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縣誌(23)獨家文字版,姓氏統計如此詳細確屬不易

牟平縣誌卷三

地理志三

社會

有社會學,有社會主義,有社會政策,社會之涵義甚廣,本目所謂社會,純指地方團體而言。如戶口、氏族、鄉村,皆社會結合之本位也;禮俗、宗數、與民生狀況,皆社會活動之現象也;借一區以覘(注:chan,觀察)全縣,借一縣以覘全國,亦可見人文地理之大部矣。

(甲)戶口

漢東萊郡領縣十七(內有東牟、育犁,皆今縣境),共戶十萬三千二百九二,口五十萬二千六百九十三。《漢書》地理志。

後漢東萊郡領縣十三(內有東牟,即今縣境),共戶十萬四千二百九十七,口四十八萬四千三百九十三。《後漢書》郡國志。

劉宋東萊郡領縣七(內有牟平,包括今縣境),共戶一萬一百三十一,口七萬五千一百四十九。《宋書》州郡志。

北魏東牟郡領縣四(內有牟平,包括今縣境),共戶一萬七百四十八,口四萬七千三百三十八。《魏書》地形志。

隋東萊郡領縣九(內有文登,包括今縣境),共戶九萬三百五十一。《隋書》地理志。

唐登州東牟郡領縣四(內有牟平,即今縣境),共戶二萬二千二百九十八,口十萬八千九百。《新唐書》地理志。

宋登州東牟郡領縣四(內有牟平,即今縣境),共戶八萬一千二百七十三,口十七萬三千四百八十四。《宋史》地理志。

金寧海州領縣二(牟平附郭,即今縣境),共戶六萬一千九百三十三。《金史》地理志。

元寧海州領縣二(牟平附郭,即今縣境),共戶五千七百一十三,口一萬五千七百四十三。《元史》 地理志。

按右(上)錄史冊所載戶口數目,均系郡籍,縣籍已無可考,惟按一郡領縣多少,推測縣籍,亦可得其大概。

明寧海州領文登一縣(戶口未詳)。

清寧海州不領縣,同治初年(以前失考),戶四萬三千六百六十一,口二十五萬七千九百十一,內計男大口八萬二千三百三十三,小口五萬四千五百五十八,女大口七萬五千八百十一,小口四萬五千二百有九。據《州志》。

民國牟平縣,二十二年(以前失考),戶十萬九千三百八十六,口六十五萬三千一百八十七。據縣政府戶口冊。

附牟平縣十區戶口調查表

牟平縣十區戶口調查表(民國二十二年)

牟平縣誌(23)獨家文字版,姓氏統計如此詳細確屬不易

(注:原表統計似有誤差,今調整。但與後面介紹仍有很大出入。也可能是理解有誤)

按右(山)列戶口表,與歷代比較,一縣戶口,竟超過漢東萊郡十七縣總數,而漢代東萊各縣,尚屬繁盛,後經三國五胡南北朝之亂,劉宋合東萊七縣,只有一萬餘戶,後魏合東牟四縣,亦只有一萬餘戶,隋唐統一,版籍始增,宋承唐舊,登州四縣,乃有八萬餘戶,金承宋舊,寧海兩縣,乃有六萬餘戶,至宋末大亂,人民死亡殆盡,元初寧海兩縣,只有五千餘戶,明請兩代,統一期久,五六百年,地方無大糜爛,故生齒日蕃,清末寧海一縣,乃有四萬餘戶之多,今則戶口銳增,牟平一縣,竟達十萬戶以上,雖調查未必盡確,相差亦當不至懸殊。觀於戶口登耗之數,古今治亂可知矣。

(乙)氏族

本縣遭金末之亂,土著舊戶,十不存一,故問其民族,多系元明後新遷來者。查現今戶籍,最多者為王於孫李姜宋宮賀丁楊曲張林初鄭等姓,各姓均在千戶以上或至五千餘戶,次多者為劉孔段矯尹任趙蔡黃鐘都隋馮譚常倪等姓,各姓均在四五百戶以上或至七八百戶,至高胡徐史萬董滕蕭費許陳勇戰郝曹田鄧鄒鄶解杜荀牟祝房方顏孟魯郭沙冷葛邵柳呂閻燕蘇邢叢遲湯車唐衣辛彭程袁季樂俞尤範梅仇邱由卜畢秦紀耿何木吳姚荊嶽牛申鞠潘薛周馬夏魏焦刁傅謝聶焉朱韓宇汪梁金盧蔣沈阮喬井鞏戚寇包鮑溫南龐歐盛時羅翟莊侯龍柯顧祁石苗毛賈江陶戴崔雷駱仉貴鬱肖……等姓,多者二三百戶,少則數十戶,乃至數戶,其中孰為土著?孰為遷戶?同姓是否異宗?一姓有無名人?合一百六十餘姓中,譜牒可考者蓋寥寥矣。茲姑就調查見聞所及,參之《州志》,以族姓先後多寡,依次類述之:

于姓散處境內,有土著,有遷戶,總計當在五千戶左右;就中最古者莫如念上,(現東念、西念統稱念上)最著者莫如上莊,最多者莫如洋村、士子於家、磨山等處。分述如左(下):

念上。五代及宋時,有於琛及子延紹、延遂、延杲、延挺、延襲,並鄉貢於祐、於允翊、於允登、於允凝、於允祈、於允期、於允元……等,(分詳文獻志鄉宦登進)世居念上村,為土著舊族,至今該族仍居念上及附近各村,歲時會祭于于家垛嵐。(即於琛墓地,有祭田及守墓二戶,於琛墓碑尚存,又有石墳數座,鐫字已滅。)

上莊。宋金間,由文登斥山(現屬榮成)遷來,居上莊、星石泊……等處,約六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於珂、於肇甲、於瀗(肇甲子)於蕙、於浣、於灃(蕙子)、於維琇(浣子)、於維鏡(瀗子)、於維權、於憺、於汧(注:qian)、於元枚、於允升(俱詳鄉宦)、於和、於淩元、於允中、於沈、於駿、於泰、於谷(俱詳登進)……等。

洋村。分九甲七甲:九甲由洋村析居老鴉莊、南寨、東南塂、劉家莊、馬場鳳窩……等處;七甲由洋村析居王家莊、桑行……等處;約共一千餘戶。見文獻志者,有於貢甫、於方英(俱洋村人)。(分詳鄉宦登進)……等。

士子於家。與小孤山、八里墊、楊家、大木……等村為近族,約共五六百戶。在小弧山、八里甸兩村間,有共管老塋一處,中多元代石墳,墳前鐫字已滅,士子於家村南,亦有元代石墳,四十年前,墳上石刻,尚有“長男於信”字可辨,現已漫滅。見文獻志者,有於景汶(士子於家人)、於增超(楊家人)、於在渭、於在華、於清泮及子云祜(注:hu)、雲祉、雲禧(以上俱八里甸人)(分詳鄉宦登進孝義)……等。

磨山。 明時由雲南遷居斥山,後由斥山遷居磨山村,復析居磨山莊、徐村、 杜家疃、北辛峪、上口、南黃……等處,約共五百餘戶。

此外有萊山、於家灘、前七夼、小宅、於家疃、槐樹莊、地口、朱東、北黃、於家口、徐埠頭、石頭圈、邢家、上夼……等處,多或一二百戶,少或數十戶。因未據確報,無從詳述。

按《齊乘》大昆嵛山注云:“金大定間,關西王祖師,訪山前大姓於氏,”是於氏在金元以前,已為本縣大族,觀於琛碑墓尤信;乃問現在於姓,除念上數村外,多雲移自雲南,或出自斥山與大水泊(文登地),蓋遭金末之亂離,主客戶大變動也。族蕃年久,譜牒難稽,姑述所聞,徐俟考證!

姜姓系土著舊族,其最著者,為峝嶺及官莊:

峝嶺。金元間,姜房以軍功顯,及子思明、思聰、思溫(俱詳文獻志鄉宦),世居魯宋裡(即今萬戶),又居十區之峝嶺,本縣姜姓,率皆出自峝嶺,如南北漢村、珠塂、吳家屯、花家疃、紅石頭,孫革莊、小宅……等處,約共二千餘戶。見文獻志者,除姜房父子外,有姜偉、 姜尹東(俱峝嶺人)、姜世科(北漢村人)、姜繼琳(吳家屯人)(分詳鄉宦登進)……等。

官莊。出自峝嶺,散居官莊、埠西頭、千金、千金店子、山南、周南、朱塂堡、塂後、周革莊(俱在三區)……等處,約共一千餘戶。見文獻志者,有姜價、姜汝誠、姜復紹、姜積武、姜逢田、姜復禮、姜炳然、姜書彬(俱官莊人) (分詳鄉宦登進孝義文學)……等。

