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期間不參加學生會,不參加社團,不競選班委有德育分嗎?

asd57362118


有德育分!

參加學生會、競選班委、參加社團都可以加德育分,但並不是唯一加德育分的方式。在很多學校,德育分包含的內容不同,有的學校將平時的志願者服務、勤工助學、學生活動都當成德育分的計分項。比如在大型歌舞晚會或者其他大型活動中出場表演節目,也是可以算在德育分中的。其次,有些學校有暑期支教活動,去貧困地區支教一段時間,也可以在最終的德育分加分時獲得相應的分數。最後就是競賽加分,比如挑戰杯、節能減排大賽等國家級賽事,參加並取得名次,也可以獲得非常高的加分。

所以,沒有這些東西,你可以在其他方面努力,一樣可以獲得德育分。





宸叔說教育


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在大學期間,雖然學生會、社團、班委等關聯著德育分,但並不是說,德育分只與這三個方面有關!各個院校在德育分計算上,有不同的方式:類似於志願者服務、勤工儉學、才藝演出、暑假支教等等都能夠獲得你需要的德育分;當然還有學校組織的一些競賽活動和國家的比賽,如果能力突出,表現優異,那麼所獲得的分數還是比較可觀的。

但是關於德育分,也存在某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很多同學只是單純為了德育分去報名參加活動,不少同學都是在活動開始的時候讓舍友代簽到,雖然德育分是有了,但實際的效果呢?

(2)德育分與獎學金掛鉤。現在多數學校在獎學金評定方面都會將其拆分出來,綜合成績按照平時表現+期末成績的折算比而來,所以有很多學霸會因為參加的活動少,德育分排名較低,最終獲得的獎學金的等級並不理想,反之,成績不是特別突出的同學,卻因為德育分高,實現逆襲,所以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為了什麼?在大學,究竟是學習為主還是參加活動為主?如果學校重視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那麼是否可以適當調整以下比重呢?

(3)德育分都是自己填表,班委統計,一個班那麼多人難免出現檢查不全的情況。很多同學明明沒有參加過活動,卻還是在表格上虛報,最後德育分排名自然比沒有虛報的同學高。最終德育分該有的激勵效果沒有,反而讓大家從說謊中撈到了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