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微博很多人在討伐釘釘?

屎蛋君


人是感性的會自我判斷的種群,他不是機器人。所以人需要被關愛和呵護才更能激發他的動能和潛力,而釘釘把人當做了機器去對待,本質上是一款監視器加定位器加指令傳達器。

機器是沒有感情的,老闆越是信賴這樣的東西約會變得冷酷無情,當員工無法感受到老闆的人性又怎麼會展現自己的努力,勤奮,忠誠,態度?

作為員工希望得到的是善意的提醒,技能的提高,領導的關懷,人性化的管理,自身改變的時刻檢測,這樣的企業才能壯大,發展,長久。

所以如果我是釘釘負責人我會要求研發團隊把研究重點放在以下幾點。

幫助企業分析影響其生存發展的幾大核心指標或者事項。

分析影響這些指標和事項的可控人為因素。

依據這些因素開發可評測程序及模塊並應用到釘釘。

簡單地說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員工進步數據可視化

比如,通過加班次數,到崗效率,工作完成效率,業績指標達成率,等可視化數據來體現員工的進步幅度,同時查看自身數據的同時還能看到自己在同部門和企業中的排名情況,依據排名佔比確定獎勵或者獎金。

2,員工晉升指標明確化

讓員工明白自己需要晉升到更高一級崗位需要完成或者達到哪些明確指標,同時顯示自己在當下的需要提升點和段位,並給其提供相關資源鏈接【比如學歷提升機構鏈接等】

不同崗位的薪資待遇也需要一併明確公示,就是需要形成良性競爭的態勢。

3,員工展示平臺

開發求助平臺,讓各部門針對疑難雜症進行公開平臺打擂,凡是有真本事的都可以打擂。

這樣可以激發各部門之間的互動和人力資源銜接,讓合適的人到合適的位置。還能激發員工的潛能和學習慾望。

相關更多功能和需要推動的請聽下回分解


沒有尾巴的喇叭


我沒有用過丁丁,同時在用。我認為所有單位要你裝的都是一樣。不然開發軟件的公司怎麼賺錢。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場景,軟件老闆向我老闆推銷,我老闆說,好東西,我按社會公認的成本加利潤給你錢,軟件老闆說要雙倍的,我老闆:憑什麼?你的員工無意中多幹活了,這塊蛋糕我倆分。好,成功。


李堅152171442


釘釘被討伐,原意是釘釘踩到絕大多數上班族的痛處了。早些日子,釘釘APP上線了個計步功能——釘釘運動,據稱最大的特點就是讓每個用戶能看到自己在公司內排名第幾,以及自己所在部門與其他部門的排名對比。


為了宣傳新功能,釘釘於今天中午在微博上公佈了自家各部門每週步數比拼活動的結果,並表示排名墊底部門接受懲罰(2選1):1、站著辦公一週;2、從排行第一的部門中任選一人,參照下圖的姿勢做10個深蹲,一下子便成為了引人圍觀的熱門話題。

隨後,釘釘便讓“整天久坐並對著屏幕擼代碼”的程序猿們背了這一口大鍋,並貼出了幾張他們願賭服輸,寧可站著辦公一週擼代碼,也不願對著部門經理做這10個給力給氣的深蹲動作的圖片,作為本次活動真實可信的有力證據。

實際上這些圖片卻恰恰獲得了相反的效果,甚至讓大多數網友(上班族)認為釘釘內部的懲罰機制十分地不科學、不人性化:“明面上打著健康運動的旗號,卻罰程序猿們低頭站著擼一週代碼,不是讓他們更易患上頸椎病?”

眼見著網絡輿論失控要一路朝著不良的方向發展,被罵的狗血淋頭的釘釘這才發微博澄清此事是“一時腦殘編的段子”,並灰溜溜地賣萌跪求網友們的原諒。後來阿里的公關部門也發表“澄清”聲明,不過網友們都不太買賬。

這早已不是釘釘第一次想搞營銷卻沒用對方法了。這次雖然只是一場小小的微博營銷,不過營銷也要注意下邏輯和智商!否則沒把自家產品宣傳到位,反倒搞臭了公司的名聲,被群眾討伐,實在是偷雞不著蝕把米。


作者:任玩堂(appgamecom) 專注推薦好玩的手機遊戲和資訊


任玩堂


我覺得最可怕的是盲目地認為釘釘能提高工作效率。以我們公司為例:

(1)工作性質。釘釘真不是什麼公司或者公司的任意部門都適用。3月的時候領導突然跟我說,從今以後上班不允許用QQ和微信,只允許用釘釘。我當時就懵逼了。釘釘對於公司內部溝通或許能提高效率,但我們做的工作都是對外,隨時需要跟供應商對賬,每天都有訂單,還要跟專家等公司外部人員溝通。然而問題在於這些人根本不用釘釘,很多專家會用微信就不錯了,要我用釘釘怎麼溝通。跟供應商每天訂單和對賬看似能通過郵件和電話溝通,但是每一個細節都不如微信和QQ 方便。

(2)工作內容。我的運營方面的工作經常需要從知道帖子的id或者一些其他信息,平時不給我權限,就只能自己分享到微信和QQ 看鏈接,不讓用微信和QQ ,你倒是給我弄一個分享到釘釘嘛!

