當今的公務員考試,所以說狀元它並不只是一個學歷,只不過考察內容是以書本知識為主而已。所以從另一方面也可以勉強說,狀元郎就相當於參加全國公務員考試並且總成績為第一名的學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