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三口之家買100斤大白菜囤起來,南方人表示瑟瑟發抖,你知道的南北差異有哪些?

行攝青年


本人女,山東人,今年來深圳認識幾個廣東朋友,在聊天的時候就說起搓澡,我就說啊在我們那裡冬天一星期就洗兩次澡,一次是時間比較短大概洗一下就好,第二次就要大洗了,大概過程就是沖澡。洗頭。搓澡。打奶。按摩。面膜。沖澡。整個過程大約持續一個小時,給伺候的舒舒服服的!廣東朋友都會很驚訝的說被別人摸不會敢到不好意思吖!我從小學就自己洗澡了,從來不會和別人洗澡,就算是結婚了我也沒讓老公看過我洗澡。。。這個時候就表現出南北的差異來了,我小時候在農村夏天都是我媽給我洗澡,看到脖子或者後背,腿上有灰,就會用大擒拿卡住你脖子,用出洪荒之力措你,我吧就痛的嗷嗷叫。然後我媽就會在我屁股上賞兩巴掌,一遍打一遍措,還一邊說一個女孩家不愛乾淨,什麼什麼的。。。。都給我留下陰影了,但是就是因為氣候的不同,我來到深圳後也是每天都洗澡的。不要因為南北差異感到有差距,我認識的南方朋友都超級超級好的,我現在也喜歡南方了,就是南方的饅頭再便宜點就更好了,好~了不得來,兩塊五一個小小饅頭,比我家鄉超市賣的饅頭小好多,像我三頭一個奧!!


用戶4341804937467


2015年我去了三亞住了一段時間,發現南北方的差異還不小。

當時,我爸媽在那裡常住。

有一天,我和老公去鎮上買菜,因為當時爸媽住的別墅離鎮上很遠,所以,我大兜小包的買了很多。想著我們走了,爸媽可以有更多的東西吃,短時間內不用再去鎮上跑了。

買排骨的時候,店家問我:“要一條還是兩條?”

我愣了一下,然後說:“這一扇我都要了。”

店家再問:“這整個,都要了?”

我點點頭。

店家這才給我稱重,給我剁開。

當我交錢的時候,看到旁邊的一個本地人,買了剁好的兩塊排骨,不到7元錢。

我不禁好奇的問:“您買這麼一點兒,是一個人吃嗎?”

我心實際想的是:即使一個人吃也不夠吧。

可沒想到那個人說:“不是一個人,也不是為了吃排骨,我買這個是為了煲湯喝的。”

煲湯?一兩個小時的那種?

他說是的。

包這麼一點,不覺得麻煩嗎?多煲點還能多喝一頓呢。

他說:“不麻煩,每次都是買這些去煲湯,就煲一頓的量。下次再煲湯,就再買。”

我“哦”了一聲,感覺確實有點不像一個世界的人。

我買排骨,平時最少也買兩三斤,燉半鍋,和家人過癮的吃一頓之後,還能剩下幾塊,在第二天就加一些豆角或白菜或土豆或山藥再燉一次,徹底消滅。

南方人真的很會養生!

每天煲湯,煲不同的湯,還放一些藥材,真的很細緻!

記得2008年我在廣州出差了一個月,那個時候,我最最愛吃的就是他們那裡的各種各樣的粥,真是超級美味。

雖然在這邊也有廣州人開的粥店,但是總是喝不出那種味道。

以後有機會,要帶著家人一起去廣州逛一逛。

可是,我回到家,和爸爸聊起這件事,爸爸說:並不是所有南方人都是這麼細緻。

他們住的附近有一個很有錢的人,一個七十歲的老頭兒,他有很多很多地,還僱著很多人給他幹活。保守估計,至少有千萬資產。

他這麼大歲數了,依然每天陪著工人做農活,為了不讓工人們偷懶,還發明瞭很多方法。

比如:上午工人們剛開始工作時,不要去陪著幹。等到工人們幹了兩個小時有些疲沓了,再和工人一起幹,這樣,有老闆在旁邊,工人自然不敢偷懶。

他不但精明,而且很珍惜時間。

他家早上做一鍋米飯,一直吃到晚上。就早上吃的是熱的,中午和晚上就那麼涼著吃。他老婆也要和他一起在地裡幹活的,他老婆也不能在家裡悠哉的過日子。他對他老婆,基本上沒什麼尊重。

