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八戒來答題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句話從側面反映出股市是能提前反映出經濟好壞的。

股票至今將近有400年的歷史,它伴隨著股份公司的出現而出現。最早的股份公司誕生於1602年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1611年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在阿姆斯特丹交易所進行股票交易。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

而中國第一隻股票——飛樂音響誕生於1984年上海五夷路。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隨後的12月1日,深圳交易所成立。可以看出,中國股市還很年輕。

那麼,股市和經濟到底是什麼關係?

引用巴菲特一個觀點:股市總市值與gdp之比的高低,反應了市場投資的機會和風險。如果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dp的比率在70%~80%,也是個買入股票。

a股現在總市值大概51萬億,中國gdp大概有90萬億,二者之比等於56.7%。通過這個比值看出,a股是個潛力市場。

股票反應著經濟的發展。但在a股由於散戶主導,難免會有情緒波動,導致股價大幅波動。所以,也存在股市和經濟不匹配的情況。

但是,股市從一個長時間角度來看是能較準確反映經濟的。


高級而


評論員張張: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種說法是客觀存在的,有的說A股市場並不能體現經濟發展情況,“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一理論並不適合用在A股市場。有的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用在A股上,十分恰當


為什麼認為A股並不是經濟的晴雨表:因為A股出現上漲的時候,經濟保持一定速度的發展。A股出現下跌的時候,經濟增速依舊保持一定速度的發展;

為什麼認為A股就是經濟的晴雨表:國家的股市都可以反饋出該國的經濟。一般指數的漲跌,可以反饋整個經濟市場市值平均水平。

例如:中國2019年的股市表現,第一季度,股市表現迅猛,一度突破3000點,中期萎靡,低至2960點左右,後期又開始突破。再來分析以下近一年的中國經濟表現,整體經濟形式呈下降趨勢,從2019年中期的股市表現形式與中國經濟發展相結合,“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而中前期和後期的相結合的表現來看,“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是不符合預期的。

影響股市的因素有很多:經濟週期、國際形勢、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投資者情緒等。中國經濟製造業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去庫存的問題,另外中國經濟的發展面臨轉型,由之前的依託房地產向新興技術轉型。最重要的是中國貿易戰遲遲為解決也是影響股市情緒的因素之一。


首席投資官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不僅只是人民日報評論,也是被市場人士說認可的一個說法,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股市是經濟狀態的直接反饋

國家整體經濟的發展好壞會直接、間接的影響到社會中各個企業,從而影響到人們的生活,企業的發展需要資金,股市就是提供這樣一個直接融資的渠道。

反過來,股市的錢來自於廣大的投資者,之所以能稱之為投資者一定是有錢來投資股票的老百姓,會有閒錢投資無非是工作好、收入高,而這些離不開公司和經濟的發展。

股市作為經濟晴雨表的作用一般會先於經濟發展的步伐來體現,市場的錢越來越多、投資熱情越來越高漲,一定是老百姓口袋越來越鼓了。反之,就會不斷的抽出股市中的資金,不僅是個人,也有上市公司的股東。


其次,A股目前的反饋還不夠

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常拿美股來做比較,因為美股的價值投資屬性,美國經濟的向好發展不僅帶來了股市的繁榮,也實現了反補投資者,而A股給到廣大投資者的感覺就是虧錢,大家來到股市就更多想著投機了。

從A股市場本身來講,現在還是明顯的政策市,政策的變化會更直接的影響到股票的走勢。比如今年的走勢,儘管經濟下行,股民哀聲哉道,但是股指整體還上漲了20%,原有就在於年初的一波刺激行情。

另外就是在優勝劣汰這一點上,A股還很不足,從投資的角度來講,經營良好、股東回報率好的公司股價應該持續向好的發展,問題公司應該被市場所拋棄,然而A股市場中卻大量存在著好公司沒有好股價,爛公司“妖性”足的情況。

總體來說,“股市是經濟晴雨表”這句話是沒錯的,只是A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抄底狂人松果


我們的股市是牛短熊長,長期擴容也導致股市萎靡不振,加上好多公司的大股東只知道挖空心思地從股市獲取利益,也不去真心把公司做大做強。幾乎所有人都盯住了股民手裡的那點錢,研究如何把它拿到自己的手裡。長江都有禁魚期,讓魚有一個修養生息的時間,好讓後代有更多的魚可捕。股市不一樣,恨不得把所有人的錢都挖乾淨。所以,導致這個晴雨表失真,晴天的時候少,雨天的時候多,與經濟的晴雨表不匹配。


老蘇的退休生活


實話實說,你看這兩年東莞倒閉了多少廠。股市這麼差,實業有你想像不到的嚴俊。如果房地產這個大雷再爆,那就如六月飛霜


清風若來我心依然


基本屬實。多數日子是霧霾,灰濛濛的,而且雨一直在下,把收穫和種子都淋爛了,導致想播種的人都不願意播,而不播種的人卻可以在你將收穫時提前收了割韭菜。偶爾睛幾天,那是曬得你頭皮發燙,反應慢一點,在短暫的晴日裡將又被一場暴雨淋得一點不剩。


柳劉流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是普遍的定義,股市不好,經濟好不到哪裡去,不信去揭開經濟的蒙布(或面紗),一定會看見裡面的齟齬之物。


用戶施某人


股市不僅僅是經濟的晴雨表,也是國內外大事,政局動盪,病情溫疫,自然災害,石油波動,戰爭,等等都對股市有直接影響。


胖胖152549994


十年前不就是這個點位嗎?你覺得這反應了什麼?至於這些各種評論,閒得無聊願意看看就看看,反正也是隨便說,不用負什麼責任!


我是最最討厭說謊的人


這個問題好像不太好回答。對於這個問題的分析我看到了兩極化的回答。

第一類:他引入了國外的說法並用一些相關關係來證明股市和經濟發展呈現出正相關關係。財經國家新聞網引入德國投資大師科斯托拉尼對股市與經濟的比喻——“狗與主人”的關係來形容股市和經濟發展,表示著狗與主人時快時慢的跑前跑後,但是狗始終是圍繞在主人周圍的。

也就是說股市的行情或快於或慢於經濟的發展但是他始終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個外在表現形式。

GDP增長率與股市總體趨勢存在一定的正相關關係,溫和通脹對股市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第二類:比較關注與中國股市的特殊性。由於中國股市並不是完全的市場化形式,除了市場價值投資以外主要還受到政策的影響,那麼實際上股市包括券商在內實際上是政策的一個執行者,那麼在這種背景下,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句話在中國可能就不太適用了。

這一類人通過對比今年股市行情的低迷與經濟依然增長的數據相對比,說明實際上中國經濟在緩慢增長但是股市卻沒有很好的表現,而作為投資者也沒有一個可觀的收益。

我是覺得兩方面說的都有道理。但也正是由於中國股市存在政府影響的這麼一個因素在,中國股市更多的是對於股票預期的投資。就比如中國經濟環境轉好,或者某行業利好消息頻出,那麼會吸引投資者對於股市行情的預期增加信心,對於股市中某行業的傾向比較明顯。

所以,從這句話我理解出來更多的並不是經濟環境到底和股市指數之間有什麼關係,更多的可能是在今後的股市投資過程中,除了必要的技術指標如何去把握投資預期以及對利好、利空消息的把握,從而更好的獲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