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安格:為何要當娛樂圈的范蠡?


童安格:為何要當娛樂圈的范蠡?

青年童安格


提起童安格,現在的年青人應該都陌生了。可是對七零後的歌迷們而言,那是一代人的偶像和最美好的記憶。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童安格是一位歌壇巨星,集詞、曲、唱於一身,成就輝煌,紅極港臺、大陸,是跟譚詠麟、張國榮、張學友並肩的人物。《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耶利亞女郎》、《把根留住》等,都是經典之作,影響深遠。然而,他在2006年北京演唱會之後,便幾乎消聲匿跡了。對此,人們很想問,這是為什麼?他在哪裡?

大家知道,無論在哪個行業,哪個領域,一個人再行,再成功,都難免會有衰落的時候。尤其是娛樂圈,新陳代謝特快,一不留神,便被淘汰了。沒有幾個人能象劉德華、周杰倫那樣,長期處在事業的巔峰,長期處在人們矚目的焦點上,走到哪裡都有尖叫聲。


童安格:為何要當娛樂圈的范蠡?


娛樂圈裡的多數人還得乖乖接受自然規律,迴歸到掌聲零落後的冷清位置。你要想翻盤,要想再創佳績,勝率通常不大。

作為老牌明星,童安格也不例外。當風頭過後,人氣下滑,創作遭遇瓶頸之後,在對未來的抉擇上,他也很艱難。

這種事兒,沒有誰可以簡單地作出回答。因為這種抉擇太沉重了。

據悉,在2006年之後,童安格生病了。這病令他身心大受折磨。接著,又是一連串的煩惱湧來,有公司裡的,有生活上的,有婚姻方面的。最終結果,他選擇退隱,當了范蠡,去過自己喜歡的日子了。

這樣的選擇如何?我以為沒什麼不好。和他的同時代的一些老歌星相比,這種選擇也不失為理性、明智。

近幾年,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老歌星仍在圈裡打拼,還在釋放著夕陽的光芒。有的在當評委,“說長道短”,“說三道四”,指點江山。有的打起精神,還在參加歌賽,與年青人競爭。他們靠著大半輩子積累的人氣和資歷,作最後的拼博,努力把自己的藝術生命延長再延長。


童安格:為何要當娛樂圈的范蠡?


可說實話,他們勉強堅持下去的成績並不見佳,還讓自己活得好累,好疲勞。也許,這裡還有“名利”兩個字在作怪吧?

童安格的選擇是處境使然,也是性格所致。他的淡泊名利的思想不是這時候才有,他原本就是這樣的人。在他的巔峰期,他對錢就說過“夠了夠了”。

這使我想起了歌星李健,他對名利的看法與安格相似,也使人佩服。

他和童安格都是好樣的,都不肯為了名利失去自我,失去尊嚴。

作為一個歌手,當你事業的春天過去了,步入秋天,你又無法超越自己,無法再造第二春出來,你又何必咬牙硬挺呢?也許那樣會毀掉你的形象的。何不象范蠡,泛舟五湖,當個逍遙自在的陶朱公呢?

童安格想追的追上了,想要的也都有了。如今當了范蠡,過自己的小日子,也挺美的。

現在,你去網上搜他近況,只有一些零碎的消息,還都是前幾年的。說他定居海外,過著很悠閒的生活,學習新的樂器,堅持練習書法,偶爾還唱唱歌開心一下。還說他的一對兒女都已長大成人,女兒很漂亮,神似張柏芝。但你想要的近況是沒有的。


童安格:為何要當娛樂圈的范蠡?

童安格女兒


看來,他真的當了隱士,把自己隱藏得那麼深,不使世人打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