他看到我爸爸對我媽媽的態度時,感覺是很驚訝的。

他覺得,把時間浪費在做飯上,實在太可惜了!

可是,我媽如果做了餡餅或者餃子時,我爸爸會叫他過來一起吃個飯,他也吃的非常香,比爸爸吃的還要多。

還有,很多南方人,認為北方人比較懶,不如南方人頭腦靈活,不如南方人吃苦。

北方人與南方人吃苦的區別我倒沒什麼感受,但是南方人確實頭腦靈活。

我上大學的時候,一個南方人,家裡很窮,他的大學學費都是自己賺錢賺出來的!

  • 參加無線電愛好者協會,給人家修彩電冰箱;

  • 自學吉他,彈得特別好,然後開辦吉他班;

  • 面對社會人士開辦電腦培訓班(我也參加了他這個班,和他及另一個朋友輪流給學員們上課,那個班上完,我用自己賺的錢買了我的第一部手機,那是2003年暑假);

  • ……

這男生,個頭比我矮半頭,可是頭腦很靈活,很能吃苦。

幾年前和朋友聊起他,說是他開辦了一個電子公司,在北京,而且剛買了三百多平的別墅。

還有另一個比我大兩屆的師兄,也是南方人,都是我在無線電愛好者協會認識的,不太熟,他也是畢業後開了公司,做的相當不錯。

相比之下,那個協會中的北方人,再後來都沒什麼特別突出的,包括我,更是很無名了。


皓月長歌正面管教


我是皖北的,姑且稱自己為北方的吧,與南方人做對比,我們那裡的主食以麵食為主,主要是饅頭面條。

還有,我們那裡的人,大都喜歡泡澡堂子,就是很多人一個大浴池,完後讓搓背師傅給搓搓背,南方人好像沒有這個習慣吧,我印象中,他們都說淋浴居多,洗澡也比較頻繁。我上高中的時候,冬天是一個星期洗一次澡,可能是因為冷吧。

還有就是有人曬出的飯菜了,先不說飯菜,就說飯菜用的盤子,我們那裡用盆的多數,女友算是南方的,她家做飯,基本上都是小碟子,而我家基本上都是用那種比較大一點的鐵盆盛的。


這是我家吃飯的時候。
女友家吃飯的時候。

一個顯得精緻,一個就有點粗獷啦😄


小幸福的萌萌雷


我家是陝西的,也是一個正宗的北方人。要說南方和北方的文化等方面的差異,還真的是特別的多。

我覺得大冬天屯100斤大白菜還真的很正常,因為我奶奶快到冬天的時候就不停的屯土豆,白菜,蘿蔔,南瓜,蒜,海帶,綠豆…反正就是能買到什麼我奶奶都會囤好多。可能老人比較喜歡囤東西吧,年輕人倒還不多。但是在南方朋友來看,這個就真的太誇張了,一次性囤100斤!

其實在一些生活小細節上也可以看出來,我大學的有兩個室友是南方的,她們買水果的時候就是一個兩個的買,而我不一樣,就買十來個,總覺得買一個兩個太奇怪。但是她們說在她們那邊,哪怕買一個蒜,人家店主也會賣的,但是我們家那邊,誰家會跑去買一個蒜啊!簡直不能想象。



在飲食方面南北方也有差異,北方人一般都比較粗獷,但是南方人更講求精緻;北方人吃東西比較重口味,南方人比較講求清淡,這就是飲食方面的差異。

當然啦,由於氣候比較乾燥,北方曬衣服天氣好的話半天或者一天就幹了,但是南方不一樣。我之前去上海,廣西那邊、,曬完衣服真的好幾天才可以幹,並且穿著也不大舒服,有點黏糊糊的感覺,可能還是沒有適應吧!

