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共享雨傘有借無還, 你以為是佔便宜了, 卻不知創始人樂壞了

導語:現在有了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叫做“共享”,共享的東西一般都是那種買回家不值當,應個急剛剛好的東西。比如風靡全國,多家公司搶佔市場的單車,它的運行模式就特別棒,在大潮中仍然屹立不倒的幾家公司也算是賺的盆滿缽滿了。除了單車,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東西,都被一些公司開發為了共享模式。

30萬共享雨傘有借無還, 你以為是佔便宜了, 卻不知創始人樂壞了

像雨傘,在遇到大雨的時候,買一把覺得有些虧,想想家中已經堆積了好多了。但是不買一把總不能淋著雨回去。這樣的東西,就被一家公司開發出了共享的模式。同樣是掃二維碼支付押金,使用一次是一塊錢。需要支付的押金是十九元。乍一看這樣的模式還算不錯,到家門口的時候還回去就可以了,不用給家中堆積的雨傘再增加一位新成員。

30萬共享雨傘有借無還, 你以為是佔便宜了, 卻不知創始人樂壞了

不過在大雨肆虐之後的城市,有了特別尷尬的一幕出現了。在存放雨傘的架子上空無一傘,沒有傘可以使用了,足足少了三十萬的傘。這些傘都被當時掃碼的人帶了回家而沒有歸還。這種情況還被稱作是“藏傘於民”了。而且還被當成是一個經典的銷售案例。這就讓我們這些普通人不理解了。怎麼成了銷售案例了呢?傘都沒有了,難道不應該是虧了麼?為什麼投資人不著急,反而特別的高興呢?

30萬共享雨傘有借無還, 你以為是佔便宜了, 卻不知創始人樂壞了

因為這把傘量產的造價基本上就在十元左右,而這就相當於在特別著急的時候給人遞去了一件應急之物,先壓這一點點東西,把這件應急之物還回來之後,就將壓的東西還給你了,估計很多人都特別願意。而選擇的押金的多少也特別的巧妙,如果低於二十元,這筆買賣就不太划算了。但是如果高於二十元,比如訂到三十元,就有很多人願意去買一把傘。這樣二十元,買一把質量還差不多的傘就不太夠了,但是利用這二十元支付押金,就能夠回到家,而且錢也能退回來,不用給家中堆積雨傘,相信很多人還是願意的。但是這件物品太小了,小到在出門的時候一來二去的就忘了,時間長了之後,乾脆就不還了。

30萬共享雨傘有借無還, 你以為是佔便宜了, 卻不知創始人樂壞了

結語:我們熟悉的單車是做的長線,而這樣的雨傘則是我們所說的一竿子買賣。這樣沒有人銷售,卻銷量驚人,怪不得創始人要樂開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