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是楷書的快寫嗎?為什麼?

美的視界一一書畫賞析


有這層意思,但筆法不一樣了。草書講究流而暢,章草講究簡而便,行書像它們之間的筆法,比楷流暢簡便,有時可夾雜草法,又稱行草。要說快慢,一般要慢點寫,就是草書也不能寫太快,草書不草嗎!





雲雪書畫


行書只是楷書的快寫嗎?沒那麼簡單。不少喜歡書法的朋友楷書寫的不錯,到了寫行書的時候,總認為只要把楷書寫得快一點,筆畫連貫一點,自然就會寫好行書。其實,並不是想的那麼簡單,行書和楷書的區別還是很大的,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和不同。

楷書和行書最大的區別,除了字型上的差別外,還在於筆法上的差別。

我們中國文字,從倉頡造字開始,現在有據可考的文字大致從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行書——楷書這樣一個演化的過程。

楷書屬於靜態書體,講究的是一絲不苟,合乎法度,我們學習楷書主要是取法古人的用筆技巧和結體規律。以唐楷為例書寫的時候要求筆畫精到,結體嚴謹,法度要求森嚴,給我們自由發揮的空間很小。

而行書呢,他的筆畫從寫法上就和楷書有很大的區別。從上圖的示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行書筆畫的起筆更加直接多變,露鋒為主,雖然也要求含蓄內斂,但在藏頭護尾上並不過多強調。收筆處的變化更加明顯,為了體現行書筆畫之間的連帶關係,很多行書的筆畫都做了折筆出鋒的處理,並且出鋒方向不固定,主要依據下一筆畫的起筆位置而定。

不光是基本筆法的寫法有區別,在行筆速度上也有的差異。楷書書寫要求工整,再加上筆畫之間的引帶不明顯,所以書寫速度相對行書慢一些,以工整為主。行書由於筆勢的要求,所謂緩則失勢,所以行筆速度相對快一些。不過大家不要誤會,楷書雖然書寫速度慢,但同樣講究果斷乾脆,不可拖泥帶水。行書要求快,但也要在可控範圍之內,筆力要控制住,一味的強調速度是不可取的。

最後來說一下結體上的區別。在這一點上,楷書和行書的區別就很明顯了。同楷書相比,行書的結體更多變,沒有太多的法則限制,可以更多的凸顯書家的個性,如果和楷書一樣,寫的過於平正,則會有一種呆板無趣的感覺。


瘦金體花間書


初入行書,楷書功底越好可能上手會越快,各書體之間雖形態各異技法有別,但義理大致相通。有楷書的底子,入行書不是很難辦的事情,而且一上手就不會寫得很難看。但是,這只是在行書的初級階段,行書的藝術深層十分繁雜宏闊,它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獨立的書體,因此,說楷書是行書的基礎,或者楷書好行書必然好,或者行書好必然楷書過硬等等,都是不準確的。

行書的“快”,一是因為部分點畫被簡寫,二是用筆結字技法不同,三是節奏感更強更快。這是由行書本身的書寫特點決定的,並非只是“楷書快寫”這麼簡單。行書入手不難,要想寫好並不易,中國只有一個書聖,而王義之的最硬招牌是行書。隔行如隔山,書法各體式之間亦如此,書法畢竟是長期的修行,術業有專功,毫末之差往往就是數十年的修行。

很多朋友把楷書水平與行書水平簡單畫等號,這是不客觀不準確的。楷書水平高,一般寫行書不會太差,但也決非一定很好。田英章盧中南的楷書都很知名,他們的行書也不錯,但並不算拔尖的,甚至在行書圈根本排不上號。我們熟悉的蘇黃米蔡宋四家,都是行書,但他們的楷書並不十分出眾。

抱庸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抱庸詩書


行書和楷書書中國書法裡不同的兩種書體,不能簡單的把行書說成是楷書的快些寫,因為行書和楷書兩種書體在用筆筆法,用墨,還有作品的形式和章法上有很大的區別,行書相對於楷書筆法更加的豐富,體現出的行雲流水之美,行書有楷書的基本功和影子,但絕不是簡單的生硬的把楷書寫快了,就稱之為行書!行書書介於草書和楷書之間的一種書體!



