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究竟應該陰乾還是晒乾?為什麼?

山莊86287


艾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國人也有掛艾葉過端午的習俗,給人一個表面現象是我家端午掛在門窗邊的艾葉,以後慢慢乾燥可以收藏起來用來於燻洗,泡腳和制艾灸條等,被誤認為艾葉是陰乾的。



這可能將人們帶入一個誤區,就象現在農村稻田裡收購水稻販子直接到田間地頭去收購剛機器收割下的水稻,再過幾年那些不種田的人看到表面現象,認為水稻貯存是不用曬的,直接脫殼就成了我們食用的大米,我己經發現許多現在的小孩子們是這麼認為了,同樣看到大人們在家中門上掛了許久陰乾的艾葉,收藏在一個袋裡就用於泡腳,或做別樣用,這些看久了,看多了,在認識上存在著誤區了,有的甚至認為的艾葉是陰乾為好了。


艾葉的應用上,真正應用於健康領域收購也是有標準的,不象民間那樣隨意,收割時期,和乾燥不可能象民間那麼不講究質量和劑量。

好與不好你們自己拿捏,艾葉草收購割多在夏季花未開之前一段時間,收割下可擺在田間無水地方搭空爆曬半乾,或七,八成幹,再收回來陰乾,切不可疊堆陰乾,或不見太陽光幫殺菌而陰乾,堆疊陰乾水溼不散裡面就會發酵,或腐爛,或因無法散去水份艾葉揮發油隨水久慢散失。


為什麼要太陽幫殺菌呢?

不是艾葉自帶能抗細菌,真菌嗎?艾葉能抗的是部分細菌,真菌不是所有都能抗,不然艾葉植物生長過程中也怎麼會有病害呢!太陽光照是幾乎最廣譜殺菌了,再說太陽光照下曬乾能迅速收縮己經採割艾葉細胞中含揮發油,使艾葉中最有效成份一時固收在艾葉內,不過多揮發散失,這是質量的保證。假如你要說這東西多又多,我不願曬,陰乾的多用一些不行嗎?這個我沒法說你,如果是藥材上收購那是有一定優質標準的。希望能瞭解,特別是專業種植艾葉植物供商品收購的。


老艾葉


艾蒿又叫艾草,艾草能吃能用能治病,被稱為醫家之草。本草綱目記載:“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溼,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炙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痾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

中醫認為:“肺開竅於鼻”,鼻是人體重要門戶。“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而艾草味道沁人心脾,氣芳香能避晦、驅蟲除瘴,切斷疫氣傳播途徑,減少疾病的發生。端午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插艾草,就是為了預防疾病,驅蚊蟲。

端午這天,老人常常上山採很多的艾草煮水,給孩子及家人洗澡用,預防身上長痱子、長癤。這也是端午又名浴蘭節的來源。

五月五采來的艾草我們該放在太陽底下曬乾呢?還是陰乾呢?

問過家裡老一輩的都說可以曬乾也可以陰乾,都能達到乾燥艾草的作用,從而可以長期儲存。

採來的艾草最好乾燥的方式呢是陰乾,掛在通風乾燥的地方進行陰乾。

  • 為什麼陰乾的更好?

因為陰乾的艾草比曬乾的艾草更有韌性,曬乾的艾草更脆,一捏就會變成粉碎成碎渣。我們用的艾草用在“灸”時,需要揉捏,將幹艾草揉碎搗成絨,

陰乾的艾草就比曬乾的艾草更有絨。

  • 什麼樣的氣候適合陰乾?

