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書法怎麼進一步提高?

用戶3367915413545


自學書法可以讓生活多一種娛樂!如果認真臨古代字貼三年,五年十年之後慢慢能感悟一些神奇的線條!如果想進步需要長年累月練習,楷書想寫的好,篆書和草書一定要多多練習,草書可以讓線條靈動,篆書可以讓線條有筋骨!練習毛筆字可以使心情愉悅!一起加油練習吧![摸頭][摸頭]











我是林果果


作為書法愛好者,我簡單談一下自己的感受看法。我從十多歲就喜歡書法,開始自己練書法,沒有老師指導,雖然父親會寫毛筆字,但是寫的一般,更不會理論指導。所以我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臨帖生涯,臨帖時字寫的還有幾分相似,脫貼後字寫的一踏糊塗,天長日久,也沒有什麼長進。有時候會想是不是自己不是練書法的材料,想放棄,但是我確實喜歡書法,一有時間就想拿毛筆。

近兩年我反思自己的學書法之路,主要是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練的再多也是重複錯誤而已。通過網上查資料看視頻,找到了一些自學書法小竅門:

一、臨帖先不要通臨,要先逐字臨習,練到滿意為止,再臨別的字。

二、不要光臨帖,還要讀貼,瞭解每個字的筆畫,結構,筆法,佈局,熟記於心,再下筆就好多了。

三、每次練字不宜太多,貪多嚼不爛,消化不了,反而沒有效果。

四、大膽創作,可以先寫一首詩詞,對聯,橫幅等,不要怕寫不好,勇敢走出來,才能激發學書法的激情和動力,以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下面是我寫的春聯,請大家斧正!




泉城老徐


我父親曾經就是一名書法愛好者,也是自學成才,在我們的縣城小有名氣。父親在世時,每年春節前,我家親朋好友絡繹不絕,都是上門讓父親幫忙寫春聯的人。

父親那時為了寫好毛筆字,我媽說父親在大街上看到別人寫的好的海報,都要研究好半天。

父親也收集了很多著名文人的字帖。每天有空就研究臨摹。

針對父親的經驗,我總結大概以下幾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首先要熱愛,沒有熱愛的精神,一個人前行很難堅持。

其次要明確階段性的目標和每日任務,比如第一年就練習楷書,每天固定什麼時間,練習多長時間。一定要定時定量,否則很容易中斷。

第三學會欣賞,多多收集優秀的字帖,多研究,多臨摹。

第四多交書法朋友,多多交流,可以開闊眼界,共同提高。進入了書法圈,自然會結交很多牛人,可以多請教。



暚媽很二


樓上王先生說得好。

自學,就是不要跟師傅。也不是不學習前人的經驗。

打個比方你容易懂的,唱歌,卡啦OK,都會,有幾個是音樂培訓過的,開始模仿,後來悟出道來,無師自通。我一個朋友是全國著名歌唱家,他悄悄的告訴我,他不識譜。但是他什麼歌都唱得好。我推薦他拜師歌舞團團長,心知肚明,純粹是沾親帶故撈點名氣,團長還沒有他唱的好。

歷代大書法家,沒有一個是跟師傅跟出來的,也就是說,大師是沒有老師的。

學書法,只有你天生手感好,龐中華之前沒有鋼筆字帖,好多人天生就寫得一手好鋼筆字。

學書法,多看前人的字帖,看看人寫字,經常思考練習。倒是要多看文學藝術理論,與同道交流,切忌學會一點點,就得意忘形。學書畫的飄飄然的特別多,這個不學。

我就是自學寫字的,因為畫上提款要寫字。雖然比不上書法家,反正我賣畫他賣字,井水不犯河水。

今天早上寫了滕王閣序,你幫我看看,自學的,可不可以上牆?

