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後是什麼級別的學者,是一個學位的稱呼嗎?

默默聽泉z


首先明確博士後不是學位。

博士後其實是研究工作經歷。

但是,在我國博士後被大家誤解為高於博士的學位。

博士後主要面向以下幾種情況的博士:

博士畢業尚無明確就業去向,在博士後工作站過渡一段時間;

博士畢業,不想馬上就確定工作,仍然想沿著博士課題繼續研究;

高校師資博士後,出站後可以留校任教。

可能還有其他情況,歡迎大家補充討論。


雷哥觀教育


我是一葉知秋有仙則名,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博士後不是學位,博士是我國的最高學位。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包括碩士和博士)這都是教育經歷,但博士後不是,博士後是一個科研工作經歷,再說的詳細提一些,博士後是一份臨時工作,一般為期兩年。

我國博士後制度最早是1983-1984年李政道向鄧小平提議設立的,博士後授予單位有兩個,一個是博士後流動站,一個是博士後工作站,博士後流動站設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博士後工作站設在企業(一般是大型或特大型國企)。想成為博士後,首先得是博士,博士後一般是選擇博士裡較為優秀的繼續從事科研工作,從事博士後和博士時的待遇天差地別,博士只有一點可憐的補助,而博士後不但國家有補助,而且享受所在博士後流動站或工作站所在單位正常職工的待遇。博士後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它是一種經歷,不是學位,也不是專業技術職稱,只是一段工作經歷。

第二,博士後主要從事科研工作。

第三,博士後是國家正式工作人員,不再是學生,享受正式職工待遇,為期一般兩年。

第四,成為博士後的前提條件是你是博士。

什麼情況下會考慮讀博士後呢?如果博士畢業暫時還沒有合適的工作,博士後可以作為過度,兩年後等成果更突出了或科研經驗更豐富了可以再找工作。在北上廣等地找到工作但落戶條件比較嚴,可以先做兩年博士後然後到時以人才引進。有些人會選擇出國讀博士後,那是為了更大平臺,更豐富的經歷,更有助於進高校,因為現在好一些的高校會有國外留學經歷的要求,在美國讀博士後的話一般是導師給你出錢,每年五六萬美元吧。還有一種情況,是師資博士後,現在學校工作兩年,正常科研,正常上課,表現好了兩年後可以留校,不過優不優秀學校說了算,有一定風險。這種博士後研究所也有,有個師弟當時有個研究所讓他先讀兩年博士後,然後可以留所,考慮到風險他沒有留,現在綿陽一個研究所,年薪20萬吧。

當然,也有在職讀博士後的,不過因為有工作單位,待遇就不怎麼優厚了。博士後雖然不是學位,但它畢竟是從博士裡選出來讀的,所以含金量也不錯,在職的讀一可以鍍鍍金,二可以擴展人脈,三是博士後可以申請項目,有個師兄讀的就是本校的在職博士後,申請到了博士後基金,他說博士後基金中的概率很大,有50%,二期的話好像錢比較多,但概率只有10%,他是兩期都中了,在普通二本學校,這個基金可以當國家級基金用,評職稱時很管用。不過,現在在職博士後很難了,因為2015年時國家將讀博士後的年齡由40以下改為35以下。

截止目前,我國培養博士80萬左右,博士後8萬左右,比例在10%左右,一般來說,博士能進高校的不會肯定會選擇直接進高校,畢竟,誰知道兩年後就業是個什麼情況,葉秋也建議,博士畢業能有個好去處就直接工作,沒有合適工作再考慮博士後兩年過渡。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答題之前,小西先預祝各位申報"第65批博士後面上資助"的各位博士後順利獲批。記得2018年是4月28日出的公示結果,和自科青年基金類似,一個博士後面上資助對於普通的青年教師(青椒)的科研起步還是幫助挺大的。尤其是在雙非院校,部分學科職稱評定時將"博士後面上資助"認定為省部級科研項目。

博士後在圈內被部分人稱為"第三類人",即在高校無編制、無學籍,非職工、非學生,待遇主要看地區(經濟發展)或單位(流動站/工作站)的引人條件。一般來說,企業是博士後工作站,高校科研單位是博士後流動站,如長沙市的人才引進政策中僅對非事業編的博士後給予10萬元補貼,如在高校肯定是優先入編,無法獲得這筆補貼的。


博士後是不能被稱之為某個級別的學者,不少人都是直接稱呼為"XX博士",如王博士,畢竟博士後進站的前提就是取得博士學位。就我身邊的朋友,很好有喊某人為博士後的,除非是合作導師,如"李博後"聽起來怪怪的有沒有?