我們所處的地方如果天氣乾燥,風大,一兩天就能將艾草陰乾,也就是夏天天氣適合陰乾。如果我們想在秋天進行艾草乾燥,如果遇到梅雨天,這樣的天氣最好趁太陽大的時候,進行曬乾。以免生蟲。

  • 艾草陰乾後稱為生艾,幾年的幹艾草就是陳艾,三年的陳艾是最好的。

艾草的作用:

1、新鮮的艾草可以製作青團,或者煮水服用,能夠除溼排毒。

2、艾草水用於洗澡,能夠

預防夏天長包、長癤、生痱子。

3、老人說:產婦產褥期不能直接洗澡,但是可以煮艾草水,擦洗身體,或者洗澡,能夠散寒。

4、製作艾條用於灸,能夠治病防病。唐代藥王孫思邈常用艾葉溫灸足三里穴,活到100多歲。日本的194歲高壽老人也曾向日本天皇傳授長壽秘訣即每月初一灸足三里穴,連灸8日。


總結:陰乾和曬乾艾草都是可以的,不過為了更好的獲得“灸”的艾條,陰乾的艾草更好。如果天氣不予許陰乾,或者幾天都無法直接陰乾,那麼這種天氣適合曬乾,從而達到能夠儲存艾草的程度。


花草趣談


我們老百姓五月端午節哪天都會割一些艾草掛在家裡自然晾乾,而像我做這個行業的就是以曬乾為主,因為量大,陰乾就不現實,並且只要葉子,也沒那麼大的空間陰乾,只有曬乾後打包,通風儲藏起來,還要防潮防火,很費人力……





強強艾灸匠


艾草,一般收割季節在5月,而5月的天氣。

在我們湖北省蘄春縣。雨水比較多。空氣溼度很大

看這個田螺能在樹葉上生長。可見空氣溼度有多大

這是我在我家菜地裡實拍的圖片。

那麼收割的艾草到底是應該還是曬乾呢?還是陰乾呢

現在就把整個艾草收割的過程,在這裡表達一下。

收購艾草之前,我們需要關注天氣情況。因為現在手機比較發達。天氣預報也比較準。我們在收割艾草之前選擇有3~5天的太陽天氣。

把艾草收割之後,在太陽底下曬2~3天。再搬運回家。

把葉子脫掉,裝在編織袋裡,自然陰乾。

在編織袋裡存放過2~3年左右,那樣就是陳艾了!

就可以把它來做艾灸條艾絨艾柱。

所以在整個艾草的乾燥過程中既有曬,也有陰乾!

各種乾燥方法綜合起來的。

回答完畢。

我是老吳和蘄艾專注蘄艾種植加工,致力於艾灸文化的公益傳播。


老吳和蘄艾


最近這幾年,很多人對艾蒿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尤其對於女性朋友來說,艾蒿可以製作成艾條、艾貼等,對於女性宮寒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現在走在街上也可以看到,各種艾灸診所應運而生。不過我們農民們還是自己去山裡,收割一些不花錢的艾蒿更實用。自己想怎麼用就怎麼用,想泡腳的時候可以隨時用來泡腳,想做艾葉枕頭的時候,摘一些艾葉,扯一塊花布就可以做一個簡易的艾枕。簡單方便又實惠,所以很多農民會趁端午節期間到山裡去收割一些艾蒿。


很多人雖然瞭解艾蒿對人的一些用途,但是不知道究竟應該怎麼曬艾蒿,是應該曬乾呢,還是應該陰乾?我想很多人對這個問題是有些模糊的。最近這幾天,我們村已經有的人家門口曬上了艾蒿,反正我們膠東地區天氣多數是乾旱的,很少有雨,所以不太用顧忌什麼時間去割艾蒿,割回家以後攤曬在門口,用不了幾個日頭,艾蒿的水分就被曬乾了。如果在南方地區,打算收割艾蒿的時候,最好是提前看一下天氣預報。以免艾蒿割回來以後,趕上陰雨天氣,艾蒿曬不幹就會發黴腐爛。