俊採星馳,四個字變化是有節奏的。

一幅行書,要有一些楷書穿插其中,以正視聽。

一幅書法,要大小粗細鬆緊胖瘦變化。


畫家唐思源


學書法是個糾結的事:自學等於自殺,他學等於他殺。

真難選呀,說來說去最好不學,不學就等於不殺啦。事實上這句話的意思是等於說,如果你自學的話,好的學不到容易會把很多缺點學過來,如果你是他學的話,如果這個老師不會指導你,或者一味學老師的字,你反而把人家很多的壞的邪氣俗氣的都學過來了。

那關於自學我認為首先要選好帖。

根據自己的愛好特色認真的選好,如果這本字帖你覺得不好看或者是不喜歡,那乾脆就不要臨,因為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比如顏體《顏勤禮碑》歐體的《九成宮醴泉銘》,柳體的《玄秘塔碑》。都很適合初學者。剛當然以臨摹帖為準,堅持練習不間斷,所謂臨摹是指臨和摹。初學者呢,開始以摹為主,也稱踩腳印,比如描紅,或者用較薄的紙來蒙著寫等多種方法。對每個字至少重複踩十次以上的腳印,這樣才能加深印象,求得較準確的間架,逐步在作“搬家”即臨習。摹臨不能全線出擊,而是突破點要小,一個字,就是一個戰役,各個擊破,每天練習幾個字並能吃透記住就做到了開掘深,半年下來會有大的長進。摹臨關鍵不在數量,而是在每人一遍都能夠有所得,哪一遍心無所動,哪一遍就是浪費時間,摹臨是一種思考,老學不像的話,應該觀察自己常犯的毛病是什麼,多找幾個角度加以分析,摹臨也是一種記憶,要總結,以前不像找原因,這樣能抓住一個字的基本骨架結構,然後反覆鞏固記在心裡。

其次

要寫好字就要學會看字,提高鑑賞力,多看大書家作品,思考其通篇字形特點、節奏、氣息等。所以在筆畫與自行集合練習基礎上,可以從整首古詩臨習入手,由局部到全體,掌握一首便學會了一種看家本領,並由此產生擴大戰果的慾望,當然,這是要經歷摹、臨、背臨、應用等全過程的。

再次還要多讀書,書外功夫也很重要,詩書畫印最好都涉及都懂。藝術比拼到最後是文化修養。







小崔書畫


自學書法先是準確的臨帖,到了一定程度,為了開闊眼界,打開思路,多作一些體驗式的印象臨摹。對將來的創作有潛移默化作用。

理解了字帖的精神氣質,在精神意態方面相似就行,印象臨摹一種是對著帖寫,改變每個字的一筆也可,加入其它字帖字的某一局部寫法。

一種是背帖印象臨摹,揹著字帖寫,不泥拘於形似,強調在己學過字帖理解基礎上的重組、創新。當然寫出來的效果要有背臨那本字帖的韻味。

王獻之《中秋帖》,是他一筆書的代表作,是行草書的經典範本,此帖筆畫豐滿,行氣貫通,轉筆多,折筆少。通篇給人以沉著痛快感覺。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圖中書法作品為王獻之所書《中秋帖》。


神韻軒書法


練字呢?應該先練習毛筆字,毛筆字練會了便可以掌握筆與運筆的勁力。不過毛筆字不常用,大部分人使用的是圓珠筆,圓珠筆練字效果不佳,不推薦使用,為了實用性的話,可以先用鋼筆練字,然後再用圓珠筆。

再說一下練字的準備,無論是練習毛筆字還是鋼筆字,都需要一支毛筆或鋼筆,自己買一隻自己喜歡的就好。不用貴。土豪例外。同時,字帖也是很重要的,自己去網上買副自己喜歡的字帖。記住,要臨摹,而描紅是沒用的。自己按照字帖上的臨摹才有用,畢竟練字是為了自己能獨立寫出一手好字,而不是依賴字帖。臨摹幾遍後再不看字帖和自己練習的,嘗試自己寫出該字,然後再比對字帖進行修正。反覆幾遍就好。