(3)是否全公司都用。我們一小公司,我們部門領導要我們只用釘釘,但其他部門又不用,大家隨時要溝通,三種工具到底用哪個?倒是統一起來呀。難道丁點事都用郵件?真的,只是部門強迫用是最騷的。

當時領導這麼要求的時候心中千萬只曹尼瑪飄過。不過這種要求沒堅持三天,我還是三種都登錄,領導也是這樣。講真,作為公司領導,不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怎樣溝通才高效,而是盲目地聽從過跟隨別人,真的心累。

所以單從我的經歷來看,釘釘不僅沒有讓溝通更高效,反而是一種累贅。煩不勝煩!


丹華抱一KYZ


表象來看,釘釘在一家企業越是被推崇,意味著這家企業的管理模式越倒退!

或者說,釘釘是順應整個經濟倒退和市場低谷的產物。

形式的日報、週報、月報;嚴苛的打卡制度;貌似便捷的線上溝通會議模式,等等……這些功能都在不停磨滅企業和員工互相的信任度,員工每天機械重複寫著甚至要編造出他並不願意或者對他幫助並不大的工作記錄,更何況這些工作記錄他的領導真的會一一細看給出建議和意見嗎?所以時間長了,中層及以下的員工,會有多少公司和團隊在真正認真地使用呢?又有多少在走形式呢?

從2010年開始,互聯網公司和年輕老闆們,好不容易花7-8年時間打造了適合這個時代年輕人的彈性工作、扁平管理、家庭式工作氛圍,在2018年這個經濟低谷狂潮,被釘釘全部打破,他們有些無奈接受釘釘這樣的教條主義,有的迫於壓力用工具壓榨員工,有的開始用自己創業者的要求來要求拿基礎工資的員工們,我就想問,你的員工會開心嗎?不開心能做好事情嗎?能長久嗎?而且,這真的公平嗎?

要記得,他們不一定有大夢想,他們只想開心工作!而教條的環境,大概率是不開心的!

我個人是不推崇類似釘釘這樣所謂“完善”“人性”“詳盡過程管理”“996”等管理模式的!人,都不是靠這樣“管”出來的!

企業家們,這次經濟危機是很苦,但這不是你壓榨員工的理由,你只可以壓榨你自己,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來影響員工死心塌地地跟你拼,而不是用工具!

換位思考,你在年輕時,願意被這樣“先進”的工具管著你的一舉一動嗎?你不需要隱私嗎?

將心比心,70-80後老闆們,你們吃應試教育的苦吃夠了沒?被教條式家庭、學校“雙管制”管著的苦忘記了?你希望你的小孩、員工,以後和你一樣嗎?

停下來看一看,聽一聽,在用釘釘的公司裡,有多少個的員工整天在怨聲載道在吐槽?強制使用釘釘那些教條管理工具的公司,到底是些什麼樣的公司?

寫在最後,釘釘,只是一個工具,裡面也有很多很好,讓大家更簡便工作的工具,有自己和其他團隊互通有無的直接橋樑渠道,有方便的文檔共享功能等等,用的人,才決定了他的好壞!


13點石頭


看了很多答案,都認為釘釘是一款邪惡的APP。
然而,真正邪惡的,不是人嗎?


釘釘屬於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其核心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商務溝通及協作

故而在釘釘中,有很多有效幫助協作的功能,如審批等。


當然了,我最開始使用釘釘也是驚呆了的,居然打卡還帶定位的。

這些“極其不人道”的功能,只是釘釘為了搶佔市場這一目的,特意為他們的目標客戶:公司老闆們開發的
是的,目標客戶是老闆,而不是你。因為有權決定使用不使用的人,就是老闆。
老闆們有這方面的需求,所以釘釘就滿足了老闆們,加上免費,於是SaaS,已經基本全部被釘釘佔領了。
時至今日,釘釘的用戶量已經過億。


釘釘為老闆們開發的這些功能,可謂是飽受詬病。

卻不曾想,以刀殺人,罪在持刀之人,不在刀,亦不在造刀之人
釘釘也是一樣,釘釘一些設計違反了人性。最起碼讓人有被監視感及不信任感。
但是這些意見,無法向老闆去說,因為老闆認為這些功能是合理的,如果你能做到又何必在意呢?
例如信息已閱這一項,有的時候我想假裝沒看見或者過一會再回復,卻因為“已閱”而不得不立刻回覆了。那我怎麼向老闆抗議?難道說:“老闆,我不想立刻回你信息。”


