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募基金認購自家產品 助力流動性並且看好長期趨勢 A股企穩

多家公募基金認購自家產品 助力流動性並且看好長期趨勢 A股企穩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2月3日,A股市場盤後收跌7.72%。經濟觀察網記者獨家獲悉,2月3日盤後各渠道數據顯示,公募機構流動性面臨著考驗。多家基金公司緊急開會,拿出自有資金申購自家產品,助力流動性。

華南一位公募機構運營人士2月3日對記者透露,“渠道給過來的申贖數據不樂觀,現在公司也正在商討是否用自有資金來支撐一下,節後上班第一天肯定要加班了。”

隨後的2月3日晚間,興全基金髮布公告稱,興全基金已於2020年2月3日運用固有資金購買本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約3700萬元,並將於2020年2月4日追加購買約2300萬元,合計將購買本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約6000萬元。

無獨有偶,富國基金2月4日亦發出公告,公司固有資金及高管投資公司共同出資5000萬元申購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並承諾持有至少1年以上。

公告稱,富國基金定於2月4日及2月5日兩日投資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一是公司固有資金及全體高級管理人員共同出資5000萬元,於2月4日及2月5日兩個交易日申購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並承諾至少持有1年以上。二是公司秉承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鼓勵高級管理人員、基金經理以及全體員工積極申購/認購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並長期持有。

此外,銀華基金也自購5000萬元偏股基金;還有匯添富、博時、華安等公司陸續發了自購公告,目前基金公司自購總金額不低於6億元。

截至2月4日,記者獲悉,還將陸續有多家基金公司將以自有資金申購自家產品,多家公募機構相關人士表示在解決流動性問題的同時,其實也是看好未來市場的長期發展趨勢。

興全基金相關人士表示,疫情將在一定程度上對2019年以來逐漸企穩的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產生短期衝擊,但依然相信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長期趨勢都不會發生改變,對於長線資金而言短期調整或成為佈局優質資產的良機。

銀華基金認為,長期來看,疫情雖然會使得一季度經濟受創,但在去年四季度國內經濟已現企穩跡象,疫情控制之後需求會恢復,加上各項穩定經濟的利好政策相繼落地,經濟重回正軌,慢牛也將繼續演繹。把握經濟週期波動、政策應對、產業趨勢和估值變化帶來的優質個股買入機會,是投資者更好的應對措施。

事實上,從今天的A股市場走勢來看,在昨天疫情影響大盤走勢基本釋放,及各方力量的不斷努力下,市場迎來了超跌反彈。

截至午市收盤,滬指上漲0.21%,報2752.44點,深成指漲1.74%,報9949.95點,創業板指漲3.69%,報1862.00點,兩市成交額6050.11億元。

板塊方面來看,精準醫療、流感等板塊漲幅居前,多隻特斯拉概念股拉起漲停板。

北京一位權益類基金經理表示,從早盤的情況來看,眼下的流動性問題稍微有所緩解。

“最可怕的是多隻股票連續跌停,但是從盤面情況來看,恐慌情緒已經有所控制,情緒也在2月3日一天得到了集中的釋放,2月4日早盤市場翻紅,說明信心正在逐漸恢復。”上述基金經理表示,“眼下還要進一步觀察整個市場投資情緒的變化,從倉位配置上也要提前做好流動性預防,同時還要密切關注此次疫情的變化情況。”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4BVAMFCX】獲取授權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