此外如朱柳、鳳凰崖、遼上、觀水、五甲……等處,姜姓尚多,因未據確報,無從詳述。

九、十兩區孫姓,多系土著舊族,其餘多系遷戶,分述如左(下):

北黃。 宋有御史孫實、進士孫立,俱黃壘村(即今北黃)人,現北黃古左右多孫姓。實(孫實)、立(孫立)後裔失考。

湯上。元初孫琪以軍功顯,及子玉珪孫贇(俱詳文獻志鄉宦),世居湯泉鎮(即今湯上),現湯上孫應,即琪後裔。

坦埠。坦補約三百餘戶,析居小營、南黃、小蘆頭、鄶家莊、後寨……等村者,約三百餘戶,共合約六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孫世靈、孫延緒、孫福坤、孫駿聲及弟駿昌、駿德、侄鏡遠(分詳鄉宦登進)孫成廣、孫思履、孫書元(俱詳孝義)以上俱坦埠人……等。

珠塂。約一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孫栝(注:tian)、孫月沄、孫銓(分詳鄉宦登進)……等。

此外有廟東村、孫家埠、嶺上、孫家寨……等村,約共三四百戶。 因未據確報,無從詳述。

城內。明洪武間,由雲南遷來,後散居城內南官莊、貴家疃、王達子、陡崖子、姜家疃、自革莊、孔家灘、山昔(山昔二字合體)山湯、大嵐、東道王家(改名福壽莊)……等處,約共五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孫橘堂、孫欲訥、孫衍義,孫寶怡、孫奎傑、孫奎熙、孫奎燕、孫寶祺、孫堪、孫塏,以上除孫衍義居南官外,餘俱城內人。(分詳鄉宦登進孝義耆宿)……等。

崖子。因未據確報,族戶未詳,見文獻志者,有孫如蘭、孫如桂、孫仲德、孫式恂、孫式馥、孫式發、孫崇實、孫振甲、孫灼緒、孫曰圻(分詳鄉宦登進孝義耆宿)……等。

下於村。明初由雲南遷來,後散居下於村、集後、徐村、孫家疃、南辛峪、系山……等處,共約一千五六百戶。見文獻志者,有孫琳、孫繼儒(俱下於村人)、孫效祖、孫壽山(俱西系山人)(分詳鄉宦登進孝義技術)……等。

萊山。約二三百戶。見文獻志者,有孫昭錫、孫原徵、孫雲鵬、孫詠、孫逵吉、孫秉樞、孫秉銓、孫顯謨、孫自淑、孫攀瀛、孫運隆、孫廣綬(分詳鄉宦登進)……等。

島內孫家疃。相傳明末由王家莊移入養馬島,合王家莊約共六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孫希諤、孫建倗、孫建繡、孫建閬、孫建俶、孫建級、孫建令、孫立箴、孫曰嚞(注:zhe)、孫曰周(俱詳登進)、孫寰海、孫巍、孫建偉(分詳孝義耆宿)(以上俱島內孫家疃人)……等。

宮姓亦系遷戶,族系約分為二:

青山。 宋乾德間,由文登遷至萊陽濯村,元金元間,由濯村遷至青山,後散居馬石店、棗林、臺上、喬家、口子崖、後龍口、岳家、玉林南、西屋、七甲、午極、岔河、徐家村……等處,約共二千餘戶。見文獻志者,有宮樹德、宮崇基、宮纘基、宮銓、宮炳炎、宮炳榮、宮萬青(炳炎子,以上俱青山人)、宮慕彭(馬石店人)、宮曰立(崖後人)(分詳鄉宦登進孝義)……等。

趙革莊。原籍江蘇泰州,元至正間,其始祖夢晨宦遊山東,因公至牟,慕山水之勝,遂於明洪武間佔籍焉,居趙革莊,(宮卜萬自撰碑文,稱宮姓為金元間牟平世居土著,與宮氏譜書異),後散居城內宮家溝、城陰、南峴村、西柳莊、山後、廟兒溝、小埠子……等處,約共五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宮應蛟及子若峘(城內人)、宮丕基、官卜萬(趙革莊人)(分詳鄉宦忠烈文學)……等。

元都達魯花赤必裡海之後,散居北頭、酒館、松山、峝嶺(在四區)、東場……等處,約共五六百戶。見文獻志者,有都鬱。(詳鄉宦)

