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辦同學聚會了,混得不好的有必要去參加聚會嗎?

阿吉柒柒


同學聚會如果是畢業很多年以後,第一次聚會,大家都會很激動,很興奮。久而久之,熱情就會冷卻。

我是70後,我們小時候同學之間家都離得很近。每天早上都會到學校早操、上課;每天中午或者晚上放學的時候,有些同學也會結伴同行,有時還會上同學家玩,閒聊的時候,大家都會無話不談。所以,誰家有些什麼人,幹什麼工作,甚至長什麼樣都知根知底。一直到初中畢業時,大家都依依不捨。

二十幾年後,突然有一天早上,我接到一個男同學的電話,但是當他說出自己名字的時候,我第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又說是初中同學,我才在記憶裡隱約想起來,說實在的,如果沒有那通電話,所有的初中同學在我記憶裡都很遙遠了,即使見面了都不會打招呼。

之後,這位男同學作為群主把我拉進一個同學群。已經有幾個同學在群裡了,那幾個同學都是高中同學,想再建一個初中同學群,這些神通廣大的同學竟然把三十幾個初中同學差不多都叫齊了。

第一次聚會的組織者是一個大學教授。雖然不是所有的同學都參加,但是,我積極的參加了,同學們又熱情又友好,聊聊當年的趣事,客氣也好,真心也罷,大家都挺激動的。

接下來,他們又把當年的畢業照找出來了。在群裡聊聊工作,聊聊生活。時間一久,沒什麼可聊了,沒有共同的話題。甚至有些同學還鬧得很不愉快,畢竟過了幾十年,人和人的差距真的很大。

大家如果關係好,聚得很開心,那當然可以經常聚聚。有些同學事業有成,又很念舊,那麼其他同學也應該捧場。如果不是,那就找幾個聊得來的聚聚,否則大家都會覺得沒意思。


龍井還是陳皮


去過二三次吧,今後也不想再去了,坦白說第一次還是有點意思的,因為大家都十幾年沒見,有些人還是原來的樣子,能夠一眼就認出來,有些同學變化很大,完全就不認識了,當一個個的外號,別名再一次被喊出來的時候,總能引起大家的鬨堂大笑,聊東聊西的過程還是比較有趣的,後來第二次,第三次,他們有些打牌,有些打麻將,而像我們又不打牌又不打麻將,就在那裡跟傻子一樣,顯的那麼不合群,然後就是吃飯,逼著喝酒,老講一些過激的話,什麼是不是男人之類的,,坦白講酒量有高低,有的人能喝,有的人喝不了,還有同學聚會因為喝酒出大事的例子也有很多,反正我對此類的同學聚會是沒興趣的了,說實說沒有那個氛為,沒意義,以後我也不會去了



贛西黑豹


如果是首次聚會,即使我自己混的不好,也會去,一方面第一次滿懷同學情,有新鮮感,另一方面畢竟同窗幾年,同學問有許多共同的話題,以及對那個飛揚的青春歲月的回憶。也許還有自己默默關注的某個人,特別想知道他(她)的近況。

但是隨著同學聚會的次數增多,並慢慢凸顯出攀比之風,這樣的聚會我是不會再參加,與自己混得好壞無關。

為什麼許多同學聚會越聚越散?我有一個發小同學群,因為我很早就轉學了,所以大部分發小同學30多年未曾謀過面,記憶仍留在小學的樣子,第一次聚會時我特別渴望見到他們,並非常珍惜與發小同學相聚的時光。

隨著聚會次數的增多,同學間慢慢地滋生出一些隔閡,鬧出一些不滿情緒。我的一個發小同學,老公很有錢,她出手大方,明裡暗裡免不了炫富,什麼時事都喜歡以自己的意志而轉移,恨不得所有人以她馬首是瞻,如果未按照她的意願行事就熱嘲冷諷,全然不顧他人的感受。所以以後的這類同學聚會,我再也不參加了,並退了發小同學群。

另外,同學聚會聚著聚著,群也開始裂變成多個,有推銷拉你入群的,也有無關緊要的人情債拉你入群的……

當然也不排除有的同學聚會,確實至始至終都是以同學情為主題的,同學在一起,找一個由頭聚一聚,樂呵樂呵。這樣純粹的同學聚會已經不多了。


小雅美味


有,好與不好都是同學,如果大家都好,也有頂尖和較差的。

著為同學聚會,就是大家集在一起重敘感情,延續同學的感情,互相交流的缺失,爭取來年更大的進步!好同學不會賺棄同學有錢與沒錢的。去年我們高中同學聚會,其中一個農村同學家庭很困難,按同學聚會AA制的要求,最底每人交200元,交多不限,其中交5000元以上的有四人,而聚會結束,所有費用開支後剩下5000多元,其中幾個較困難的同學退給每人500元,然後大家再賺資贊助一個困難同學因妻子重病住院8000多元。

