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寶馬5系,奧迪A6,奔馳E基本都屬於什麼收入的人?

萬物密碼


收入多少適合開奔馳E級,奧迪A6L和寶馬5系?看完後才恍然大悟!

家裡親戚在電業局工作,去年剛提了奧迪A6L,落地價四十多萬元,他家年收入不低於50萬,不坑蒙拐騙、不燒殺搶掠,守法公民,壟斷行業就是這麼任性。而據我所知,年收入在二三十萬以上的家庭,包括個人,都有購買BBA的潛力,也都可以看做是豪車的準客戶。

很多人想不明白這個事情,單純的以為年收入起碼要超過車價才有實力購買和養活一輛豪車,其實買車的費用相比後期保養維護費用來說是一次性支出,後續費用對於絕大部分家庭來說都是非常輕鬆的支配的。在我身邊,不乏很多年輕的工薪階層,兩口子年收入不過七八萬元,但是工作穩定,家裡老人手裡有閒錢就給孩子買一輛BBA,養車對於小兩口來說並不是難事。

當然,絕大部分購買BBA的人年收入都不會很低,起碼是相比多數工薪階層要高,而且穩定性高的,年收入在二三十萬元是完全有實力購買BBA的,因為現在貸款購車首付比例越來越低,還款壓力對於這個群體也不算大,隨著汽車價格逐步走低,人民群眾收入的不斷提升,購買BBA等豪車的群體會逐漸擴大。

為什麼買房子分期二十年三十年都有那麼多人去買?買車為什麼就不行?在我認為只要你的收入三年內可以付清車款的就可以去提車了。

人生本來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沒有目標和追求,那你還談什麼人生,我現在存款五萬多,信用卡套現可以取15萬,我正在打算今年過年邊去提輛奔馳E級。因為還有四個月努力賺錢的機會。我感覺沒有目標你就沒有動力,機會是走岀去才會有,機會也只給有準備的人。

點評:

客觀回答,說低調還是A6,說運動還是5系,說品牌還是奔馳,但是說外觀商務內涵氣場,還是奧迪,奔馳轎車商務除了s,其他都不如奧迪有氣場,寶馬只是年輕化運動,不過操控是最好的,舒適平穩還是奧迪奔馳,另外如果說這三輛對比財富,我可以這麼說,開奧迪的大部分比開寶馬奔馳的有錢,不是絕對的昂,我說的是大部分,而且只是這三款車,不算什麼7系,s級的!因為錢不太多的買寶馬可以撐面子,奔馳可以有身份,奧迪低調不如前兩款車張揚,但是價格都差不多,所以沒錢的人花那麼多錢買車肯定不買太低調的了,懂車的,更重要的是與開這三款車的人多接觸了你就知道了!另外,這三款車也不要說誰行誰不行,反正雅迪是比不了,你奧迪A4,寶馬3系,奔馳c級也比不了

總結:

這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首先這三款車落地50左右,年支出2.5打底。第一種情況:家庭富有,錢不當紙花,這類人已經不用計算什麼收入不收入了。第二種情況:家境稍好,個人收入12以下,有父母的部分支持,加上個人收入的支持,勉強買下車子。第三種情況:家境普通或貧窮,個人收入36以下,這部分群體絕大多數都是開著20左右的車,因為他們所要負擔的不僅僅是自己生活中的房貸車貸家庭支出,還有父母的,以及備用金的存款。第四種情況:家境普通或貧窮,個人收入36以下,未婚,這類人真正喜愛一輛車,50左右的,咬咬牙也能撐過去,因為他們沒有其他的支出。第五種情況:家境普通或貧窮,個人收入12以下,買這三款車,純粹為了裝13,背地裡生活苦不堪言,除了車什麼都沒有。所以開這三款車不是評判一個人財力的絕對標準。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動炒幣機器人


我是 91年的,開E奔的,19年四月份買的,一個月月供8700,感覺自己憑本事買的車,心裡踏實。講講我身邊開E奔的梅賽德斯車主吧

我在鄭州這邊做銀行房抵貸款的工作,可能是工作需要感覺自己要換圈子,想認識更多優秀的人,開始準備買C奔了,後來一問E奔的月供還不到一萬,這完全每月能還得起,就去鄭州之星買了。(銷售顧問說我拉低了這款車的平均年齡[捂臉][捂臉]

把我的大現代賣了8萬,湊了二十多萬的首付,直接拿下,因為不認識微信群,沒人拉我,我後來就找奔馳QQ群,群主給我拉了一個微信群,在裡面加點車主,慢慢的接到拉結婚的活了,時間長了就跟個別人混熟了

大家在一塊聊的最多的都是車上的話題,很少會討論你是幹啥的,偶爾群主在群裡發佈婚慶用車信息,都會一堆人報名,感覺開奔馳的都是E屌絲嘛。為了那幾百塊錢都搶著報名,剛開始不懂,後來明白了,我也成了屌絲 哈哈 掙個油錢,跑著玩了,發財不可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行了,不過有人職業拉好的

我認識的梅賽德斯車主,有20歲到50多歲的,在家歇的多,二十多歲的車主有拆二代比較多,也有自己憑本事買的車,很厲害的,至少比我強,20多點都成為梅賽德斯車主了,我很慚愧[笑哭][笑哭]

上面年齡的車主基本空閒,有的乾點工程,沒啥事,出來拉個好玩了,幹啥的都有,但感覺他們都沒正兒八經的工作,都是憑感覺掙錢的,他們的套路 收入我也沒搞懂。

反正我認識的車主他們好像都是給家歇了[機智][機智]

我個人感覺開S的人,應該都是大老闆,一般都不拉好,人家找的都有司機,那些人才是真正有錢的的梅賽德斯車主吧






鄭州本地貸款專員


這麼巧,剛好我是2017款5系車主!為什麼會買5,而不買E和A6L

可能是第一次買車,好多東西不懂!