王姓散處境內,不勝枚舉,其較著者如左(下):

四嵐。原籍江南,相傳宋時,其先世宦遊萊州,後徙牟平,散居樗嵐、松嵐、埠嵐(即清泉寨)、輝嵐(即輝石埠)、大嵐、東壬、長疃、南塂、棗園、蘆其、廣河、嶺上、自革莊、王家莊、沙子、軫革莊、玉林店、佔昌口、念上、東門裡……等處,約共一千四五百戶,見文獻志者,有王淮、王彥舟(淮子)、王麒、王軒(麒子)、王挺(軒子)王乃繹、王鳳英(乃繹、鳳英俱南塂人) 、王嗣文(嶺上人)、王謨、王維庭、王維柏(俱樗嵐人) (分詳鄉官登進)……等。

西庭(即城西門裡)。明初由諸城遷來,居王家疃,後散居城內北官莊、馬家都、廟兒溝、龍泉湯、曲家莊、曲家埠、右坊、芷坊、系山、郝家莊、李革莊……等處,約一千餘戶。見文獻志者,有王德新、王日新(德新弟)、王居敬、王居孜(俱日新子)、王居微(德新子),王檟、王標(俱居敬子)王樞、王柄(俱居孜子)、王嗣儼、王嗣佺、王似偉(俱檟子)、王嗣仲、王坦(以上俱城西門裡人)、王鍾南、王胥南(俱芷坊人) (分詳鄉宦忠烈孝義)……等。

大河東。相傳明末由王家疃移出,後散居大河東、石字峴、念頭、四甲、清泉埠、柳林夼、白泊、繅絲夼……等處,約共二千餘戶。見文獻志者,有王衷仁(繅絲夼人)、王世儒、王明萼、王元綎、王元縉、王元綬(俱明萼子)、王元顯、王之彬(俱大河東人)、王為仁(清泉埠人)、王元山(四甲人)。(分詳鄉宦登進孝義)……等。

陗裡。由萊陽遷至海陽二王家,後遷居本縣陗裡村,復析居申家、爐上、小集、下萬口、馬臺石……等處,約共四五百戶。見文獻志者,有王遠程、王振都(詳登進)……等。

此外如紀村、南北山、波落島、王革莊、松椒、嵩陽後、杜家、中莊、譚家溝……等處,約共在千戶以上,因未據確報,無從詳述。

南關。相傳明初由小云南遷來,後散居南關、王家窯、大窯……等處,約共五百餘戶。

賀姓系客官入籍,族繫有二:

姜革莊。原籍江蘇吳江,元初,其始祖元吉為牟平管民長官,遂家焉,後散居姜革莊、云溪、念上、八甲(在四區)、松山、磨山(在四區)、午臺、賀家……等處,約共一千五六百戶。

城內。原籍江蘇丹徒縣,明初,其師祖壽為寧海衛百戶,遂佔籍,居城內,後散居西留德莊、武寧、張家夼、金平夼、大囤圈、窟窿石等處,約共二百餘戶。世襲百戶,為賀保(壽子)、貿文(保子)、賀興(文子)、賀成(興子)、賀鳳(成子)(詳政治志職官),見文獻志者,有賀景祿、賀繩前(景祿子)、賀永齡、賀元齡、賀廣齡(俱繩前子)、賀文新、賀壎、賀錫晉(以上俱城內人)(分詳鄉宦登進忠烈孝義)……等。

孔姓在牟平, 金有孔固(詳文獻志鄉宦),元有孔士元(詳政治志職官),現可考者,多為士元后裔,士元在元至正間,為牟平縣尹,卒於官,子孫蓋家焉,後散居城關孔家疃、五里頭、大囤圈、孔家莊、石頭河、系山、要捷、棗國……等處,約共六七百戶。見文獻志者,有孔尚先、孔衍似(尚先子)、孔衍倬、孔毓珍、孔毓瑤、孔毓璠、孔毓俊、孔毓中、孔傳藤、孔傳芬、孔傳葵、孔傳薪、孔繼承、孫繼埏、孔繼堂、孔繼圻、孔廣鑑、孔廣甲(俱城關人)、孔廣琳、孔廣齡、孔昭諤(俱五里頭人)、孔廣喬、孔廣泰、孔昭謙(俱孔家疃人)、孔昭璇(李家疃人) (分詳鄉宦登進孝義文學技術)……等。

李應多不勝舉, 較著者如左(下):