南方和北方的差異還是蠻大的。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正是由於這些差異,才成就了我們的多元文化!

這是大貓的一些看法,歡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評論!


大貓聊三農


買100斤大白菜囤起來,簡直就是笑話,我們東北人買白菜都是五百斤起步,南方人聽了表示瑟瑟發抖(能拿得動嗎),一百斤白菜才十顆白菜,兩三天就吃沒了,為什麼東北人這麼喜歡吃白菜?今天給大家看看東北人是咋樣買菜的,跟著我們一起逛逛早市,國慶節之後秋菜成為早市最熱銷的菜品,四面八方趕來的市民都帶著小手推車呢,如果不熟悉去早市的路看見拉小車的大媽大爺就果斷跟上,保證沒有錯。

南北差異有,平時差異不大,但秋天是特別明顯。大白菜、大蔥、蘿蔔、土豆、圓蔥都是每家每戶必備的單品。

白蘿蔔一元錢一個,白蘿蔔燉著吃比較好,青蘿蔔可以曬蘿蔔乾,紅蘿蔔可以做包子吃。

土豆今年價格變化不太大,五元錢能買一大口袋。

雪裡蕻是一種醃製菜的原料,很多人喜歡吃雪裡蕻燉豆腐。

紅圓蔥也可以存放很長時間,一元五毛可以買二斤,個頭大的圓蔥不一定好吃。

芥菜疙瘩,也是一種醃製菜的原料,醃好切成絲涼拌很好吃。

深綠色的南瓜很好吃,如果形容說口感軟綿我們東北人哪裡叫做面。南瓜特別面!

芥菜五毛錢一斤,醃好的鹹菜大概三元一斤呢。


看完以上的圖片,是不是東北人特別有親切感,南方人不太理解了,為什麼買這麼多菜啊,幾百斤拉回家,能吃光嗎?這些大部分是要醃製的蔬菜,除了土豆之外,蘿蔔要曬成蘿蔔乾、雪裡蕻要醃製成鹽的、白菜要醃成酸菜,芥菜也要做成芥菜鹹菜,因為北方很多家庭都有地下室或是小庫房,土豆、洋蔥都可以保存很久,起碼到了春節都沒有問題。


買秋菜的習俗來自於上個世紀,因為東北一旦到了冬季,各種食材物資是極為匱乏的,因為以前沒有多少個蔬菜大棚,各種蔬菜基本要靠自己儲備,有時候趕上農村的大雪封路,家裡沒有點存貨是沒菜吃的。如果大白菜不醃製酸菜,也可以吃凍白菜的,也有直接吃綠葉白菜的,如果大白菜存放久了,外面白菜葉扒掉餵豬餵雞,農村可以拿來餵雞餵豬,我們城裡就把外面白菜葉子就直接扔了,小時候每逢秋天都要醃製酸菜,曬白菜可是一個力氣活,每天翻來翻去要曬一週,現在家庭條件不允許了,大酸菜缸沒地方放置了,但是難不倒我們智慧的大媽,我們可以做辣白菜,做好之後放在冰箱裡面,起碼可以存半個月。大白菜也可以陰乾成菸葉狀,香肉配陰白菜湯也是一道特別的美味。


有時候羨慕南方一年四季都有青菜吃,東北人只有秋天才會大批量購買秋菜,您看看秋菜可以花樣百出的吃,家家戶戶都存著幾百斤的白菜土豆,如果不是使勁吃的話,大概能吃到來年的春天,這回您理解我們東北人為什麼買菜都要一車一車吧,其實也沒多錢,一車白菜大蔥也就百十元。