很多人怨恨釘釘,是因為他成了老闆的幫兇。

但是面對這樣的老闆,即使沒有釘釘,你就能逃得過他的盤剝嗎?
我曾經過的公司,有的只在重要事項公佈以及審批流程時候使用釘釘,其他溝通都在微信群裡。
所以,說到頭來,釘釘終究只是一件工具。用它來聊天、用它來協作、用它來剝削、用它來刺探隱私皆可,如何使用,存乎於老闆一心中。

姑婆那些事兒


  1、釘釘為什麼會成功,而且備受老闆們的青睞?

  經典管理學有四大要素: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用過釘釘的小夥伴可以回憶下釘釘內的所有功能,其實都是圍繞這四個要素來展開的。

  釘釘作為一款為提高管理效率而存在的應用類APP,其目的就是為了做好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包括打卡、定位、審批、流程、溝通等等功能,無不是契合了管理學最基本的要素。

  因此,釘釘對一家管理並不成熟,或者說管理相對鬆散的中小企業老闆來說,是非常好的管理工具,幫助老闆以最小的成本實現計劃、組織、領導、控制,提升了組織的管理效能;而對中大型企業來說,釘釘又能通過即時性和便利性有效緩解溝通複雜、流程繁瑣、組織龐大的大企業病,也能有效提升管理效能。因此,釘釘備受老闆的青睞,火了。

  釘釘的錯誤,來自於從產品設計之初,就是為了迎合“老闆監督員工”需求而存在的App,站在老闆的角度,釘釘是一款十分方便管理員工、督促項目進度的軟件,而對於無數員工來說,釘釘就是他們的夢魘。

  站在“大部分人”的利益角度來說,阿里釘釘,有哪些“原罪”呢?

  1. 將上下級天然存在的“順從”關係,植入到社交中:

  領導給你發信息,你必須看,你不看他可以無條件釘你(給你打釘釘電話,發釘釘短信);你去了哪裡,也可以定位………

  這些功能都是無下限的助長了公司對人的“奴役”需求,毫不誇張地講:

  在你和我簽訂勞動合同後,你就得無條件地為我打工、幹活,接受我對你每時每刻都存在的管理、監事。

  釘釘出現之前,領導們正愁沒有一個好工具,來這麼使喚員工,現在手機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備物件,可以說:

  釘釘就是一個,通過“社交”綁定的,植入員工手機的“手機病毒”。

  2. 功能太重,用戶體驗不佳:

  先問你一個問題:

  你是從什麼時候,QQ用得少了,開始經常使用微信的?

  各位同學的回答,可能不太一樣,總的來說,無非也就是以下幾點:

  相比QQ的低齡、幼稚,微信顯得更成熟、正式一些;

  手機QQ已推出多年,功能十分臃腫,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通訊工具,簡潔的微信,正中用戶下懷;

  所以,一個合格的社交工具,不但要有維繫人和人之間社會關係的重要手段(體現在App裡,就是底層的交互模式),還要足夠清爽、簡介,不要做得太重,讓用戶產生無所適從感。

  反過來看釘釘,釘釘就是一款功能龐雜,且重點偏向於企業應用的通訊工具,與其說他是一個社交產品,還不如說它是一個集合了企業OA管理系統+通訊工具的產品。

  試想,阿里想通過釘釘,在不對釘釘進行大幅功能精簡的同時,通過繼續添加朋友圈、直播等功能,打開自己的移動端社交入口,有戲嗎?

  感謝給我刷蘭博基尼的老鐵們!大家都到齊了麼?來,我們來點個名,人到齊了小妹兒再給大家做表演哦~~誰又在群裡發亂七八糟的玩意兒了,哥幾個管理員兄弟們上啊,打電話、發短信轟死他!

  你接受這樣的社交模式嗎?聽起來是不是很滑稽?

  3. 無殺手級功能,市場競爭對手多,可替代性強

  企業微信、Teambition等等,商務雲協作/溝通平臺,我們就不細講了,市場上有太多比釘釘更勝一籌的工具,但它們為什麼普及程度沒有釘釘高呢?

  這就又繞回我們講述的第一個觀點:

  老闆喜歡釘釘(釘釘的管理方式,讓老闆覺得爽)啊!

  除此之外,馬雲爸爸財大氣粗,背靠阿里這棵大樹,釘釘在前期推廣的時候,確實下了不少血本,比如團隊/企業認證成功,就免費送各種“釘釘通話”、“釘釘短信”等,團隊規模越大,贈送的通話時長/短信數目越多,畢竟相當於變相贈送真金白銀的話費了,哪個老闆不喜歡呢?