所以同學聚會不是鬥財富,不是比官位,而是互相瞭解各的工作生活情況,有困難的還伸出援助之手,爭取每個同學都過得好才是最終目的。所以混得不好的同學更要參加了。


浪峙花


推己及人罷了。

依我之見,如果我混的不好,同學聚會我是不會去的。因為前提條件是混的不好,如果混的好或者普普通通,就根本沒有必要去考慮這個問題了。

首先,混的不好本來當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比較弱,而且又會想的比較多。在同學聚會的場合自身會有一些抬不起頭的想法,在與他人攀談過程中也束手束腳,整個聚會的目的不僅沒達到,還讓自己的心情受到影響,陷入自卑的心境幾天不易走出。

其次,在原來的班級中,你又不是跟每個人都關係很好,沒比較把莫須有的同學聚會放在太重的地位。其實你去不去,存在感也就那樣。如果真的想和老同學見面,那就叫上原來求學時期關係不錯的小夥伴,另挑時間一起吃個飯,聊聊天,豈不美哉。

其實我自己也算是有同樣的經歷,以前上學時期比較瘦,後來大家分散之後自己吃胖了不少,然後就有些自卑,所以他們組織的同學聚會我從來不敢去,大概也是這個原理吧。

說了這麼多,僅僅是一種建議,以及我堅持這個建議的原因。至於到底去不去同學聚會,其實還是看個人,希望你能夠堅持自己內心所想的,然後堅定的出發。

👌



六月小小魚


物質社會,人際關係淡薄,前年八一戰友聚會,農村生活困難,穿著土裡土氣人,總是溜邊走,自己就感覺低人一等,暢談業績無話可說。並非狗眼看人低,如果差距很大最好不參加,去了肯定有少部分人瞧不起你,看看別的同學都很風光,自己混混的很悲慘,到頭來傷心的是自己。


念戰友情


同學聚會的初衷,就是讓天各一方、多年未及謀面的同學,懷著對青蔥歲月的緬懷、對逝去青春的追憶而重新聚在一起 。

我們是七零後,記得 第一次的同學聚會。幾十個面目大多難辨舊時模樣,體型也已發生變異的中年男女聚在一堂時。初見時的確可用驚喜來形容。曾經的同桌,以前瘦弱青澀的模樣,現在變得富態,恰 似跳廣場舞的大媽。以前男同學眼中的班花,也還是不失俏麗,依舊引來好些欣賞的目光。學生時代成績最好的班長,現在步入社會,事業和社會地位,依然超越一眾人士,處於領先水平嗎?還有最想見到的那個心中暗戀的他(她)還是少年時心儀的對象嗎?所有期待的答案,隨著同學們一撥一撥的湧入,心中的懸疑,也就一一揭曉。相見時,因對少年時期難忘趣事的回憶,讓聚會氣氛一次又一次推向歡樂的高潮,把酒言歡、依依不捨。

隨著聚會次數的增多,漸漸地,聚會的中心,眾人的焦點,總是那些意氣風發、氣場強大的社會成功人士。話題也總是由那幾個精英者挑起。而一些混得不好的同學,在一次次目睹那幾個財大氣粗者主動買單後,變得越來越落寞,不再醉心於熱烈的聚會氣氛。也是心中有數,明白彼此之間的差距,不是聚會的耳熱酒酣、稱兄道弟能彌補的。有些甚至選擇默默退出了同學群。

職業、角色不一,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相聚,本就是一個縮小版的社會生態圖。鄙視鏈雖然是無形的,炫耀心理也沒溢於言表。但不同圈子,見識、認知的不同,自然難以相吸,交談也顯得勉為其難。聚會,對於難以融入其中者,也就如同雞肋,可有可無。

同學聚會,其實對於每個人生活現狀,都沒有任何實際上的改變。如果在聚會中,還會讓混得不好的同學一次次認識到與某些同學之間巨大的差異,生出自卑感來,那多聚一次,就多傷一次。還不如遠離聚會,遠離挫傷!



冰冰情感夜話


每年寒假的時候也是春節期間,難免有外地回來的同學,想見見本地的同學,於是邀請大家一起聚聚。

同學聚會,回首往昔,緬懷過去的歲月,能夠加深同學之間的感情,增加彼此之間的瞭解,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但是,有的朋友說,我混得不好,有必要參加同學聚會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談幾點看法:

第一,沒有特殊原因,還是要積極參加同學聚會。

畢竟同學一場,好不容易回來,一年難得聚一次,我覺得還是參加為好。

但是有的人覺得自己混得不好,主要是指經濟條件不好或者是沒有當一官半職,不願意參加同學聚會。我覺得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因為同學聚會,很多時候並不有求於你,並不要你出錢,主要是強調當初的同學感情。例如,我們同學聚會的時候,每次也邀請了一些女同學參加,但是從來沒有要求女同學出份子錢。