遼瀋美食


南北方的差異就像黑夜不懂晝的白,白天不懂晝的黑。作為一個地道的北方漢子,說說我所知道的吧。

1.買東西的量

北方整體來說沒南方富裕,但是買東西北方表現的都很“豪”,記得我小時候買大蔥都是論“捆”(把一堆的蔥捆成一捆),買大蒜都是論“條”(把一堆的蒜編成一條),

買白菜雖然不是上百斤的買,但也是論“袋”買的,買肉都是手一指(不問價格,看上哪塊買哪塊,基本都在1-3斤左右),方便麵,小零食啥的也都是論“箱”買的。感覺要不就不買,要買就買一個月的量一樣。

南方買東西就比較細膩了,買肉,買菜都是論“兩”的買,三毛五毛的也會算的很清楚。其實想想如果能娶個南方妹子真好,會過日子,哈哈

2.搓澡

小的時候洗澡都是在小溝,小河裡洗,大了之後就去澡堂子,基本上每週去一次,每次去澡堂子洗澡都是大家互相搓澡,搓完之後渾身紅彤彤的,感覺像是搓掉一層皮似的,痛並快樂著,而南方人大多數好像並不太喜歡去公共澡堂子,能相互搓澡的人好像就更少了

3.飲食

南方人普遍喜歡吃米飯,北方人普遍喜歡吃麵條,作為一個北方漢子,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吃米飯的時候都有種吃不飽的感覺。

還有口味,南方人喜食甜食,而大多數北方人大多喜歡吃鹹的,最有名的當屬豆腐腦的甜鹹之爭,南方人說北方人口味過重,北方人說南方人甜的發膩,記得我第一次去上海,吃麵的時候盡然發現面是甜味的時候,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老闆是不是把糖錯當鹽了,哈哈


百世輪迴千味人生


我就是北方的,這就是北方的現狀,過年這段時間外面基本上沒有賣菜的,都回家過年了,超市裡即使有菜也賣的很貴,所以年前囤菜是非常重要的,不只是去屯白菜,還有蘿蔔等耐放的東西,當然肉也少不了。

南方的冬天不會這麼寒冷,對於吃的菜應該也不會發愁,所以見到我們北方人囤菜才會覺得奇怪,見的多了就好了。同樣在吃的東西上也有著很大的差異,就比如南方人愛吃甜食,還有南米白麵,還有南方人愛煲湯,北方人表示不理解,我們北方基本上都是一鍋燉。

大白菜是比較實用的菜,再加上它非常耐放,所以會囤它。而且白菜也比較實用,吃的最過的就是過年經常會吃餃子,豬肉白菜的餃子是餃子裡的經典。除了包餃子,我們北方人炒菜下麵條都可以用到白菜,再加上白菜的價格比其他的菜都便宜,所以就會囤很多的白菜過冬。


kiki的廚房


1、關於中介、髮型師、美容師對你的稱呼。
南方:美女、靚妹

北方:張姐、李姐...

(內心吐槽:我還是個寶寶何要叫我姐……)

2、關於吃飯。
南方人眼中的葷菜:青椒肉絲、芹菜肉絲、香乾肉絲……

北方人眼裡的葷菜:燉大肘子、紅燒肉、醬牛肉

南方人眼裡的青菜:白菜、酸菜、捲心菜、豆角、茄子、萵筍、菠菜、韭菜
北方人眼裡的青菜:小白菜,油麥菜,菠菜,雞毛菜,空心菜
南方人眼裡的吃飯:米飯

北方人眼裡的吃飯:米飯,麵條、饅頭,包子,餃子,餅…

所以咱們來聊聊,芹菜肉絲到底是葷菜還是素菜?

2、關於小零食收納。
南方:密封放好,否則就潮了,像瓜子、薯片、餅乾

北方:隨便放!放多久都是嘎嘣脆的!

