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評價書法家荊霄鵬的四個大字“登高望遠”,其書法水平如何?

筆尖寫字課堂


對於這個問題,我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歡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觀點,我們共同討論!

荊霄鵬老師,如今已經成為了一位實力派的青年書法家,可謂是軟硬筆皆能,楷行草皆善!

據悉,荊霄鵬老師這次書寫的“登高望遠”四個大字是應朋友之邀請書寫的,裝裱完成後掛在辦公室。



尺幅是四尺對開,用的紙是90年的特淨皮宣紙。使用的書體當然是楷書了。

眾所周知,荊霄鵬老師的恩師是田英章,跟隨田英章學習楷書,很多人說田英章的學生寫字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我覺得荊霄鵬老師的字也不然。

他的字已經行成了自己的風格,完全是字由心生,說不上自成一派,但有自己獨特之處,特別是他的落款行書,寫得清秀雅緻,和正文搭配,相得益彰!
“登高望遠”這四個字是荊霄鵬經常寫的四個字,在書寫上,也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這是寫在掛曆上的“登高望遠”字體雖同,但各有姿態!

這樣的書法作品掛在辦公室或者家裡,主人的意趣一目瞭然,端莊嚴謹,開合有度!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


存希齋書法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書法的實用性功能早已成為歷史。新時代的書法講究的是文化,講究的是藝術。書法家荊霄鵬寫的“登高望遠”四個字,有書法文化內涵,但缺少的就是神韻和藝術性。既然是書法創作,為什麼不能融入幾分個性的東西呢?書法的生命力,主要體現在高古雅緻,生動有神!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荊霄鵬仍須努力!

上圖為荊霄鵬楷書橫幅作品,像從電腦上刻出來的,法度謹嚴,功力非凡,章法佈局也恰到好處。

有不少網友說,荊霄鵬寫的“登高望遠”四個字中的“望”字是錯字,因為“望”字上部右邊的“月”字少了一筆,其實這個望字並無毛病,因為古人就有這樣的寫法。既然古人可以這樣寫,今人為什麼就不能這樣寫呢。請各位朋友看下圖:

上圖是從法帖上搜集到的楷書“望”字不同風格的寫法。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認為,評價一個書法家的書法作品時,是不能求全責備的,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啊?做為一個書法家,他的收穫和缺失應該成正比的,好事,總不能讓他一個人佔完吧!凡事,有得必有失。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不是說:“一生尤欠詩書債,萬事終須留有餘。” 國學大師對自己的一生尚有遺憾,何況是一個普通書法家荊霄鵬呢。再說,荊霄鵬又不是王羲之,又不是歐陽詢。

上圖為答主的楷書集字作品“登高望遠”,恭請各位網友欣賞!

總體來說,荊霄鵬學書走的正路,他的書法作品雖然缺少靈動和神采,但有傳統的元素支撐,他寫的字,方家和大眾都認得清,看得懂。實事求是的說,荊霄鵬的書法作品達到這樣的水平,就非常不錯啦!我認為。



上圖為荊霄鵬的楷書斗方作品“登高望遠”。

荊霄鵬的書法作品有一定的收藏價值,這是我的看法。如果荊霄鵬的書法作品能擺脫“田楷”的約束,在歐陽詢楷書的基礎上加上三分自己的個性,以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的話,境界就更高了,那就“更上一層樓”啦!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果各位網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荊霄鵬“登高望遠”這四個大字,寫字基本功很紮實,令人佩服。但從書法藝術角度來說,一句話評價:“有功底,沒個性,頗具寫字的實用性,缺少書法的藝術性”。請原諒我說話很直接。

這種“X楷”長的都是一個樣,也是一樣的穿衣打扮,打個比方吧,就像五六十年代大街上的人,開始一律都是穿藍灰色人民裝,再後來都是一律的草綠色軍幹裝,男女幾乎都穿成一樣,性別都很難分辨出來。

你說咱這藍灰人民裝、草綠色軍幹裝的布料好啊,這個沒人懷疑,可是現在回頭想想,那種千篇一律的衣服好看嗎?現在讓您穿,你願意嗎?再說這種字,如果遮住落款署名,你能分辨出是誰寫的呢?



寫書法跟穿衣服,有時候就是一個理,你同意嗎?

用理論一點的話來說:

任何藝術作品的創作都強調個性,即藝術家創作活動與眾不同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包含著藝術家對世界、對藝術的獨特的理解,體現藝術家獨特的性格、氣質愛好和審美主張。書法創作,同樣需要在遵循藝術共性的基礎上,體現出個性色彩,才能煥發出藝術生命!


麓風軒


這是件有些尷尬的事,特別是如果把作者名字抹去,讓你猜猜我是誰,並且作品內容是"登高望遠",

這件作品典型的田氏楷書,整體看著確實不錯。不過可能是拍攝的原因,"遠"字顯得有些大。荊霄鵬有如此高超的臨摹功夫,不去學古人而以田氏歐楷為法,不越"雷池"一步,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這認為想起了齊白石老先生。據說齊白石和鄭板橋都自稱"青藤門下一走狗"



但觀其書畫藝術,在技法是卻類似的地方,但又有非常鮮明的獨居的個性,並不是不越雷池一步。有自己的創新和發展。

在看荊霄鵬的楷書,幾乎和田英章的楷書如出一轍,沒有自己。按照傳統的書法觀念,要有繼承、有創新,然後才能成就家數,雖然創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沒有自己,作為一位在逐步走向成熟的書法家來說,未免有些遺憾。按照傳統的觀念來說,確實如此。從書法的發展來說同樣有缺憾,沒有自己。做田英章楷書的複印機。如果人人都如此,結果是非常不好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藝術的時代特色和法發展該何去何從呢?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似乎不該。下面就這件作品談談自己的看法。(有些斗膽了)











其實,如果甘願不越田英章楷書半步,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一則自己喜歡如此,還有一層師徒關係,這可以說是自家的事,你不喜歡就不要看就是,何故多事。

單純就這件作品看,有些機械了,缺少必要的生動活潑的氣韻。說沒有情感的投入吧,也不對,也不可能,但始終感覺有有些僵硬、古板。更為嚴重的是這類作品多都是貼近大眾的是雅俗共賞的,要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都能夠欣賞,才有實際意義。單純看荊霄鵬的這件作品,似乎雅的不夠,俗也沒有俗到極致(俗到極致自如神)。既沒有仙氣靈韻,又不夠接地氣。這不是因為荊霄鵬與田英章的關係而如此如此,純粹自己一些不一定成熟的感覺。

我們欣賞一下下面的作品,以翰墨書道的眼光,這些作品都是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都可以欣賞的作品,要情趣有情趣,要傳統有傳統,要新意有新意。可以說上得了廳堂下得了民間。過於乾乾巴巴的,似乎失去了太多的生動靈氣。雅俗共賞,不忘初心,方的始終。























翰墨書道


沒看到過他的字!


紛吾內美


連落款的字都一模一樣


一壺粗茶


有點像田英章老師的字,筆法不錯,但勢有點平淡,看上去有點像木訥的美人。


陋室痴


有田楷風範,贊一個。


劉琛27


在我一個普通書法愛好者看來,這幅字應該是中規中矩。楷書麼,沒有行書、草書寫法上的各種變化。還真看不出其中的優點或者缺點出來。只是個人看法,非喜勿噴啊!


孫廣立10334


楷書規整本無錯,千篇一律也可以。

藝術不是必需品,高低對錯沒關係。

風格全由喜好定,能走多遠靠自己。

總之不礙他人事,皇上不急太監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