其實真正曬乾艾蒿分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艾蒿割回家以後先攤曬在門口乾淨的地方,最好是曬在水泥地面上,乾淨曬得還快。天氣好的話,一般兩三天以後,艾蒿的水分就蒸發幹了,這個時候可以把艾葉摘下來,去掉艾蒿莖杆。莖杆基本上沒有什麼藥用價值,只能當做柴火燒火做飯。第二個步驟,將摘下來的艾葉,拿到通風避光的地方陰乾,這個時候艾葉的水分已經蒸發的差不多了,沒有必要繼續在強光下暴曬。六月的光線太強烈,如果繼續暴曬的話,只能降低艾蒿的藥效,而且也能把艾葉都曬焦了。所以需要拿到陰涼通風的地方陰乾就可以。


另外提醒大家,去山裡收割艾蒿的時候,儘量避開那些被蟲子啃食過的艾蒿,挑揀那些莖杆粗壯,葉子肥厚的艾蒿收割。還有收割之前,儘量看一下天氣預報,起碼需要兩三個晴天,才可以把艾蒿的水分蒸發掉,然後才能挪到別的地方陰乾。如果最近幾天有雨的話,最好不要去山裡收割艾蒿。大家務必記住,一定不要一直把艾蒿放在太陽光下,強光暴曬至完全焦乾,那樣就失去藥效了。


靈子


艾蒿又叫艾草,在我們這裡每到端午節時,村民都會採摘一些艾草掛在門前上,這是我們當地的習俗,老人家說掛上艾草散發出來香味可以驅蚊驅蟲等,有些老人家甚至在家裡燒艾草,驅蚊效果更好。


艾草作用非常多,可以食用也可以用作藥用,特別是對於女人來說,有暖宮驅寒的作用,在五月端午節期間是採摘艾草的最佳時候,因為這時的艾草長勢是非常旺盛的,艾草的汁多,香味更濃厚。還有幾天就到端午節了,你去採摘了艾草回來了嗎?艾草的作用很多,好多人都會採摘很多回來保存起來,到需要的時候就拿出來用。

那麼艾草要曬乾還是陰乾好呢?

我覺得還是曬乾比較好,保存時間更長,尤其是我們南方農村地區,我們這裡雨水較多,而且還有回南天這種讓人討厭的天氣,每到回南天的時候,家裡牆壁和地板磚都會滲水,家裡傢俱木櫃還有其他生活用品很容易會發黴的。



在去年我採摘了很多艾草,當時好像是陰乾的,到今年拿出來用的時候發現發黴了,徹底沒用了,全部都丟了。如果是完全曬乾的艾草可能不會發黴,而且保存時間更加久。所以我覺得,在我們南方地區的,艾草還是曬乾比較好。對於北方的地區,可以先曬兩天再陰乾的方式也行,因為北方沒有回南天的天氣,氣溫較低,而且天氣比較乾燥,艾草在這種環境也能保存很久。


艾草無論是曬乾還是陰乾,藥用效果區別不大,我們的目的是讓艾草能保存更長時間,個人建議儘量用曬乾的方式比較好。


三農天地


艾蒿應該是曬乾好還是陰乾好

艾蒿在清水塘農村通常都叫做艾葉。艾葉通常都是生長在農村的野外土地裡,而且數量特別多,猶記得小時候,農村裡都會準備一些艾葉陰乾後放在豬舍搭建的隔層裡,當人出現感冒時候熬水喝兩碗就好了。


艾葉生長高度長的可以長到1米多,莖稈粗壯,周邊長很多短小的小枝或者葉片,它有消炎、抗過敏、去溼、散寒、止咳嗽等功效。而在農村是艾葉非常普遍而且農民用得比較多的一種中草藥。而且每年端午,按照傳統每家每戶都會採一些艾葉和菖蒲捆綁在一起插在門窗前面用來辟邪之用,而到了夏季則可以用這些艾葉和菖蒲燻煙來驅趕蚊子。

艾葉有驅寒作用,特別是在冬天人容易受風寒,用艾葉煮水喝就很不錯。所以,農村裡都會在夏季砍不少艾葉曬乾保存起來,以備急用。


那艾葉應該是曬乾還是陰乾呢?

