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店訪記(四)——那些年的樂隊老炮兒們,後來何去何從?

發燒店訪記(四)——那些年的樂隊老炮兒們,後來何去何從?

發燒店訪記(四)——那些年的樂隊老炮兒們,後來何去何從?

不知覺間,發燒店訪記已經到第四期了。

這次要去的店家,也是筆者的老朋友了。

北京克瑞卡丁位於磁器口地鐵站附近的大都會三層,相信玩戶外的朋友對那個地方比較熟悉,整個樓基本都是各種戶外裝備用品店,都和運動掛鉤。唯獨他這個音響店,顯得和主題格格不入,不過這並不影響發燒友喜歡去他那聽音響。

我只知道他的音響店開了好多年,中間換過地方,具體開了多少年我不太清楚。

老闆姓王,但是大家都不叫他王總、王老闆等稱號,而是在音響店老闆中顯得特立獨行的稱號——王老師

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

至於為什麼叫王老師,大多數時間我是跟著別人一起這麼叫的,後來我仔細琢磨了下這事兒。

王老師以前是玩樂隊的,還是大名鼎鼎的魔巖三傑之一,張楚樂隊的鍵盤手。而且可以說是國內樂隊圈兒最早期那批老炮兒了,圈子裡稱呼他為王老師並不過分。

第二點可能是經常會提到的中央音樂學院,印象中王老師是那畢業的,要麼就是偶爾去哪裡教課?這點我並沒有刨根問底過,但相信這種學院的氣息多少和王老師這個叫法是有關係的。

最後呢,王老師真的是王老師,因為他確實是收學生進行鍵盤教學的

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

我很清楚,在那個年代玩樂隊的,很少有能堅持至今,且以玩樂隊作為主業來生存的。大多數都是有一份其他的工作,愛好讓大家走到一起,玩玩樂隊,大多數人中途放棄了,也有人堅持,那個年代靠樂隊演出來養家餬口是相當不現實的事兒(不倒貼錢就不錯了)

王老師現在也是曼陀羅樂隊的鍵盤手,去年還在全國巡迴演出。

毫無意外,我依然覺得,開音響店的老闆,都是非常不務正業的,找不到人兒那是常事兒,一會在上課,一會在樂隊排練,還經常全國各地演出,甚至,他還寫書(已經出版的不只一本)。

我曾經問過王老師,國內最早那些玩樂隊的,現在都在幹嘛?

得到的回覆是,

能靠樂隊作為主業,堅持到現在的太少了。那些年的那群樂隊老炮兒們,後來多從事音樂教育、琴行、還有像我這樣從事音頻產品銷售的。當然,也有很多人從事和音樂毫無關聯的行業,挺常見的。

也是,沒錢了研究養家餬口,有錢了琢磨實現理想,人之常情。

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

而青春和激情,卻總是相伴常在的。

就像王老師的同事們,看起來都很年輕,而且大多也都是樂隊成員,同樣帶有HIFI行業不著調的氣質。

平時看起來悠閒,忙起來一言不發低頭幹活,常常用店裡的音箱放自己喜歡的歌,也有時候下班了並不著急回家,一群人點很多外賣,圍坐在一起喝著小酒唱著歌,投影放映著“皇后樂隊”的演唱會現場,聊天,跟唱,吶喊,好不自在。

人們享受音樂為生活帶來的片刻悠閒,自我放鬆。

老王的店由大都會三層的兩個房間組成,小房間最近更換了格局和功能,我一進門就看到他的員工在那打電子鼓,熱鬧得很。詢問得知,這個房間未來會作為音頻軟件的教學場所,是音頻從業者學習使用專業音頻軟件的的地方。

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

另一個屋子就是重點了,王老師最近全新代理了德國HEDD的音箱。做代理就要有代理該有的樣子,新進的HEDD Tower Mains可是大手筆。這對高達兩米多的大箱子看起來相當霸氣,價格也是相當不便宜。普通版為398000,鋼琴漆版本438000。

HEDD是著名監聽品牌ADAM的創始人最新創立的品牌。

Tower Mains是主動式有源音箱,而且是模塊化音箱,也就是可以放在一起組成旗艦Tower Mains旗艦落地箱,也可以拆分使用,由TM80箱體和TMS36低音炮組成。

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

這音箱有幾個特點比較有意思:

1、主模塊TM80為三分頻設計,三個放大器分別驅動,每個放大器300w共900w,全封閉箱體設計

2、低音模塊TMS36同樣為全封閉箱體設計,箱體正面和背面均勻分佈了4個9英寸低音單元,每個單元配備300w驅動力,共1200w。

3、高音單元採用創始人最擅長的技術,全自主開發的氣動高音單元,HEDD-AMT氣動高音。而且筆者發現其就聲學導向做了精密設計,不同於常見的氣動高音,導波器深度顯而易見。

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

4、每個模塊可以直接使用平衡線實現通聯,可以調節低通濾波及頻段的增益衰減。

5、配備專用軟件,可以根據不同使用場景和房間環境,測試和調整音箱參數,保證組合使用、拆分分佈,或者是獨立使用時,都有良好的聲音表現。

6、使用Linkwitz電路 ,在封閉箱體實現完美的瞬態特性和低至20 Hz(-3 dB點)的平坦頻率響應。

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
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

