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建議大家選取保障房

最近,深圳將大規模建設公共住房的新聞,再一次刷屏全國。

為了完成深圳2035年,新增建籌集各類住房共170萬套的“民生硬指標”,深圳將投資超過130億元,以提供公共住房約1.1萬套。

房價似乎終於可以等一等,普通人安居深圳也多了一份希望,高房價的問題似乎終於有了解決辦法。

總有粉絲朋友問我,熊大我想留在深圳,但買不起房,請問你怎麼看待保障房?

我的答案也非常簡單,那就是,能買房儘量買,我不建議大家的第一選擇,是去排保障房。

為什麼不建議大家選取保障房

想知道其中原因,首先得來聊聊什麼是保障房?

保障房,顧名思義就是保障性住房的統稱,深圳的保障房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公租房、人才住房和安居房。

公租房,是面向中等偏下及低收入家庭,以及社會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相關人員,提供的基本住房保障,此類住房只租不售無法流通!典型項目是龍華區的龍悅居。

人才住房,是面向深圳戶籍交10年社保,無自有住房且不超過收入財產限額的符合人才條件的人員提供的住房保障。

此類住房可租可售,但只能在符合條件的人員中流通,或向政府交納增值收益後才能取得完全產權!

目前大多數商品房配建的保障房,都屬於人才住房,但目前很少有出售的,大多數以出租形式入市,整體收益較低,比較知名的項目有信義金域半山等項目。

安居型商品房,面向深圳戶籍各類未購房人才提供的銷售型商品房,此類房產具有完全產權以低於市場價50%左右的價格銷售。

但是目前來看,安居房項目比較少且地段相對偏僻,比較著名的有龍華長城裡程家園,固戍的西鄉安居家園等項目,屬於可遇而不可求的類型。

一直有人說,深圳正在探索新加坡的住房模式,我記得早在2015年,國家就提出加緊推進多層次的住房供應結構,要形成“高端有市場、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體系。

首先,高端有市場,即可以在市場上自由流通的完全產權的商品房,這部分房子由市場決定其價值。

注意這裡用了高端這個詞,潛在臺詞是在土地稀缺的情況下,新建商品房要符合城市發展要求,應當以高標準的建築形式來建設。

特別在深圳這樣嚴重缺地的城市,商品房必然會更趨於豪宅化(價格)的發展。

而中端有支持,即中等收入家庭,政府予以一定的補貼例如安居型商品房或人才房政府補貼的形式入市,但只能在一定範圍和具有一定資格的人員中流通。

根據北京共有產權住房的經驗看,這類房產收益需要和政府共享,因此更多強調補貼人才,本身增值收益並不高。

低端有保障,指對低收入家庭提供保障型住房,這類住房更多是公租的形式推向市場。

當然這種類型的住房已經有比較多的案例了,受面積和社區品質的限制,這類住房只提供基本的居住需求。

這樣看來,深圳的住房計劃,似乎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方案,如果順利推行,那麼的確能實現居者有其屋的願景。

站在集體和政府角度上,這的確是一項便民的好政策,能降低深圳人整體的購房負擔,同時還能留住優秀人才。

但從個人角度來看,申請保障房雖然能極大降低人們的置業壓力,但實際上也放棄商品房作為資產帶來的收益的可能。

為什麼不建議大家選取保障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