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在戰場上踩到地雷有沒有活下來的概率?真的能像電視上那樣脫鞋擺脫嗎?

雛菊西瓜Peterpan


當然不是“必死無疑”的,但如果要是遇到了那種“沒良心雷”也會給士兵的後半生造成“生不如死”的結果!

在電影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主角踩中了地雷,但總是可以採用“脫鞋”壓石頭的辦法“擺脫”,但如果要是在現實中使用這種辦法無異於“自殺”,電影中使用這種辦法的“神操作”無異於“子彈打子彈”加速一樣令人驚奇。

美軍在阿富汗戰場曾經有過這種真實的事例:海豹六隊在支援作戰時有一名士兵踩到了T79反步兵地雷,美軍隨後派出專業的排爆小隊,用盡各種辦法對這枚進行地雷拆除,到最後也只能是給這名士兵增加防護裝備,而這名士兵在抬腿後迅速臥倒,卻依然受了重傷,所幸沒有喪命而已。

地雷在現代戰爭中已經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分支,不僅僅有“反步兵地雷”還有根據壓強來判斷目標的“反坦克地雷”甚至可以將水雷也看做是一種埋在水中的“大號地雷”

而現代的反步兵地雷大多都是為了“擊傷”敵人而設計的,裝藥量與激發範圍大多數都是盯著敵人的“下半身”去的,可以有效的讓敵軍的戰爭“實力”消耗。

像是電影中,主角在地雷周圍挖了一個“圈”,這樣地雷所處的位置就會低於周邊土地,爆炸形成一個向上的作用力,這也是一個神操作。

在實際中,反步兵地雷均為瞬發雷,人的反應速度不可能快過地雷的起爆速度,甚至還有一些“土地雷”讓人防不勝防。

在二戰中,德國,英國與蘇聯都生產過一種名為“子彈雷”的微型地雷,其戰鬥部就是一顆子彈,外表類似鐵釘,內部是空心的,裝有擊針、擊針簧和一個簡單的保險機構。使用前,需將雷殼壓進地面,然後再將子彈壓進雷殼內,聽到"喀"一聲,既為擊針被壓到位,保險機構卡住擊針,當敵人踏到子彈雷的時候,保險機構釋放擊針打擊子彈的底火,將敵人的腳板擊穿。

這種地雷的原理就像是在地下埋入了一把“微型步槍”一樣,一旦有人踩到了它,就像是扣到了扳機,子彈就會擊發,將敵人的腳板擊穿,而因為空腔效應,這個敵人的活動能力將會大大的被消耗。

從實際上來說,是沒有哪一個士兵的反應速度可以快過反步兵地雷的,因為在踩到的那一瞬間,地雷內部就已經開始了操作,除非會“瞬移”,不然那一名美軍就是最好的下場。


三書青史


戰場上踩到地雷活下來的概率,跟兩次在同一地點被雷劈,或者中了福利彩票億元大獎的概率差不多。可能很多人都在電視/電影中看到過這一幕:有人不小心踩到了地雷,於是戰友們就使用刺刀插進他的鞋底壓住地雷,讓他脫鞋抬腳走人,解脫險情。那麼,這一幕真的合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果不小心踩到了地雷,究竟是全身而退還是身負重傷,主要取決於踩到的是什麼地雷。

一般來說,當你踩到地雷時,將會觸動地雷保險銷打開,耳朵好的話你可能會聽到清脆的“咔嚓”聲。當你發現踩到地雷時,地雷還沒有爆炸,那麼就說明你運氣很好,踩到的是松髮式地雷。松髮式地雷顧名思義就是鬆開後才會爆炸,當你踩到它時,會首先讓它進入預髮狀態。等到你抬腳時,地雷才能被引爆。所以,當你踩到松髮式地雷時,首先不能驚慌,不能亂動鬆開腳。此時旁邊人可以使用匕首插入你的鞋底,等你鬆開腳後再使用其他物體壓住匕首,然後大家都可以安全脫險。

不過,既然松髮式地雷如此容易被排除,那麼它必然不受待見。事實也的確如此,松髮式地雷的使用數量是非常少的。戰場上遇到的是絕大多數是其他種類的地雷,它們採用的起爆方式五花八門,有壓髮式、絆髮式、遙控式……

而且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你就是踩到後或者絆到後會立即爆炸,根本沒有反應時間,更別談有排除地雷的時間了。所以,當你踩到的是松髮式地雷以外的地雷時,基本上都是隻能聽天由命。