解甲莊。相傳元末明初,由雲南遷來,後散居東西解家莊、范家莊、溝頭、李家疃、大山後、結子溝、鄒家……等處,約共六七百戶。見文獻志者,有李初妍、李挺生(初姸子)、李永紹(挺生子)、李世紹、李師泌(永紹子)、李師琦、李師琇、李師琯、李師賓、李師芳、李綿祚、李棟、李碩、李毓琨、李鴻謨(俱詳鄉宦)、李師綱、李廣祚、李奎祚、李襄、李光素、李慶雲、李正暄、李因祚、李惟寅、李百芳(俱詳登進)、李伯川、李壬林、李企契、李孚格(俱詳孝義)(以上除李百芳系李家疃人外,餘均系解甲莊人)……等。

崮頭。元至正間,由小云南遷來,後散居崮頭、萬革莊、西留疃、城陰、冷革莊、南黃……等處,約共二千餘戶。見文獻志者,有李天章、李甘棠、李慶瑞、李慶五、李松雲(俱崮頭人)、李潤紳、李炳英、李炳萼(俱城陰人)、李樹榮(冷革莊人)(詳鄉宦登進孝義耆宿)……等。

鶴止寨。明洪武間,由江蘇上元縣達摩村遷來,後散居鶴止寨、新安、李家疃、呂革莊、官道、北蘆其、草廟、趙革莊、廟兒溝、城裡……等處,約共五百六七十戶。見文獻志者,有李仁、李綸、李汝翼(綸子)、李高摶(注:tuan)、李高撰、李高拱、李萃吉、李恆吉、李豫吉(高拱子)、李春萼、李書潤(豫吉子)、李聲樹、李聲正(書潤子,以上俱鶴止寨人) (分詳鄉宦登進孝義耆宿)……等。

城內。清初由萊陽遷來,其先世為本州城守,因佔籍,居城內,後析居埠後(在四區)……等處,約共八十餘戶。見文獻志者,有李樹珽,(詳鄉宦)。

本縣曲姓,據查系明時先後由黃縣遷來,分述如左(下):

上武寧。明洪武元年,由黃縣蒲蘭村遷來,後散居東關南杏林堡、東系山、曲家莊、上武寧、北辛裕、王從曲家疃、萊山、朱柳、趙家莊(在四區)、任革莊、官道、北官道、南蘆其、沙灣莊、星石泊、南磨山、祥山子、水道……等處,約共一千餘戶。見文獻志者,有曲聖凝、曲聖琬、曲克廣、曲克弘、曲丕佺、曲洢、曲日詠、曲卓新(日詠子)、曲季英(日詠女)、曲萬森(卓新子),曲誦芬(卓新女,以上俱上武寧人)、曲月楊、曲大擢、曲諧、曲復一、曲廉,曲徽、曲廣均,曲及時(俱南杏林堡人)、曲洪瀾、曲鶊新、曲萬疆(俱東關人)、曲丕謨(官道北人)、曲廷甲(南曲家莊人)、曲清雅(南磨山人) (分詳鄉宦登進忠烈孝義耆宿文學)……等。

潘家莊與高陵。明末由黃縣白馬村遷來,後散居潘家莊、高陵、鮑家泊、通海、梨樹夼、沙巷子、五梅溝、犂兒地冰流汪床兒……等村,約一千五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曲帥正、曲橚(帥正子)、曲廷諤(橚子)、曲廷瓚、曲永文(橚孫)、曲熙文、曲慶錫(俱詳鄉宦)、區廷諌、曲廷詔、曲廷恭、曲芝圃、曲典正、曲揆正、曲雍海、曲傑、曲榥、曲果、曲縉、曲維、曲禮、曲榮鄂、曲廷珩、曲瀛、曲慶武、曲慶玢、曲慶鸞、曲慶鳳、曲廷紹(俱詳登進)、曲祥吉、曲士選、曲森(分詳孝義耆宿技術) (以上除曲慶錫、曲慶武居通海,曲慶鸞、曲慶鳳居後堰,曲祥吉居鮑家泊外,餘俱為潘家莊與高陵人)……等。

按該族本姓鞠,金元間因避禍改姓曲,至今該族歿後,於木主墓碑上,均復鞠姓,惟載在書傳者,則仍系姓曲。

曲家疃。明代由黃縣白馬村遷來,居城後曲家疃,後散居西仙姑、張皮村、孔家疃、蛤堆後、莒城、沙塂子、溝東(在一區)、閆家莊、垛夼、曲家莊、蘆其……等處,約共五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曲三俊、曲樹桂、曲書城、曲發樹、曲德樹、曲彭生(分詳鄉宦登進耆宿)……等(以上俱蛤堆後人)。