我們鄉下人自小就懷有奔馳和寶馬夢

當時看E剛上新款,銷售不理我,寶馬很熱情❤️,奧迪沒想過看,最終買了5!

年薪也就6位數,在廣州來說就中中吧!是一個公司的管理層!在公司待了13年,分分鐘會被淘汰那種,想想華為35歲左右的大量被淘!年齡也接近了!

2013年到2017年買了幾套房加一部車!如果不是因為面子,應該會再增一套房!而不是買部代步車。[呲牙]

2019年往事清零

2020年🐭你最富!

加油💪吧


評房論勢BenLi


不好說,我之前接觸一個開五系的,全款落地48 49吧,然後總出婚車,車隊,然後房子貸款,每個月還1900,座標三線東北,我不覺得他不差錢,再說A6l,也是身邊一個朋友,丐版落地全下來38,也是按揭房款,不是洋房不是別墅,普通商品房,也沒覺得怎麼著,我說這些不是說開這車的都沒什麼條件,只是一種現象,也別說我身邊圈子這樣,我告訴你們,這倆是我個別,不是我圈子怎麼的,我想說的就一點,開著xx車真不是什麼有錢人,跟比起帶10➕表的,沒法比…畢竟一個是真代步工具是真給人看的,後者只是配飾,你帶了別人不知道,窮玩車富玩表,看一個人開什麼判斷人家有沒有鈔票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馬婧0317


一個個的吹的天花亂墜,我17年買的5系,今年28,座標呼和浩特,月薪四千,別扯養車多費錢,拿我來說,一年一萬公里左右(上下班代步),保養一次(1000塊左右)、保險(9000多具體記不清了)、加油(5000多)別的雞毛蒜皮的沒記,因為其它的費用(洗車,停車費什麼的你就是買個兩萬塊的夏利也需要支出這筆費用)其實一年花銷也就萬把塊!


正義感十足


家裡親戚在電業局工作,去年剛提了奧迪A6L,落地價四十多萬元,他家年收入不低於50萬,不坑蒙拐騙、不燒殺搶掠,守法公民,壟斷行業就是這麼任性。而據我所知,年收入在二三十萬以上的家庭,包括個人,都有購買BBA的潛力,也都可以看做是豪車的準客戶。

很多人想不明白這個事情,單純的以為年收入起碼要超過車價才有實力購買和養活一輛豪車,其實買車的費用相比後期保養維護費用來說是一次性支出,後續費用對於絕大部分家庭來說都是非常輕鬆的支配的。在我身邊,不乏很多年輕的工薪階層,兩口子年收入不過七八萬元,但是工作穩定,家裡老人手裡有閒錢就給孩子買一輛BBA,養車對於小兩口來說並不是難事。

當然,絕大部分購買BBA的人年收入都不會很低,起碼是相比多數工薪階層要高,而且穩定性高的,年收入在二三十萬元是完全有實力購買BBA的,因為現在貸款購車首付比例越來越低,還款壓力對於這個群體也不算大,隨著汽車價格逐步走低,人民群眾收入的不斷提升,購買BBA等豪車的群體會逐漸擴大。


貓眼看車


我主要經營著汽車租賃公司和茅臺酒經銷,2016年買的17款1.8T技術型A6L,當時寶馬5系正面臨大改款,去看車的時候正遇上汽車之家的團購活動,感覺不是很好,真不是黑寶馬,反正我看到的事實是看寶馬的大部分人不是在展廳高聲喧譁就是公共場所抽菸,大黃金鍊子隨處可見,奔馳感覺對我來說有點老氣,當時30歲,所以最後綜合考慮買了A6L,車子剛開始除了偶爾感應不到鑰匙這個小毛病外,一直沒什麼問題,而且朋友們都覺得我這車相當好開,不知道是不是車輛的個體差異,反正還是很滿意的。小保養一次1100不到,保險第一年13000多,第二年7000多,第三年6000多,沒出過險,油耗大概7毛不到,市區偏多。

好了,談談收入吧,目前茅臺生意很少分紅,基本都再投資了,除開茅臺,目前年純收入大概50萬左右,座標貴陽,消費水平很高,房貸一個月差不多8000,養一個娃,收支還算平衡,基本生活壓力不是太大。




貴陽鄰萬家租車


明確的告訴你,買車和你的收入沒任何關係!最主要的還是看你對車的熱愛程度,願不願為了車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質!

我自己一輛奔馳G一輛雷克薩斯合起來230多萬,今天這個話題我講講我的一個朋友。我這個朋友年薪15-25萬左右,做銷售經理的(拿總提)所以每個月收入不固定,去年買了輛二手的帕拉梅拉11款 成交價40萬。保險一年商業險能不保的都不保大概8000左右,保養維修去朋友的修理廠保養一次500(換機油),維修用副廠的零件價格也不貴,覺得費油就少開,所以不會有多難!




一隻大雕飛過去


我不知道別人怎樣,我只知道我老爸,他每年的收入光我知道的就有200萬打底,還有我不知道的,最近有個人欠了我們錢不還,我們把他的X5開走,大家都勸我爸自己留著開,我爸說這種車不是我們這種家庭開的,太高檔我們消費不起!!不知道是我爸太低調還是真的收入太低。


芙蓉王的故事vip


15年出來奮鬥 經歷感情的無奈 奮力向前 18年開了理髮店 快速積累財富 有了30人的團隊 有了大家才有了今天的我 其他我對車沒有什麼概念 我買了車一直在車庫 都騎自行車上班 就那幾天三分鐘熱度 20年還騎自行車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