值得說明的是,踩上地雷後地雷爆炸了,踩雷者不一定會被炸成碎片,更多時候,踩雷者可能只是損失下肢撿回一條性命,甚至有可能只是炸傷,經過治療後能夠四肢健全。

這主要是因為很多反人員地雷往往不追求殺人,而是追求傷人。戰場上,如果己方的地雷炸死對方一個人,那麼對方基本只是損失一個人,還可能會激起他們的鬥志。如果己方的地雷是炸傷對方一個人,那麼對方就需要分配人員對他進行救治,還需要安排人員及時進行後送治療,明顯會牽制對方更多的人員,削弱對方的作戰能力,明顯加大對方的後勤醫療負擔,從而讓自方獲得作戰優勢。


科羅廖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又是一個龐大的話題。

因為地雷的種類太多了,即便是踩踏式地雷又有無數種,不能一概而論。

絆發雷,大家都知道了,只要絆到地雷拉線,地雷就會爆炸。

普通步兵絆到拉線是沒什麼感覺的,也不存在及時停住。

而至於踩踏地雷,也分為壓發雷和松發雷。

壓發雷就是踩著就炸。

目前各國防步兵地雷,主要就是壓發雷,也就是踩著就爆炸。

以我軍的72式反步兵地雷為例:當地雷壓蓋被敵人踩踏時,壓蓋下降,並迫使擊針簧片向下翻轉,並帶動擊針簧片中心鑲嵌的擊針打擊起爆管,使地雷引爆。


正常來說,踩到這種地雷,你根本沒什麼感覺,直到爆炸發生才會知道。

萬幸的是,踩到壓發雷大多不會死。

因為現代化壓發雷的目的,不是把你炸死,而是炸斷你的一條腿。

根據研究,如果地雷爆炸,炸死一個人,不會對敵人造成什麼麻煩。

無非就是找時間將屍體運到後方火化而已,骨灰交給家屬,給一筆不多的撫卹金。

而如果炸斷一條腿是重傷,敵人必須第一時間將傷者送到陣地內緊急包紮,然而高速送到野戰醫院進行大手術(美軍就會用直升機)。這種手術不但難度非常高,而且花費巨大,往往還有多次手術。在野戰醫院手術後以後,傷者轉到後方醫院繼續手術,還要恢復。但無論怎麼治療,傷者肯定是少了一條腿殘疾了。

為了救下這個被地雷炸傷的士兵,保守估計要有五六十人為他服務,耗費軍隊大量資源。

而國家需要對殘疾士兵管一輩子,還要安排工作之類,這是一筆鉅款。

所以,炸斷腿的損害更大。

電影裡面的松發雷,其實比較少見,多用於:跳雷(就是地雷彈射爆炸部,在空中爆炸,大面積殺傷敵人)、詭雷、複合雷場(松發雷和壓發雷的排雷方法不同,複合佈雷增加掃雷難度)。

不過,蘇聯等國確實也製造過鬆發雷。但這種松發雷和觸發類,幾乎沒有區別。

因為松發雷採用敏感的觸發結構,只要士兵的腳步稍微一動,地雷就會爆炸。

這種松發雷根本無法排除。

有人說脫鞋子,但只要鞋子的壓力稍微有不同,地雷立即就會爆炸,根本不可能。

電影裡面那種基本都是胡說八道,搞噱頭而已。

比如集結號裡面,穀子地連長踩到那顆地雷,比步兵地雷大得太多,但又比反坦克地雷小很多。

這是什麼玩意?馮小剛造的地雷?


薩沙


當然不會有活路。不過死亡幾率也不是絕對的 。據2015年4月19日的《解放軍報》一則報道,在當年的1月份,中國駐馬裡維和部隊發生了一次觸雷事故,但經戰友解救,成功脫險,沒有發生傷亡。當時踩中的正是一枚老式松髮式地雷。我們看歷次的戰爭就有不少踩地雷負傷而活下來的。當然還有一定幾率毫髮無損的,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比如訓練能力很強的牛人。地雷都配備有多種引信,用於在戰場上引爆。利用機械原理的引信有壓發、拌發和松發等幾種引爆方式,起爆原理沒有區別。