最後,練字是要水磨功夫的,自己每天沒事的時候寫寫,養成習慣,一個月差不多就可以看見成效了。每天也不需要練多久。一到兩個小時就可以。時間要是不夠的話,短點也沒關係。堅持每天都練習就行。不管怎樣,練字總會比打遊戲上網好。對自己做些有益的改變總是好的。


zhao正能量


自學書法怎麼進一步提高,要看前一步即入門起始的一步走得是否正確。如果起始的第一步是按書寫方法起步的,即僅按字形書寫而未按筆法訓練,要想進一步提高就非常困難了,因為方法錯即方向錯,方向錯則南轅北轍背道而馳了,儘早掉頭,再談提高。

正確的書法學習方法是五指執筆,懸肘書寫,中鋒運腕的唐人經典古法,也就是學習書法的筆法三步曲。這個經典書法訓練法第三步最難,所以一般將第一、第二步作為訓練的第一階段,第一階段熟練了以後再進一步進入到提高階段即按筆法臨帖的筆法攻關訓練。這個第二階段就是一道書法專業關,過了這關就基本可以掌握筆法,按照筆法臨學各體古帖或進行書法創作了,即達到了進一步提高的階段。

如果過不了這個中鋒運腕關,任你寫得如何規正、如何漂亮、如何像帖,永遠只是毛筆字的書寫,而不是書法。特點就是字形很好看,但有形無神,有字無韻。奮鬥多年,白忙一場。

當然,有很多人也是喜歡觀看毛筆的規範書寫體的,因為這些人大都是初步接觸毛筆字,還不太瞭解書法的特性即藝術本質。但是當他們的欣賞眼光一旦提高了,便很快會棄之而去尋覓較有變化情趣的書法了。

所以書法作者的眼光一定要高於觀眾的欣賞眼光,不要被一些低層次的旁觀者牽著鼻子走,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書法,不斷進步。對嗎?供參考。











王乃棟說書畫


字形掌握的馬馬虎虎,基本的筆法略有了解,看得出是有些練習,但四個月寫成這樣,是有問題的。

不足之處是筆畫缺乏力度和準確度,寫的不到位,整個字就垮掉了。個別筆畫的理解有偏差,多思考多讀帖,這一筆怎麼寫,為什麼這麼寫。

四個月的時間不算短,方法是有問題的,要改。

初學要以臨的像為目標,臨的不像抄再多遍也只是重複錯誤。你的情況,建議先臨單字,然後節臨,最後再考慮通臨。第一遍,照著帖寫一遍,對照原帖找問題。第二遍再臨,特別注意第一遍不準確的地方。第三遍不看帖,按你的理解和記憶來寫,再去對照原帖。一遍一遍地加強記憶,替換掉不好的書寫習慣,三遍寫不像就五遍,五遍不行十遍。啟功老先生說過一個辦法,臨完之後掛在牆上,路來路過的時候看一眼,覺得哪裡不對,描改一下。也是加深記憶,多加思考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寫的次數多,要避免倦怠和機械的抄寫。在書寫過程中思考章法和筆法,舉個例子,筆畫寫不像,是位置偏差,還是比例不對,是少了提按,還是筆法問題?



Tommy5201314


練習書法確實很難。孫過庭說“若思通楷則,少不如老;學成規矩,老不如少。思則老而愈妙,學乃少而可勉。”,意思就是對於少年和成年人學習書法的方法是有不同的特點。而造成這種區別的原因是認知能力的區別,還有人們的肌肉生理特徵等等複雜的因素。

書法的審美不僅僅是形式美,這作品整體表現出來的藝術性是更高級的審美。而要認識到這些不同層次的美,即需要書法學習的實踐,也需要對好的作品的不斷學習和理解,所謂“師古人”。

書法大框架上又分為正體和草體,草體的線條基礎來自於正體的不斷修煉,但是草體的線條又有不同於正體的轉法和字型特點,應該說是一個完全獨立的系統,要在正體有一定基礎之後獨立練習。

不論怎麼說,臨帖都是練習書法和提高自己的不變法門,中國書法留下來的優秀碑帖,完全足夠我們擇善而從。

“題勒方幅,真乃居先。草不兼真,殆於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真虧點畫,猶可記文。回互雖殊,大體相涉。”——孫過庭《書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