本縣楊姓,最著名者為午臺南塂、鳳凰崖兩族:

午臺南塂。明洪武二年,由雲南遷來,後散居東關城南、楊家莊、午臺南塂、午極、冶頭、山後、島內鴻口……等處,約一千五六百戶。見文獻志者,有楊田、楊燦、楊維喬、楊壯果、楊嶽東、楊鼎望、楊言訥、楊維庚、楊蘭、楊僔、楊倬、楊伃(yu)、楊秉淵、楊宣之、楊方江、楊時中、楊俶、楊妤生、楊廷荃,楊培甲、楊治世、楊北奎、楊逢綬、楊逢鑾、楊逢篁、楊年鏞(俱詳鄉宦)、楊宜之、楊居易、楊秉汧,楊侹、楊佶、楊方洛、楊益湄、楊聯奎、楊復奎、楊緒高、楊言祥、楊春萼、楊世瑞、楊炳鑑、楊炳銶(俱詳登進)、嚴格奇逢(詳孝義)(以上除楊田、楊蘭居冶頭,楊炳鑑、楊炳銶居東關,楊言訥、楊言祥、楊春萼居島內鴻口外,餘俱為午臺南塂人)……等。

鳳凰崖。明萬曆間,由上楊家遷居東西鳳凰崖兩村,現散居十餘村,約共五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楊玉相、楊金相、楊煥、楊麟相、楊時懋(以上俱鳳凰崖人)(今詳鄉宦登進孝義)……等。

明洪武間,由雲南遷來,後散居城內官莊(在一區)、城西莊、路西、嶺前莊、呂革莊、莒城、高金埠、馬山……等處,約共五六百戶。見文獻志者,有趙鵬、趙鸞、趙坊、趙埏、趙堪、趙炳、趙允攀、趙世隆、趙良翰、趙資、趙賡、趙仕、趙秉禮、趙中遴、趙中潤、趙泰吉、趙謙吉、趙申吉、趙豫吉、趙嘉吉、趙子璟、趙漢昭、趙文在、趙起桐、起延溥、趙燻、趙其墉、趙鏞、趙蘭階(俱詳鄉宦)、趙贊、趙賢、趙質、趙惇(dun)、趙怡、趙協、趙程、趙中栻、趙中淳、趙中禮、趙中逵、趙中涵、趙中筦(guan)、趙中捷、趙萃吉、趙乾吉、趙藹吉、趙元吉、趙晞昭、趙叔麟、趙如楷、趙洵開、趙和、趙啟昆、趙自厚、趙希憬、趙汝礪、趙本寀(俱詳登進)、趙徵吉、趙子轅、趙堃、趙彤(分詳孝義文學技術(以上俱西門裡人)……等。

張姓散處各區,族系不一,較著者如左(下):

澤上。明初由江蘇贛榆縣哲望村遷來,居澤上,後散居中莊、南莊、西北莊、雅埠莊、張家屯、午極、石字峴、劉家夼、馬家夼、於家、南楊家莊、玉林、柳家、辛峪、辛家溝……等處,約共六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張崧、張啟愚(崧子)、張需訥、張存素(俱詳鄉宦)、張澄、張需訒、張巒、張有年、張陔、張需詂、張景洛、張景濂、張媫(女旁該山字)、張坦、張倓、張篔、張方愚、張吉夢、張需諮、張需燾(俱詳登進)、張瑨、張圻(分詳忠烈文學)(以上俱澤上人)……等。

東西井口。自海陽團山遷來,散居十餘村,約共四五百戶。

黃村。約三百餘戶。

此外如南觀、二甲、八甲,島內張家莊……等處,張姓多不勝舉。因未據確報,無從詳述。

原藉安徽廬江縣(一作合肥縣),明初董善為寧海衛指揮,遂佔籍,居上下屯、東夼,約二百餘戶。世襲指揮者,為董純一、董應祥、董國柱(詳政治志職官),見文獻志者,有董國柱、董作孚、董學易、董世樞、董汝麟(分詳鄉宦登進忠烈)……等。