地雷殺傷效果與幾個方面有關。

一是地雷威力。通俗講威力越大,殺傷半徑就大,殺傷效果就大,直接踩上生還的機率就小,躲開的機率更小。反步兵地雷一般裝藥不多,幾十克到幾百克炸藥不等,而反坦克地雷則有幾百克到幾千克、甚至幾十幾百千克,而且反坦克地雷一般使用壓力或磁激活雷管來確保它們只被車輛引發,通常只有被大於180公斤時的力量觸發引信才會引發爆炸。通常步兵遇到危險最大的就是反步兵地雷。地雷的種類很多,不同地雷有不同防護方法,當你認識到你踩到的是什麼雷時你就有可能採取針對性的解決辦法而存活。

二是防護水平。例如在對步兵腳的保護上,美軍避雷靴的設計原理是,人體肌肉收到電信號,肌肉只須400毫秒便可收縮。TABER製成的防雷靴能夠吸收地雷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減緩其擴散速度,減弱傳導到肢體的能量,保護人體不被爆炸產生的碎片傷害。在美軍廣泛使用的沙漠靴中,就在設計上加進蜂窩狀的鋁製保護層,減輕了地雷對士兵腳部的傷害程度。目前英國也在研製一種包括衣服和軍靴的新型戰鬥服,既能抵抗風雨,又能防彈、防地雷。士兵穿上這種軍靴就是踩中地雷也不用驚慌,因為這種軍靴的靴底比普通靴底要厚25毫米,而且靴底經過特殊處理,靴底在樹酯材料中包裹了細小的石子顆粒,能夠形成3道防線,將地雷產生的爆炸力逐步化解以保全腳底。

三是對地雷殺傷效果的認知。地雷的殺傷效果也與敵對雙方追求的戰果相一致,基本上上世紀70年代以前以殺死為主,以後以致傷為主。因為致傷可以佔用對方更多兵源進行救治,從而減少戰鬥兵源數量。同時進入70年代以後,各國對反步兵地雷的認識發生了變化,要求新一代反步兵地雷要具有重量輕,雷體和引信非金屬化,適合大面積拋灑。這時候的反步兵地雷,除了拌發的定向地雷和跳雷有威力要求以外,對於壓發反步兵雷已經不再要求具有致死的大威力,甚至連雷體破片都沒有要求,只強調讓敵人失去戰鬥能力,更加重視致傷效果。

四是與士兵訓練水平有關。毫無疑問,就像美軍的新型作戰靴防雷機理一樣,你的士兵肌肉反應力快,你的生存機率就高,你的幸運值就越大。同時,針對反步兵地雷的相關訓練越多,你的應對方法越多,不至於束手無策。影視劇中脫鞋同時給鞋上一個適當的壓力來擺脫地雷,只是在很幸運的時候能實現。


下雨啦16


在一些影視劇中,一枚地雷就能夠把幾十個鬼子炸得粉身碎骨,因此很多人會誤認為地雷的威力非常大,踩到地雷必然會被炸死。實際上戰場上踩雷後被炸死的概率非常低,大部分人在踩雷後都是被炸傷或者炸殘。現代地雷的體積都比較小,體積小的地雷裝的火藥數量自然也就比較少,致死率也就比較低。這樣的目的是為了增大地雷的隱蔽性,同時也能夠炸傷敵方的士兵,讓敵人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去搶救這名傷兵,以便於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敵方的作戰人員數量。


至於士兵在踩雷後能否順利的排雷,主要看士兵踩的是什麼類型的地雷。假如士兵遇到絆髮式的地雷,那麼士兵在踩雷後肯定無法逃跑,因為絆發的地雷一旦踩中引線,立刻便會觸發地雷。對於士兵來說,在碰到絆髮式地雷的之後,只能祈禱這顆地雷不是大威力的反步兵地雷。假如士兵遇到遙控地雷的話,那麼士兵根本沒有任何逃跑的希望,畢竟調控地雷來無影去無蹤,遙控的人躲藏在暗處。當士兵走到地雷旁邊的時候,遙控地雷的操控者按中按鈕地雷便會爆炸,士兵根本無法感知到地雷被引爆。


第三種情況就是士兵遇到壓髮式地雷,壓髮式地雷顧名思義就是在受到壓力的時候便會爆炸的地雷。當士兵的腳踩在壓髮式地雷上的時候,地雷的引信便已經被觸發,士兵根本無法排雷。壓髮式地雷一般都以炸腿為目的,這種地雷在現代戰爭中被廣泛應用,當一名士兵的腿被炸斷後,士兵便不能繼續行走,對方部隊肯定要派遣1-2個人將這名士兵運送到後方,這樣便能夠起到大量消減對方作戰人員的作用。