書法小青年


1. 傳統的毛筆書法. 如果從書法史來看,楷、行書體在東漢後期己萌芽並發展起來,魏晉南北朝直至唐代,楷書往往與隸書混稱為隸書,未加區別,同時又把漢末,魏晉時期規範工整、裝飾化的碑刻隸書專稱為“八分書”。

曹魏時期的鐘繇是最早專注於這兩種新書體的代表性書家,歷來都認為他是楷書之祖,從鐘的傳世《宣示表》、《賀捷表》、《薦季直表》,存古拙方扁之氣,尚存隸意,但點畫圓潤,楷法規範。鐘的行書千字文用筆以縱勢為主,取消波挑。沒有明顯的證據表明行書是楷書的快寫,但不同書體之間對書家的影響是存在的,包括鐘的楷、行風格對魏晉時期的日常官方文書手寫書體也產生了影響。

2. 硬筆書法. 今人對蘇軾的“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有個錯誤的理解,認為學好楷書是基礎,然後在楷書上牽絲映帶,便寫出行書,所以從今人的硬筆書法角度來看,行書是楷書的快寫,更準確,尤其是在以實用性為目的培訓上,體現更為明顯。

附上作者隨機在白紙上寫的楷、行書,望方家指正。


寸耕文藝


準確說,行書是楷書的"連續流動"書寫。古人說過"楷如立,行如行",就是說行書如同人行走。

說楷書的快寫也有道理。有些一很繁瑣的筆畫,經過行書簡化,就寫得較快了。比如下面的"法,朝"字,行書的簡化書寫,就能讓它比楷書寫得更快一點。

再從書法藝術角度看,行書是書法更高難度的書寫。它不僅是看得見的"快",還追求看不見的行氣,內在的韻律,節奏的頓挫;它不僅是有形的牽絲連線,還有無形的計白當黑;用墨的濃淡相宜,結構的穿插借讓,章法的欹側跌宕,似斷還連,錯落有致等等。使欣賞者油然而生"行至水盡處,坐看雲起時"的美的享受。比如下圖中的千古名篇.魏晉時期的"伯遠帖"。

還有,寫過行書的人都能體會,行書入門容易,提高難。正因為入手容易,看著寫得快,有些寫行書的人,認為行書就是連筆字,像平時寫鋼筆字一樣,龍飛鳳舞的瀟灑寫一回,結果時間長了,就會形成習氣,出現病筆,諸如"竹結筆,丁字頭,掃把尾"等等紕漏,甚至被稱為"江湖氣,硬筆體"。

所以要正確認識行書的書寫,紮紮實實先臨帖,按照傳統的經典法帖如《聖教序》《祭侄稿》《蘭亭序》。認真學習行書筆法,如上圖所標示的行筆順序,先按照筆順,象臨摹楷書那樣,一筆一劃臨習,熟練了,再提高書寫速度,

這一點上,書法術語叫行書是"積點成畫,連畫成字"。要筆筆能立住,開始反而要"慢,穩,準"的書寫,才能寫出中鋒運筆的要求,達到"錐畫沙,屋漏痕"的極深功力。


張勁逸


行書是行書,楷書是楷書,筆法、結構、章法都不一樣,並不是簡單的快些慢寫之分。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常人只需要把字寫好就可以,在寫好的基礎上再追求美感,這一點只要稍加練習,大部分人都能做到。想要盡善盡美,就交給書法家們去寫吧。



何勝美


據說先有行書,後有楷書!

是吧!


山裡頭


這個說並不全面。我們都知道,初上學時,我們都是一筆一劃寫字的,到高年級時,就寫起了連筆字。等到接觸了“行書”這一概念時,就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寫的就是行書。後來發現自己寫的字跟字帖裡的行書,相差甚遠,不但字不好看,而且好多字的寫法都不一樣。這才正視起行書的書寫來。等你的行書寫得較順眼時,再試試寫楷書,你會發現,你的楷書其實還很蹩腳。如果真把行書當成楷書的快寫,充其量也只能是“行楷",快也快不了,也沒那麼飄逸靈動。


閒雲244462405


從一般的情況來講,行書是可以看作是楷書的快寫。但是,行書包括行楷和行草這兩種字體。而楷書的快寫只能把行楷當做是楷書的快寫,而行草已經擺脫了楷書快寫的這一範疇,行草是草書筆法多於楷書筆法的,它是介於行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因此把行草也當做楷書的快寫是需要按照具體的情況來進行分析的。

為什麼說行書是楷書的一種快寫,要從字體的演變這個角度來進行加以分析。

我們知道中國的書法藝術迄今為止一般默認其有篆書,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五種字體。而在隸書字體之後,字體是朝著草書和楷書這兩個方向同步演變。

草書可以分為章草、大草或者叫狂草以及今草或者叫小草這三種字體。

而演變成楷書字體之後,在其基礎上又演變出行書和小草或者叫今草這兩種字體。

行書中的行楷字體,特別是以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為準。而行草字體若是結合著狂草或者叫大草的筆法來書寫,那就偏離了楷書的快寫這一個層次。但是它若是結合著今草或者叫小草的筆法來書寫,還是可以認為其是楷書的快寫字體。

因此,

從大的方面來講,行書是可以看作是楷書的快寫字體,但是在具體的分析過程中,我們是需要對行草這個字體加以細分,如果它是結合著大草或者叫狂草的筆法來進行書寫,那就不能當做是楷書的快寫字體,若結合著小草或者叫今草的筆法來進行書寫,我們還是可以把它當做楷書的快寫字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