另外,如果同學邀請你參加聚會,說明你人緣好,或者別人認為你混得還不錯,值得邀請,拒絕參加同學聚會,說出去不好聽,所以,我認為還是要參加。

第二,如果想參加,不必因為自己混得不好而自卑。

同學聚會主要是講感情,一般與你有多少錢沒很大關係。有的同學沒錢,但是在同學聚會的時候會慷慨解囊;而有的同學,雖然有錢,卻在請客時裝糊塗。

多年參加同學聚會的經驗:身在外地的同學,即使混得再好,回到老家來,大多也不會請客。反而是在老家的同學,每次熱情招待他們。

我認為這樣的聚會確實沒有什麼意思,這些同學在外面風光,再多錢也不會給老家的同學一分,相反還吃他們的,喝他們的。酒足飯飽之後,嘴一抹,說:以後你有機會一定要到我那裡去玩,我一定會請你喝酒!

說的信誓旦旦,其實,老家的同學有幾個會特地跑到他那裡去喝酒呢?有這個車船錢,在老家夠喝幾餐了。

所以,混得不好的同學,不必自卑,也不要覺得虧欠什麼。從某種角度來講,外地回來的同學,還是沾了本地同學的光呢!

第三,如果自己性格不喜歡熱鬧,可以不參加。

隨著年齡的增長,似乎越來越多的同學不願意參加同學會了,因為覺得沒意思,與其跟同學一起逢場作戲,大杯喝酒,不如跟家人一起吃點粗茶淡飯。

如果覺得自己混得不好,參加聚會的沒有特別要好的同學,而且自己忙,不容易抽身,要頗費一番周折趕去參加聚會,也可以不參加。

你不去參加聚會,同學們應該也會理解你,知道你有難處。懂你不需說,不懂你說再多也無益。

真正跟你玩得好的同學,不在於喝一餐酒,他一定會單獨來找你。

當然,要想同學聚會大家玩得開心,主辦人很重要,要跟同學們講清楚,聚會形式,地點,經費來源……等等,讓大家無後顧之憂。

對於個人來說,參加同學聚會前,務必搞清楚,是有某同學請客還是大家湊份子錢。不要等到吃完了飯,沒人給錢,弄得尷尬。

總之,可以率性而為,不必勉強自己。珍視同學之間的感情,你就會開心去參加,覺得吵吵鬧鬧沒意思,去參加了也不會開心。


小希談教育


同學聚會我看還是算了吧。人,多多少少都有點炫耀心理,以前農村一個村一個組的自己努力奮鬥出人頭地了,村裡人都不是去別的城市安家就是外出打工不在家,總之村裡就沒幾個人了,要炫耀也沒人理你,於是只有親友之間攀比,朋友之間甚至同學之間來攀比。不炫耀一下找不到心理平衡,說真的你過得好與不好跟別人一點關係都沒有,有錢人也有有錢人的艱辛,錢不是大風颳來的是要付出努力的,沒錢人也有沒錢人的自在幸福,自己感覺活得快樂幸福就好。同學一聚會混得好的高高在上了,混得不好的一對比感覺不如人了,自己原本比較滿足的生活突然發現不如意了。就好比從前大家都一起吃不飽飯的時候同樣能快樂的生活,而一個擁有千萬資產的人而他身邊全是擁有億萬資產的人,在別人眼裡他就是窮人了,他肯定也快樂不起來。所以你如果比你的同學都混得差就別去參加同學聚會了,因為你已經在意你比別的同學混的差,也說明你的同學群存在攀比,不想自尊心受傷害還是別參加了別自找不自在。常常約幾個處境差不多的三朋好友一起聚聚,既開心快樂又隨心所欲何樂而不為呢?


大叔有點拽oy


我個人認為,去不去主要還是看自己的情況,要是臉皮薄的話,而且同學聚會去的人,也沒有自己要好的朋友的話,那麼完全可以不用去,沒意義,如果說有好朋友的話,臉皮薄不好意思去,可以不去,抽空把好朋友約出來一起吃個飯聯絡聯絡感情,比啥都好,真正把你當朋友的人,不是說你混的不好就埋汰你,而且如果你混的真的不好的話,他們說不定還會幫助你一下,所以完全不用顧忌什麼,該去就去,當然,如果臉皮厚的話,去不去就完全看自己的心情了,再說了,你混的好不好別人又怎麼知道,除非你自己說出來,你不說明白,別人問的時候,給個模糊的答案,別人也不會多想。重要的一點是,說的好聽點是同學聚會,說的難聽點,就是跟自己的好朋友聚會,別人完全就不存在,人倒是去的不少,但是會跟你說話的人,除了你的好朋友還有誰會顯的沒事幹去問候你,自己想想就知道了,所以完全不用想太多,去不去看心情就好,可能我的觀點不是多好,但是還是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帶給你幫助。最後,如果我的觀點幫助到了你,麻煩點個關注,非常感謝😃,不點也沒事😂,看你心情[捂臉]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e35000d453b41ae21c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