  阿里系畢竟也算是中國互聯網一霸,其盤根交錯的商業合作、投資渠道,和大部分互聯網企業、甚至是上游的供發平臺,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憑阿里的實力,靠“錢”和“關係”推廣一個可以滿足用戶剛需的App,實在是輕而易舉。

  但是,強推是永遠無法俘獲人心的,一個真正能夠打動用戶去使用的產品,才有長久的,被人擁護的動力。

  你覺得呢?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動炒幣機器人


1.首先了解釘釘是啥!這是一款上班下班打卡!沒事就要扣工資的次世代坑爹app軟件

2.討伐釘釘的原因是啥?這麼說吧!先不說遲到什麼的說說比如釘釘步伐!說說每個月這玩意都會出一些坑爹小活動!要是老闆沒看到這些還好!要是看到了!有得有人扣工資

3.討伐釘釘其實就是和工資掛鉤所以才成功被罰

4.遲到一秒鐘!一天工資沒了!下班忘記打卡嘍?一小時後無法打卡又的扣錢!什麼!一天要打四次卡?你居然沒打卡?!!扣錢!!!

5.個人心酸的說一句:進公司第一件事聯網上釘釘打卡!其它什麼一會說!哪怕老闆就在一旁!不然一天白乾了!特別是多次打卡!打的你想死!一忙起來忘記了!呀呼~工資沒了

6.釘釘跑步來說???說個jb啊!在公司的哪有辦業務的高啊!看看前幾的都是一大群業務員!最後幾個基本都是有車的!怪我嘍?最後幾名你是要我把汽車賣了?然後每天4點起床然後跑步兩三小時到公司打卡???why不去?最後幾名?罰款?站著編碼?MDZZ


噢哩噢哩妹抖娘


因為違揹人性。

上述觀點是本答案的核心,但答主嘗試用管理學及心理學知識,來解釋釘釘的成功與失敗,最後來回答題主的問題。全文滿滿都是乾貨,沒有段子和雞湯哦!

1、釘釘為什麼會成功,而且備受老闆們的青睞?

經典管理學有四大要素: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用過釘釘的小夥伴可以回憶下釘釘內的所有功能,其實都是圍繞這四個要素來展開的。

釘釘作為一款為提高管理效率而存在的應用類APP,其目的就是為了做好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包括打卡、定位、審批、流程、溝通等等功能,無不是契合了管理學最基本的要素。

因此,釘釘對一家管理並不成熟,或者說管理相對鬆散的中小企業老闆來說,是非常好的管理工具,幫助老闆以最小的成本實現計劃、組織、領導、控制,提升了組織的管理效能;而對中大型企業來說,釘釘又能通過即時性和便利性有效緩解溝通複雜、流程繁瑣、組織龐大的大企業病,也能有效提升管理效能。因此,釘釘備受老闆的青睞,火了。

2、釘釘被人討伐,原因在於違背了人性。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提出,未來的工作將會越來越趨向知識與創新,他把這類工作者定義為知識型員工,如科研、設計、互聯網等新興產業中的人才,都是高知人群。

知識型員工具有很強的自主性與創造性,並且勞動過程與勞動成果難以監控,比如一個科研項目,可能99%的時間都在走彎路,但只要抓住1%,整個項目就有可能產生巨大的價值,你又怎麼去約束與管控呢?

於是,彼得德魯克提出對這類員工必須要用“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來持續激勵,而不是用傳統的管理方式來進行約束。

這個理念也契合了馬斯洛創立的人本心理學,他有一個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在管理學中,幾乎所有的激勵模式都是基於這個理論來實現的。

隨著互聯網崛起,今天的中國早就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核心人才就是知識型員工,他們更多的是嚮往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他們的勞動過程與勞動成果更無法用監控的方式來管理,對他們最佳的管理方式,就是激勵。

於是,以經典管理學為基礎的釘釘,自然成了知識型員工的天敵,無效的打卡、定位制度不僅對管理知識型員工毫無意義,更與他們期望獲得尊重與自我實現的核心需求背道而馳。

矛盾不可調和,討伐撕逼就在所難免了。

本答到此結束。那麼衍生出一個新問題:知識型員工究竟該怎麼用激勵來管理呢?

BY高太爺團隊。


高太爺


覺得釘釘想做太多,企業已經無秘密可言。週報,考勤只是基礎應用,如果釘釘私用你的通訊錄那問題就大了,釘釘在推合同簽署,這些隱患好大。合同審批,合同簽署,費用審批在釘釘上走確實很方便,但洩密隱患嚴重!善良的中小企業默認釘釘是無害的,但釘釘自己都不敢說自己無害![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