又一區董家莊董姓,相傳為元寧海州刺史董友後裔,而董姓散居各區者,亦尚不乏。因未據確報,無從詳述。

明初黃端為寧海衛百戶,遂佔籍,後散居島內黃家莊、萊山、陡埠子、殿後、馬家都、橋上、湯西……等處,約共五百餘戶。黃端、黃柱(端子)、黃汝忠、黃汝孝(俱柱子)、黃應瑞(柱孫,以上俱黃家莊人)(分詳政治志職官、文獻志鄉宦)。

明洪武間,由小云南遷來,後散居由古、東西橫道口,東西臧家夼、帽張家、孫家溝,泊子狀、安夼、龍角山、蕭家莊、邱家、五里頭、蠟(蟲字旁改山字旁)山湯、鄭家泊子、道地灣、巫山莊……等處,約共一千餘戶。

林姓散居各區,最著者為孤山與島內林家莊。

孤山。明永樂間,由福建莆田百累村遷來,後散居孤山、東西林家、林家莊、果園、趙家、山西頭……等處,約共六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林蘅、林葵、林樹森、林在渚(俱孤山人)、林禧喬、林伯喬、林叔喬、林溥、林長翰、林澤、林作傑(俱東林家人)、林維上、林夢麟、林光奎(俱果園人)(分詳鄉宦登進孝義)……等。島內林家莊,相傳明初由雲南遷來,後散居島內林家莊、駝子,島外高金埠、蛤堆後及城關……等處,約共五六百戶。見文獻志者,有林明詣(島內駝子人)(詳耆宿)。

明初由雲南遷來,居觀上、馮家與馮家鎮……等處,約共五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馮昌會、馮保侖(俱馮家鎮人)(分詳鄉宦登進)……等。

明時由文登宋村遷來,後散居史家疃、辛家疃、古初、斜上、玉林、山下、山前莊、島子、小集、下初、下初西莊、日照莊、劉伶莊、消水河、蘆頭、壘塜(peng)前、南黃、曲水、宋家莊……等處,約共二千餘戶。見文獻志者,有宋德和(消水河人)、宋繡、宋永昌、宋三貴、宋珩、宋克智(俱史家疃人)、宋英(壘塜前人)、宋夢熹、宋承禮(俱玉林鎮人)、宋永、宋瀛登(俱下初人)、宋岱(山前莊人)(分詳鄉宦登進文學)……等。

此外有白石、汪水、宋家疃、下王革莊,二區曲家窪……等處,宋姓甚多。因未據確報,無從詳述。

原籍樂安州(即今惠民縣), 明正統間,其先世常忠為寧海衛金山左所千戶,遂佔籍,後散居城內念上、星石泊、丁家莊、嶺前莊、常家莊、溝頭、柳家(在八區)……等處,約共三四百戶。常禮(忠子)、常壽(禮子)、常秉仁(壽子)、常泰(壽孫)、常師善(泰子)為世襲千戶(以上居金山所,俱詳政治志職官)。見文獻志者,有常康(秉仁子)、常倬、常世鍈、常文遴、常文進、常文達(世淦子)、常文逵、常文澗、常文遠、常翊運、常建議(俱詳鄉宦)、常侁(shen)、常紹聞、常衍祖、常承祖、常英運、常建灃、常永祚(理基子)(俱詳登進)、常依、常世科、常世淦、常琦運(文達子)、常建圻、常建濱、常理基(建圻子)(俱詳孝義)、常年(詳技術),以上俱城西門裡人……等。

本縣劉姓,見文獻志者,自漢劉寵、宋劉延紹、元劉鬱外,代有聞人。現散居莒城、譚家泊、嵎峽河、石溝、觀水、寺口、午極、石灰劉家、簸箕掌、浩口、老鴉莊……等處者,指不勝屈,年久族蕃,譜系無從遍考。據查歸仁、野母雞屯、李家疃(在十區)、上下車門、曲家疃(在三區)、郭家屯……等處劉姓,系明初由文登鴨兒灣遷來,約共六七百戶,又千金劉姓,原籍河南固始縣,洪武二年,移居文登鴉兒灣,後漸次西來,該族亦約二三百戶,即一部已見其為大族矣。

原籍河南固始縣,宋末遷棲霞蛇窩泊,元時遷海陽行村,明代由行村遷來,後散居東諸往、招民莊、野房、於家、修革莊、系山……等處,約共五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隋鵬振、隋受緒(俱東系山人)(分詳鄉宦登進)……等。

