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藝術是文化泡沫嗎

在一個信息爆發、技術革新的時代,藝術作品也開始追求使用新技術製造效果。使用新媒體技術創作的作品都可以被歸為新媒介藝術。新媒介藝術嶄新的語言有時令觀者無所適從,不由大呼,這是什麼“黑科技”?當後現代的浪潮拍打過後,新媒介藝術究竟是一塊穩固的礁石,還是不過是一場文化泡沫?

新媒介藝術大量引入的聲光電技術,雖然炫目,在現有的審美觀之中,卻無處匹配安放。新媒介藝術作品,依託於電子技術和信息工程基礎而製作,如數碼美術、電子遊戲,是通過網絡在熒幕和終端上進行傳播,以展示新媒介手段為重心創作的,如部分裝置藝術、3D打印、聲光藝術,是在實際空間與觀眾產生交互而完成藝術效果。

以新技術作為畫筆,在藝術世界裡,究竟能畫出怎樣的光景?

首先,創作新媒介藝術可以進行更進一步的藝術形式探索。

亞瑟·C·丹託提出藝術終結論便是基於傳統藝術表達已不再能完全滿足新時代的精神需求這一現象:攝影技術的發明取消了靜態繪畫的記錄功能,進而導致畫家主體性的消失。而新媒介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可以記錄包含時間在內的圖像信息,即動態信息。傳統藝術欣賞基於靜止的畫面,而當畫面因為技術進步可以運動時,對圖像的傳播和解讀也隨之跨入新紀元。

比如,在同一個屏幕單元裡,電影、動畫能因為運動圖像而帶來完全不同的敘事結構和信息量。這種需要時間信息的閱讀需求,擴大了記錄材料的可能性。因此,時間流技術、生物技術等與傳統圖像生成過程無關的技術,也可以成為新的創作工具。此外,當圖像發生可以一直是一個運動的狀態,不在作者停筆時終止,圖像展示就可以和觀眾交互。這意味著整個藝術發生的過程,都有可能變成作品持續創作的一部分。利用生物探測技術測繪觀眾情緒成像的作品,就在做這方面的探索嘗試。這之中,藝術家和觀眾共同感悟作品中的技術力。隨著5G時代的到來,新媒體技術進一步發展,很可能圖像的展現將跨過屏幕的限制,以更別出心裁的方式運用到文化生活裡,創造更不可思議的讀圖景象。新媒體技術在短短几十年內爆發式地出現、更迭,其技術需求的跨界擴大了創作者的範圍,讓更大範圍的人在藝術現代性和適應性上進行探索。

其次,新媒介藝術在傳統藝術研究展示中也有一定的價值。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佈置了對《清明上河圖》的環繞式動畫再創作,就是典型的新媒介藝術與文化生活結合的嘗試。各大博物館也傾向於依據館藏,製作派生的新媒體作品,用於觀展和美術教育。依據傳統作品派生出的新媒介藝術並不能替代對原作的欣賞,但其製作涉及到對原作的完整修復、電子化備份、層次關係的理解和元件剝離,模仿原作風格細節進行補幀創作……這既有利於對原作的研究,也有利於大批量觀眾的觀賞和理解,更呼籲培養掌握美術功底和新媒體技術的複合型人才。

BBC的紀錄片《中世紀生活》,就是以大量中世紀繪畫的電子圖像為基礎進行新媒體創作。它們將畫面單元拆分,使用動畫加工,讓大量古代繪畫動起來,直觀地配合題材講故事。當新媒體技術可以支持利用藝術資源庫的大規模製作和播映,這在潛移默化中,就有加深的美育的效果。

再者,新媒介創作促進現代城市文化生活風格的建立。

燈光秀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塑造城市文化的新媒介藝術。深圳的燈光秀,以城市中心建築帶為背景,在澳大利亞藝術家穆爾加的作品上進行聲光電再創作,成為當地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觀賞項目。除了當代建築,歷史建築也可以採用這種方式完成再創作。不同的城市建築,風格不同,打造的燈光秀之中便帶上了不同的歷史文化信息,其悅目性吸引市民和遊客自發參與,共同成為創作的一部分,這實際上是城市文化的建立的有機部分。除了燈光秀,還有很多大型城市交互新媒介藝術的創作,像主題展覽裡的新媒體展示部分,以市民照片為基礎製作的城市攝影等,種種形式都正在蓬勃發展之中。當居民願意以藝術的形式參與城市文化活動,就更能夠促進城市文化建設的風格化、特色化發展,進而促進文化自信與文化自強的建設。

新媒介藝術看似五花八門、難以理解,實際上,創作由精神感悟出發,儘管風格各異、格式多變,最後都會以熟悉的方式回喚人的精神需求。再討論一個重要的新媒介藝術作品作為本文的收尾。白南準(Nam June Paik)的TV-Buddha(1976),是攝像和電視創作領域裡程碑式的典型。佛陀與電視互相凝視、互相記錄,看似場景靜止,卻在時間的流逝下,意義不斷變化。這引發了多重的思考。物質是什麼?禪意是什麼?藝術是什麼?那些感動我們的東西從古到今,其實從未變過。藝術要解決的就是精神問題,而新媒介藝術的發展與時代變化中新的精神萌芽生生相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