3、關於冬天的室內。

北方:穿著短袖扇著風,再來一根冰棒

南方,保暖內衣、毛衣、羽絨服,彎腰都玩不下去....

4、關於做飯之預約早餐
北方:晚上泡好大米,預約第二天早上煮
南方:第二天一看,已經餿了...
4、關於洗衣服
北方:晾一晚第二天能穿了

南方:並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幹

5、關於冰箱
北方人:冬天的室外是天然冰箱,雪糕、酸奶、青菜
南方人:還有這種操作???

烽火觀察


老樣湖南人,外婆家正是在東北,對於南北差異的體會是有的。說說我自己經歷的差異吧。

大白菜是北方過冬必備食物,我外公外婆二個人,每年過冬的時候都能屯個一百多斤。而在老家,根本不需要屯,大白菜在家門口的地裡,隨時就可以去拔二棵回來。


我好奇的問過外婆,為何要買這麼多白菜呢?她告訴我,在北方冬天裡,大白菜是最實惠最百搭的菜,可以清炒,可以燉肉,可以當主菜也可以做配菜。不像在南方,南方冬天裡可以選擇的食材還是挺多的。更關鍵的一點是,冬天裡的北方太冷了,除非要上班或者重要的事才出門,一般都不願意出門。

想想也是,在冰封的東北,大多數食材都得靠南方運輸過來,價錢肯定也變高了,而大白菜在北方也能種植,相對實惠一點。在那麼寒冷的天氣下,我也不願意經常出門去買菜。

另一個區別是在夏天,在夏天的時候,南方人的命是靠空調給的,在北方呢?一個風扇就可以搞定。我去年最熱的7.8月,我就在北方過的,沒有空調和風扇,我居然也能睡著。在南方誰敢試試呢?

雖然白天同樣很熱,但是不得不說晚上還是比較涼快的,如果是睡在窗口,風一吹過就感覺很舒爽。

在北方,只要不是大城市,到了晚上九點十點,大街上基本上人煙稀少。有時候一個人走路都有點心慌,生怕遇到壞人了。而在南方所有的城市裡,凌晨一二點,都還是燈火通明,尤其是夏天河邊的夜宵攤,那是人聲鼎沸。

我在廣東工作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跟朋友嗨到半夜才回家。但是我到北方後,有時候十一二點想下樓買點東西,發現連個開門的小商店都沒有了。路上只有蟲鳴貓叫,夾雜著偶爾飛馳而過的騎車聲音。

其實南北差異的最大原因在於氣候,是氣候的原因導致人的行為產生了變化,所以相對來說,北方人覺得南方人有時候不可思議,而南方人則對北方人表示瑟瑟發抖。


反傳銷老樣


北方三口之家買100斤大白菜囤起來,南方人表示瑟瑟發抖,我覺得不用過於炒作!

以前北方都要在秋天的時候儲存大白菜,主要是由於以前北方的冬季缺乏蔬菜供應。因為當時的大棚蔬菜技術還沒有得到推廣。蔬菜儲存技術也相對落後,因此容易儲存、營養豐富的大白菜就成為冬季儲存菜的首選。這是氣候相對溫暖,蔬菜種類繁多的南方群眾所不能理解的。但是,瞭解其中的情況就可以理解了。

至於其他,北方總體洗澡頻率不如南方等情況。我覺得也事出有因。比如在我小的時候,生活在內蒙古一個氣候寒冷、但是又比較缺水的地方。當時各種條件又不好,因此的確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都沒有促使我養成每天洗澡的習慣。但是,自從2002年上研究生以後來到北京,雖然不敢說全年每天都洗澡。但是,夏天的時候,一天洗幾次澡都是很常見的。因為客觀上天氣太熱,主觀上有意願每天洗澡。因此,南北差異的背後是很多氣候、經濟、地理等因素造成的。不必過於炒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