第四種地雷就是我們在影視劇中常見的松髮式地雷,松髮式地雷的特點是用腳踩上之後不會立刻爆炸,只有士兵在鬆開腳之後,這種地雷才會爆炸。一些有經驗的老兵在踩到松髮式地雷的時候,能夠感知到自己已經踩雷,並且讓其他士兵將他的鞋底用刀子割下,隨後用石頭將刀子壓緊,松髮式地雷便被順利的排除。當然在排除松髮式地雷的過程中,排雷人員需要低頭排雷,有可能會造成排雷人員的死亡。


軍武小咖


步兵踩中地雷活下來的幾率滿大的,但是絕不可能站著不動,脫鞋就能擺脫掉!

什麼是步兵最可怕的敵人?既不是能夠播散的大口徑炮彈,也不是突突突突突突,發射子彈的機槍,而是專門隱藏在身邊的,怎麼也看不見,發現不了的角落裡,在戰場上那些地方都可能會有地雷。這些潛伏在地下、空中、樹上、建築物等地方的爆炸威力,都會拎所有軍人談地雷色變,“新兵怕炮,老兵怕機槍,更怕地雷”!。地雷已經成為了“殺手”,等待著敵人上鉤,走上圈套之中。

地雷這種武器一誕生,便一直是各場大小戰爭和地區衝突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地雷被大規模應用到了美國內戰時期,美國南方軍隊由於實力懸差太差,所以節節敗退,但是仍然選擇使用了地雷戰,將美國北方軍隊一頓好炸,經常因為地雷停止追擊,但由於雙方實力差距太大,最終導致了戰爭結果一邊倒。這一時間的地雷是觸發式引信,踩中只要不動確實炸不到。

而地雷第二個發展高峰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地雷花樣開始繁多,比如德國大規模使用S型S型跳雷、美國MZ和前蘇聯木質雷等,這些地雷都採用了電打火引信模式,並且為了增加殺傷威力,都採用了全金屬雷體,這些地雷重量和體積都不大,佈設和偽裝都十分精巧,特別是德軍S型跳雷只要被踩中,電解液會瞬間激發了地雷的雷管,從而引發爆炸,基本上動不動都會爆炸,並且S型跳雷還會跳出來,彈到距離地面50-80釐米空域然後再一次爆炸。

增加了爆炸殺傷面積,甚至在1939年德軍入侵波蘭後,法國軍隊曾經出動了一個連兵力試探性進攻,結果黑夜走到了德國S型跳雷其餘,結果這個連被S型跳雷一頓亂炸,法國軍隊剩餘人員逃回法國陣地都不知道是S型跳雷惹的禍,還以為德軍在黑暗中掌握了什麼發現的方法,並且準確引導炮擊。

而電影這麼描述是為了拖延時間,電影不可能表演踩中地雷就會馬上爆炸,這樣電影這個鏡頭不會超過5秒,而有些電影,比如描述波黑戰爭的《無主之地》,整個電影就是圍繞著一名士兵被不知道塞爾維亞生產的跳雷上,如果當時就引爆了,顯然整個電影都沒法拍了!

我是“頭條號:無名高地”,長期關注軍事裝備及相關領域,希望我的解答能給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無名高地


實際上,現代化的地雷並不是要炸死士兵,只是希望炸傷,尤其是炸掉一條腿。

對於地雷來說,炸傷一個士兵造成的麻煩,遠遠打入炸傷一個士兵。

如果地雷爆炸後,這個士兵被炸死,他所在的軍隊需要做的不過是:收屍再轉移到後方火化安葬,付一筆撫卹金即可。因人已經死了,對於屍體的轉移時間和方式沒有什麼要求。說白了,2個軍工抬著一個擔架,再用1輛卡車送到火葬場就搞定了,只用幾個人而已。

但如果地雷只是炸斷一條腿,那麼士兵所在軍隊就麻煩大了:必須首先進行當場的緊急搶救和包紮,然後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傷者轉移到後方遠離一線交火區,這非常不容易;轉移到一線交火區以後,士兵還要在極短時間內,送到野戰醫院。因為炸斷一條腿是重傷,如果不能及時搶救恐怕性命難保。

