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道門,護一城人

他是堅守在基層一線的退役軍人,

他是輕傷不下火線的交通戰士,

他是紮根在防控現場的紅色旗幟,

她是“巾幗不讓鬚眉”的女隊員……

他們,是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交通人。

#宿遷#抗疫時刻 |守一道門,護一城人

寧宿徐高速公路宿遷主線收費站交通管控24小時執勤點

2020年的春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來襲。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5日,大年初一早上,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道路執法一、二大隊全體人員火速集結到崗,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你好,請您出示駕駛證、行駛證,配合體溫檢測。”2月3日上午11點半,在寧宿徐高速公路宿遷主線收費站交通管控24小時執勤點,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道路執法二大隊第二黨支部書記沈浩正在對來宿車輛進行體溫檢測和信息登記。這是沈浩今天登記的的第283輛車,第328名乘客。

#宿遷#抗疫時刻 |守一道門,護一城人

#宿遷#抗疫時刻 |守一道門,護一城人

沈浩在排查入宿車輛

排查、詢問、登記,看似簡單枯燥的工作,卻絲毫馬虎不得。“所有進入宿遷車輛,我們會詳細記錄車牌號、車主信息、身份證號、手機號以及車上人員來源、去向,監測到體溫異常的直接移交衛健部門處理。”沈浩說。  沈浩所在的支部,黨員平均年齡均在50歲以上,24小時輪班執勤的高強度工作對老黨員們來說,確實有些吃不消。“晚上冷就跺跺腳、跑跑步暖和一下,還有熱水、熱茶,我們能堅持。”沈浩笑著說。  在325省道耿車鎮交通管控執勤點,沈浩的雙胞胎哥哥,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道路執法一大隊第二黨支部書記沈波,也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你好,請停車接受檢查。”看到一輛外地牌照車輛駛入,沈波和同事立即上前攔下,對駕駛員及車內人員進行登記、體溫檢測。


#宿遷#抗疫時刻 |守一道門,護一城人

#宿遷#抗疫時刻 |守一道門,護一城人

 沈波在檢查入宿車輛相關證件

2月3日下午4點,已經過了交班時間,但他絲毫沒有要休息的意思,始終衝在最前面。“這裡是耿車、沙集交界,入境車輛多,防控疫情任務艱鉅,我是黨員,工作經驗豐富,必須帶頭。”沈波堅決地說。  沈波、沈浩這對雙胞胎兄弟,不僅同是黨員,還都是退役軍人。疫情當前,兄弟倆恪盡職守、勠力同心,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我們哥倆只是千千萬萬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基層工作者,其實在全國,舍小家為大家的人還有許許多多。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需要兄弟般的勠力同心!我們不能,也不敢退縮!這是我們倆的共識!”沈波堅決地說。  在疫情防控一線,還有眾多交通人堅守崗位,始終嚴密細緻做好疫情排查、信息登記和報告工作,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違章處理中心主任王鋒就是其中一員。  可是誰也不知道的是,就在春節前,他還在計劃著去北京做一次心臟支架手術的複查。“去年因心梗做的手術,半年複查一次,原本準備春節前後去複查,這不就趕上了這次疫情。”王鋒說,疫情當前,黨員要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我不上誰上!”


#宿遷#抗疫時刻 |守一道門,護一城人

王鋒交班後回到辦公室

說得很輕巧,可是王鋒因患有糖尿病,每天都要自己注射胰島素。“就因為這個,我只能上白班了,晚上沒法給自己打針,辛苦夜班的同志了。”王鋒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同樣“瞞報”病情的還有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違章處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張楓。去年,張楓的右腿做了血管瘤切除手術,刀口長,術後要多休息,現在還是恢復期,但是她卻堅持帶傷上崗。  “初五那天,傷口一直疼得厲害,交班回家後才發現傷口充血了,後來我就‘被迫’調到後勤崗負責報表工作。”張楓笑笑說,這都是小傷,等恢復幾天還要回到一線去。

#宿遷#抗疫時刻 |守一道門,護一城人

  張楓在工作間隙接受記者採訪

忍著病痛、日夜堅守,宿遷交通人並肩作戰,站在了防控疫情的一線,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了心頭,將黨員的講奉獻、有作為放在了首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勇於奉獻、共克戰“疫”的初心使命。  在加強公路疫情防控的同時,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道路二大隊還要負責轄區4條51公里國省幹道、178條768公里縣鄉道路巡查工作,確保道路安全暢通。

#宿遷#抗疫時刻 |守一道門,護一城人

  閆勇(中)在安排部署工作

“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作為黨員,我們必須切實擔起責、衝在前,始終堅守在防控一線,構築起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堅固防線。”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道路執法二大隊黨總支書記、副大隊長閆勇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