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第三部新能源車,為什麼“冒險”選擇了吉利星越PHEV?

我們的第三部新能源車,為什麼“冒險”選擇了吉利星越PHEV?

今年駕仕派的長測車來得晚了一些,不過最新的一款也趕在年底之前提車了——吉利星越PHEV 80KM續航版本,這也是繼威馬EX5、特斯拉Model 3之後,駕仕派名下的第三款新能源車型。

選擇星越PHEV其實也是一次不小的“冒險”,因為在此之前儘管開過星越的2.0T版本和1.5T MHEV版本,可是並沒有真正開過PHEV版本。就算是吉利的其它PHEV車型我們也開得不多,先早體驗過一次博瑞GE,後來開過一次嘉際PHEV,都是比較短的接觸——況且,短時間的試駕跟長期使用也完全是兩回事。因此,到底PHEV行不行,吉利的PHEV好不好,大家心裡都是沒有底的,可正是這種“沒底”長測的意義,能夠有機會體驗到一些我們不曾感受過的新鮮感。

先來說說我們為什麼選擇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首先,或許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燃油車和新能源的“孰優孰劣”還會存在一定議論的空間,但確鑿無疑的是,新能源車的發展和興起會越來越快,特斯拉上海工廠和大眾MEB工廠用了不到12個月就建成足以說明這一趨勢。

我們的第三部新能源車,為什麼“冒險”選擇了吉利星越PHEV?

實際上我們是強烈希望進入“電氣化時代”的,無論是純電動車也好,PHEV也好,又或者是HEV,高度電動化汽車帶來了全新的駕駛體驗。而我們提前進入這一時代、儘早的深度理解新能源車是很有必要的,當然,最好的理解方式就是成為新能源車的用戶,把自己的思維切換到新能源時代。所以,在有了兩輛純電動車型以後,另一種能夠上綠牌的車型——PHEV——是順理成章的選擇。

其次,選擇PHEV的很大部分原因是我們之前的確沒有太多機會接觸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曾經我一度想買一輛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寶馬X1,然而卻沒有合適的機會。PHEV這一類車型既被看做是過渡車型,又被認為是一種“完美的解決方案”,兩種觀點的碰撞往往只停留在紙面上,並沒有真正的用戶來給出一個答案。

我們的第三部新能源車,為什麼“冒險”選擇了吉利星越PHEV?

再次,似乎PHEV的發展越來越成熟,合理的價位也能夠選擇到足夠高級的車款,以便替換我們現有的家庭用車。之前PHEV車型可以選擇的不多,要麼是寶馬40萬元級別的產品,要麼是比亞迪唐DM這樣的25萬元自主品牌,多多少少總有些不如意的地方。現在隨著吉利、比亞迪在PHEV領域的不斷加碼,15萬元級別也出現了更多產品——這個價位的產品更適合作為家裡的第二輛車。

因此,我們決定購買一輛PHEV,這樣無疑可以提供到足夠多的寫作素材。

接下來的問題是,為什麼選擇吉利星越PHEV?

第一個原因,看來看去,吉利星越PHEV的確是一款更值得信賴、並且有著高性價比的PHEV車型。CMA架構是吉利和沃爾沃一起開發的,這個架構上的PHEV車型已經在領克上落地了,後續也會在沃爾沃上使用,所以可靠性還是足夠高的。同時星越PHEV擁有80KM續航版本,這在日常城市道路通勤基本可以實現全純電駕駛,出行成本更低,而之前一般的PHEV車型往往也就是五六十公里純電續航能力。

我們的第三部新能源車,為什麼“冒險”選擇了吉利星越PHEV?

第二個原因,星越PHEV作為吉利旗艦產品,足夠高級。L2級輔助駕駛系統、GKUI系統還有豪華車級別的做工、轎跑SUV的造型……都是說服家裡人更願意開它的關鍵,而不會把這款車丟到一邊鋪灰。家裡人願意開特別重要,因為他們也是參與長測的一部分,比我們自己更容易感受到新能源車的不同。

我們的第三部新能源車,為什麼“冒險”選擇了吉利星越PHEV?

第三個原因,包老師總是說我們“吹吉利太厲害,又不買吉利的車”,那這次我們就買一輛吧~~

下面就讓我們進入這部車的實際購買階段。

其實,在成都市場購買一輛星越PHEV也並不是很容易,因為成都並不限購,對於新能源車的銷售完全是經銷商的自發行為。又由於吉利並沒有比亞迪那樣強烈的“新能源領導者”的印記需求,所以成都吉利經銷商對於銷售P版星越的意願並不強烈——現貨的星越PHEV是不可能買到了,唯一的方式是去經銷商訂車。

我們的第三部新能源車,為什麼“冒險”選擇了吉利星越PHEV?

事實上,當成都吉利經銷商聽說我們要買星越PHEV都比較詫異,這種需求按照他們的說法是“大概需要等少則一個月、多則三個月”,因為他們需要給廠家報訂單,然後看看廠家的排產計劃,再隨著發往成都的燃油版星越一起給到我們。這種糾結的過程讓我們一度想去上海或者杭州這種賣PHEV較多的城市提車,後來經過吉利廠裡面的協調讓我們還是通過成都的經銷商系統訂車。經過一番比較,我們最終選擇了19.68萬元的星越PHEV 80KM續航里程的耀星者版本。

在交完了訂車款之後大概一個月時間,經銷商方面告訴我們可以提車了。後來我們一看實車,由於前段時間吉利做促銷活動,星越車型只要是耀星者版本,都會額外免費升級價值12000元的“星享娛樂包”,也就是多了全景天窗、Bose音響、電動尾門、遠程控制這幾項,簡直是划算。

我們的第三部新能源車,為什麼“冒險”選擇了吉利星越PHEV?

提車的過程就不再贅述,經銷商方面也比較乾脆,直接裸車交付給我們,保險和加裝都不用在店內“強制”選擇。不過由於吉利會贈送一個充電樁,需要經銷商方面向廠家申請,然後安裝需要由廠家分派給成都這邊的安裝公司。充電樁免費,但需要支付2000元的安裝費——包含30米免費線路,超出的就需要自費。考慮到之前我們安裝特斯拉充電樁時的確也是一個麻煩的過程,乾脆就還是委託給這家公司,就當是體驗服務了。

我們的第三部新能源車,為什麼“冒險”選擇了吉利星越PHEV?

我們的第三部新能源車,為什麼“冒險”選擇了吉利星越PHEV?

不過由於這輛星越PHEV是上的公司戶,儘管同樣有補貼,不過需要吉利經銷商代為走完國補流程。經過經銷商的一番解釋,我們發現這一萬元的國家補貼還並不容易拿:首先是需要自己去國稅局打印購置稅免稅證明,然後用免稅證明去上綠牌;完成上戶後提交一系列公司資料,協助吉利完成國補;最後會要求駕仕派必須在一年內跑完2萬公里,如果跑不夠需要把補貼退回給國家,車輛上有相應的T-BOX裝置以防止作弊。

至此,我們就完成了駕仕派又一款新能源車型星越PHEV的提車作業。接下來主要任務就是開開開開,為了跑完一年2萬公里的任務,我們估計後面會做一個全國巡遊的長測項目,評測星越PHEV的長途出行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