這種時候,即便花費巨大代價用直升機也是在所不惜,畢竟人命重要。送到後方野戰醫院後,必須進行初步的手術,先要保住性命。隨後的醫療工作,一般需要送到真正的大後方,比如大城市的軍醫院去做大手術。野戰醫院的條件比較差,也缺乏醫療休養的條件。

這還僅僅是救治這個傷員,就最少需要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圍著傷員轉,花錢更是如流水。

地雷造成的傷員一般都會殘疾,隨後幾十年必須國家承擔生活的費用,花費比撫卹金要多很多倍。同時,傷員如果還有家人,也要考慮傷員殘疾以後全家的很多實際問題,地方政府也必須介入。


總之,地雷炸傷一個傷員,比炸死一個有用的。


虹攝庫爾斯克


戰爭題材的影視劇中會有這樣一個場景:配角不慎踩到了一顆地雷,頓時哭爹喊娘,哇哇大哭。這時候主角就會登場,讓他踩住地雷別動,之後主角再蹲下幫他拆地雷裡的擊發裝置,最後安全地把腳拿開。

那麼現實中能這樣嗎?

松髮式地雷

要想實現電影中的這種操作,只有踩中松髮式地雷才行。松髮式地雷顧名思義只有踩中再鬆開才會爆炸。其大致原理是這樣的:當人踩中松髮式地雷時候,人體重產生的壓力會讓地雷引信的保險銷掉落,但是此時擊針還是固定的狀態,地雷不會爆炸。只有人動了,作用於地雷上的壓力變化了才能觸發擊針,讓地雷爆炸。

松髮式地雷算是一種很“人道主義”的地雷了,不小心踩到了只要及時反應過來,還是有搶救的機會,如果是其他地雷踩到就直接爆炸了,根本不會給人反應的機會。也正因為如此,松髮式地雷現實中很少使用的,現實中的地雷起爆方式什麼樣的都有(遙控式,拉髮式,感應式等等),但是無論哪種起爆方式都有著同一個特點,那就是瞬間爆炸!

反坦克地雷

還有一種地雷,人別說踩上去了,就是在上面蹦一下也沒事,這種地雷就是反坦克地雷。

反坦克地雷相比起反步兵地雷,有著更大的炸藥裝填量,更大的爆炸威力。專門針對裝甲車輛的反坦克地雷如果被步兵踩到了,把步兵炸個粉身碎骨自然是沒問題的,但是這樣性價比太差了,本來能炸一輛坦克的地雷卻只炸了一個步兵,怎麼想都是虧大了。所以針對這個情況反坦克地雷對其擊發裝置進行了專門的設計,只有幾百斤以上的重量才能觸發反坦克地雷,確保不會“誤炸”步兵。

而到了現在,為了防止埋藏的地雷被掃雷設備發現,現代的地雷外殼都用塑料製成的,而觸發手段也更為先進,通常都是多種觸發方式結合,以確保地雷只炸那些車輛,不被其他東西觸發。

踩中地雷會怎麼樣?

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人踩中地雷基本就是被炸個四分五裂的結果。但是實際使用中,因為種種不確定因素,地雷往往不會直接把人炸死,而是炸瞎人的雙眼或者是炸斷人的手足。

傷而不死,這樣反而是更殘忍!


鏟史官老李


步兵踩到地雷絕對是有活下來的機會,但主要還是看踩到的是什麼樣的地雷,可並不是像有些 “神劇”裡,那些 “高手們”用什麼匕首啊石頭啊等等東西輕鬆化解,讓士兵得以逃生。首先地雷有很多種,威力也各不相同,如果踩到的是觸發地雷,才有可能出現電影中隊友協助保命的情況。理論上只要引信受到的壓力不變,地雷就不會爆炸,等到工兵帶專業工具過來是有可能排除的。但這只是理論,真實戰場上,有沒有工兵隨時過來支援,有沒有時間給你排雷,這些都是未知數,其結果往往只能靠自己了。



如果士兵是踩到一般的反步兵地雷,還是有較大的生還可能性的,因為這種地雷專門就是為了殺傷人員,被這種反步兵雷炸中,如果自身軍事素質過硬往往可以全身而退,就是不幸被炸,只要救助及時,命肯定是留下了,但缺胳膊斷腿也是肯定的。如果 “有幸”踩到的是一枚反坦克地雷,那麼恭喜你, “你中獎了”因為反坦克地雷的引信已經被改造得只會被車輛觸發。一般反坦克地雷只有被大於180公斤的重量觸發引信才會引起爆炸。考慮到你的重量大約在60公斤,再給你所攜帶的裝備再加上20公斤,這也才有80公斤左右,遠未達到一般反坦克雷的觸發標準。