不過,博士後進站會和單位簽訂協議,期間發表的論文等成果不是非常突出的,一般只能計算入協議內履約的成果,而無法和正常教職工一樣獲得年終的科研績效獎勵。在不少高校內,學院的工會福利,如電影卡、購物卷都沒有博士後的份。醫保、社保、公積金的話,至少小西見過的高校或科研院所都是提供的,額外提供2000元/月的租房補貼。

以長沙市為例,博士後享受副教授待遇,年收入約10萬元,每月到卡7000多(含2000元/月房補)。不同地區或單位能給的待遇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如廣東工業大學等院校已開出30萬元/年的條件吸引優秀博士後進站。

之前,小西自己做過高校的在職博士後,和不少人聊過類似的話題。選擇進高校做師資博士後的有2種常見情況:1)不夠學校引人條件,走師資博後渠道緩衝,等論文或其他成果出來再入職。2)藉助博士後平臺(比工作的院校要好)做出一些較好的科研成果,且拓展自己的人際圈(博士後合作導師、同門),認識一些自己所在研究方向的朋友。

國內博士後的環境其實還是不錯的,不少院校給出的待遇已超過國內平均水平,尤其是數據庫、圖書館等還是極為方便的。但是,博士後一般是2年,大部分會進入團隊後調整研究方向,想要在2年內有一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不容易。之前,還要求不能做本學科的博士後,換個學科難度更大。另外,在30-35歲的科研成熟期(黃金期)"搏"在博士後2年,壓力和風險都不低,小西就認識不少博士後找到合適的高校準備入職後,在原單位直接提前出戰、退站的。

當然,博士後更不是一個學位,我國的最高學位是"博士",如攻讀博士學位,但是常常稱"做博士後"。小西在前面也介紹到,博士後非職工、非學生,但是在小西看來因為具有不錯的收入,更傾向於是"工作"。其實,在不少博士求職時就會發現,博士後流動站都在缺人,各類大型、國家重點實驗室、傑青、長江、青千團隊都在發佈博士後招聘信息。

在小西看來,相比"青椒"或博士生,博士後的性價比更高!而且,博士後流動站的審核相比高校的博士人才引進簡單快捷(3-5天通過審核),可以更快的融入團隊工作。當然,不少人選擇去國外頂尖實驗室做博士後也是很好的選擇!

2019年最知名/火的博士後,你們猜猜是誰?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帥小西De


博士後是一種學位嗎?不是!在國外只有博士學位,而䉑博士後職稱。所謂博士後只是取得博士學位後尚未找到工作時,在校繼續協助博導做些教學或科研工作而已!如國內有博士後認證單位也未尚不可!


金虎3870


在美國,"博士後''近乎是眨義詞。拿到博士學位以後還未找到工作,導師留用幾個月,這叫博士後。工資不高,維持生活而已,屬廉價勞動力。

"博士後"不是學位,不是學歷,是工作經歷。是不得已的一段工作經歷。並不值得誇耀。世界上的著名學者幾乎都沒有這段經歷。

在美國,"博士後''是極少數,肯定不是最優秀的博士。


7253882833161


博士後不是一個學位的稱呼。

具體來說,博士後,是指在獲得博士學位後,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從事學科研究的工作職務,一般是在博士後流動站或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進行研究的人員。

因此,對博士後的理解,需要有幾個認清幾個概念:

1.博士後研究人員是指經批准並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註冊,在流動站或工作站裡從事博士後科研工作的人員。

2.“博士後”表明的是一種經歷,不是比博士更高一級的學位,也不是專業技術或行政職務。

3.博士後研究人員主要從事科學研究,而這種科研工作往往具有探索、開拓、創新性質。

4.博士後研究人員是國家正式工作人員,而不再是學生。

5.“博士後”是一種工作,而擁有“博士”學位是申請成為“博士後”的必要條件。

6.一般博士後的任期時間不長。中國國家博士後基金對博士後在站資助時間為兩年。


謂之無


其他答案都提到了,博士後是工作經歷,而且近些年越來越普遍。

一是博士就業難,可以通過博士後攢點文章,以求更好的工作。

二是博士後在國內可以申請各類國家基金,一旦拿到找工作就容易得多。

三是目前國內還有一部分高校實行師資博士後制度,就是正式聘任之前先做兩年博士後,也算是考核期,很多學校取消了這一制度,比如中山大學。

國內的博士後出站後是有一個博士後證書的,國外博士後並沒有這種證書,甚至可以隨時解約。美國有的博士找不到工作,做兩個博後也很正常。


半島外語


按照澳洲大學或者研究所的傳統,博士後不算一個學位,只能算是一個過渡,即博士畢業以後沒有找到講師之類的正式教職之前的一個過渡。博士後有薪水,但是一般只有一到三年,結束之後還得去找工作。如果在博士後期間找到工作,一般會馬上放棄博士後而轉入正式教職。我知道英國和美國好像也是如此。這點中國的學術傳統和英語國家的學術傳統不同吧。


海邊居然沒風


研究生教育止於博士學位。博士後,獲得博士學位後,一段研究工作的經歷。此間,沒有任何職位,與職稱也無關。不是學歷教育。自然沒有任何相關學位,僅授資歷證書。

在歐美,是正式就業之前的一個階段,算是進入職業生涯之前的過渡階段吧。也有長期做博士後的,但是不會有正式職位,薪水通常靠項目支付,美國稱soft money,所以,常有不穩定感。

中國的博士後制度是美國引進的,初始時期,給了很多優惠的政策待遇,人選的遴選也相對嚴格。而今比較寬鬆,也更像在美國的狀態。


地理行攝


國外讀完博士沒找好工作才續繼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只是一個工作經歷,不算學歷,但在我國卻當個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