我迫不及待想感受下這13個單元會帶來怎樣舒爽的聲音體驗,剛說到氣動高音的導向設計,我發現了另一個細節,就是低音單元的衝程相當長,在我看來這是良好低頻表現的又一個信號。

相信前兩個月參觀北京國際音響展的朋友應該對HEDD這對旗艦音箱並不陌生,王老師有在音響展大廳做過展示,我當時也聽過一耳朵,在展會房間並不完美的聲學環境中,HEDD這對Tower Mains其實已經給我留下了足夠深刻的印象,流暢度和鬆弛度非常好,聲音聽起來異常協調耐聽,算是整個展會中聲音非常驚豔的展示房間。包括身邊的其他廠家以及專業觀眾等,我們後來的交流中,大家也是透露出對Tower Mains聲音的高度肯定。也是為此,我專程來到王老師店裡,想聽聽周邊以及聲學環境狀態良好的情況下,Tower Mains是怎樣的表現。

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

這次試聽使用加拿大傳奇之聲CD機作為音源,使用WIDEAUDIO作為解碼前級,平衡輸出給Tower Mains音箱。

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

我不得不承認,大口徑、多單元,大箱體的音箱產品,確實在聲音的氣勢感和氛圍感上有先天的優勢。因為一開聲我就感覺被音樂包圍了,音樂把我抱在了懷裡,也同時不得不感嘆下,擁有這對體型龐大的音箱,是一定要具備一個大房間的聲學環境的,王老師這個房間已經不小了,牆面全部使用硅藻泥處理,但我還是能感覺到,在這Tower Mains對大音箱面前,如果是更大的房間,Tower Mains的聲音還能發揮地更好。

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
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

不得不讚嘆ADAM創始人的看家本領,氣動高音單元。這次給HEDD全新研發的AMT氣動高音單元,真的是越來越接近理想中的高音單元表現了,延伸非常優秀的同時,高頻解析力爆表。最重要的是一點都不刺激,以前的氣動高音,如果搭配不當或者前端跟不上,很容易發生過於明亮和刺耳的聲音,嚴重影響耐聽度,而這個HEDD AMT氣動高音,除了高解析力和超強高頻延展力,它竟然一點不刺激,高頻中衝滿了自然的氣動感,細膩通透、絲絲順滑,簡直將氣動高音的聲音水準發揮到了極致,完全符合我對氣動高音單元的期待。

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

Tower Mains的中頻沒什麼染色,我不會說她有抑揚頓挫的人聲情感表達,或者是十足優美的聲音韻味,Tower Mains對中頻是精準還原的,歌者唱什麼,你就聽到什麼,歌者唱的有瑕疵,你會聽到瑕疵,而不是用染色修飾過去,使用Tower Mains聽人聲,是很考驗歌者的唱功的。

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
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

比較搞笑的是,我聽了半天,Tower Mains的低頻並沒有我看到的單元那樣誇張,一直是很拿捏有度的聽感,我深覺不過癮,然後疑問地找到王老師,說你這低音看著嚇人,但就聲音來說,並沒有任何低頻的侵略感啊?王老師笑了笑給我換了個曲子,表示Tower Mains的低音不是用來嚇唬人的,而且正常低音量的曲目,Tower Mains就是要忠實還原音樂的低頻表現,音樂裡就不給你那麼多低頻,Tower Mains當然不會自己加低頻去侵略你了,那是低端音箱才做的事兒,Tower Mains本來就是高級的高保真音響。隨著王老師換了個低頻曲目,我發現屋子裡立馬變天了

,一陣陣低頻、超低頻、就感覺穿過地板鑽到我的腳底,衝進褲腿,又從地板穿透沙發,震顫我的屁股,我馬上和王老師喊停。我知道Tower Mains的厲害了,快把這個大低頻量的音樂關了,低頻感太強烈了我受不了。

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

Tower Mains的低頻絕對是亮點,還原度非常好,得益於大沖程低音單元,Tower Mains的低頻表現非常寬鬆

鬆弛耐聽、氣勢恢宏的規模感、形體突出、臨場感好、氛圍感強,彈性又動態十足的聲音,飽含通透自然和細膩,大概就是對HEDD Tower Mains聲音的總結,當然,這種聲音的代價也是太高了,畢竟四十萬人民幣的售價。

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

買不起歸買不起,爽一下還是不虛此行的。

這次Tower Mains的聽音店訪甚是完美,以至於我在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對Tower Mains的聲音,還在慢慢回味。

認識王老師多年了,平時我們也不光聊音箱這些事兒。王老師也是我的人生導師,他經常會有很多哲學和人生經驗層面的東西,毫無保留地和我分享,這些寶貴的諄諄教誨,我都時刻銘記,內心滿含謝意,又不善言談。

僅以此文,紀念我和王老師的友誼吧。

(完)

发烧店访记(四)——那些年的乐队老炮儿们,后来何去何从?

《高保真音響》

微信公眾號 : HighFidelity

新浪微博:@高保真音響雜誌

加入發燒交流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