老兵說軍事


在戰場上踩上地雷的話,一般來說是凶多吉少,死多活少,但是也並不是必死無疑,這取決於你踩的是什麼地雷。

有很多反步兵地雷,目的是為了傷人而不是殺人,踩上了以後會炸殘但不會炸死,這種地雷踩上了不會死,只會生不如死。

踩到地雷後成功脫險的例子並不是沒有,比如在抗美援朝三次戰役的時候,中國人民志願軍偵察部隊的一個指導員,就曾經踩到了一顆地雷,但通過手段全身而退。

當時指導員正在率部前去執行一個秘密任務,時間是深夜。

因為行動特殊,要穿過敵人的層層防線,大家在行動中都隨時保持著足夠的警惕。在這樣的情況下,指導員踩上地雷的瞬間,馬上就判斷出踩上地雷了,立馬就停住腳步,紋絲不動,並命令身後的戰友停止前進,全部臥倒。

然後沉著冷靜,從容不迫排除地雷化險為夷。

一般來說,踩上地雷都是九死一生,很難逃過一劫。這名志願軍指揮員之所以能夠全身而退、死裡逃生,因為具備了幾種特殊條件——他踩的是松髮式地雷,而且他敏感度很高,踩上以後沒有立刻抬腳。

踩上地雷後是安然無恙還是僅僅負傷、或者立刻喪命,就看你的造化。最主要的因素一看你踩上地雷前行動的速度,二是看你踩到了什麼類型的地雷。

如果你平時做事小心謹慎,是個很機靈的人,踩上地雷後遭遇的傷害就有可能會是最低的。

如果你的運氣特別好,生辰八字都不錯。你踩上的就會是跟我們的志願軍戰士一樣,踩上一顆“松發”地雷。踩上這樣的地雷,首先是不要慌,別想那麼多。首先要讓自己定下來,氣沉丹田,屏息靜氣,天塌下來也別抬腳。

然後從容地讓戰友過來,讓他們幫助你排除地雷。假如戰友沒有同行,自己是孤身一人,那也不要陷入絕望。要心無旁騖,屏息靜氣,掏出匕首,慢慢插入你的鞋底,然後慢慢抬起腳,用石頭壓住匕首。

如果沒有匕首,也沒有石頭,用手槍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只要保險沒有打開,手槍也可以幫你的忙。

假如自己赤手空拳,身邊也沒有人,那也不等於死路一條了。你只要迅速倒地,然後抱著頭向遠處滾,也還有一線生機。但究竟能不能毫髮無損,就看你的造化了。

松發地雷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殺傷更多敵人的,很多時候會炸斷腿導致終生殘疾,但只要及時救治並不會死,因此踩上它以後還有一線生機。

但戰爭是複雜的,地雷也決不僅僅就那麼一種,它也是五花八門,種類眾多的。

防步兵地雷一般有壓髮式、絆髮式和我們講過的松髮式。

壓髮式地雷即踩上才會爆炸,這種地雷也叫爆炸式地雷。

這是在戰場上最常見的一種,專門為步兵量身定製的地雷。這類地雷通常埋的很淺,只有幾釐米深。只要人踏上去,踩在壓盤上就會觸發,產生的壓力超過了15公斤,地雷就會爆炸。通常情況下,地雷爆炸產生的無數碎片能嵌入人體,踩上的人存活幾率不高,就是不死也會成為殘廢。

絆髮式的地雷跟壓髮式地雷觸發形式不同,觸發的時離地雷相對就會遠一點。因為壓發地雷,目標就在地雷上面,受傷害最大。而絆髮式地雷,目標可能離地雷會有幾米遠,受傷害的程度就會相對小一點。但地雷產生的碎片,足以把人的四肢炸斷,通常必須要截肢才能保全生命,也夠不幸的了。

由此看來,地雷這種武器太殘忍、太不人道。尤其是地雷這東西沒有長眼睛,不管誰踩上都會爆炸,平民受傷害的人甚至會超過軍人。

因此,在1997年12月,各國就在加拿大渥太華簽署了一個公約,全面禁止使用地雷。現在的地雷已經屬於國際公認的禁用武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