相傳明初由雲南轉浙江遷來,居南北勇家二村,約一百五十餘戶。見文獻志者,有勇仁本、勇明維、勇明綬(分詳鄉宦登進)……等。

明洪武中,由山西洪洞縣,初遷棗強,繼遷樂安,後遷本縣,散居河北、 草埠(俱在三區)、朱柳、瓦屋屯、溝頭……等處,約共六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任祖光、任慶煜、任啟光、任萬鏞,以上俱河北人(分詳鄉宦登進耆宿)……等。

明末由萊陽團汪村遷來,後散居河東、上冊、上夼、八里甸、楊家、汪水、邢家屯、丁家、溝頭,四五區兩丁家莊……等處,約共一千餘戶。見文獻志者,有丁雲鵬(汪水人)、丁鶴雲、丁綸書(俱上冊人)、丁日會、丁守恪、丁守鎬、丁書恪(俱河東人)(分詳鄉宦登進)……等。

明末遷來,後散居初家、西陳家、初家莊、長嵐、夾河、千金、遠陵夼、朱塂堡、蠟(蟲字旁改山字旁)山湯、朱唐夼、水道、稅目、上口、大莊(在五區)、河裡曲,西關黃家疃、馬石店、右坊……等處,約共一千餘戶。見文獻志者,有初麟、初永清(麟子,俱水道人)、初維寧、初兆琳(俱初家人) 、初元盛 (千金人) (分詳鄉宦登進)……等。

明末由即墨遷來,後散居垂柳、垛玉夼、埠西頭(在六區)、矯家長治……等處,約共七八百戶。見文獻志者,有矯人龍、矯長富(垂柳人)、矯天錫、矯維綱(矯家長治人)、矯鴻舉、矯錫周、矯指南、矯人睿、 矯仲南(俱埠西頭人) (分詳登進孝義耆宿)……等。

明末由蓬萊遷來,居胡家溝,後散居胡八莊(原名胡八甲)、十甲莊……等處,約共四五百戶。

原籍雲南蒙自縣楊柳村,明初遷至海陽上尹家,清初遷至本縣,後散居鞠家莊、郝家莊、王革莊、半城、大莊、崖地、中村、泥村(俱在六取)……等處,約共七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尹淑身、尹居莘,尹作霖、尹維嶽、尹儀祖、尹國光、尹璞(以上除尹作霖居崖地外,餘俱大莊人)(分詳鄉宦登進)……等。

清初由萊陽窪馬遷來,後散居塔莊、小疃、戰家夼、蒿口、宅子夼、虎欄……等處,約共四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倪輯、倪維峈、倪德孺、倪筠、倪鴻祚、倪阿泰、倪維峋、倪兆發、倪琨、倪軸、倪維嶧(以上俱塔莊人)(分詳鄉宦登進)……等。

散居東西浪暖……等處,約共五六百戶。見文獻志者,有蔡一洵、蔡如龍,蔡一灃、蔡鐸、蔡尚桂、蔡士銳、蔡商桓、蔡祖仲(以上俱東浪暖人) (分詳鄉宦登進)……等。

散居段家、林水、西北莊、小寨、小虎欄、玉林、石頭圈……等處,約共六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段晉錫(段家人)(詳登進)……等。

由萊陽遷來,後散居譚家口、鋪裡 、松油、南長嵐、姜家莊、馬臺石……等處,約共五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譚棫(yu)(詳登進)……等。

散居磨山鍾家、宅科、河南、東夼村、河崖夼、楊家夼、榆林村、青石樓……等處,約共五百餘戶。見文獻志者,有鍾啟宇(詳登進)……等。

散居徐家、芷坊、劉家埠、下潘家……等處。因未據確報,無從詳述。

散居十區史家、六區史家、九區官莊……等處。因未據確報,無從詳述。

散居高家屯、灣頭、浪暖、下初……等處。因未據確報,無從詳述。

右(上)所述氏族歷略,以各族譜牒及父老口傳為根據,調查多有未周,因付印期迫,不能久待,姑發厥端,俟將來君子補綴焉!

再考本縣宋金古碑,凡碑陰勒石,於張王李趙孫姜於劉宋宮等姓,往往見之,乃據今調查,除念上於、峝嶺姜、湯上孫猶有土著舊戶外,餘雖張王李趙……等,亦系元明後新遷之戶;豈舊戶譜牒盡失考歟?抑亂離逃亡以致然歟?此可觀世變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