其實艾葉曬乾陰乾都是可以的,不過我覺得陰乾更合適。為啥呢?

因為平時我們保存東西時候一般都會要求儘量曬乾,而艾葉在太陽下暴曬之後變得很脆,稍微用力一抓就粉碎掉了,所以曬乾後在搬動艾葉時候艾葉非常容易脫落、破碎。而陰乾的艾葉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陰乾的艾葉相對來說就柔軟很多,不會破碎。陰乾了的艾葉放置在陰涼的房子裡面一樣可以放比較長時間。通常只要過完冬到了第二年如果沒用完的基本都會丟掉了。因為這個時候又有新鮮的艾葉長出來了。


大家覺得應該曬乾還是陰乾呢?歡迎留言交流。

我來自於洞庭湖區,很高興在這裡跟大家結交為朋友。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非常感謝你能夠對我文章點贊、評論、轉發。

洞庭清水塘


艾蒿對身體的藥用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艾灸艾條艾盒等等,都是利用了艾蒿的藥理,艾蒿走進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人們廣泛的利用艾蒿來調理身體機能,增強身體素質。端午節期間,農村人都去山裡割了艾蒿回家,大部分人是放在自家門口太陽下晾曬,直到完全曬乾才收起來。昨天我也去山裡割了艾蒿回家,究竟該怎麼晾曬割回來的艾蒿?面對這個問題,我特意諮詢了一箇中醫朋友。

去山裡割艾蒿的時候,首先要有選擇性的收割,有蟲害的艾蒿最好不要,要選莖幹粗壯葉面肥厚碩大的艾蒿,為了避免根部的泥土影響艾草的乾淨,最好去掉根鬚,直接用鐮刀割了就好。回家後,將艾蒿攤開在乾淨的地方,六月的太陽很毒辣,可以先將艾蒿在太陽下曬乾水分,然後拿到通風陰涼的地方陰乾。因為一直在太陽下暴曬,會降低了艾蒿的藥效,所以還是放在避光通風的地方陰乾比較好。就像我們端午節掛在門楣上的艾蒿,直到完全陰乾,葉子顏色和藥效都不會減弱。

陰乾後的艾蒿,可以切割成小段,裝進塑料袋裡密封,不過陰乾後的艾蒿不能放時間太長,最好一年之內用完,否則保存不當容易發黴變質。


一品小十六


我去年在山上挖了幾顆艾葉回來種在院子裡,今年長的我懷疑人生,密密麻麻的,端午節的時候割了曬了一下,就放在樓上晾著呢。

艾葉為菊科植物艾的乾燥葉。艾為多年生草本,高45~120釐米。莖直立,圓形,質硬,基部木質化,被灰白色軟毛,從中部以上分枝。生長於路旁、草地、荒野等處。亦有栽培者。春、夏二季,花未開、葉茂盛時採摘,曬乾或陰乾。

艾葉的功效與作用,苦辛,溫。入脾、肝、腎經。理氣血,逐寒溼;溫經,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洩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當年的新艾火氣比較大,容易傷身,最好放陳年,三年以上的最好,我一般把幹了的葉子捋下來,用袋子裝好儲藏,平時拿來泡腳,治腳氣,祛溼,提升陽氣,治腳氣用法:幹艾葉30-50克,放水裡燒開煮五分鐘,涼一下拿來泡腳,可加鹽,加醋,加姜(治風溼)等,一週泡2-3次,一般都是睡覺前泡




煮酒話三農


關於這個問題就要考慮艾的保存和功效了。

當然好的艾草陰乾保存更好。方法是艾草端午前收,暴曬幾個鐘頭就要收屋內。要當然注意乾燥通風。鋪平,避免堆得太多,厚容易發生黴亂,每天要翻面。直到會部水分卻幹後再扎捆保存。

直接曬乾的很脆,藥效也不及陰乾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